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强调应用性,新教材教学极其关注这一点,尤其是知识的综合应用和问题的交叉运用,近年来各省的高考试题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从基础出发,重定义,才能至千里.本文主要通过实例,探讨反函数及f[f-1(x)]=x的实质和应用,加强同学们对抽象函数的理解,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1求抽象函数的反函数——重在理解反函数的定义例1已知函数y=f(x)的反函数为y=f-1(x),求函数y=f(2x-1) 1的反函数.解析由y=f(2x-1) 1得,f(2x-1)=y-1,∴f-1[f(2x-1)]=f-1(y-1),即2x-1=f-1(y-1),x=21f-1(y-1) 21.∴y=f(2x-1) 1的…  相似文献   

2.
问题背景苏教版教材必修二P105这样一道习题:已知圆C的方程是x^2+y^2=r^2,求经过圆C上一点M(x0,y0)的切线的方程.  相似文献   

3.
我们知道:不论z取何实数时,都有0·x=0恒成立,所以要使ax=b(x为变量,a,b为常数)对于任意实数x恒成立,必须有a=0,且b=0.在一些定值、定点、轨迹和求值等问题中,如果恰当地运用这一结论,会给解题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下面结合实例来谈谈“0·x=0”在解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1.函数y=x+a/x(a>0)的单调区间由求 导数的方法易得,函数在[-a~(1/2),o)和(0,a~(1/2)上 是减函数,在(-∞,-a~(1/2)]和[a~(1/2),+∞)上是增 函数,函数在x=a~(1/2)时有极小值2(a~(1/2)),在x= -a~(1/2)时有极大值-2(a~(1/2)). 2.函数y=x+a/x(a<0)在(-∞,0)和(0, +∞)上都是增函数.函数y=x+a/x是一个重要 函数,它的单调性在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在导数的应用里很容易得到这样一个重要不等式x/(x+1)≤ln(1+x)≤x,(x>-1,当且仅当x=0时取等号),通过利用这个不等式或者它的等价变形可以用来证明一些数列不等式或者函数不等式的问题,下面搜集了在近年来的部分省份高考试题中的一些应用.例1 (2008年山东理21)已知函数f(x)=1/(1-x)n+aln(x-1),其中n∈N*,a为常数.(Ⅰ)当n=2时,求函数f(x)的极值;(Ⅱ)当a=1时,证明:对任意的正整数n,当x≥2时,有f(x)≤x-1.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含有变元的语句不是命题,因为它不能判别真假,如x-3〉0,这不是命题,逻辑上称之为“命题形式”或俗称为“开语句”.这一类语句如果要成为命题,必须前面加上量词,全称量词或存在量词.比如,语句f(x)≥0前面加上全称量词,得全称命题:对所有的x,有f(x)≥0,其否定为存在命题:存在z,有f(x)〈0;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两个互为反函数的图像一定关于直线y=x对称.有不少同学因此而认为: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如果有交点的话,其交点一定在直线Y=x上.其实这个结论是错误的.我们先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相似文献   

8.
文[1]中猜想:f(x)=a/sin^n x+b/cos^n x(0〈x〈π/2,a,b∈R^+,n∈N+),当且仅当x=arctan ^n+2√a/b时,取最小值(a 2/n+2+b 2/n+2)n+2/2。笔者发现不但此猜想是正确的,而且还得到它的一个推广,下面给出推广及证明(初等证明).  相似文献   

9.
各类资料都有如下一类二元极值问题: 题目1 已知x,y∈R^+,且1/x+4/y=1。求4x+9y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10.
在求反函数的问题中,经常有同学把f^-1(x+1)是f(x+1)的反函数,其实,只要把好:f(x+1)→f(x)→f^-1(x)→f^-1(x+1)这一脉络,就可以捋顺二者关系.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剖析,以加深对二者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郑列 《工科数学》1999,15(1):152-153
本提出了函数f(x)在对称区间上关于│x│的单调性定理,并讨论了它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已知圆O:x^2+y^2=r^2,点P(x0,y0). 1.当点P在圆t时,我们知道x0x+y0y=r^2。为过点P(x0,y0)的圆O的切线方程.  相似文献   

13.
函数f(x)=ax b/x(a,b∈R^ )是高中数学上中重要的函数之一,在相关知识中有平均不等式的应用,函数f(x)最值的讨论,函数单调性的讨论,函数奇偶性的讨论,画出函数图象,其间渗透了极限的思想和函数在指定区间的最值等等,其变化多,应用广,是高中数学命题中倍受老师们欢迎的数学典型试题,因此我们专门在高二年级学习均值不等式之后,设计了一节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函数y=Asin(ωx+φ)+k或y=Acos(ωx+φ)+忌的最值、周期、单调代数性质等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本文介绍它们的几个几何性质,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求函数f[g(x)]的反函数与求f-1[g(x)],许多人把它们看成一回事,因而在或题时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求f[g(x)]的反函数是求复合函数的反函数,其反围数的复合过程恰好与原函数相反,即y而求f-1[g(x)]是在求出x=f(x)的反函数广f-1(x)之后,再求出反函数的复合函数.二者过程不同,不能混淆.1求f-1[g(x)]的反函娄例1已知f(X)一3X+I,求人又十1)的反函数‘有人这样拉:f(X)一3X+1的反函数是这种解法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由上图进行核验知广’(“+’)一百(“’‘人正确解法是:函数人X)一3X+1的反函数是广‘(x)一百(X…  相似文献   

16.
祝峰 《数学通讯》2008,(11):9-10
函数y=f(a+x)(a≠0,以下不特别说明都有这样的要求)是由函数y=f(x)经过简单的函数复合得来。它们之间从性质到图象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试题常以告诉y=f(a+x)的性质。研究y=f(x)以及y=f(x)的其它复合函数的性质的形式命制.那么y=f(a+x)的特征决定了y=f(x)的哪些性质?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引言 对于二阶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 y''=g(x,y),y(x0)=y0,x0≤x≤T 的数值解法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对于直接积分(1),自从1976年J.D.Lambert和I.A.waston[1]提出二阶P-稳定方法和1978年G.Dahlquist[2]证明P-稳定常系数线性多步方法的最高相容阶不超过的重要结论以来,截止目前,  相似文献   

18.
在三角中有一个重要的不等式:当x∈(0,π/2)时,有sinx〈x〈tanx.  相似文献   

19.
文 ( 1 )给出了直线方程 x0 x y0 y =r2的几何意义 ,文 ( 2 )又给出了直线方程 x0 xa2 y0 yb2 =1的几何意义 ,两文的讨论仅涉及到圆和椭圆这两种最简单的标准方程 ,本文将把这种讨论推广到一般的常态二次曲线 .设常态二次曲线 L的方程为 f( x,y) =0 ,M( x0 ,y0 )为坐标平面内任一点 ,本文讨论下列方程 ( * )的几何意义 .f ( 2 x0 - x,2 y0 - y) - f( x,y) =0  ( * )定理 1 设 M( x0 ,y0 )为常态二次曲线L :f ( x,y) =0内部一点 ,那么方程 ( * )的几何意义表示以点 M为中点的中点弦所在的直线 .证明 在曲线 L :f ( x,y) =0上任取一…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极限运算中,学生经常提出这个问题。在一般高等数学的教科书中,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由对数函数的连续性而得。由于y=ln(1+x)~(1/x)不是基本初等函数,而是幂指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复合函数,且x_0=0这一点又是该复合函数的间断点,所以学生对这样的回答一般都感到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