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俊林 《化学教育》1991,12(2):48-49
在高中化学课本(乙种本,上册)中谈到硫酸的工业制法时说:“硫酸虽然是二氧化硫跟水化合而制得的,但工业上不是直接用水或稀硫酸来吸收三氧化硫的”,并且进一步解释说:“因为用水或稀硫酸作吸收剂时容易形成酸雾,吸收速度慢,不利于吸收二氧化硫。为了尽可能把三氧化硫吸收干净,并在吸收过程中不形成酸雾,工业上是用98.3%的硫酸来吸收三氧化硫的。”对于上述解释,善于思考的学生往往不满足,他们无法理解用水和稀硫酸吸收SO3的速度反而比浓硫酸(98.3%的硫酸)慢。  相似文献   

2.
一.二氧化硫發生器制造二氧化硫和亞硫酸鈉的主要裝置是一个二氧化硫發生器(如图1)。它是用一个腹部横截面直徑为11厘米的酒瓶,截去下半部,留着長約14厘米的上半段作为玻璃盅罩(圖1a),把它固定在木板b上,在玻璃盅罩內木板中央置一燃硫铁皿c,將一根玻璃管穿通木板b和燃硫鉄皿c的中央,玻璃管的下端和吹  相似文献   

3.
講到初中化学(周芬、王悅祖等編譯的)第八章第二節燃燒条件時我補充了“黃磷在水中燃燒的实驗”。 結果,同学們对这个实驗都一致感到極大的兴趣,因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这个实驗此較有說服力,它証明了燃燒的条件。实驗是这样作的:把黃磷放在盛有常温水的燒杯裹,虽往水內通入氧气使其和黄磷密切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一种阀切换离子色谱法检测烟气中SO_3的方法,通过检测异丙醇(80%)前处理过的样品中SO_4~(2-)含量来实现对SO_3含量的检测。采用异丙醇(80%)吸收液将样品中的SO_3转化为SO_4~(2-),利用阀切换的在线预处理方法除去高浓度异丙醇对SO_4~(2-)测定所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10.0mg/L线性范围内,其相关系数R~2=0.999 3,相对标准偏差为2.7%(n=6),检出限为0.7×10~(-2) mg/L,所得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5.0%~105%。方法可用于燃煤电厂烟气中SO_3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人体主要从食物中吸收钙,一般食物钙在小肠上段特别是十二指肠被吸收。实验证明,小肠不同部位对钙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依次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但事实上大部分食物钙是在空肠和回肠被吸收的。这是因为空肠和回肠的吸收面积大,而且食物在这些部位停留的时间也较长。  相似文献   

6.
一在不少有机化学教科书中,把不飽和烴的衍生物(分子中除了重键以外还含有其他官能团的化合物)分散地附属于相应的烷烃衍生物之內。例如把不飽和烴的卤素衍生物放在卤代烷一章之末,把不飽和醛、酮和酸附属于醛、酮及羧酸各章,至于不飽和的醇,醚則多未提及。常見的教科书如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高教用书編輯部組織选編的“有机化学”,南京大学主編的“有机化学”(1961年出版),吳懋仪編的“有机化学”,北京农业大学編的“有机化学教程”,以及Paul Karrar: "Lehrbuch Der Organischen Chemic"(1959年13版),L. Fisher and M. Fisher: "Organic Chemistry" (1957年第5版),等都是这样安排这一部分教材的。我們认为这样处理这一类化合物还有可以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什么形态的氮容易被作物吸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成斌 《化学教育》2002,23(5):3-4,44
通过对氮元素在土壤中及在作物体内存在的形态与相互转换的分析,说明作物易于吸收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铵态氮和硝态氮。这2种形态的氮素对作物营养来说都是同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及其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艳丽 《化学教育》2004,25(6):45-46
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的基本情况,进而分析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问题的症结,从而为改进实验教学,全面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提供依据,以推动实验教学向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实施"硫酸"教学,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主动探索浓、稀硫酸性质的异同,归纳总结浓硫酸具有的特殊性质。实验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生成问题"为什么向蔗糖中加水",面对课堂预设之外的生成问题,尝试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寻求答案。本堂课存在2方面的困惑:(1)关于教学设计与学科思想;(2)关于生成问题的生成与解决。为了很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将课堂录像和部分教学实录与同事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对教学给出了合理的建议,解决了困惑。这一解决困惑的方法,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同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0.
陈艳平 《化学教育》2010,31(Z2):98-99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结合《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设计理念,依据修订的《北京市中小学课堂评价方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整合的优势,给学生提供交流的舞台、发展的平台,使化学教学服务于生活。  相似文献   

11.
鱼翅中硫酸软骨素的酶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建立了一种测定鱼翅中硫酸软骨素的酶解-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该法利用在一定条件下硫酸软骨素能被硫酸软骨素酶ABC定量酶解成软骨素二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软骨素二糖的量来计算硫酸软骨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一、实验目的1.硫酸亚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2.氢氧化亚铁继续被氧化。二、主要仪器和药品1.药品:新制的 FeSO_4溶液和 NaOH 溶液 30%双氧水煤油2.仪器:铁架台铁夹橡胶塞小注射器 20~30cm 长玻璃直管(φ1.5~2cm)三、改进方面1.根据高中课本下册第117页的实验仪器改为玻璃直管和注射器。装置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宜勤 《化学教育》2002,23(3):14-15,23
本文阐述了化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学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以及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王保强 《化学教育》2013,34(2):39-41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假设,是探究式学习的核心要素。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学生假设能力较弱的事实,提出假设产生有其自身的逻辑机制和具体的思维过程;列举了化学教学中运用假设的常见形式有类比式、归纳式、演绎式、分类式和模型假设,并给出了培养学生假设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王美文 《化学教育》1990,11(4):15-17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是提高和发展学生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创造性思维能力,又是思维的高层次活动,它是适应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符合“三个面向”精神,培养创造性、开拓型人才所必需具备的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着力于提供思维的机会,创造刺激学生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多角度、多方位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学生是化学实验教学的能动参加者,具有较大的实验能动性。深刻认识和体现这一思想,对有效地实施和落实化学实验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沉淀反应中,所用沉淀剂与被沉淀离子生成络离子时,沉淀溶解度最小时游离沉淀剂浓度的计算方法已有叙述。但作为试验的理论指导来说,应计算出沉淀溶解度最小时沉淀剂的最适过量浓度。它是存在于溶液中游离的和络合的总的沉淀剂浓度。本文将叙述在下列情况下最适过量浓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万轩  叶康  刘丽琴  曹锰 《有机化学》2009,29(5):794-797
利用四丁基硫酸氢铵(TBAHS)和大孔树脂(D201型)支载的硫酸氢季铵盐(D201-HSO4), 分别催化环氧化合物或氮杂环丙烷与甲醇的开环反应, 以高产率得到β-甲氧基醇或β-甲氧基胺. 两种催化剂对该反应都很有效, 但大孔树脂支载的硫酸氢季铵盐(D201-HSO4)易于制备, 并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具有更精确的SO3组分的实验室模拟烟气系统,同步研究了反应物浓度对硫酸氢铵和硫酸铵生成率和生成进度(生成速率)的影响。在实验浓度范围内,硫酸氢铵的开始生成温度为230-270℃,峰值温度为180-240℃,硫酸铵开始生成温度及峰值温度总体上比硫酸氢铵低40℃左右。硫酸氢铵的生成率明显高于硫酸铵,根据NH3和SO3浓度与物质的量比不同,烟温到120℃时,硫酸氢铵的生成率为64%-90%,硫酸铵的生成率为6%-15%,硫酸氢铵的生成率为硫酸铵的6-10倍。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会促进硫酸氢铵和硫酸铵的生成,且SO3较NH3更有利于硫酸氢铵的生成。硫酸氢铵和硫酸铵生成份额随温度的变化呈单峰状,且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其峰值所在的温度区间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20.
单朝辉 《化学教育》2008,29(2):31-33
学生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来源于学生的、通过师生互动而生成的资源。这一资源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资源的理解、利用、开发阐述了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