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合成了1-(2-吡啶甲基)-1,2,4-三唑(L)并研究了其与有机锡和羰基钼(钨)的配位反应,合成了通过三唑4位氮原子以单齿形式配位的有机锡衍生物L2SnR2Cl2(R=Me,n-Bu或Ph)和羰基金属配合物LM(CO)5(M=Mo或W),以及N,N螯合双齿配位的四羰基金属配合物LM(CO)4。当用氯化苄处理L时,制得了相应的三唑盐,该盐用氧化银处理后与M(CO)5THF或M(CO)4(NHC5H10)2(NHC5H10为哌啶)反应,得到了基于三唑的氮杂环卡宾衍生物L′M(CO)5和L′M(CO)4(L′=1-(2-吡啶甲基)-4-苄基-1,2,4-三唑-5-碳烯)。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在L′M(CO)5中氮杂环卡宾配体L′表现为通过卡宾碳配位的单齿配体;而在L′M(CO)4中,L′表现为通过卡宾碳和吡啶氮原子配位的螯合[C,N]双齿配体。  相似文献   

2.
林宏艳  王秀丽  刘国成 《应用化学》2009,26(10):1216-1221
以1,2,4,5-均苯四羧酸(btec)和二-吡啶-(3,2-d:2,3'-f)-二氮萘(Dpq)为混合配体,水热合成了一种三维超分子配合物: [Co2(Dpq)2(btec)(H2O)6]•2H2O (1),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c 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8978(5)nm, b= 2.9822(16)nm, c= 0.7058(4)nm, β= 94.199(6)º, V= 1.8848(18)nm3, Z= 2, R1= 0.0350, wR2= 0.0796。该化合物由1,2,4,5-均苯四羧酸中羧基氧原子、二-吡啶-(3,2-d:2,3'-f)-二氮萘的螯合氮原子及水分子中氧原子与中心Co(II)离子配位, 形成六配位的扭曲八面体几何构型。羧酸作为桥连配体连接两个相邻的中心Co(II)离子形成钴配合物的双核单元,双核单元之间通过氢键及π-π堆积作用相互连接构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电化学实验结果表明,钴配合物修饰碳糊电极(1-CPE)在0.1 M 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电位范围+600 – –300 mV内有一对归属于Co(II)/Co(III) 的氧化还原峰,而且此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的氧化有很好的电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法通过Ln2O3、Zn(CH3COO)2·2H2O与2,5-吡啶二羧酸为配体的反应合成出两个新型三维杂金属配位聚合物[Ln2Zn2(2,5-pydc)5(H2O)d·4H2O (Ln=Sm(1),Eu(2);2,5-pydc:2,5-吡啶二羧酸).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未衍射方法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的结构是相同的,其晶体均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合物1和2中2,5-吡啶二羧酸配体共有两种配位方式.通过配位模式Ⅰ连接Ln和Zn形成二维层状结构;而层与层之间通过配位模式Ⅱ进一步连接起来形成三维复杂网状结构.此外,还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和热分解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荧光分析表明,金属Zn的引入有效增强了配合物中稀土金属的发光.  相似文献   

4.
以3-吡啶醛和(1R,2R)-环己二胺进行缩合得到Schiff碱配体L1,然后,用配体L1和AgNO3进行配位反应,得到配合物[Ag(L1)(NO3)]n(1),并用元素分析、FT-IR、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粉末衍射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Ag(Ⅰ)的配位环境均为扭曲四面体,分别和硝酸根的氧原子,配体中的2个吡啶氮原子以及1个亚胺氮原子配位,配体L1有2种配位模式,其中,1个配体用两臂的2个吡啶氮原子分别和2个Ag(Ⅰ)离子配位,另外1个配体用两臂的2个吡啶氮原子分别和2个Ag(Ⅰ)离子配位,同时2个亚胺氮原子也分别和2个Ag(Ⅰ)离子配位,这样配合物形成3D孔状结构。同时研究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
在室温下, 由Cu(NO3)2 、1,3 -二(4 -吡啶基)丙烷(bpp)、4,4 ’ -联苯二甲酸(H2bpdc)和2,5-噻吩二甲酸(H2tdc)制备出两种新型铜( II)配位聚合物[Cu(bpp)2(bpdc)(H2O)2]n·2nH2O, 1 和[Cu(bpp)2]n·n(tdc) 7.5nH2O, 2。两个配位聚合物均为一维线型结构,铜原子均采取变形的八面体结构,在轴线方向上的两个水分子与铜原子存在较弱的配位作用。在配合物1中,两个bpdc羧酸根离子与铜原子配位,而2中的tdc羧酸离子没有与铜原子键合,只是作为反离子平衡电荷。在两个产物中, 配体bpp具有不同的构象。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与2分别在110°C和160°C以下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配合物[Cu(2,2’-bipy)(pydco)(H2O)].4H2O(2,2’-bipy=2,2’联吡啶,pydco=氮氧化-2,6-二甲酸吡啶)的结构由X-射线测定,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墿空间群,晶胞参数:a=0.68120(14),b=1.1850(2),c=1.2554(3)nm,α=86.06(3),β=81.60(3),γ=86.16(3)°,V=0.99854(4)nm3,Z=2。2,2’联吡啶提供两个配位原子(N1,N2),氮氧化-2,6-二甲酸吡啶提供两个配位氧原子以及一个配位水提供一个氧原子参与了配位,中心Cu(II)离子是一个畸变的四角锥结构。有趣的是,配合物的结晶水组成了一条条的水带,配合物分子正是由这些水带中的氢键连接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7.
<正>羧酸因其具有多样的配位方式、羧基氧原子易参与形成氢键以及本身能减缓抗衡离子效应的负电性而被广泛应用于配合物的合成中[1-4]。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苯甲酸及其衍生物构筑的配合物,而其  相似文献   

8.
<正>羧酸配位聚合物是金属离子与有机羧酸构造块通过配位键和其他分子间弱作用力经自组装而成的一维、二维、三维的配位聚合物。由于这些配位聚合物具有新颖的拓扑结构和在功能材料方面的潜在应用,又由于羧酸配合物比较稳定,所以设计和调控特殊配位聚合物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1-2]。相  相似文献   

9.
肖子敬  刘世雄 《结构化学》2004,23(7):798-802
合成了镉的吡啶-2-磺酸配合物Cd(C5H4NSO3)2(H2O)2 1和锌的吡啶-2-磺酸配合物Zn(C5H4NSO3)2(H2O)2 2。 研究表明, 2个化合物属异质同晶, 均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为C2/c. 化合物1晶胞参数为:a = 13.7671(5), b = 7.2778(3), c = 16.1559(9) ? b = 106.656(3)? V = 1550.8(1) 3, Z = 4, Dc = 1.990 g/cm3, m =1.719 mm-1, F(000) = 920, R = 0.0225, wR = 0.0584, 共收集到1759个独立衍射点, 其中I≥2(I)的可观测点为1681个;化合物2晶胞参数为:a = 13.711(1), b = 7.1451(9), c = 15.972(1) , b =107.079(5)? V = 1495.7(3) 3, Z = 4, Dc = 1.855 g/cm3, m = 1.964 mm-1, F(000) = 848, R = 0.0310, wR = 0.0831, 共收集到1707个独立衍射点, 其中I≥2(I)的可观测点为1592个。在2个标题配合物中, Cd2+离子(或Zn2+离子)由2个吡啶-2-磺酸中的2个氮和2个氧以及2个水分子中的2个氧配位形成畸变的N2O4八面体配位构型。每个配合物分子具有晶体学2次旋转轴对称性。配合物分子之间通过许多OH(配位水分子)LO(未配位磺酸根)氢键联结成二维结构网络。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BBPY)和2,6-吡啶二羧酸(DPA)的锌髤配合物[Zn(BBPY)(DPA)].H2O(1)及镍髤配合物[Ni(BBPY)2]SO4(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Cc空间群,晶胞参数a=1.6945(12)nm,b=1.2721(9)nm,c=1.0658(7)nm,β=92.506(12)°。配体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中的3个氮原子与2,6-吡啶二羧酸中的1个氮和2个羧基氧原子与锌髤配位,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配合物2也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3735(8)nm,b=1.3838(8)nm,c=2.0270(11)nm,β=106.133(10)°。配体中每个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中的3个氮原子与镍髤配位,也形成六配位的畸变八面体构型。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配合物1在428.9 nm(λmax)处具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个配位聚合物{[Cd(pdc)(bbi)]·2H2O}n(H2pdc=2,3-吡啶二甲酸,bbi=1,4-二咪唑基丁烷),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考察了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中,Cd(Ⅱ)的配位数为5,每个Cd(Ⅱ)与1个吡啶二甲酸离子的1个羧基氧原子和吡啶氮原子,另1个吡啶二甲酸离子的1个羧基氧原子,以及2个1,4-二咪唑基丁烷的2个氮原子配位。吡啶二甲酸离子的配位方式可以表示为μ-(κ3N,O2∶O3),Cd(Ⅱ)与之连接形成一维骨架链[Cd(pdc)]∞。配体1,4-二咪唑基丁烷采用了"Ω"和"S"两种构型,它们进一步与中心原子配位形成三维网络结构。配合物为三重穿插的金刚石型网络结构,拓扑学符号为66。受光激发,该配合物在426 nm处有一个发射峰。  相似文献   

12.
0引言由于金属和有机配体的超分子构建的拓扑多样性和在功能材料方面的潜在应用,在近几年引起化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1 ̄5]。众所周知,这类聚合物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在新功能材料如选择性催化、分子识别、超高纯度分离材料、光电材料、新型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等方面的开发中显示了诱人的应用前景[6,7]。在早期合成这类超分子配位聚合物时,人们常使用含N配体,如4,4′-联吡啶,1,2-双(4-吡啶)乙烷等配体[8]。近几年来,人们常选择含O的芳香羧酸及其衍生物作配体。如具有3D穿插结构的Zn化合物{[Zn(dpe)(OH-BDC)](d…  相似文献   

13.
以廉价易得的苦参碱为起始原料,经过开环、酯化反应、水解等步骤,得到4-((3aS,3aS,10aR)-2-(叔丁氧基羰基)十氢-(1H,4H)-吡啶并[1,6]萘啶-1-基)丁酸(5)。5再经过Curtius重排反应,得到叔丁基(1R,3aS,3aS,10aR)-1-(3-(((苄氧基)羰基)氨基)丙基)八氢-(1H,4H)-吡啶并[1,6]萘啶-2(3H)-羧酸叔丁酯(6)。然后,6脱去Cbz基团得到(1R,3aS,3aS,10aR)-1-(3-氨基丙基)八氢-(1H,4H)-吡啶并[1,6]二氮杂萘-2(3H)-羧酸叔丁酯(7),最后,7脱去Boc基团成功得到苦参碱衍生物的重要中间体3-((1R,3aS,3aS,10aR)-十氢-(1H,4H)-吡啶并[1,6]萘啶-1-基)丙-1-胺(8),总收率28%。目标化合物和中间体的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确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一类基于 2-(4-苯基-1,2,3-三唑)亚甲基吡啶(PTMP)配体的过渡金属镍、钴和锌配合物的合成,并通过单晶衍射实验确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这类金属配合物中,PTMP 均通过吡啶氮原子和 1,2,3-三唑中的 2 位氮原子与金属配位,并形成了六元螯合环。在 Co髤及 Ni髤的配合物中,有 2 个 PTMP 参与配位,配位数为 6,配合物的空间构型是畸变的八面体;而在 Zn髤中则只有 1 个 PTMP 参与配位,配位数为 4,配合物的空间构型是变形的四面体。晶体结构数据分析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尽管 PTMP 分子中 1,2,3-三唑环上的 2 位氮原子相对于 3 位氮原子而言,电子云密度较低,但在这类配合物中由于"螯合效应"2 位氮原子仍然表现出了较强的配位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了1-(2-吡啶甲基)-1,2,4-三唑(L),并研究了其与有机锡和羰基钼(钨)的配位反应,合成了通过三唑4位氮原子以单齿形式配位的有机锡衍生物L2SnR2Cl2(R=Me,n-Bu或Ph)和羰基金属配合物LM(CO)5(M=Mo或W),以及N,N螯合双齿配位的四羰基金属配合物LM(CO)4。当用氯化苄处理L时,制得了相应的三唑盐,该盐用氧化银处理后与M(CO)5THF或M(CO)4(NHC5H102(NHC5H10为哌啶)反应,得到了基于三唑的氮杂环卡宾衍生物L’M(CO)5和L’M(CO)4(L’=1-(2-吡啶甲基)-4-苄基-1,2,4-三唑-5-碳烯)。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在L’M(CO)5中氮杂环卡宾配体L’表现为通过卡宾碳配位的单齿配体;而在L’M(CO)4中,L’表现为通过卡宾碳和吡啶氮原子配位的螯合[C,N]双齿配体。  相似文献   

16.
用2,4,6-吡啶三甲酸和稀土钐、镝或钆的高氯酸盐溶液、碳酸锶、碳酸钾在180℃水热条件下进行反应,制备出3个含有3种金属离子的配位聚合物[Ln Sr K(ptc)2(H2O)]n(Ln=Sm(1)、Dy(2)、Gd(3),H3ptc=2,4,6-吡啶三甲酸)。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三者具有相同的结构,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配合物中配体2,4,6-吡啶三甲酸根以2种不同的配位方式与3种金属离子配位,一种方式中连接了7个金属离子,另一种方式中连接了8个金属离子。Ln(Ⅲ)为八配位,与羧基上的6个氧原子和2个吡啶环上的2个氮原子配位;Sr(Ⅱ)也是八配位,配位原子均为氧原子;K(Ⅰ)与5个氧原子配位。荧光发射光谱表明,钐和镝的配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均发射Sm(Ⅲ)和Dy(Ⅲ)两种离子的特征荧光,钆的配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由于发生荷移跃迁而发射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17.
由于N-氧化吡啶及其衍生物具有独特的配位性质~[1]以及其金属配合物可作为药物~[2],因此人们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3~8]. 本文继合成N-氧化吡啶-2-甲醛与1,2-丙二胺的双缩Schiff碱铜配合物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之后~[8],又得到了一个新的N-氧化吡啶-2-甲醛单缩1,2-丙二胺镍的配合物.经X射线  相似文献   

18.
具有三脚架构型的多吡啶类化合物,因其具有众多的配位原子以及较为特殊的分子构型,在与金属离子配位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吡啶氮的配位键、氢键、芳香环的π-π作用等方式构筑出结构新颖的配合物[1-4];另一方面因其具有三脚架的构型,其三条侧链可自由翻转形成大小合适的空腔,能够与不同的客体分子或离子结合,有可能筛选出在分子识别、分子交换、电子传递和选择性催化等方面具有特殊性能的功能材料[5-8].因此,合成具有三脚架构型的多吡啶类配体是这些配合物在诸多领域中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具有色满环结构单元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料和化妆品中[1].在临床上,这类衍生物做为钾离子和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对心脏和血压起调节作用[2];有些化合物还表现出抗HIV和抗肿瘤活性[3].6-氟-色满-2-羧酸(酯)类衍生物在合成具有上述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时可做为中间体被应用.  相似文献   

20.
混配化合物M(α-AP)2(OAc)2(M=Ni、Zn)的室温固相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n、Ni是重要的生命元素,在人体中属于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金属离子与不同氨基酸形成的混配化合物,在生命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氨基酸中参与配位的主要是氮和羧酸,所以研究含氮和羧酸的混配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