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分子链结构是衔接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的关键基础知识点。本文探讨了一种系统讲解高分子链结构的教学思路,从局部到整体依次介绍重复单元结构、键接序列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链拓扑构筑。这样的系统讲解将有助于学生把握高分子链结构的基本要素及其相应物理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高分子化学结构与其物理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分子物理"(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叫"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和"高分子物理实验"课是该校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本科生的必修课。为了讲好和全面建设这两门课,作者倡导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发表39篇教学研究论文,作者把这些研究心得和成果及时引入教学中,先后编写和出版了十几本教材及教学参考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逐步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教学,在国内高校产生了很好的影响。通过多方面的建设,2005年"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能"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06年"高分子物理实验"被评为安徽省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3.
4.
高分子科学在人类生活和现代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入理解高分子材料的构效关系及性能尤为重要. 现代仪器表征手段受制于非原位、样品制备过程冗杂等因素,很难直接“看到”测试过程. 荧光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看到”材料的结构及形态变化,受到广泛关注. 但是,传统荧光分子易发生聚集导致发光淬灭现象,限制其应用. 相反,聚集诱导发光(AIE)分子基于分子运动受限的发光机理,在聚集态具有强的发光信号,加之荧光量子效率高、对外界刺激灵敏等优点,现已成为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前沿. 本专论从AIE的工作原理出发,较系统地总结了基于AIE独特的分子可视化技术如何成为原位研究高分子科学的新方法:监测聚合物的溶液性质,如聚合过程、溶度参数及构效关系等;监测聚合物的聚集体性质,如链段固态分子运动、玻璃化转变、相分离及结晶度等. 最后对AIE技术在高分子科学领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6.
高分子物理本科教学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高分子物理是一门物理课,其内涵为高分子物质的结构、结构演变与各层次结构单元的运动规律,而非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关系.这门课为解释结构与性能关系提供基础概念与理论,但不是"结构与性能"关系本身.这样的定位决定了高分子物理课不应采用系统教学法,而应当采用逻辑教学法,即从一个不证自明的公理(逻辑起点)出发,沿着一条主线,依次导出、建立全部理论体系.在高分子物理中,这个逻辑起点就是长链结构,主线就是熵弹性.故该门课程应按熵弹性这条主线展开.对现行高分子物理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大多数内容均可用熵弹性的主线串起来,另外少部分内容也与熵弹性有密切关系.应根据这两点对现行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造,为课程各项内容之间建立逻辑关系,方便学生的学习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药物递送正在逐渐成熟为一门工程科学, 主要根据药理学的要求, 利用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来进行递送体系设计和研究。高分子是药用材料的主要类别, 本文以药物-高分子固体分散体和高分子药物为例, 讨论了高分子科学中的基本原理, 尤其是结构与性能关系, 是如何在药物递送研究和设计中得以体现的。另一方面, 药物递送领域的发展也对高分子科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两个学科是互相促进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9.
高分子与纳米粒子复合是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径. 近20年来关于高分子/纳米粒子复合物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兴趣. 然而由于此类体系中的影响因素复杂,虽然学者们在相关材料性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相关理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验上表征手段的缺失,导致对体系中纳米粒子与本体高分子链相互作用规律的认识(尤其是两者界面性质的认识)不够. 本文总结和阐述了我们近几年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高分子/单链高分子纳米粒子复合体系的主要结果,并围绕此类复合体系中的界面结构及动力学性质,讨论并总结了纳米粒子对本体高分子链的作用范围及影响规律,指出单链纳米粒子对熔体链的作用范围与纳米粒子的自身尺寸相当,而与熔体高分子链的分子量没有直接的关系. 该结论将为纳米复合体系高分子理论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安立佳;陈尔强;崔树勋;董侠;傅强;韩艳春;何嘉松;胡文兵;胡祖明;江明;李宝会;李良彬;李林;李卫华;林嘉平;吕中元;门永锋;沈志豪;孙平川;童真;王笃金;武培怡;谢续明;徐坚;徐志康;薛奇;闫寿科;杨玉良;俞炜;俞燕蕾;张广照;张军;张俐娜;张平文;张文科;赵江;郑强;周东山 《高分子学报》2019,50(10):1047-1067
本综述介绍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大陆学者在高分子物理和表征领域所取得的部分成就. 按照时间顺序,分别从概念的突破、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创新三个方面选取具有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简短的介绍,以期展示当代中国学者在这一基础研究领域所表现出来的拼搏意志和创新精神,激励新一代学者共同努力,勇攀科学高峰,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三元乙丙橡胶/尼龙高性能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DSC、DMA、TEM及SEM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 /尼龙 (EPDM /PA)共混物结构与性能 ,按照各级结构形态的特点 ,可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的结构 :初级结构即氯化聚乙烯 (CPE)锚入或镶嵌在PA中形成分散相颗粒中的结构 ;中级结构指分散颗粒在基体中的采取的微纤状形态 ;高级结构是外力作用下共混物形成的由一定数量微纤组成的可传递应力的聚集体结构 .这种多层次结构决定了共混体系兼具EPDM与PA的优点 ,综合性能优异 .物理机械性能及热氧老化性能比较表明 ,PA改性的EPDM是理想的高性能弹性体 相似文献
14.
扩链剂对水性聚氨酯脲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体系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别用乙二胺 (EDA)和水作为扩链剂制备了聚氨酯脲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UA)水分散液 .借助DSC、DMA、FTIR研究了扩链剂对PUA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EDA扩链体系中 ,虽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和聚酯软段以及扩链剂与异氰酸酯生成的硬段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容性 ,但由此合成的PUA仍具有多相结构;水扩链体系只有一个较宽的二级转变区 ,各相之间有较大程度的混合 .由EDA扩链合成的PUA在耐溶剂、耐水性及拉伸强度等方面优于水扩链体系 .两种扩链剂体系所得PUA的性能差异 ,主要与二者和异氰酸酯反应生成的脲键密度不同 ,导致不同的微相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18.
19.
Li Liang-Bin 《高分子科学》2023,41(1):7-13
Chain flexibility and connectivity are two peculiar characteristics of polymers. For chain connectivity, entanglement free energy theory makes a step forward in bridging crystallization with entanglement network. How entanglement affect nucleation in polymer network and why interlamellar amorphous layer always accompany the formation of crystal layer may be better understoo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