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学生能力培养的核心.笔者从学生的视角入手,分析学生问题解决困难背后的不同原因,并以这些原因为抓手,提出数学课堂中如何通过解构复杂图形的一般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或者相对复杂的问题,此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手足无措.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领会这些问题的实质,把握问题的特征,从而找到具有“普适”意义的“通法”来解决问题.“转化”恰恰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思维策略,也是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什么是“转化”方法?布卢姆曾经说过:转化方法是“把问题元素从一种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转化的能力”.就具体的数学问题解决来说,就是要把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几何问题的重要策略之一,借助操作活动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能从活动中更加准确地理解题意和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是,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几何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如何呢?  相似文献   

4.
问题解决被看做是一种人类创造性的教学活动.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世界各国的专家和学者非常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问题解决成为他们研究的焦点.本文首先对问题解决的概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对初中数学的问题解决策略进行了举例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省刻度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令辉 《数学通报》2001,(10):36-37
英国数学游戏家杜德尼在一百多年前发现 :一根长 1 3cm的尺子 ,只须在 1 ,4,5 ,1 1cm处刻上刻度 ,即可量出 1 ~ 1 3任何整数厘米长的物品 .由于这把尺子只刻了 4个刻度 (实际上是 6个 ,0和 1 3只不需刻罢了 )因此 ,人们认为其刻度是最省的 ,把它称为省刻度尺 .后人在此基础上得出许多结论 ,如约翰、李奇在 36厘米长的尺上刻上 1 ,3,6,1 3,2 0 ,2 7,31 ,35 ,拉巴沃克的 40cm长的尺上刻 1 ,2 ,3,4,1 0 ,1 7,2 4 ,2 9,35 .但是 ,这个问题的一般情形至今未获解决 ,即 :( 1 )ncm长的尺子至少要有多少刻度才行 ?( 2 )刻上k个刻度至多能…  相似文献   

6.
创设问题情境关注思维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如何组织数学材料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是目前数学教学中已引起大家关注的一个方面 .以数学问题为载体 ,以数学问题解决为主线 ,以激发学生的内趋力为契机 ,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充分揭示数学的实用性、规律性和数学美 ,丰富学生的直接体验 ,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认识过程 ,进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 ,以数学活动教学和建构主义的数学教育观为指导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 ,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 分步设置原则注意问题的有序性 ,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拾阶而上 ,步步登高 .一堂课为了解决一个大问题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它常与综合性知识点融合,以动点问题的形式频繁出现在中考数学压轴题的位置.二次函数的动点问题渗透了分类讨论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学习二次函数动点问题的解题策略,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本文中主要以二次函数动点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性问题为例展示,如何解决这一类题型.  相似文献   

8.
数学模型,生成于学生的数学认知活动之中,是学生化解新的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初中阶段,很多数学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借助已有的数学模型,如相似问题中的"K形图"、二次函数的几种常用解析式等.这些数学模型是学生的数学认知活动的规律总结,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因此,在教学中,一线老师对模型教学十分关注,他们努力将模型建构在学生获得"四基"的过程之中,让学生不断经历用已有数学模型解决新的  相似文献   

9.
徐维东 《中学数学》2014,(22):35-37
"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是"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的必经环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数学问题中生活情境的"剥离",让学生在经历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充分感知丰富情境背后的数学模型,积累"净化"数学问题解决环境的经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结合"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片断谈谈笔者的做法及感悟,希望能给你带来启示.一、"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教学片断及分  相似文献   

10.
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规定 :“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 ,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应用题是指有实际背景和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 ,与纯数学问题不同 ,其文字叙述较长 ,数量关系不明显 .因此 ,面对一大堆非形式化的材料 ,很多学生常感到茫然 ,不知从何下手 .例如1 995年高考的淡水鱼养殖题和 1 996年的耕地减少题 ,考生得分率都很低 .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不是缺乏相关的数学知识 ,而是缺乏应用数学的意识 ,缺乏解决数学应用题的一般策略 .下面 ,结合一个应用题的教学 (初中三年级 )介绍笔者的做法 .第一次活动问题 1…  相似文献   

11.
1问题的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学习对学生思维、智能的锻炼起重要作用,为学生将来继续学习、从事工作奠定了基础.数学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工具[1].数学学习策略是指有助于数学学习的策略,包括对概念、公式等的理解、记忆、运用及解决数学问题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2.
郭昭鹏 《数学之友》2022,(10):36-38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来;数学最后也要回归生活,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2个案例介绍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实际问题能力的具体做法,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徐勇 《数学通讯》2013,(9):10-12
学生“说题”是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口述探寻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以及所采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夸美纽斯认为:“会教导别人的学习者,真正能够从教导过程中学到知识.”开展数学“说题”活动,把学生从“被动听”推到“主动说”的地位,把学生推到前台,变成主角,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群言堂”,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高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数学建模教学是让学生学会从现实原型中抽象出形象的数学表达式(模型),再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教学.其过程是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几年来,笔者根据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建模教学中,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生活环境、学习经验和认知水平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解决是当今数学教育中越来越受人瞩目的课题.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因而,学习怎样解决问题就成为学习数学的根本原因.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并不是单靠某些技能的传递就能形成的,也不是仅仅靠多做几个习题就能形成的,而需要教师努力地去改进教学方法,有效地创设学习空间,让学生有可能在自主的探索活动中经历"顿悟",获取"智慧",从而寻找到问题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姚洁 《中学数学》2021,(4):80-81
在进入初中阶段之后,很多学生在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中存在困难.在整个初中阶段数学知识体系中,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能够从一定层面揭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很多学生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这对他们数学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具有负面影响,因此,教师对初中数学中利用不等式解决问题的难点突破策略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产生错误是常见的现象.我们常常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简单地归咎于学生没有认真学习或审题不细心等.……  相似文献   

18.
"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它能有效地解决现实世界的各种问题,而数学模型正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桥梁".由此可见,数学学科的工具性,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要发挥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高考试题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几乎每年都有.特别是通过建立不等式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现象多为常见,笔者就例析几道试题,以便于提高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不等式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供同行欣赏.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 新加坡学生在TIMSS(Thir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中屡次表现突出,这引起了不同国家的教育研究者、政策制定者、教育工作者及公众对新加坡的数学教育极大关注.反响最大的是美国教育界,因为美国学生成绩在屡次测试中明显落后于亚洲同龄人.美国学校开始引进新加坡数学课程,现在已有大量的美国学校在使用新加坡数学课本.  相似文献   

20.
张自山 《数学之友》2022,(23):41-42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利润”“面积”案例进行探究,旨在培养学生在实际应用问题中建立二次函数模型的意识,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