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胡宗义  石威正  李毅 《经济数学》2020,37(4):114-122
采用DEA-Malmquist方法测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构建199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模型,考察碳排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地区异质效应.结果表明:碳排放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即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碳排放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其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呈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地区则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2.
曹泽  刘兴 《运筹与管理》2023,(2):220-225
基于超效率SBM-GML指数模型测算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地级市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别从全国及东、中和西部实证分析房地产投资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显著,本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会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2)在全国层面,房地产投资不仅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显著为负,而且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分解出的绿色技术效率与绿色技术进步也存在反向抑制;(3)区域角度,房地产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程度存在区域异质性,对东部地区的直接作用最大,西部最小,对中部地区的间接作用最大,西部最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基于DEA的SBM-ML法测算2009-2018年中国其中30个省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用熵权TOPSIS法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维度综合评价了10年30个省的区域创新水平,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区域创新、财政分权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呈现正向空间集聚特征且东部明显高于中西部,区域创新水平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并呈倒“U”型分布,地方财政分权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负向关系,财政分权对区域创新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有明显的强化作用,此外,财政分权的作用效果受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当区域创新水平较高时,财政分权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将从抑制作用将转变为促进作用.最后基于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案例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影响中国区域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多重并发性特征要素,并对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前因组合路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市场型环境规制和信息化程度是提高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要素结构和行政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无明显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加大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以提高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加强排污费征收力度以实现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5.
物联网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用我国2006—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物联网产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Granger原因,物联网产业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效应,并且这种促进效应短期较弱而长期较强,体现出逐步释放的特征.最后对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选取长江经济带9省2市2008~2019年样本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以及Malmqusit指数,考察产业结构升级及其与能源效率交互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力度,从检验性回归系数看,产业结构升级对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在上游和下游表现的较显著,而中游不显著。因此,应从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政策出发,积极培育“政企社”合作机制,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7.
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绿色发展质量的核心衡量指标,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关键.为识别“3060”气候目标下政策因素对我国绿色发展质量增长的驱动作用与机理机制,本文开展了面向2030年的中国绿色发展政策仿真模拟,测算了碳达峰目标约束下各情景对应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水平.研究发现: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表现出波动上升的态势,自2019年开始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单一政策情景中,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作用最为明显;组合政策情景中,产业与科技、产业与环境双驱动模式下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最快,但产业与科技政策组合在长期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学分析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机制,对于制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SBM-GML指数测算了200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分别基于全局回归模型(OLS)、时间加权回归模型(TWR)、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对其提升机制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提升机制具有明显的时空非平稳性;在研究期内,人均GDP对各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正向为主,影响效应呈现以2010年左右为拐点的U型变化趋势;第三产业占比、研发投入强度及环境规制强度三个因素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时空非平稳性,在不同时空下呈现不同的作用方向及作用强度;人均资本存量在大部分省域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负向作用;FDI和高等学历人员占比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大部分区域呈现正向作用,但作用强度在研究期内呈递减趋势。本文认为,为提高省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中国应继续全面促进经济增长;因地制宜的制定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目标;放慢资本深化进程;加大力度引进技术型外商直接投资;完善研发投入产出机制,强调创新产出效益;改革人才培...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世界上做大的建筑市场,建筑业在为我国GDP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绿色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角度研究全国及省份的绿色发展,运用DEAP2.1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分析,主要研究结论:1)地区之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2)从全国来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值呈波动下降趋势,其变化与技术进步趋同;3)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值大于1,东部和中部地区小于1.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东亚对外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别使用出口占比,进口占比和FDI三项指标测度对外开放程度,并采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以保障结果的稳健性.结果表明:进口占比,FDI对TFP呈倒"U"型非线性影响,而出口占比的增加使得TFP下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东亚地区虽然开放程度较高但是全要素生产率不高甚至会出现负增长;空间溢出效应有利于东亚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因此加强东亚地区区域间的联系,是增加全要素生产率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农业科技资源错配与农业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空间溢出效应,利用2005-2017年所选取的25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①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错配与农业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且分别呈现负向的区域内和区域间空间溢出效应.②农业科技财力资源错配程度每提升1%,农业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就会下降0.264%,其中直接效应贡献0.255%,空间溢出效应贡献0.009%;农业科技人力资源错配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间接效应起主要作用.③农业科技资源错配对于农业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效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2.
在气候变化应对日益紧迫的背景下,研究了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和金融机构(政产学研金)参与低碳环境友好技术(LCEFT)创新的条件和策略。以企业合作关系为假设条件,引入金融主体和科研机构,构建了LCEFT的政产学研金协调创新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碳权质押、信用等级、投资回报等因素对博弈系统群体协调创新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参与协同创新的决策受到政府奖惩机制、绿色信贷项目盈利和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多主体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互补性正是LCEFT协同创新联盟形成的关键;政府部门的奖惩机制能够促进多主体合作,但难以使得整体获得最优,达到整体最优的关键是有效地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和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本文为政府部门制定绿色金融、产学研协同创新及产业化管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一定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城市持续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厘清绿色经济和绿色城市转型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驱动力、绿色生产力、绿色生命力”三位一体的城市绿色转型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离差最大化法改进的优化模型来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并构建了城市绿色转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选取了资源型城市淮南市为研究对象进行模型验证,基于评价结果的深度分析,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与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能够为政府相关政策制定和调整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本文从全要素的角度建立考核绿色发展与环境治理有效性的评估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将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看作相互关联的两阶段经济-环境治理系统,并基于两阶段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给出了绿色发展和环境治理有效性的数理概念和测算方法。遵循可解释、可解析和可形式表达三原则,构建全要素绩效指数和全要素节能减排指数用于度量绿色发展与环境治理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两阶段经济-环境治理系统技术有效的充要条件是绿色发展与环境治理同时有效。利用该方法对我国2011年30个地区的测评结果表明:我国的绿色发展水平处于初中级阶段,而环境治理仅处于初级阶段。因而,我国的绿色发展和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中存在着消费比例过低、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因素是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仍处于较低水平.以跨期消费—投资组合理论为基础,研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善对居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机理及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通过降低居民家庭的风险厌恶水平,可以显著提高其消费比例及风险资产投资比例;另一方面通过提高退休后的收入水平,可以提高居民家庭的整体效用水平.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改善,也有利于提高居民家庭对金融市场的参与热情,有利于活跃我国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6.
借鉴Thompson等(2013)[1]嵌入全球金融因子的做法,在周德才等(2015)[2]的基础上,从利率、信贷、货币供给、房价、股价和全球金融6类共30个金融指标中分别提取6个结构公因子,使用新建的MI-TVP-SV-SFAVAR模型,提出并測度了中国广义灵活动态金融状况指数(BFDFCI),进而分析其与通胀的关系,并与不包含全球金融因子的NFDFCI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NFDFCI相比,BFDFCI是通胀更优的领先性、相关性、因果性和预测指标,并明显优于FCI的已有研究;BFDFCI的权重是灵活时变的,其中全球金融因子的权重在世界金融危机后一直居于首位。  相似文献   

17.
考虑了生产绿色产品供应链中,由于制造商由于加大绿色产品投入而面临资金约束时,零售商是否应该参与融资的问题。分别研究了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下,存在资金约束的制造商采用预付款融资策略和银行贷款融资策略对供应链中企业最优决策的影响。给出了不同融资策略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佳决策。研究表明,在制造商存在资金约束的绿色产品供应链中,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的情况下,零售商都应该采取提前付款折扣为0的融资策略参与制造商融资。同时,对于生产绿色产品的供应链,零售商应对制造商采取激励措施,促使制造商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生产绿色度更高的产品,从而扩大市场提高竞争力。最后,应用数值模拟对结论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