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高能不等核碰撞的一种碰撞机制结合流体力学模型讨论了高能不等核碰撞的时空演化,并用来成功地解释了几个典型的300A GeV到100A TeV宇宙线事例,以及200A GeV的16O束流打核乳胶的有关最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对重子数为A',A(A>A',A'1/3>>1)的高能不等核碰撞的机制和形成的流体的时空演化进行了分析, 建立起相应的1+1维流体力学方程. 得到了末态粒子的平均快度分布并与宇宙线事例进行了比较, 说明了快度分布不对称的物理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用Fokker-Planck方程描述高能重离子碰撞时空演化,并用它分析在200AGeV的16O束流和32S束流下,末态粒子的快度分布,并确定了不同系统的弛豫时间,得到了可以和通用经验数值相比较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白鸽  李家荣 《中国物理 C》1994,18(2):166-171
本文用相对论动力论方程描述高能重离子碰撞时空演化,并用它分析在200A GeV的16O束流和32S束流下,于快度中心区的末态粒子快度分布,确定了不同系统的弛豫时间.  相似文献   

5.
采用几何模型的两种图象,即独立的N-N碰撞与参加者图象,分析了HELIOS合作组最近发表的高能p-A碰撞中横能分布的新数据,讨论了模型中参量选取对结果的影响.并与A-A碰撞中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分析高能核-核非衍过程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多源模型.用改进的多源模型,研究高能核-核碰撞的快度分布,不仅得到与实验符合的结果,而且能够很好地解释实验给出的快度颁布特征的物理原因.  相似文献   

7.
秦玉明 《中国物理 C》1992,16(10):928-932
本文用统计模型讨论了高能核-核碰撞中灰粒子的产生过程,给出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灰粒子多重数分布,并分析了靶核参加者数目N,碰撞参数b与灰粒子多重数ng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用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在质子能量为200MeV、585MeV和1000MeV的情况下,对P+56Fe的碰撞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并计算了核子能谱、碎块质量分布随时间的演化以及中子发射的双微分截面等,得到了合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高能p-A碰撞中横能分布的几何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波  赵维勤 《中国物理 C》1994,18(12):1096-1101
采用几何模型的两种图象,即独立的N-N碰撞与参加者图象,分析了HELIOS合作组最近发表的高能p-A碰撞中横能分布的新数据,讨论了模型中参量选取对结果的影响.并与A-A碰撞中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10—100MeV/A能区重离子碰撞反应机制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框架下,研究10—100MeV/A能区重离子碰撞的动力学过程;计算了集团的质量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化,以及密度分布随时间的发展.同时预言了该能区的反应机制及其特征,并与BUU模型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一种仔细考虑了作用截面、表面弥散和形变效应的核碰撞几何,同时考虑到在每一次碰撞中领头质子损失能量,得到了高能p-Al碰撞的横能分布,计算结果与200GeV/cp-Al、Cu及U碰撞的实验数据符合.In this paper, the nuclear collision geometry which was considered carefully in the interaction cross sections, surface effects and nuclear deformations is adopted. The energy loss of leading proton in each collision is considered. The transverse energy distributions in high energy p A collisions are obtaine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 data of 200 GeV/ c p Al, Cu and U collisions.  相似文献   

12.
用塑料核径迹探测器CR-39和各种靶物质的夹层结构组成核-核作用截面测量装置,在北京地区气球高度上测量了宇宙线高能铁核(E≥3.6A GeV)与碳、铝、铁和铜靶的核作用截面,得到了截面对靶核原子量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利用强子-强子碰撞的模型PYTHIA以及核-核碰撞的模型RQMD比较了各种电荷起伏测量量的快度依赖性,结果发现,这些测量量对快度的依赖性依赖于模型. 但是,电荷关联能很好地测量整体电荷守恒以及短程快度关联性质. 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反应电荷起伏的测量量.  相似文献   

14.
任国孝 《中国物理 C》1991,15(12):1063-1068
测量了200A GeV的32S及其碎片P,Si,Al,Mg,Na和Ne与Cu靶作用的电荷改变总截面.观察到次级碎片的电荷改变总截面比相同电荷的初级粒子的要高.导出的电磁散裂截面与弹丸电荷的平方成比例,与理论预言一致.  相似文献   

15.
刘波  王英才 《中国物理 C》1987,11(2):231-237
我们用多次碰撞模型分析了入射质子动量为200GeV/c的p-Ar和p-Xe碰撞中产生的负粒子的多重数分布. 在与靶核子的每一次碰撞中, 入射粒子损失能量, 损失的能量用于产生粒子的概念在计算中明确考虑, 理论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宋福  刘福虎 《中国物理 C》2005,29(5):461-466
应用重叠柱模型描述了高能核-核碰撞中带电粒子的快度(或赝快度)分布. 对目前加速器上的固定靶实验而言, 观察到了相同相对强度的纵向流, 两个完全重叠的热化柱能够描述实验数据. 在更高能量范围(4A TeV以上), 观察到了更强的纵向流, 这时需要两个部分重叠的热化柱来描述实验数据. 用重叠柱模型计算得到的(赝)快度分布与1A GeV到100A TeV能区的实验结果符合.  相似文献   

17.
在夸克味动力学的计算中,除包含u、d、s夸克及其反夸克外,还涉及粲夸克及其反夸克(cc),采用包含夸克味动力学效应的相对论性流体力学模型,计算了碰撞能量为200GeV/u的238U+238U核碰撞时形成的膨胀QGP及其在相变过程中发射的双轻子谱,轻子对的质量范围M≤4GeV/c2.计算结果与CERNSPS的实验测量数据进行了定性的比较和分析,得到初步的结论:由于夸克碎块和味动力学效应,J/ψ→μ++μ-峰值被降低,导致低质量区(阈至1.35GeV/c2)谱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在14.6A GeV的氦原子核轰击的核乳胶叠中,观察到的一个相对论性氧原子核碎裂为四个氦原子核的四分裂事例、并对它进行了测量.对碎裂的机制进行了解释,认为这一事例为氧原子核的集团模型提供了直接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高能核-核碰撞多重数矩的能量标度无关性和与靶核质量及快度窗口宽度近似无关的性质,指出这些性质来源于核几何.在很普遍的条件下证明了,当碰撞核不很轻,快度窗口不很窄时,多重数n的归一化矩近似等于参与碰撞核子数N的归一化矩.对无偏过程和中心过程分别进行了计算,得到与实验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刘福虎 《中国物理 C》2006,30(7):638-641
在总结双柱模型计算结果的基础上, 用该模型对交变梯度同步加速器(AGS)和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RHIC)能区核-核碰撞中的领头粒子效应进行了统一分析. 结果表明:在AGS和RHIC能区, 不同中心性核-核碰撞中带电粒子(赝)快度分布的不同, 主要由领头粒子的贡献影响; 如果扣除领头粒子的贡献, 不同中心性核-核碰撞中带电粒子的(赝)快度分布有相同的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