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热重分析测定TC60/C70混合物的明显升华起始温度约为600℃.在高真空(10(-3)Pa)中加热C60/C70混合物使其升华,在KBr晶体上形成薄膜,对不同升华条件下所得薄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进行比较,得出了薄膜成分变化规律.发现600℃加热混合物足够长时间,能去除混合物中低碳素富勒烯杂质,再恒温700℃升华混合物,薄膜主要由C60组成.  相似文献   

2.
用CNDO/2M方法计算了(C6Me6)2Fe·PCNP2和(1,3,5-Me3C6H3)2Fe·PCNP2有机导体分子的电荷密度、键级等量子化学参数.计算表明,(C6Me6)2Fe·PCNP2分子中两个苯环骨架C原子和Fe所带的电荷密度分别大于(1,3,5-Me3C6H3)万Fe·PCNP2分子的.负电荷集中于两端的五氰基烯两基阴离子的氮原子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净电荷导线模型”,并用此模型阐明了这类有机导体导电性能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用离化团簇束(ICB)沉积法在石英玻璃和云母衬底上形成了C60薄膜,XRD测试表明膜呈多晶结构,原位电阻测试表明膜的室温电阻率超过104Ωcm,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用80keVP+,BBr3+,Ar+和He+对C60膜作剂量范围为0~1016cm-2的离子注入,C60膜的电阻率随注入剂量增加而急剧下降,磷注入具有n型掺杂作用,离子与C60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C60分子分裂,引起薄膜表面非晶化.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类(20个)新的含氟、含硝基的苯并咪唑基苯氧乙酸酯、肼和吲哚醌腙,比较了它们对植物病毒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酯类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百分率在50%~60%之间,对应的肼和腙类化合物活性很低.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茜素红催化荧光法测定痕量铁(Ⅲ)的新方法。体系在λex/λem=380/450(nm),获得最佳实验条件为0.1%茜素红5.0mL,0.5mol/L,饱和KI04溶液3.0m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8min。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新显色剂2-[2-(6-硝基-苯并噻唑)偶氮]-5-[(N,N-二羧甲基)氨基]苯磺酸(简称6-NO2-BTADCABS)的合成,研究了试剂与钯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0.4mol/LH3PO4介质中,6-NO2-BTADCABS与Pd2+形成蓝色的1:1配合物.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最大吸收波长637.8nm.钯浓度在0—1.2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用双波长法测定,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7.8-510.0=6.12×104.许多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所建立的方法无需掩蔽剂和分离即可直接测定钯催化剂中的钯,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聚醚型低聚物POA为流动载体,采用整体型液膜装置,在HAuCl4(aq.)/1,2-二氯乙烷/硫脲(aq.)体系中研究了金(Ⅲ)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金(Ⅲ)的迁移速率和迁移率与原料液中金(Ⅲ)的浓度、膜相中流动载体的浓度、接收相中硫脲浓度以及介质酸度等因素有关.POA载体可分别从Au(Ⅲ)-Pd(Ⅱ)-Pt(Ⅳ)和Au(Ⅲ)-Cu(Ⅱ)-K(Ⅰ)混合液中选择性地迁移金(Ⅲ),而不迁移其它离子.  相似文献   

8.
在CH3OH/H2O混合溶剂中,经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tptz)、草酸和新制Ni(OH)2/NiCO3反应合成得到配合物[Ni(H2O)(tptz)(C2O4)]·4H2O.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它与已报道的[M(H2O)(tptz)(C2O4)]·4H2O(M=Co(2)、Cu(3)、Zn(4))配合物同晶形,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7.760(2)A,b=12.116(2)A,c=13.031(3)A,α=78.76(4)°,β=83.84(3)°,γ=78.69(3)°,V=1175.3(5)A^3,Z=2,Dc=1.543,F(000)=562,R1=0.0472,wR2=0.1350,GOF=1.088.在配合物的结构基础上与同晶形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研究了它们的IR及TG/DTA测试表征.  相似文献   

9.
对短时间内Pt-SPE气敏电极上CO氧化电流的衰退现象的研究表明,Pt表面无CO吸附态情况下,衰退主要与电极阳极极化后Pt表面氧化程度加深有关;采用动电势扫描法可使电极对CO氧化的催化活性基本恢复,但随着电极的进一步极化,衰退仍会继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光学显微镜对泥鳅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s,即PGCs)的发生、迁移和性腺分化进行初步研究,发现泥鳅PGCs最初出现在原肠晚期预定中胚层内,体节中胚层与侧板中胚层分离后而位于侧板中胚层.随着胚胎进一步发育,PGCs沿着脏壁中胚层从消化道腹侧迁移到背面,进入系膜两侧的背壁上皮形成的生殖嵴,与生殖嵴共同组成未分化的生殖腺,此时的原始生殖细胞为性原细胞.PGCs在迁移过程中数量基本不变.另外,未分化生殖腺的不对称分布可能是雌雄分化的最早特征.  相似文献   

11.
用IND(〕方法研究C,oS的8种构型.表明S原子主要连接在C,。的C,-C}(C,表示C7o的第一种C原子)或C3一 C3键上.且不开环形成三员环状结构.光谱研究表明,C7oS的主要吸收峰与C7。相似,且在500mm以上产生特征吸收峰,可以此作为C,oS形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 INDO系列方法研究 C60 (OH) 88种异构体的结构和光谱 ,探讨羟基不同加成位置对异构体稳定性的影响 ,表明 8个羟基以 1,2 -加成方式加在 C60 的五元环与六元环相邻棱上所得的异构体最稳定 ,其生成热比次稳定异构体低 2 5 e V,故实验室合成的 C60 (OH) 8主要以这种构型存在。以优化构型为基础 ,计算了 8种异构体的 UV谱 ,对电子跃迁进行理论指认 ,讨论产物 UV谱带红移的原因 ,对反应机理进行探讨 ,并对 C60 R8(R=F,OH,Cl)的某些性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通过热分析、X射线衍射以及光活性测试 ,分析了不同掺杂量、不同煅烧温度下掺杂 C60 二氧化钛微晶样品 ,研究了掺杂对二氧化钛光活性的改善情况 . C60 掺杂二氧化钛体系中 C60 的热解温度明显提前 ,二氧化钛的晶化温度延迟、相变受到抑制且光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其微晶参数也有一定规律变化 .  相似文献   

14.
以热稳定性较高的离子液体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溴盐([C16min]Br)为改性剂,以水为溶剂对累托石(REC)进行有机处理,制得离子液体型累托石([C16min]Br-REC).通过元素分析考察了反应配比、制浆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对REC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热失重分析对有机累托石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累托石层间距由2.23nm扩大到3.14nm,[C16min]Br-REC的热分解温度比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累托石(CTAB-REC)提高了71℃.  相似文献   

15.
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法制备CNx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法,用一对石墨溅射靶,以N  相似文献   

16.
分散剂对用CVD法生产的阵列式碳纳米管的分散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加入十二烷磺基酸钠(C12H25SO3Na)分散剂能有效的促使碳纳米管的分散,避免大规模团聚。分散剂的浓度对分散性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O.4g/L浓度的分散剂能使得分散效果最佳,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不利于碳纳米管分散。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在甲苯中溶解富勒烯与有机玻璃(PMMA)的方法,我们分别制得了掺C60以及掺C70有机玻璃薄膜.分别研究了C60和C70在溶液、有机玻璃薄膜两种不同状态下的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玻璃这种固态环境对富勒烯的吸收特性影响很小,富勒烯在有机玻璃薄膜中的吸收曲线同在溶液状态时基本相同.C60在有机玻璃薄膜中的吸收峰相对于溶液中峰位略有红移,但C70的情况则刚好相反,它在前者的吸收峰相对于后者峰位蓝移,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盐和EDTA(乙二胺四乙酸)为原料,用金属-EDTA螯合物热分解法制备均匀性好的Pb(Zr,Ti)O_3超细粉,经FT-IR光谱,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表明:硝酸根离子可加速金属-EDTA螯合物的热分解,仅在250C时便有Pb(Zr,Ti)O_3相生成,除PbO外不生成其它中间相,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中间相PbO逐渐消失,经700C1h煅烧所得到的单一Pb(Zr,Ti)O_3相超细粉,平均粒径为34nm。  相似文献   

19.
用INDO 方法研究C60与P4 四面体的超分子聚合作用, 表明所形成的四种异构体中, P4 四面体的一条棱与C60母体的某一双键相连时形成的开环结构最稳定, 此产物具有C2v对称性.以优化构型为基础, 计算四种产物异构体的UV 谱, 在对电子跃迁进行理论指认的同时, 讨论了产物UV 谱带红移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