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2-氨基-2-脱羟-D-葡萄糖的氮原子上引入2,4-二硝苯基后,其旋光性有显著的变化。自2-氨基-2-脱羟-D-葡萄糖(Ⅰ),我们获得一新的四乙酰-N-二硝苯基衍生物(Ⅲ), 该物经证明系属于吡喃糖α-型,但其旋光率比其β-端基差向异构体(Ⅳ)更向左旋,而与一般糖类α-与β-异构体之间的旋光率的关系不符。我们再观察N-二硝苯-2-胺基-2-脱羟-D-葡萄糖甲甙及其乙酰衍生物的α-与β-异构体的旋光率,也有相同的反常现象。 Hundson同旋律不完全适用于以上的N-二硝苯-D-胺基葡萄糖及其衍生物的原因可能由于C_(2)原子上N-二硝苯基对邻位C_(1)旋光性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2.
在75°±0.2°的温度、0.5N盐酸溶液中,N-乙酰-2-胺基-2-脱羟-D-葡萄糖-α-甲基甙(Ⅲ)、D-葡萄吡喃糖-α-甲基甙(Ⅸ)、N-二硝苯-2-胺基-2-脱羟-D-葡萄糖-α-甲基甙(Ⅶ)的水解速率k×10~4分别为11.70、7.21、1.91、1.44、0.41分~(-1)。如以D-葡萄吡喃糖-α-甲基甙的k_Ⅸ(1.91×10~(-4))为100,则k_Ⅲ:k_Ⅴ:k_Ⅸ:k_Ⅷ:k_Ⅶ=612:377:100:75:21。N-苯甲酰胺键与二硝苯基胺键在酸性水解中相当稳定,在三小时内无自胺基上脱落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麦芽酚及麦芽酚-3-O-β-D-葡萄糖甙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其万  黄唯平 《合成化学》2004,12(4):391-393,J004
以乙酰丙酮(1)为原料,经溴代、酯化反应得到3-苯甲酰氧基-2,4-戊二酮(2),2与甲酸乙酯缩合、脱水闭环、酯水解得麦芽酚(3),总收率50.4%。3与a一溴代四乙酰化葡萄糖(4)经糖甙化、脱乙酰基得麦芽酚-3-O-β-D-葡萄糖甙(5),收率60.8%,IR,^1H NMR和^13C NMR确证5的葡萄糖为β-构型。中间产物2无须纯化,可实现“一锅”反应合成3。  相似文献   

4.
1.从隣氨基-对硝基乙苯开始,经过十一个步骤合成1-(隣羟甲基-对硝基苯)-2-二氯乙酰胺基乙醇。此化合物没有氯霉素的原有抗菌作用,因此说明氯霉素结构上的羟甲基移位后虽然仍可能有氢键钳环结构也不能维持原有抗生作用。 2.α-二氯乙酰胺基-隣羟(或甲氧基)-对硝基苯乙酮经异丙醇铝还原获得1-(隣羟(或甲氧基)-对硝基苯-2-二氯乙酰胺基乙醇,此二化合物的抗菌作用也小於氯霉素。  相似文献   

5.
O-四乙酰基-2-氨基-2-脱羟-D-葡萄吡喃糖与相应的溴代脂酰氯作用,生成溴乙酰胺(Ⅱa),β-溴丙酰胺(Ⅳa),α,β-二溴丙酰胺(Ⅴa)及α,α′-二溴己二酰胺(Ⅵa)。这些溴代酰胺以及相应已知的α-溴丙酰胺(Ⅲa)与乙硫羟酸钾的置换作用生成相应的乙酰巯基脂酰胺。巯基及羟基上的乙酰基用甲醇钠水解后制成2-氨基葡萄糖的四种巯基脂酰胺(Ⅱc,Ⅲc,Ⅳc,Ⅵc)。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保护的2-脱氧-2-氨基葡二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振楚  韩亮  胡博  曹赐生 《有机化学》2004,24(8):946-949
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制得糖基给体3,4,6-三-氧-乙酰-2-脱氧-2-(2,2,2-三氯乙氧)甲酰胺基-α-D-吡喃葡萄糖基三氯乙酰亚胺酯(5)和糖基受体烯丙基-4,6-氧-亚苄基-2-脱氧-2-(2,2,2-三氯乙氧)甲酰胺基-α-D-吡喃葡萄糖苷(7).在三甲基硅基三氟甲基磺酸酯(TMSOTf)条件下,给体5与受体7反应得到一种新的二糖烯丙基-3,4,6-三-氧-乙酰-2-脱氧-2-(2,2,2-三氯乙氧)甲酰胺基-β-D-吡喃葡萄糖-(1→3)-4,6-氧-亚苄基-2-脱氧-2-(2,2,2-三氯乙氧)甲酰胺基-α-D-吡喃葡萄糖糖苷(10),收率为39.2%.当7在无水BaO和Ba(OH)2·8H2O的条件下与BnBr进行3-OH苄基化反应时,却得到了烯丙基-3-氧-苄基-4,6-氧-亚苄基-2-脱氧-2-羟甲酰胺基-α-D-吡喃葡萄糖苷(8).改用Ag2O条件下与BnBr进行苄基化,得到预期的烯丙基-3-氧-苄基-4,6-氧-亚苄基-2-脱氧-2-(2,2,2-三氯乙氧)甲酰胺基-α-D-吡喃葡萄糖苷(9),从而避免了氨基保护基三氯乙氧甲酰基的水解.标题化合物10对枯草芽孢杆菌、葡伎根霉等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KOH/acetone体系中,4-N-(取代邻羟苯基)亚胺基-5-(4-甲基-1,2,3-噻二唑)-1,2,4-三唑-3-硫酮(3a~3d)与溴-α-D-四乙酰葡萄糖发生Kenigs-Knorr反应,合成了8个未见报道的S(N)-β-D-乙酰葡萄糖苷,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等确定.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大肠杆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其效果接近或优于对照药物三氯生和氟康唑的抑菌效能.其中,化合物2-N-(2’,3’,4’,6’-O-四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4-N-(3,5-二溴邻羟苯基)亚胺基-5-(4-甲基-1,2,3-噻二唑)-1,2,4-三唑-3-硫酮(4d)及3-S-(2’,3’,4’,6’-O-四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硫基)-4-N-(3,5-二溴邻羟苯基)亚胺基-5-(4-甲基-1,2,3-噻二唑)-1,2,4-三唑(5d)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2-乙酰氨基-3,4,6-三乙酰葡萄糖的合成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在乙酸酐和浓硫酸的作用下合成1,3,4,6-四乙酰基氨基葡萄糖硫酸盐(2)。2在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钡的作用下进行乙酰基转移反应,合成了2-乙酰氨基-3,4,6-三乙酰葡萄糖。最高收率达84.8%。讨论了乙酰基转移反应的最佳温度和最佳投料比。  相似文献   

9.
甲壳素碱介质非均相脱乙酰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从甲壳素(聚[(1,4)-2-乙酰胺基-2-脱氧-β-D-葡萄糖])制备壳聚糖的研究和生产以及对其理论和应用的探索,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甲壳素脱乙酰基转变成壳聚糖,由于反应条件不同,所得产品不仅结构性能不同,而且影响其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因此,对甲壳素脱乙酰基反应的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Sannan等曾报道甲壳素在碱介质中均相脱乙酰动力学的研究,但对非均相条件下脱乙酰动力学的研究,国内外至今尚未见报道.目  相似文献   

10.
5-氨基-N,N′-双(2,3-二羟丙基)-2,4,6-三碘-1,3-苯二甲酰胺(2)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中可直接与乙酰氧基乙酰氯反应,产物再经碱性水解得5-羟乙酰氨基-N,N′-双(2,3-二羟丙基)-2,4,6-三碘-1,3-苯二甲酰胺(3),后者再与氯乙醇反应生成5-(N-2-羟乙基)羟乙酰胺基-N,N′-双(2,3-二羟丙基)-2,4,6-三碘-1,3-苯二甲酰胺(1),经乙二醇甲醚/正丁醇重结晶,纯度高于99%(HPLC),反应总收率由39.3%(文献值)提高到55.1%.  相似文献   

11.
由二种方法合成了5-脱羟-L-来苏糖。第一法自 D-半乳糖醛酸制成其二缩乙硫醇钠盐,经脱硫成为 L-岩藻糖酸钙,再行 Ruff 降解而得5-脱羟-L-来苏糖;第二法自 L-岩藻糖合成其二缩乙硫醇,经氧化得二种二乙砜异构体(砜甲和砜乙),二者经 Fischer(H.O.L.)法降解得同一脱羟糖。由第一法所得粗糖浆借其缩乙二硫醇衍生物的制备而纯化。5-脱羟-L-来苏糖是一种粘稠的糖浆[α]_D~((?)2)=-21.6°。其苄基苯腙、缩乙二硫醇和二缩苄硫醇三乙酸酯都是很好的晶体,能用以鉴定该糖。根据紫外吸收光谱,高碘酸的消耗,以及对高锰酸钾和吡啶的反应,砜甲似为开链式不饱和的二乙砜,砜乙似属饱和的呋喃型二乙砜。从纸层析的初步结果指出末端脱羟的戊糖或己糖的比移大于相应的母糖。  相似文献   

12.
在三乙胺催化下,4-溴苯甲酰氯与4,4′-二氨基二苯醚反应制得[4,4 ′-(4,4′-二溴)-二苯甲酰胺基]二苯醚(1);1与苯胺在Pd2 (dba) 3/BINAP催化下合成了新化合物——[4,4′-(4,4′-二苯亚胺基)二苯甲酰胺基]二苯醚,其结构经1 H NMR和FT-IR表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用同核相关二维核磁共振氢谱和核磁共振碳谱两种核磁共振方法来鉴别氟代去氧六碳糖化合物合成中关键性中间体2-O-乙酰和3-O-乙酰-α-D-4,6-苯亚甲基葡萄糖甲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我们曾进行N,N'-双二硝苯基链胺(Ⅰ),N-二硝苯基-2-胺基-2-脱羟-β-D-葡萄吡喃糖甲甙(Ⅱ)及N-二硝苯基-2-胺基-2-脱羟-α-D-葡萄吡喃糖甲甙(Ⅲ)的高碘酸氧化.在二昼夜内(Ⅰ)消耗1.9分子的高碘酸,(Ⅱ)及(Ⅲ)分别消耗0.99及1.2分子.自(Ⅰ)的氧化反应中获得其氧化产物,经证明该化合物是一种由二醛化合物和一分子水缩合而成吡喃环状的半缩二醛化合物. 上述结果证明与羟基相邻的胺基经二硝苯基保护后,不再参与高碘酸氧化反应,而这种基团的存在对其他1,2-二醇的高碘酸氧化反应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甘草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了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中的化学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可将三萜、黄酮及香豆素等50余种化学成分较好的分离。根据紫外光谱可大致判断其化合物类型,由电喷雾质谱得到各成分的分子量,再由串联质谱获得进一步的结构信息,进而推测出其中22个主要成分的可能结构。它们分别是:葡糖基甘草甙、异光果甘草甙、夏拂托甙、甘草素-4′-芹糖甙,甘草甙,6′-乙酰甘草甙,异佛来心甙,异甘草素葡萄糖芹菜甙,甘草糖甙A,甘草糖甙B,甘草素,3.0-[β-D-葡萄糖醛酸甲酯-(1→2)-β-D-葡萄糖醛酸]-24-羟基-甘草内酯,甘草皂甙E2,异甘草素,甘草醇,甘草酸,甘草香豆素,甘草双氢异黄酮,甘草异黄酮甲,乌拉尔甘草皂甙乙,新甘草酚和甘草皂甙B2。  相似文献   

16.
通过2 ,3 ,4 ,6四 O乙酰 基β D吡 喃型 葡萄 糖 异硫 氰酸 酯( 3) 和 2 ,3 ,4三 O乙 酰基β D吡 喃型木糖 异硫氰酸 酯( 4) 与 取代的芳 基酰 肼(5) 的亲 核加 成反 应合 成了 10 个 1芳酰 基4(1′ N2′,3′,4′,6′四 O乙 酰基β D 吡 喃 型葡 萄 糖 基) 氨基 硫 脲(6) 和7 个 1芳 酰 基4( 1′ N2′,3′,4′三 O乙酰 基β D吡喃 型木糖 基) 氨基硫 脲( 7) ,并 经脱除乙 酰基得 到10 个1芳 酰基4(1′ Nβ D吡喃型 葡萄糖 基) 氨基硫 脲(8) 和 7 个1芳酰 基4(1′ Nβ D吡喃型 木糖 基) 氨基 硫脲( 9) , 所得化合物 经元素 分析, I R,1 H N M R 确证 了结构  相似文献   

17.
自木糖经过五步反应合成了2,3-内醚-5-去羟-β-D-核糖甲基甙(Ⅵ)。这五步反应是:D-木糖(Ⅰ)→D-木糖甲基呋喃甙(Ⅱ,α-和β-端基差向异构体混合物)→2,3,5-三-O-对甲苯磺酰基-β-D-木糖甲基呋喃甙(Ⅲ)→2,3-二-O-对甲苯磺酰基-5-去羟-5-碘代-β-D-木糖甲基呋喃甙(Ⅳ)→2,3-二-O-对甲苯磺酰基-5-去羟-β-D-木糖甲基甙(Ⅴ)→2,3-内醚-5-去羟-β-D-核糖甲基甙(Ⅵ)。总产率是18%。将已知的结晶的2-O-对甲苯磺酰基-β-D-木糖甲基呋喃甙(Ⅶ)进行对甲苯磺酰化,得到与上述完全相同的Ⅲ,这样就证明了Ⅲ的端基的构型。同时,也从β-D-木糖甲基吡喃甙(Ⅷ)制备了2,3,4-三-O-对甲苯磺酰基-β-D-木糖甲基吡喃甙(Ⅸ)。根据现有的知识肯定了合成的内醚糖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周颖钰  杨劲松 《合成化学》2019,27(2):141-144
以N-乙酰氨基葡萄糖为原料,经烯丙基化、苯亚甲基化、苄基化和选择性开环等4步反应,合成了2-乙酰氨基-2-去氧-3,6-二-氧-苄基-α-D-吡喃葡萄糖烯丙基苷,总收率53.4%,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LC-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19.
1,2,3,4,6-五-O-乙酰基吡喃葡萄糖有两种异构体:α-异头物(α-anomer)和β-异头物(β-anomer),它们是合成吡喃葡萄糖衍生物的重要原料。制备这两种异头物的方法一般是以相对应的纯α-D-葡萄糖或β-D-葡萄糖为原料,在低温(0℃左右),无水氯化锌或吡啶存在下,与乙酸酐反应而制得。本文介绍制备这两种异头物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克服目前合成方法存在收率较低,反应时间长、产品分离困难等不足,本文以β-D-葡萄糖、乙酰溴为原料,经乙酰化、溴代反应合成了糖基体2,3,4,6-O-四乙酰基-α-D-溴代葡萄糖,再与4-羟基苯甲醛衍生物经糖苷化反应合成了5种4-甲酰基苯基(2,3,4,6-O-四乙酰基)-β-D-葡萄糖苷衍生物。在合成4-甲酰基苯基(2,3,4,6-O-四乙酰基)-β-D-葡萄糖苷衍生物的过程中,采用10%(质量分数) Na OH溶液为缚酸剂,三(3,6-二氧杂庚基)胺(TDA-1)为相转移催化剂,反应物的收率为61%~69%,并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确定了产品的结构。该方法具有产品收率较高,反应温和、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