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学与生活紧密相关,美是生活,美学是人类幸福生活的标志,指南,美学不是死气沉沉的,枯燥的学院科学,是生动的科学,美学是人的生活的诗学.  相似文献   

2.
美学应该关注人的存在 ,人的生存状况 ,美不过是人追求超越肉体自然生存状态的一种精神标识 ,美学只不过是对人的精神存在方式的一种诗性表达。美学是人的诗学。  相似文献   

3.
美学应该关注人的存在,人的生存状况,美不过是人追求超越肉体自然生存状态的一种精神标识,美学只不过是对人的精神存在方式的一种诗性表达.美学是人的诗学.  相似文献   

4.
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到英国形式主义美学,20世纪关于艺术形式的诗学研究十分活跃,既有其价值也存在缺陷。以朗格为代表的符号论美学,对贝尔未能回答的意味与形式统一的问题做出较圆满的回答。但由于朗格关于情感的解释过于理性化,不可避免地有趣向于保守的一面。  相似文献   

5.
刘恪默观冥证又观澜索源,给我们演示词语之动象,讲述词语之血缘。刘恪词语诗学约显三维,即体验之维,思辨之维,叙事之维。第一,先锋体验及其艺术精神,恰在追逐以及冒险地思考、呈现、铭刻那种不可还原的差异。第二,置身于多种文体的交互作用中,回归近代中国文学的源头处,往返在中外现代小说的多元风格中,刘恪宛若诗学王国的缀梦者,执着地要为现代小说语言生产打开一道可能的通途。第三,中国现代百年历史进程,乃是中外涵濡且在西方的宰制下由亚洲的中国通往世界的中国。小说语言形式的选择策略也反映了这段历史的幽情与壮采,恢宏与屈折。  相似文献   

6.
短信文学是一种真正来源于日常琐碎生活的文学形态,它大都是由草根创作,注重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现象或本质,发掘和记录人类具体而实在的日常生活体验。通过对现当代文学发展史的考察发现,短信文学是一种最本色的对底层生活的自我叙述,标志着底层文学的崛起。短信文学以日常生活为叙事主体,在对日常生活丰富感性的体味和实现其感性满足的过程中,推动着文学理论走向一种生活的诗学。  相似文献   

7.
比较诗学是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业已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个性。新世纪比较诗学的发展应该注重自身的理论建设 ,以多元文化为背景 ,运用美学研究的方法 ,从诗艺论和生存论两个维度进行对比研究 ,以找到人类共同的“文心”和“人心”。  相似文献   

8.
琦君散文不追求题材的独特性,而是以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呈现出叙述内容生活化的特点。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琦君的创作目的是寻求人的精神幸福,创造一个爱的世界。  相似文献   

9.
从某种意义上讲,周场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上的发言人,他的美学有比较强的党性色彩。在美学体论上,周扬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的定义,给予了很高评价,但对他的美学也有所批评;他准确把握了毛泽东的美学体系,并且大胆纠正了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错误理解;周扬还提出了四化建设需要美学。  相似文献   

10.
周叙的诗学批评集中地体现于<诗学梯航>中,其主要内容为:以汉魏晋唐为宗的诗歌渊源论,主张师古与摹拟的诗歌创作论,辨体别格的诗歌师法路径,扬正抑变的诗歌历史发展观.考察周叙的诗学批评,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明前期诗学风尚,以更为客现地看待明前期诗学在我国古典诗学发展链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系统研究了威廉斯和谐诗学观的影响因素之后,为了进一步深刻把握和谐诗学观的内涵,通过详实的文本细读和综合的批评研究理念,以嵇康美学中的四大和谐观为哲学基础,挖掘威廉斯诗学观相对应的和谐诗学观内涵.着重分析威廉斯诗歌中的自然母题、女性母题、追求率真与美感、地方主义和客体主义等.结果表明,威廉斯诗学观之建构深受嵇康美学思想精髓影响,是嵇康四大和谐观在诗学上的再现,他的诗歌中散发着多层次和多角度的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构成、逻辑运动方式和人文关注三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诗学“气韵生动”说的美学意义,充分强调了人在艺术与美学中的作用,从而证实“气韵生动”说实质上就是一种建立在“天人感应”基础上的生命美学。  相似文献   

13.
艾云天生是一个思者,为了语言和思想,她竭尽心力,真诚地表达。至今,她已经写出了《女人自述:艾云随笔》《此岸到彼岸的泅渡》《细节的四季》《退出历史》《理智之年》《欲望之年》《南方与北方》《赴历史之约》《艺术与与生存的一致性》《哈拉在叙述的风中回顾》和《用身体思想》等十多部著作,还在各种文学刊物发表了难以统计的作品。比较容易统计的是:  相似文献   

14.
刘恪的《现代小说语言美学》开启了从语言角度研究文学的新视角、新路径,从而使中国的文学理论切近到当下文学实践的内部,对中国文学理论摆脱当前困境给出了可行的出路:可以解决文学理论与当下文学现象脱节的问题;“语言诗学”为承认文学的独特性、探索文学奥秘提供了可能性;“语言诗学”是沟通“审美诗学”与“文化诗学”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强烈的伦理关注是但丁诗学思想的最重要特征。但丁把他的《神曲》看作道德哲学,说明他从本质论上强调诗歌的伦理价值;他的诗歌形象,无论是地狱的怪诞恐怖还是天堂的和谐崇高都体现为一种诉诸道德价值的审美论,他的诗歌批评思想也表现出一种伦理评价的意识。因此可以认为但丁的诗学是一种伦理的诗学。  相似文献   

16.
冯友兰的诗学是其哲学的一个部分,他对“诗”的认识与其对“道”的体认具有基本一致的向度。本文正是从这一角度对冯友兰诗学进行梳理。首先冯友兰认为诗是与情感相关的,诗所写的是具体的情感和事物,但以此所表显的却是情感之“理”,也就是情感之所以为情感,或者说情感的共相和类的特征。传统的比兴手法正可以表显情感之理。最高明的诗能表显哲学的最高本体“大全和道体”,而要作到这一点,诗人必须具有风流的人格,风流的人格也就是人生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审美化。正因为诗能表显理和道,所以诗可以作为一种哲学的言说方式即诗性的言说方式。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言说方式应该和逻辑推理方法一样,成为未来哲学的两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7.
明中后叶以来,受前后七子复古派诗学的影响,诗坛普遍充斥着一股模拟剽窃的诗风,成为清初诗论家批评的重点.作为学者的黄宗羲认为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宋以来折衷之学大行其道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导致学诗者被"入主出奴"的门户家数所束缚,模唐拟宋.另一方面,部分学诗者认识到"随事摹拟"(明高启《独庵集序》)所带来的诸多弊端,提出以不学为学,以致又产生准的无依的困惑.归根结底,这二者都是因为没有正确处理好诗与学的关系所致.由此,黄宗羲正面提出了学通过治理诗之性情而介入诗的观念.  相似文献   

18.
食指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是一位具有分野性的诗人,他的创作分开了“失去自我”与“表达自我”的两个时代。他的诗歌既具有时代性,也具有传统性,散发出一种革命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紧密结合的气息,体现出狂热激进的思想与理性节制的形式并行不悖的诗学特征。思想情感上的先锋性、反叛性与艺术形式上的传统性、保守性构成了他的诗学悖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诗学是从具体文本中建构诗学的一种诗学建构方式,在当前理论语境下,本文诗学建构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必要性涉及到本文诗学建构的理论语境。这种语境包括:文学终结论的蔓延、解释学—接受美学的兴起和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脱节。  相似文献   

20.
究竟该如何把握美学的知识形态 ,这迄今仍是一个问题。从历史上看 ,美学其实一直是借诗学的营地来构建自身的地盘。从这段历程的荣与衰 ,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美学的学科特色之所在。概言之 ,美学作为“诗之思”的实质 ,是面对“存在”之思。故而美学最终突破诗学的樊篱 ,走向真切的“生活世界”,是必然的归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