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初的力学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回顾力学发展史,阐明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力学对于认识自然规律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以及有关力学的若干交叉学科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研究课题;展望21世纪(特别是21世纪前期)的力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21世纪初的力学发展趋势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郑哲敏  张涵信 《力学进展》1995,25(4):433-441
回顾力学发展史,阐明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力学对于认识自然规律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一般力学以及有关力学的若干交叉学科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研究课题;展望21世纪(特别是21世纪前期)的力学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实验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的实验力学贾有权(天津大学力学系,天津300072)看了“力学─—迎接21世纪新的挑战”后,很受启发和鼓舞,心里有许多话要说,想来,还是先谈谈实验力学吧.“力学─—迎接21世纪新的挑战”一文中,只提到实验是新现象的启示和理论的验证,这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4.
梅凤翔 《力学与实践》2015,37(2):238-242
学习和研究分析力学多年,回过头来看,还是有不少问题值得商讨,如分析力学怎样定义,分析力学哪些概念是不可缺少的,Newton 力学与分析力学的关系等. 该文就分析力学的这些问题做一归纳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力学实验与实验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实验在力学发展中的作用与实验力学学科产生过程,介绍了力学中的实验与实验力学之间的区别。力学中的实验与力学问题研究紧密相连。而实验力学包括了力学中的实验,但又不局限于此,它与其它学科交叉广泛,与工程应用结合紧密,是一门技术性科学。  相似文献   

6.
Birkhoff力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Birkhoff力学是Hamilton力学的一个自然发展,是分析力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广泛应用于力学、物理学和工程.本文总结Birkhoff力学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所取得的成就.首先,从Birkhoff的《动力系统》中的有关段落开始,叙述Birkhoff力学的起源.其次,叙述这个力学的基本原理——Pfaff-Birkhoff原理以及这个力学的基本方程——Birkhoff方程的形成和发展.第三,简述Birkhoff力学的一些专门问题,包括约束Birkhoff系统,Birkhoff方程的积分方法,Birkhoff动力学逆问题,Birkhoff方程的运动稳定性,Birkhoff系统的几何方法,Birkhoff系统的全局分析等.最后,对Birkhoff力学的未来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此文是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联合会(IUTAM)“世纪之交的力学(Mechanics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报告的一部分,原题为“Landmark Papers in Mechanics with Their Motivations”, 是IUTAM 大会委员会成员及诸位主席推荐的24篇“力学学科里程碑式文章’的题目及评论为了 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它的由来,我们还翻译了该报告的引言部分. 在世纪之交回头看20世纪力学的进展、成果,思索一下20世纪力学前进的历程、走过的路, 以启迪我们在新世纪为力学做出新努力,踏踏实实做出里程碑式的贡献 这是我们翻译出版这个报 告的初衷 北京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的几位同志合译了此报告IUTAM执行局成员、中国力学学会前 任理事长、我刊副主编王仁先生亲自和IUTAM主席、本报告的主编Schiehlen联系,获得版权,并 对译稿进行了修饰. 在我们筹备出版此文期间,王仁先生不幸逝世,谨以此文悼念王仁先生,我们永远怀念王仁先 生为力学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相似文献   

8.
林同骥  浦群 《力学进展》1990,20(1):1-10
本文简要说明现代力学的由来,提出现代力学学科发展的纲目划分的设想,扼要评述现代力学学科中作为纲的学科的现况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现代力学的特点、发展动力和对力学工作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力学学会主办,台湾清华大学和成功大学协办,北京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承办的“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一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讨会”于2005年7月30日至8月1日在北京西郊宾馆召开。本次会议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回顾了力学学科的性质与作用;近代力学的发展与现状;我国力学研究的概况;对发展力学学科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现代力学中的现代数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当江 《力学进展》1993,23(3):327-335
本文简要介绍了力学与数学再次结合趋势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向力学提出的问题,简要综述了现代力学所涉及的现代数学领域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娟 《力学与实践》2022,44(4):947-954

提出并实践了一种基于进阶式力学思维培养为目标,产出导向的理论力学教学改革模式。首先提出了进阶式力学思维的概念,将力学思维分为基础力学思维、中阶力学思维及高阶力学思维;然后给出了进阶式力学思维的具体能力要求及培养方式;最后给出以力学思维培养为核心、产出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建立基础力学思维;通过融合式案例库建立中阶力学思维;通过视频动画库案例库培养抽象化建模能力,教学全过程渗透融合高阶力学思维培养。近四年的教学改革学生成绩对比及力学竞赛成绩等证明该教学改革模式取得了良好教学产出。

  相似文献   

13.
王凯 《力学与实践》2015,37(6):740-744
从教学目的出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弹性力学问题,命名为被轴对称扭转载荷扭转的轴对称弹性体的弹性力学空间问题并得到了该问题在柱坐标中的弹性力学基本方程式①.  相似文献   

14.
物理力学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物理力学的提出与建立 物理力学是著名力学家钱学森于50年代初提出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他编写了这方面的专著《物理力学讲义》,开创了这门学科的发展道路。物理力学的一些内容虽早已分散在其他学科中作了研究,但集中起来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当成一门新兴学科加以发展,还是钱学森首先提出来的。这对力学的发展和现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岩体的地质特征和力学行为出发,分别讨论岩体的力学模型,运用劳丹的科学合理性模式分析连续介质和不连续介质两类力学模型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两类模型不是对产的而是互补的,今后的发展是建立既能反映性又能反映不连续性的统一的岩体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超常环境力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背景,综述了《力学学报》极端力学专题研讨会的学术报告与前沿问题研讨.以极端力学关注的学科问题为视点,聚焦深海、深空、超高温、超高速等具有国家重大需求背景的研究方向,分别介绍了超常环境力学领域的重要成果与最新研究进展.通过这次会议,《力学学报》编辑部努力探索一种新的学术交流模式,能够及时将...  相似文献   

17.
力学的反演、反演的力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仁 《力学与实践》2000,22(1):71-74
1地震发生了,是怎么造成的?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一次7.8级的大地震,在没有警告的情形下,一座工业大城市顷刻之间夷为平地,死亡人数超过24万,成为20世纪伤亡最重的一次自然灾害.全国为之震惊.华北地区的人民尤为惊慌,希望知道这个地区是否还有发大震(这时随后发过好几次五、六级的余震)的危险,下次将在何处发震,特别是北京发震的危险程度如何.既然地震是一个力学过程,这个问题对我们力学工作者是一个严肃的挑战.从力学问题来看,我们所知道的是地震时得到的记录,地震后的遗迹(见图1,图2)所想寻找的…  相似文献   

18.
环境力学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家春  吴承康 《力学进展》1998,28(4):433-441
展望21世纪,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具有挑战性的课题,环境力学是力学学科新的生长点,本文概述了环境力学的历史沿革,还根据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我国国情,提出了环境力学的研究方向与关键性基础研究问题,并以若干实例说明进行环境力学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静态力学性能的细观力学方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修力  金浏 《力学进展》2011,41(4):411-426
混凝土力学特性是大坝、海洋平台等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及仿真分析的前提条件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薄弱环节. 混凝土是一种典型的非均质材料,其宏观力学特性由细观组成来决定.本文总结了目前研究混凝土宏观力学特性的细观力学分析方法,细观有限元法及理论分析法; 阐述了界面过渡区(ITZ)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简单介绍了混凝土界面过渡区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作者提出的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研究的细观单元等效化分析方法.最后对其未来发展的一些方向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薄膜-基底的几个力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近年微电子薄膜-基底组件的几个力学问题:连接件边界及端部的应力集中和应力奇异性;不同薄膜-基底和界面的组合与相应的破坏模式和力学分析,薄膜与界面的力学参量的测试方法,文末提出了薄膜-基底组件的几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