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完《异面直线距离的公式求法》[1]一文,感觉可类比求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如图图11,α⊥β,ABα,CDβ,∠ABC=θ1,∠DCA=θ2.于是在平面β内过A作AE∥DC,则∠EAC=θ2.异面直线AB,DC所成的角是∠BAE.又α⊥β,∴∠B...  相似文献   

2.
选择题: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5分,共60分.1 全集I=R,集合P={x|(4 x)(2-x)<0},Q={x|4 x>0},则(  )(A)P∩Q=.    (B)P∪Q=R.(C)P∩Q=P.    (D)P∩Q={-4}.2 设52π<θ<3π,|cosθ|=m,则sinθ2的值等于(  )(A)-1 m2.(B)-1-m2.(C)1 m2.(D)1-m2.3 在(1-x3)·(1 x)10的展开式中,x5的系数是(  )(A)-297.(B)-252.(C)297.(D)207.4 下面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已知异面直线a,b和平面α,若a∥α,则b∥α;②若平面α∥平面β,aα,则a∥β;③若…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大家知道,当一个三面角的三个面角都固定时,则它们任意两个面的平面角的大小也就确定;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内在联系;事实上,我们有如下的定理;图1BαC2θ1θOA定理 设O-ABC为一个三面角,∠AOB=φ,∠AOC=θ1,∠BOC=θ2,二面角A-OC-B的平面角为α,则有cosφ=cosθ1cosθ2+sinθ1sinθ2cosα;略证:如图1,AC⊥OC,BC⊥OC,则∠ACB=α;令OA=a,OB=b;在Rt△ACO中,AC=asinθ1,OC=acosθ1;同理,B…  相似文献   

4.
异面直线距离的公式求法钟宏亮(陕西三原陵前中学713806)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偶尔发现异面直线的距离可用一个很简捷的公式来计算,欣喜之余,特奉献出来与同行们共赏.图1定理如图1,设平面α⊥β于l,B∈α,D∈β,A,C∈l,∠BAC=θ1,∠ACD=...  相似文献   

5.
1 换一个视角,提出了猜想T:由我们学过的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知,如图1,直线l1∥l2∥l3,直线l4、l5分别被l1、l2、l3所截,如果AB=BC,那么DE=EF.换一个视角,对于图1,如果ABBC=1,那么DEEF=1;还有如果ACBC=2,那么DEEF=2;如果ABAC=12,那么DEDF=12.由此可以引出什么样的猜想呢?图1         图2如图2,直线l1∥l2∥l3,直线l4、l5分别被l1、l2、l3所截,那么有ABBC=DEEF,ABAC=DEDF.2 通过一个个图式、比…  相似文献   

6.
所谓补形法 ,即以已知的几何体为基础 ,将其补形成为更好利用已知条件的几何体 ,从而使问题获解的方法 .这种方法在求多面体体积时经常用到 .1 将锥体补成锥体例 1 已知两条异面直线段的长分别为a ,b ,夹角为θ,距离为h ,求以此两条异面直线段为对棱的四面体的体积 .解 如图 1,四面体ABCD中 ,AB =a ,CD =b ,AB与CD的夹角为θ ,距离为h ,过B作BE∥DC ,过C作CE∥DB交BE于E ,连AE ,则∠ABE =θ或π -θ .因为CD∥平面ABE ,图 1 例 1解答用图∴AB与CD的距离为h ,即点C到平面ABE的距离为…  相似文献   

7.
在三角形中,我们把角的顶点与其对边上一点的连线称作这个角的分角线.下面给出分角线长的一种公式.定理 如图1,D是△ABC的边BC上一点,设AB、AC分别为c、b,∠BAD=α,∠CAD=β,图1则    AD=bcsin(α+β)csinα+bsinβ.(1)当AD是∠A的平分线时,   AD=2bccosA2b+c;(2)当AD是中线时,  AD=bsin(α+β)2sinα=csin(α+β)2sinβ;(3)当AD是高线时,   AD=ccosα=bcosβ=bcsinAa.(4)证明 在…  相似文献   

8.
1966年第2期《数学通报》上刊有一篇题为《有一组对边相等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以下简称为《四边形》)的文章,作为数学教师当然知道这是个错误命题,但是文章始终未给出反例的作法.图1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下面我们从这个命题的条件分析起.如图1,四边形ABCD中∠A=∠C=α,AD=BC=a,AB=b,DC=c,BD=e,由余弦定理得  e2=a2+c2-2accosα,  e2=a2+b2-2abcosα.∴ a2+c2-2accosα =a2+b2-2abcosα,b2-c…  相似文献   

9.
变换在数学中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介绍有关的几何命题 ,利用这些命题作为变换的依据 ,更好地解决问题 .1 变换位置1.1 变换点的位置命题 1  (课本例题 )如果直线l∥平面α ,那么直线l上各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图 1 例 1图例 1 如图 1,正四棱锥S -ABCD的顶点S在底面上的射影为O ,SD的中点为P ,且SO =OD =a ,直线BS上有一点G ,求点G到面PAC的距离 .解 连结BD ,AC ,BD与AC交于点O ,连PO .知PO∥BS ,BS∥面PAC ,因此直线BS上的点G和点S到面PAC的距离相等 .由SO =OD ,知OP⊥S…  相似文献   

10.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就一道习题的多种解法谈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几种常用方法 .图  1题目 如图 1,已知两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ABCD和AB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 ,求异面直线AC和BF所成角的大小 .解法 1  (直接平移 )如图 1,在平面AC内过点B作BP∥AC与DC交于点P ,则∠FBP与异面直线BF ,AC所成的角相等或互补 .由于正方形边长为a ,在△ABP中用余弦定理计算得AP =5,在Rt△PAF中 ,易得FP =6a ,在△BPF中 ,由余弦定理知 ,cos∠FBP =- 12 .∴AC与BF所成的角…  相似文献   

11.
命题:如果一个斜三棱柱的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b、c,这三条棱两两所成的角分别为α、β、γ,那么这个斜三棱柱的体积为abcsinα+β+γ2sinα+β-γ2sinβ+γ-α2sinγ+α-β2.证明:如图1,设斜三棱柱ABC—A1B1C1,AB=a,AC=b,AA1=c,∠BAC=α,∠A1AB=β,∠A1AC=γ.1C1BC′1AA′A图1CBB′在侧棱A1A上任取一点A′,在侧面A1B内作A′B′⊥B1B于点B′,在侧面A1C内作A′C′⊥C1C于点C′,连结C′B′,则截面A′B…  相似文献   

12.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 2小题 ,每小题 5分 ,共 6 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Rt△ABC的斜边AB∥平面α ,则此三角形在α上的射影不可能是 (   )(A)直角三角形 .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 (D)线段 .2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 2a ,CD 平面α ,AB与α的距离为 2a ,那么AC与α所成角为 (   )(A) 1 5° . (B) 30°.(C) 45° . (D) 6 0° .3 在正方体ABCD A1B1C1D1中 ,M ,N分别是棱AA1和BB1的中点 ,θ为直线CM和D1N所成的角 ,则cosθ=(   )(A) 1…  相似文献   

13.
Byfolowingmechanism:AaαX,CcαY,B+XbαY+D,X+Yeα3Y,YfαF,XλαF,article[1]obtainedthefolowingsystem:x=a-bx-exy2-λx,y=bx+exy2-fy+c.(1...  相似文献   

14.
四边形的余弦定理与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斌  田廷彦 《数学通讯》2000,(15):33-34
如图 1,在四边形ABCD中 ,设DA =a ,AB =b ,BC =c,CD =d ,∠DAB =α ,∠ABC =β ,则有图 1 四边形d2 =a2 b2 c2 - 2abcosα- 2bccosβ 2accos(α β) .这就是四边形的余弦定理 .证明很简单 ,把四边形ABCD放入直角坐标系 ,则有A( 0 ,0 ) ,B(b ,0 ) ,C (b ccos(π - β) ,csin(π - β) ) ,D( -acos(π -α) ,asin(π -α) ) .由此 ,并利用三角公式 ,容易得到结论 .具体推导见文 [1] .我们利用四边形余弦定理证明 :若平面上六点组成一凸六边形 ,最大边与最小边之…  相似文献   

15.
立体几何中的角包括两条直线的夹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面角以及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在立体几何中经常出现有关这些角的计算或论证问题 ,对这些问题 ,本文所给出的几个结论是非常有用的 .定理 1 如果二面角A-PC-B为直二面角 ,∠APC =θ1 ,∠BPC =θ2 ,∠APB =θ ,则cosθ=cosθ1 ·cosθ2 .证明 (1 )若θ1 、θ2 都是锐角 ,过A在面APC内作AD⊥PC于D ,则AD⊥面PBC .在面PBC内作DE ⊥PB于E ,连结AE ,由三垂线定理 ,AE⊥PB .所以cosθ1 ·cosθ2 =PDPA· PEPD =P…  相似文献   

16.
定理 设三角形的Brocard角是θ,外接圆半径是R,则正负Brocard点间的距离是2R1-4sin2θ·sinθ.引理1 将△ABC绕外心O反时针旋转2θ得△A1B1C1,则△ABC的正Brocard点与△A1B1C1的负Brocard点重合.图1证明 如图1,设P是△ABC的正Brocard点,延长AP、BP、CP分别交外接圆O于B1、C1、A1,连结A1B1、B1C1、C1A1.则 ∠PA1C1=∠PB1A1=∠PC1B1=θ.可见P是△A1B1C1的负Brocard点.又易证△ABC≌…  相似文献   

17.
§1. IntroductionandDefinitionAllgroupstreatedarefinite.In[1],N.P.MukherjeeandP.Bhattacharyadefinedtheconceptofθ-pairsassociatedtoamaximalsubgroupMofagroupGasfollows:aθ-pairforMisanypairofsubgroups(C,D)ofGsuchthat(1)DG,D<C,(2)〈M,C〉=G,〈M,D〉=Mand(3)C/D…  相似文献   

18.
由三角形中线“生成”的正三角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三角形中线“生成”的正三角形214102江苏省无锡县仓下中学邹黎明笔者在研究三角形中线性质时,发现了一条美妙的性质.介绍如下.在ΔABC中,记BC=a,AC=b,AB=c,三条中线AD=ma,BE=mb,CF=mc.∠BGC=θ1,∠AGC=θ2∠...  相似文献   

19.
四面体的两个体积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面体的两个体积公式韩绍文席学勤(河南项城市高中466200)本文给出四面体的两个体积公式.定理1如果一个四面体的两条相对棱的长分别是a,b,它们的距离是d,所成的角为θ,那么它的体积是V=16abdsinθ证明如图,四面体ABCD中,AB=a,CD...  相似文献   

20.
王皓 《数学通报》2001,(5):13-14
在解题过程中 ,学生由于概念不清 ,定理、公式、法则记忆不准 ,忽视前提条件或适用范围 ,或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实质没有真正掌握等原因 ,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 .下面通过具体例子对由于学生概念不清而造成的常见错误做错因分析 ,并试图给出解决的一些对策 .图 (1)1 错误展示《立体几何 (全一册 )》习题二第七题 :已知 :直线a和b是异面直线 ,直线c∥a ,直线b与c不相交 .求证 :直线b、c是异面直线 .学生常犯错误有以下三种 :错误一 :图 (1 )因为c∥a ,则直线a与c确定平面α ,又直线a和直线b是异面直线 ,则b∩α=A ,且A a ,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