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在电喷雾质谱测定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量的过程中,适当调整样品溶液的酸度,可提高分析测试的灵敏度.在选定最佳样品浓度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加入冰醋酸来调整测试样品的pH值,准确测定了标准蛋白质——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量.  相似文献   

3.
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在缓冲溶液中不同温度下α-硫辛酸(AL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LA对BSA的内源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过程,猝灭常数KSV分别为4.65×103L/mol(26℃)和4.46×103L/mol(37℃)。依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到给体(BSA)-受体(ALA)间的结合距离r=2.90 nm,能量转移效率E=5%。测定了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4.31×103L/mol(26℃),4.27×103L/mol(37℃),以摩尔比1∶1结合。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确定了相互作用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ALA与BSA之间作用力主要是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6-糠氨基嘌呤(K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测定了16℃、28℃和39℃不同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分别为:2.43×104、1.33×104、1.22×104L/mol,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1.08、1.02、1.02。研究结果表明:KT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探讨了相互作用机理,KT主要以静电作用与BSA相互作用;研究了KT对BSA构象的影响,表明BSA的荧光主要源于色氨酸残基,KT对BSA的构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2,4-二硝基苯胺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荧光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2,4-二硝基苯胺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 2,4-二硝基苯胺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具有强烈的猝灭作用. 二者之间形成不发荧光的复合物是导致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 计算了其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紫外光谱法进一步证明了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 根据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作用距离(3.13 nm). 同步荧光的结果表明2,4-二硝基苯胺的存在改变了牛血清白蛋白的分子构象.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碱性介质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NaClO氧化荧光素-牛血清白蛋白的化学发光行为和化学发光反应的条件,提出了反相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该法测定牛血清白蛋白的线性范围为0.02~6.4 μg/mL,检出限为0.005μg/mL.  相似文献   

7.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6-苄氨基嘌呤(6-B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荧光特性。测得了6-BA与BSA在10、27、40℃温度下的结合常数KA为:0.21×10^5、1.37×10^5、5.53×10^5L/mol,结合位点数n为:1.0、1.2、1.3。6-BA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6-BA主要以疏水作用与BSA相互作用,BSA的荧光主要源于色氨酸残基,6-BA对BSA的构象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分子的电子传输(ETp)性能,即导带(CB)和价带(VB)的能量差(带隙)是影响蛋白质电子器件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调控蛋白质ETp带隙是提高这些电子器件性能并扩展其应用领域的重要途径。本文报道一种通过外部分子结合调控蛋白质ETp带隙的方法。以氯化血红素(hemi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为例,首先运用分子对接方法从理论上确定hemin分子能结合到BSA分子IIA域的疏水口袋中,位于Tpr213附近;然后实验(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证实hemin与BSA结合后,能形成hemin-BSA复合物,并且没有改变BSA的原有结构;最后将hemin-BSA通过BSA分子表面Cys34的―SH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有序的分子层,研究其ETp性能;I–V结果表明,BSA表现出半导体的ETp特征,并且hemin的结合能使BSA的带隙由原来的~1.50±0.05e V降低到~0.93±0.05e V。本文的结果为调控蛋白质分子的ETp带隙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通过选择不同的结合分子能使蛋白质分子的带隙调控至所需要的范围,并且形成的蛋白质复合物还能用于各种电子器件的制作。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法研究了金属离子Ca~(2+)、Zn~(2+)和Mg~(2+)存在下4-氨基安替比林(4-AA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存在时,4-AAP对BSA的猝灭常数减小,但猝灭机制仍旧为静态猝灭,4-AAP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KA)及结合位点数(n)均增大,分析认为,金属离子在二者的结合作用中起了"离子架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合理的假设和Langmuir结合理论, 在298.15 K下, 以等温滴定微量热(ITC)实验数据为依据, 应用非线性最小方差拟合方法确定了抗肿瘤药物配5-氟尿嘧啶(5-FU)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性质的改变. 研究结果表明, 牛血清白蛋白(BSA)与5-氟尿嘧啶相互作用存在两类结合位点. 第一类结合, N=(54.0 0.3), ⊿H0=(30.0±0.4) kJ·mol-1 (吸热), ⊿S0=(196.0±2.6) J·mol-1·K-1(熵增), ⊿G0=(-28.4±0.3) kJ·mol-1; 第二类结合, N=(77.0±0.4), ⊿H0=(-20.0±0.4) kJ·mol-1 (放热), ⊿S0=(28.6±0.3) J·mol-1·K-1 (熵增), ⊿G0=(-28.5±0.2) kJ·mol-1. 结合体系的圆二色谱(CD)分析结果说明, 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与BSA的相互作用诱导蛋白质(BSA)二级结构单元的相对含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稳态荧光光谱、同步荧光光谱、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结合分子对接法,探究了1-萘酚(1-OHNap)诱导人血清白蛋白(HS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构象变化的差异.结果 表明,与1-OHNap的结合作用使HSA中荧光团周围微环境极性发生改变,BSA中Trp残基周围微环境的极性增加;同时,与1-OHNap的结合作用使H...  相似文献   

12.
荧光素与牛血清蛋白的作用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功武  方光荣  詹红菊  陈冬 《分析化学》2000,28(12):1565-1565
1引言根据染料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建立测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已有不少报道,但寻找简便、快速、准确的测定蛋白质的分析方法仍然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生物大分子与小分子配体相互作用的研究,目前多用透析,超滤或凝胶色谱等实验方法。当小分子配体与生物大分子结合前后的吸收光谱有一定差别时,用光度法在不经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研究比上述方法要简便得多,且实验得信息较为可靠。本文正是利用荧光素与BSA相互作用形成复合物最大吸收峰的波长480nm,比试剂本身红移约9nm,提出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快速,干…  相似文献   

13.
Interaction of Nicotine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icotine. 3-(l-methyl-2-pyrrolidinyl) pyridine, is a major alkaloid in tobacco products.typically composing l-2% weight of tobacco. So far, there are a 'great deal of papersreporting the effect of nicotine on various biological tissues of animals and humans. The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nicotine is a dominant addiction factor for smoking. Since avery large population is frequently exposed to nicotine through the mainstream and/orsidestream of smoking inhalation, the interaction of nicotine wit…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量β-巯基乙醇(β-M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牛血清白蛋白(BSA)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建立了一种测定BSA的快速、简便的共振光散射光谱法。考察了PH值、β-ME和SDBS的浓度、试剂的加入顺序等因素对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2.4,β-ME的浓度为0.71mol·L^-1,SDBS的浓度为6.5×10^-4mol·L^-1条件下,测定BSA的线性范围为1.0×10^-8—7.0×10^-7mol·L^-1,检出限为6.0×10^-9mol·L^-1。将该法应用到合成样品中BSA及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的测定,所得结果与传统的考马斯亮蓝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扫描探针刻蚀技术可控构建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ip-pen纳米刻蚀技术(简称DPN技术)在云母基底上构建出形状、尺寸可控的牛血清白蛋白(BSA)纳米结构.考察了针尖接触基底时间及针尖下行距离对构建的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结构的影响.较长的针尖-基底接触时间及较深的下行距离可以沉积更多的牛血清白蛋白分子,构建牛血清白蛋白纳米结构的形状除了与墨水分子的本身性能有关,还与墨水-基底的相互作用有关.这些形状及尺寸可控的蛋白质纳米结构可以作为模板,进行金属、半导体等其它材料的组装,有望用于制造光电纳米器件及生物纳米器件.  相似文献   

16.
17.
丝组二肽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切割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肽与蛋白质的切割作为生物化学中的热点之一 ,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长期以来 ,天然存在的多种蛋白酶如胰蛋白酶 (Trypsin)、糜蛋白酶 (Chymotrypsin)由于其高活性及区域选择性 ,一直是蛋白切割的主要工具 .但是这些酶只能在某些特定的条件 (如 p H值和温度等 )下使用 ,而且由于蛋白酶对底物的特异性要求高 ,因而切割蛋白的断裂位点相对较少 ,有一定的局限性 .而现代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蛋白切割方面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1,2 ] ,如蛋白部分合成 ,大蛋白的序列测定 ,蛋白区域结构与功能的分析 ,蛋白与其它蛋白、核酸、膜形成复合…  相似文献   

18.
荷花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种光谱技术研究了在pH7.40的Tris-HCl缓冲体系下,荷花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荷花碱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为静态猝灭。用Stern-Volmer和Line weaver-Burk方程处理荧光猝灭数据,得到反应的结合常数在293K时为1.70×104L/mol,结合的ΔH°=-20.2kJ/mol,ΔS°=12.0J/(K.mol)。该药物与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根据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荷花碱与BSA相互结合时,其供体-受体间的距离为2.59nm。用圆二色谱等手段表明结合对蛋白的构象产生了影响。同时考察了中药活性成分甘草次酸和脂肪酸对结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The interaction of surfactin, a typical biosurfactant, with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as investigated by surface tension, fluorescence, freeze-fracture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FF-TEM) and circular dichroism (CD) measurements. The surface tension curves of pure surfactin solution and surfactin/BSA solutions have different phenomena, where two obvious inflections determined as the critical aggregation concentration (cac) and the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 appear for surfactin/BSA solutions. The higher BSA concentration, the higher cac and cmc values for surfactin/BSA solution. Fluorescence spectra show that the structure change of BSA is dependent on both surfactin and BSA concentration. The micropolarity, FF-TEM and CD results further demonstr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BSA and surfactin. The excess free energy (ΔG0) of surfactin/BSA interactions have been obtained as ?6.13 and 5.32 kJ/mol for 1.0 × 10?6 and 3.8 × 10?6 mol/L BSA concentration, respectively. The binding ratio (R) determined for surfactin/BSA systems are higher than that reported for dirhamnolipid to BSA. Above all,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and the hydrogen bonds between surfactin and BSA play the key role for the high binding ratio for surfactin to BAS.  相似文献   

20.
王峰  黄薇  唐波  刘雪静 《分析化学》2006,34(Z1):239-242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中性条件下蒂巴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发现蒂巴因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蒂巴因的紫外吸收光谱和BSA的荧光发射光谱有一定程度的重叠,据此求得了其结合反应的结合位点数为1,结合常数为3.76×105,作用距离2.95 nm,并通过求算的基本热力学参数推测1分子的蒂巴因与1分子的蛋白质的212位色氨酸以静电作用力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