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吴达旭  沈旭 《波谱学杂志》1998,15(6):547-550
利用1H-1H COSY,1H-13C HMQC,HMBC等2D NMR技术对一种新的配体1-(2-羧基苯基甲酰基)氨基硫脲(H3L)进行1H、13C NMR谱数据分析与归属,对于它与Cu+离子配位的化合物[Cu2(H3L)2Cl2](H2O)3也作了1H、13C NMR的测定,简单讨论了它的配位行为,粗略确定了它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作者合成了6-氟-3-(取代)苯基-4-(1H)-喹啉酮的5-氯衍生物与7-氯衍生物,二者极性差异小,难于分离,以混合物形式存在.所合成的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本文通过1H NMR上的化学位移、积分面积以及偶合常数确证了混合物中两组份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利用酯3的肼解合成出了8个2-芳氧甲基苯并咪唑-1-乙酰肼(4). 其中4c、4d、4f和4g是新化合物. 利用元素分析、IR 和1H NMR谱对目标化合物4进行了结构表征. 利用2D NMR谱(包括1H-1H COSY、HSQC、HMBC 和 NOESY) 对代表化合物4e进行了1H 和13C NMR的归属及空间结构确定. 通过变温实验和溶剂实验(DMSO-d6 和CDCl3)研究了化合物4e的互变异构. 实验结果表明,室温下,DMSO中,目标化合物4存在着酮式和亚胺醇式这两种异构体的互变,其中酮式占 88.2%~92.6%;而在CDCl3中,仅以亚胺醇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4.
以苯并[1,2-b∶4,5-b´]二噻吩-4,8-二酮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单体2,6-双(三甲基锡)-4,8-双(2-乙基己氧基)苯并[1,2-b∶4,5-b´]二噻吩. 通过多核1D和2D NMR技术(包括1D 1H、13C、119Sn、117Sn NMR、DEPT、选择性1D TOCSY及2D1H-1H COSY、gHSQC、gHMBC)表征了目标分子结构,完成了 1H、13C、119Sn 与117Sn NMR化学位移归属,并探讨了该化合物的NMR谱线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氢氟酸吡啶鎓在5′-位选择性断裂1,1,3,3-四异丙基二硅氧烷基保护基的方法得到了核苷衍生物N-异丁酰基-3′-O-(1-氟-1,1,3,3-四异丙基-1,3-二硅氧烷-3-基)-2′-苄氧羰基鸟苷(化合物1),并应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GC-HRMS)、液体1D和2D NMR谱(包括1H NMR、13C NMR、19F NMR、DEPT、1H-1H COSY、1H-13C HSQC和1H-13C HMBC),对产物的1H、13C和19F NMR信号进行了归属,确定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溴化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丁基咪唑盐(化合物1)、吡啶和醋酸钯为原料,快速合成了空气稳定的1-(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3-丁基-咪唑-2-亚基]-溴化钯(II)-吡啶(配合物2).配合物2的结构中存在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糖环上有多个手性碳,其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较复杂,不易归属.本文通过元素分析对配合物2的组成进行表征,运用1D和2D NMR技术(包括1H NMR、13C NMR、DEPT135、DEPT90、DEPT45、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对配合物21H和13C NMR信号进行全归属.研究发现,在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的稠环上多个弱配位的氧和乙酰基氧原子上孤电子对的作用下,配合物2的氮杂环卡宾-钯(II)-吡啶金属键形成对稠环上碳氢化学环境的影响比对丁基的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含羟基的3-苯基-4(1H)-喹啉酮衍生物的1H NM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设计中,根据电子等排原理和药物的构效关系理论,设计并同时合成了7-羟基-3-苯基-4(1H)-喹啉酮新衍生物以及其同分异构体5-羟基-3-苯基-4(1H)-喹啉酮新衍生物.本文报道上述新化合物的1H NMR数据.  相似文献   

8.
用2D NMR技术研究了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分离的一个黄酮双糖甙[槲皮素-3-鼠李糖-(6-对羟基反式桂皮酰)葡萄糖甙]的结构,对鼠李糖部分的1H NMR,13C NMR化学位移进行了归属.13C化学位移和1H NOE相关性都证明鼠李糖为1″-2″连接.  相似文献   

9.
龙志庭 《波谱学杂志》1996,13(4):389-392
3,3'-对亚苯基-双(7-异丙氧基香豆素)是一种首次合成的化合物,可用作荧光增白剂.本文通过测定该化合物在CDCl3、DMSO-d6溶剂中的1H NMR,研究溶剂对其1H NMR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研究并归属了十七个3-(4-吡啶基)-4-烷(芳)基-1,2,4-三唑啉-5-硫酮的1HNMR和13C NMR化学位移,讨论了影响化学位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戊环唑(1)、甲环唑(2)、丙环唑(3)的NMR谱,对其一般特征进行 了对比与讨论,用13C-1H COSY、13C-1H COLOC、DQF-COSY、DEPT等技术对它们的1H、13C NMR谱峰进行了全归属,并应用1H-1H NOESY谱研究其立体结构.
  相似文献   

12.
以对硝基甲苯、3, 4-二甲氧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经过缩合,还原,重氮化水解,亲核取代反应,最终合成了新的化合物4-[(E)-2-(3, 4-二甲氧基苯基)乙烯基]苯氧基乙酸乙酯,用1H 和13C NMR及多种二维核磁共振谱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结构,完成了1H 和13C NMR的归属,给出了分子中各氢,碳原子的准确化学位移.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二维核磁共振技术,对所合成的新化合物1-(4-硝基苯氨基乙酰基)-4-苯乙酰基氨基硫脲的1H NMR 和13C NMR谱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4.
林祥潮  黄晓东 《光谱实验室》2009,26(6):1564-1567
报道了1-(4-硝基苯)-3-(2-吡嗪)-三氮烯(NPPT)的合成及与锌(Ⅱ)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下,于pH8.8的KCl,H3BO3-NaOH缓冲介质中,NPPT与锌(Ⅱ)形成4∶1的黄棕色络合物,在465nm处有一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15×104L·mol-1.cm-1,10mL溶液中,锌(Ⅱ)量在0—0.56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中微量锌的测定,测定结果与AAS法相符。  相似文献   

15.
赵钊  杨健 《光谱实验室》2011,28(5):2370-2372
以(2R,5S)-2,5-二甲基哌嗪为原料,经过成盐,单取代反应,用D-酉石酸对光学异构体的手性拆分,用氢氧化钠游离,最终合成(2R,5S)-N-间氟苄基-2,5-二甲基哌嗪,反应总收率为83%.该物质的合成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用1H NMR,IR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6.
该文合成了一个新的在医药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含苯并咪唑环的酰氨基硫脲化合物,即4-(4-甲氧基苯基)-1-[2-(4-硝基苯氧基甲基)-苯并咪唑-1-基\]甲酰基氨基硫脲,并利用元素分析、IR和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通过NOESY谱确定了其两种异构体(A和B)的构型,并利用2D NMR技术对它们的1H NMR 和13C NMR谱进行了全归属,给出了相应的偶合常数和两种异构体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C-13 and H-1 NMR spectra of some 1-(4′-dimethylaminobenzylideneamino)pyridinium perchlorates show that the angle of twist of the pyridine ring in unsubstituted, 1, and 2-alkyl substituted compounds 2–5 is comparable. However, it is considerably increased in 2,6-dialkyl derivatives. As seen from the spectral data, pyridine and phenyl rings in 2,6-diphenyl derivative 15 are not coplanar. The effect of 4-alkyl substituent is of hyperconjugative chacter. In general, the amount of the positive charge at C-4 in 2,6-dialkyl substituted salts is higher as compared to 2-monosubstituted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8.
雷公藤精(Wilforgine)的2D 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2D NMR(^1H-^1HCOSY,^1H-^13C COSY,TOCSY,NOESY和COLOC)技术研究了从雷公藤中分离到的雷公藤精,对^1H和^13C谱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