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高纯铌中微量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采用标准加入法对高纯铌中微量钽进行测定。当铌的质量浓度为10g·L^-1时,钽的测定范围为50-500μg·g^-1,回收率为101%~103%,相对标准偏差(n=6)为4.0%~7.3%。  相似文献   

2.
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残留的西维因和抗蚜威的含量,应用了液-液色谱联用技术,实现了在线富集、分离和检测。分析中用YWG-C18(10mm×4.6mm,10μm)和YWG-C18(150mm×4.6mm,10μm)依次作为富集柱和分离柱,以体积比45比55混合的甲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其流速为1.0mL·min^-1。选定紫外光度检测的波长为228nm,试样溶液在富集柱上的流速为5.0mL·min^-1。此外,对渗漏体积等参素也作了试验,分析信号值与两农药的质量浓度在0.04~1.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测得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008μg·L^-1(西维因)和0.014μg·L^-1(抗蚜威),回收试验的结果在93%~119%之间。还对日内和日间精密度进行了试验,测定西维因的日内精密度为1.3%~20.0%,日间精密度为2.39/6~22.2%,测定抗蚜威的日内精密度为2.0%~10.8%,日间精密度为2.2%~5.8%。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正交设计法配制了葡萄糖、麦芽糖和伊环糊精混合水溶液的29个样品(其中25个用作校正集样品,4个用作预测集样品),扫描此混合水溶液样品的近红外(NIR)光谱,并用Unscrambler定量分析软件将近红外光谱与对应的化学成分值相关联,在不同波长范围下建立了水溶液中葡萄糖、麦芽糖和p环糊精的近红外原始光谱、一阶导数光谱的偏最小二乘法(PLS)定量分析数学模型,根据模型评价参数选择了最佳模型,并且用这些模型对未知样品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对浓度范围分别在22.73-104.17mg·mL^-1、22.73-104.17mg·mL^-1和1.85-8.41mg·mL^-1的葡萄糖、麦芽糖和仔环糊精水溶液,其NIR数学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6、0.9976和0.9036,模型的预测相对偏差(RMSEP)分别为2.52mg·mL^-1、1.95mg·mL^-1和0.87mg·mL^-1,预测标准偏差(SEP)分另4为2.58mg·mL^-1、2.01mg·mL^-1和0.90mg·mL^-1。  相似文献   

4.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茶叶中的痕量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3种富硒茶中微量锗的含量,考察了仪器工作条件、样品酸度、载流酸度、硼氢化钾和增敏掩蔽剂酒石酸的用量等因素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工作条件下,0~80μg·L^-1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99,检出限0.0389μg·L^-1,标准相对偏差0.80%,加标回收率90.4%~104.5%。  相似文献   

5.
微柱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和制备了一种负载苯基荧光酮(PF)的滤纸纤维柱,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钼的预富集。试验表明:在pH2.0时,控制待测液流速在2.0mL·min^-1以内,可定量富集钼(Ⅵ),饱和吸附量为25.2μg·g^-1。用流速1.0mL·min^-1的氨水(3+97)2.0mL,可将5.0μg钼(Ⅵ)从吸附柱上定量洗脱。对国家地质标准物质GSS5和GSR1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靠。测定了人工合成锌样、铜精矿中痕量钼,方法的检出限为1.01μg·L^-1,回收率为92.0%~103.0%。  相似文献   

6.
在硝酸钠存在下以三元缔合物形态浮选分离钯(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溶液中,钯(Ⅱ)与硫氰酸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在少量硝酸钠存在下,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盐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硫氰酸铵和硝酸钠的浓度分别为1×10^-3mol·L^-1,1.5×10^-2mol·L^-1,50g·L^-1,pH3.0时,钯(Ⅱ)被定量浮选。而铬(Ⅲ)、锰(Ⅱ)、镍(Ⅱ)、铝(Ⅲ)、钼(Ⅵ)、锌(Ⅱ)、铁(Ⅱ)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对合成水样和钯镍电镀废液中钯(Ⅱ)进行定量浮选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7.
以微波溶样技术消解样品,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的试验条件,并对微波消解条件和共存离子的干扰进行了试验。试验表明:汞含量在30μg·L^-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方法的检出限为0.13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2.6%,回收率为97.6%~106.8%。  相似文献   

8.
在pH3.0的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溶液中,铂(Ⅳ)以PtBr5^2-·2CTMAB+的形式从含有0.59mol·L^-1硝酸钠、5.0×10^-3mol·L^-1溴化钾及3.0×10^-1mol·L^-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的试液中定量浮选分离。此方法中浮选分离时试液的总体积定为10mL,其中合0.1mol·L^-1溴化钾溶液0.5mL,0.01mol·L^-1CTMAB溶液3mL及硝酸钠0.5g。试验结果表明:100/lg铂(Ⅳ)有效地与多达1.0mg的铬(Ⅲ)、锰(Ⅱ)、铝(Ⅲ)、镍(Ⅱ)、镓(Ⅲ)、铁(Ⅱ)及锌(Ⅱ)分离,铂(Ⅳ)的浮选率迭100%。此方法应用于已知含铂0.102%(质量分数)的Ni—Pt/Al2O3催化剂的分析,测得铂量的平均值为0.09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2.2%。  相似文献   

9.
采用吹扫-捕集器富集了城市饮用水样中11种挥发性卤代烃,经气相色谱法分离后用质谱法选择性离子监测模式进行定量测定,所测定的卤代烃,除含量相对较高的三氯甲烷外,线性范围在0.04~11.0μg·L^-1之间;检出限(S/N=3)均小于6pg·L^-1。对方法的回收率及精密度作了试验,测得回收率在85.6%~126.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在2.06%~3.87%之间。  相似文献   

10.
研究持久性化学改进剂钨-铱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和植物性食品中痕量镉。用钨铱溶液(适宜用量为钨250μg,铱200μg)作为持久化学改进剂处理石墨平台并进行试验,与常规化学改进剂NH4H2PO4+Mg(NO3)2比较,灵敏度高且背景信号低,且可用较低的原子化温度,可延长石墨管使用寿命;例如测镉时,可连续使用300-350次。分别测定水和植物性食品中痕量镉,相对标准偏差(n=5)在0.7%~3.3%之间,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2.0%~111.3%之间,水和植物性食品中镉的检出限分别为0.036μg·L^-1和0.102μg·L^-1,特征质量为1.3pg。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在pH5.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Mn(Ⅱ)对过氧化氢氧化3-(4′-氯基苯基)-5-(2′-羧基偶氮)若丹宁的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并导致荧光强度的增加。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方法,荧光强度的增加(△F)与Mn(Ⅱ)的质量浓度在o.014mg·L^-1以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4.47+1038.75C,相关系数为0.9886,检出限为1.78×10^-6g·L^-1。用于自来水和污水样品中痕量锰的测定,测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的结果相符。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5%,用标准加入法测得的回收率在95.6%~103.4%之间。  相似文献   

12.
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亚硫酸钠能够产生较弱的化学发光,而左炔诺孕酮能够增强该化学发光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加的发光强度与左炔诺孕酮的浓度呈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一种测定左炔诺孕酮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方法。方法的检出限(S/N=3)为6.4μg·L^-1,线性范围为0.01~0.5mg·L^1-和0.5~5.0mg·L^-1,对0.1mg·L^-1左炔诺孕酮平行测定11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4.3%。  相似文献   

1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烤鳗中环丙沙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烤鳗样品中的环丙沙星分两次用经稀甲酸(1+99)酸化的乙腈提取。收集上层清液用乙腈定容为25.0mL,分取10.0mL,在40℃氮气吹干后溶于流动相溶液2.0mL中,加入正己烷2.0mL,萃取后取10.0μL下层溶液注入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仪中。在HPLC分析中,用XBridge^TM Shied PR18柱(250mm×3.0mm,5μm),以体积比15比15比70混合的甲醇、乙腈和稀甲酸(2+998)组成的混合液为流动相,并采用荧光检测(FD)(激发波长275nm,发射波长445nm)。在MS分析中,采用选择离子监测(SIM)技术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ESI(+)]模式下检测,定量离子为m/z 331.9[M+H]^+。检测信号的峰面积与环丙沙星浓度之间在100.0~2500.0μg·L^-1(HPLC-FD法)和20.0~500.0μg·L^-1 MS-SIM-ESI(+)法]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测定限(n=10)依次为50.0,10.0μg·kg^-1。在3个浓度水平上加入环丙沙星标准溶液进行精密度和回收试验,所得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6.5%,回收率在83.0%~99.0%之间。  相似文献   

14.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水样中痕量镉的方法中,提出了在流动注射-编结反应器对痕量镉离子作在线顸富集中用两次引入作为镉离子的配位体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溶液的模式。在此模式中,预先将APDC溶液涂覆在编结反应器的内壁上(这就是第一次引入APDC溶液);第二次引入是将APDC溶液与试样溶液同时注入并在编结反应器中汇合。富集时样品溶液的流速为6.0mL·min^-1,富集时间为60s。按此方法操作镉的富集系数达到21,此值均高于单独用APDC溶液预涂覆编结反应器模式的富集系数(9)或单独用APDC溶液与试样溶液同时注入并汇合模式的富集系数(16)。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32μg·L^-1,方法的进样频率为每小时36个样品,对20μg·L^-1镉标准溶液测定11次,测得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7%。应用此方法测定了几个水样中镉含量,并作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92.0%~99.0%之间。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同时测定尿样中11种蛋白同化激素的分析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关雄酮(MADE)阳性尿的分析。尿样前处理采用含500mg填料的C18 SPE柱净化浓缩,然后进行酶解,最后由液-液萃取获得待测样品。为了提高灵敏度,待测样品采用硅烷化衍生后进行GC-MS分析。在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下,采用甲睾酮(MT)为内标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1~2.0μg·L^-1;分析加标实际样品,回收率在70.5%~121%,相对标准偏差为1.1%~13.9%。  相似文献   

16.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橙汁中残留有机氯杀虫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制碳纳米管涂层萃取探头,顶空目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橙汁中有机氯杀虫剂六六六和滴滴涕,优化了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萃取时间和温度、离子强度、有机溶剂、顶空体积、pH和样品的稀释度等。在0.05~6.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在0.003~0.022μg·L^-1之间。该方法用于橙汁样品的测定,对不同的杀虫剂,加标回收率为71.0%~131.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合成了新型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的阴极材料Gd1-xSrxCoO3-δ(x=0~0.5)和Gd0.8Sr0.2Co1-yFeyO3-δ(y=0~1),所合成的初始粉体在800℃下煅烧12h后均形成了钙钛矿结构的单相固溶体。研究发现,Gd0.8Sr0.2CoO3-δ(GSC)的电导率在600℃时达到了559S·cm^-1,由Ce0.8Gd0.2O2-δ(GDC)电解质和GSC-25GDC材料组成的对称电极在600℃和700℃的界面阻抗分别为0.170Ω·cm^2和0.064Ω·cm^2,活化能仅为87.8kJ·mol^-1,预示其可以作为ITSOFC较为理想的阴极备选材料;随着Fe3+离子含量的增加,Gd0.8Sr0.2Co1-yFeyO3-δ系列阴极材料的热膨胀系数显著降低,但其电导率也急速下降;此外,通过调整Gd0.8Sr0.2CoO3-δ与GDC的比例可以制备出热膨胀系数与GDC电解质匹配、性能良好的Gd0.8Sr0.2CoO3-δ/GDC复合阴极材料。  相似文献   

18.
在pH5.0~6.5的溶液中,铝离子(Al^3+)与铬天菁S、CTMAB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0nm。铝含量在2~10μg/(50mL)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摩尔吸光系数ε=9×10^6L/(moL·cm)。样品进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2%~1.24%(n=5),加标回收率为97.5%-100.8%。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制备头孢类抗生素的中间体α-(2-氨基噻唑-4-基)-α-[(叔-丁氧基羰基)异丙氧亚胺基]-乙酸(ATIA)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Spherigel^TM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0.05g·L^-1四丁基溴化铵的甲醇-水(6+4)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0nm,以外标法定量。在0.001~1.0mg范围内,ATIA的质量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31475.6m+1786.7,相关系数为0.9997,以质量为0.06mg ATIA按方法测定6次,算得其相对标准偏差为3.7%,检出限(3S)为0.6μg,回收率的试验结果在98.8%~104.0%之间。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水处理材料浸泡液中微量锰、铜、锌、镉、银、铅的方法。按国家标准GB/T5750所述方法对水处理材料进行浸泡,以铟作内标物质,用ICP-MS同时测定浸泡液中6种元素。上述6元素的检出限在0.006~0.252μg·L^-1之间,回收率在85%-107%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