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o催化剂超临界相FT合成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进行了Co/SiO2催化剂在超临界介质存在下的F-T合成反应,考察了反应介质(气相,超临界相)对CO转化率及烃收率的影响,重点研究了α-烯烃(1-C14)加入以催化剂反应性能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的超临界介质可以将反应热及重南产物从催化床层及对移去,改善了过程的传热及传质效率,使CO的转化率和烃收率显著提高,反尖体系中加入的α-烯烃,借助于超临界介质的作用可以吸附到催化剂表面,并发生链增  相似文献   

2.
Co基超细粒子催化剂用于合成重质烃Ru助剂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青  钟炳  王琴 《催化学报》1997,18(6):473-477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气凝胶超细粉体及ZrO2SiO2超细复合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Co/ZrO2SiO2超细粒子催化剂并用干混法制备了CoRu/ZrO2SiO2催化剂.考察了Ru的添加对Co/ZrO2SiO2催化剂的织构、结构、还原、氢脱附及其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u的添加使Co2+更难还原,催化剂活性略有下降,CH4选择性降低,C5+选择性及收率升高;Co1%Ru/ZrO2SiO2催化剂上的烃类产物不遵从SchulzFlory分布,在C9和C15有两个最高峰.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在非水体系Na2OSiO2N2O3Fe2O3H2N(CH2)6NH2C2H5)3N中合成了FeZsM48杂原子分子筛。X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表明产物具有ZSM48沸石结构。红外光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结果表明Fe(II)进入了分子筛骨架,ESR光谱中较强的信号g=4.3有力地证明了分子筛骨架中存在四面体配位的Fe(II)离子。通过对碱度影响的考察发现反应混合物中适当的碱度有利于产物的生成。产物表面富铁富铝。  相似文献   

4.
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SiO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iO2气凝胶超细粉由TEOS(正硅酸乙酯)在乙醇溶液中水解聚合后经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制得。本文考察了TEOS的浓度、水和TEOS护林经以及焙烧温度对超细分织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SiO2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孔分布、最可几孔径及表观堆密度均随制备参数而改变。而以SiO2气凝胶超细粉估为基本载体材料的Co/ZrO2-SiO2催化剂显示出高的CO+H2合成重质烃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SiO_2气凝胶超细粉由TEOS(正硅酸乙酯)在乙醇溶液中水解聚合后经超临界流体干燥(SCFD)制得。本文考察了TEOS的浓度、水和TEOS的摩尔比以及焙烧温度对超细粉织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细SiO_2的比表面积、总孔容、孔分布、最可几孔径及表现堆密度均随制备参数而改变。而以SiO_2气凝胶超细粉体为基本载体材料的Co/ZrO_2-SiO_2催化剂显示出高的CO+H_2合成重质烃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考察了碱金属和氯离子对Mn2O3-Na2WO4/SiO2催化剂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在氯离子和碱金属的共同作用下才能有效地提高C2烃的收率及其选择性.催化剂经NaCl改性后,C2烃收率为22%,并可获较高的烯烷比.在考察范围内增加接触时间(W/F),催化剂选择性保持不变,但乙烯的选择性呈上升趋势.钠盐Na2WO4、Na4P2O7、Na2SO4、Na2CO3及Na2B4O7对稳定催化剂的贡献按上述顺序逐渐减小.对NaCl-Mn2O3-Na2WO4/SiO2催化剂进行了稳定性考察,使用XPS、XRD和红外光谱对经历不同反应时间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付立叶红外光谱(FTIR),热解气相色谱(Py-GC)及热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术等分析手段,探讨了我国山西繁峙煤镜质组的生烃特征,鉴定了如气体烃、正构脂肪烃、苯酚、单环芳烃以及甲氧基酚类等热解产物67种化合物。用相继等温热解法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求取了热解产物如气体组分(C1 ̄C6)、轻烃(C7 ̄C14)、重烃(C15 ̄C30)、正构脂肪烃(nCi)、烷基芳烃、苯酚等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CS2在g氧化铝上的水解反应机理,考察了CS2和H2O在g氧化铝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CS2的弱化学吸附与强化学吸附同时存在。FTIR对CS2和H2O在g氧化铝上的共吸附研究结果表明,CS2的水解反应为被吸附的CS2与吸附在g氧化铝Lewis碱中心上的H2O的反应。COS是CS2水解反应的中间产物。  相似文献   

9.
在Ru/Al2O3催化剂上进行了超临界条件下的固定床费托合成。研究了催化剂孔尺寸、α-C14烯共进料和反应温度对费托合成产物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贡雪东  董海山 《结构化学》1999,18(2):124-130
1INTRODUCTIONBenzotrifuroxan(BTF)isapowerful,hydrogenfreandrelativelysensitiveexplosive.Sincethiscompoundwasfirstprepared,i...  相似文献   

11.
调变钴系超细粒子催化剂合成重质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青  钟炳 《分子催化》1997,11(3):203-208
制备了SiO2气凝胶超细粉、ZrO-SiO2超细复合氧化物载体以及Co/ZrO2-SiO超细粒子催化剂,考察了还原温度对Co/ZrO2-SiO催化剂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0下,H2还原的Co/ZrO2-SiO2催化剂有最佳F-T反应活性和C5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MFT合成(ModifiedFischerTropschSynthesis)工艺中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转化的结焦动力学模型,获得了合理的模型参数,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利用所建动力学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MFT工业改质反应器出口附近催化剂上的焦含量。根据获得的动力学模型及模型参数的意义,对结焦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由张正奇教授撰写,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庭化学》,是我国第一部法庭化学(ForensicChemistry)著作,它是在作者为湖南大学化学类研究生开设的法庭化学课程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及作者的研究成果加工而成的。公安司法工作是一门系统科学,称为法庭科学,国内外已有《ForensicScience》、《法庭科学》等期刊发行。法庭化学是法庭科学的重要内容,美国化学文摘(CA)编辑部出版了200多种CA选择(CASelects)系列丛刊,法庭化学列在其中。1995年下半年,CA编辑部将14种CA选择以…  相似文献   

14.
采用XRD, 顺磁共振(ESR) , Mossbauer 和程序升温还原(TPR) 技术对负载型CuFeO( Ⅰ) ,CuFeCeO( Ⅱ) 催化剂的固相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Ⅰ) 中主要存在Fe2CuO4 ,CuO 和颗粒度小于13 nm 的Fe2O3 相。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CuO 晶相逐渐消失,Fe2CuO4 的晶相长大。( Ⅱ) 中Ce的存在, 能提高Cu2+ 的浓度, 抑制CuO 和Fe2CuO4 晶相的生成, 能消除催化剂中CuO 与FeO中氧在还原时的差异, 但抑阻Fe2O3 晶相生成的效果不明显。在800 ℃的高温环境中,Ce 的存在能有效地防止Fe2O3 颗粒的长大, 提高催化剂中活性相的热稳定性以防止烧结, 同时使催化剂的低温还原性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5.
由于氟氯烃(CFCs)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作用,使得开发CFCs无污染替代品的研究成为热门课题[1~4].氢氟烃(HFCs,如HFC-134a)是CFCs的理想替代物.在氟氯交换合成HFC-134a的反应中,AlF3基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明显优于CrF...  相似文献   

16.
详细考察了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空速、原料气组成对Fe-Mn超细粒子催化剂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低碳烯烃、CO2以及CH4选择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所考察的时间范围(840h)内,即使在很宽的作用范围操作,催化剂的稳定性仍能保持良好。硫中毒使催剂的F-T反应活性逐渐下降,产物向轻质组分偏移,C2~C4组分中烯/烷比值下降,但C2~C4烯占总烃的质量百分比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的Fe2O3/SiO2催化剂,并用XRD,BET,TGDTG和S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Fe负载量和焙烧温度的Fe2O3/SiO2催化剂对异辛醇氧化生成异辛酸反应的催化活性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催化剂制备条件.结果表明,Fe负载量为4%,焙烧温度为500℃时,催化剂活性组分Fe2O3的在载体上分散均匀,晶粒大小基本一致,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催化剂活性达到最佳,异辛酸选择性最高可达55.14%,收率可达22.41%.  相似文献   

18.
详细考察了反应条件,包括温度、压力、空速、原料气组成对Fe-Mn超细粒子催化剂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低碳烯烃、CO_2以及CH_4选择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在所考察的时间范围(840h)内,即使在很宽的操作范围内操作,催化剂的稳定性仍能保持良好。硫中毒使催化剂的F-T反应活性逐渐下降,产物向轻质组分偏移,C_2~C_4组分中烯/烷比值下降,但C_2~C_4烯占总烃的质量百分比略有升高,CO_2选择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相由合成气合成低碳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涛  牛玉琴  钟炳 《催化学报》2000,21(4):319-322
选择有代表性的Cu-Co,Zn-Cr和ZR-Mn体系为催化剂,研究了超临界条件下由合成气 民低碳醇的规律及提高产物中C2+OH含量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上超临界相合成醇反应的CO转化率都比气相合成醇反应的高。Cu-Co催化剂上超临界相合成反应的醇选择性低于气相合成者,但合成醇的产物与气相合成的相同,且均符合Schulz-Flory分布。Zn-Cr和Zr-Mn催化剂上的产物分布不符合Schu  相似文献   

20.
Ni/Si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碳烷烃与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添加La2O3助剂和K2O助剂可提高催化剂活性和合成气收率,从而进一步改善催化剂的低碳烷烃与CO2重整制合成气的反应性能,研制的KLaNi/Si2催化剂,用于天然气与CO2重整反应制合成气可达97%的低碳烷烃转化率和95%以上的合成气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