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直接合成法合成了一种新配体-1,7-N,N′-二(邻氨基苯基)-1,7-二氮杂-4,10-二氧杂环十二烷[L]。经元素分析1H、13C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等分析证实了其结构。并藉该配体合成了Cu(Ⅱ),Cd(Ⅱ),Ag(Ⅰ),Ni(Ⅱ)四种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uCl2]2·L,[CdCl2]3·2L·2H2O,[AgNO3]2·L,[NiCl2]2·L·H2O.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和差热分析。配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均有明显位移或分裂;紫外特征吸收峰稍有位移。但摩尔吸光系数改变很大;摩尔电导表明配合物为1:1或接近2:1型电解质;差热分析表明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Cd(Ⅱ)、Ni(Ⅱ)>Cu(Ⅱ)>Ag(Ⅰ)。对Cu(Ⅱ)配合物进行了ESR谱分析,并且对甲醇溶液中Cu(Ⅱ)与配体(L)的掺入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掺入反应为典型的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2.
镍(Ⅱ)、铜(Ⅱ)四氮配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大环缩合方法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NiL]I·0.5H2O[L-=乙酰丙酮缩N,N′-二(2-氨乙基)-1,3-丙二胺阴离子]和[Cu(2,3,2-tet)I2][2,3,2-tet=N,N′-二(2-氨乙基)-1,3丙二胺],并解析了其单晶结构.在[NiL]+配离子中1个六元环上的1个碳原子带有1个单位的负电荷并与相邻的2个C=N双键形成共轭体系.共轭体系的存在使该配合物呈配位反应惰性.在配合物[Cu(2,3,2-tet)I2]中,铜离子配位环境为碘离子配位的4+2拉长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3.
二氮杂-18-冠-6与轻稀土苦味酸盐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二氮杂-18-冠-6(L)与轻稀土苦味酸盐的固体配合物。元素分析表明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Pic)_3L(RE=La、Pr~sm).通过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新四胺大环配体铜(Ⅱ)、锌(Ⅱ)配合物的结构卜显和曹希传袁满雪安道利陈荣悌(南开大学化学系天津300071近年来,带有功能性侧臂的大环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化学性质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对这些体系的研究能更好地理解某些金属酶和金属蛋白中的金属离子的...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四氮杂取代的三环结构冠醚4,13-二氧-1,7,10,16-四氮杂三环[14.2.1.17,10]二十烷(L7), 低温条件下在乙醚中培养出其单晶, 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晶体结构. 该晶体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1/n, 晶胞参数a=0.8984(7) nm, b=1.0805(9) nm, c=1.1040(9) nm; Z=2, β=111.707(13)°; V=0.9958(14) nm3, Dc=1.189 g/cm3, μ=0.092 mm-1, F(000)=392, R1=0.0649, wR2=0.1714. 制备了配体L7与金属盐的配合物, 分析结果表明, 配体L7与金属离子形成1∶1型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6.
合成和表征了3个杂冠醚配体(L1:单氮杂15C5,L_Ⅱ:单氮杂18C6,L_Ⅲ:1,7—二硫杂18C6)与稀土硝酸盐的配合物:〔Ln(NO_3)_3L_Ⅰ〕(Ln=La~Pr),[Ln-(NO_3)-3L_ Ⅱ〕(Ln=La~Pr),〔HL_Ⅱ〕~+〔Ln(NO_3)_4(OH_2)_2〕~-(Ln=Nd,Sm~Er,Yb),〔Ln(NO_3)_3.L_Ⅲ’(H_2O)](Ln=La~Nd,Sm~Er,Yb),其中L_Ⅲ’表示L_Ⅲ冠醚环上的2个硫原子在与稀土硝酸盐反应的过程中被氧化为亚砜.配合物〔HL_Ⅱ〕~+[Nd(NO_3)_4-(OH_2)_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n,a=1.644 0(5),b=1.739 2(3),c=1.867 5(4)nm,β=107.26(2)°.Z=8,Nd~(+3)与4个二齿NO_3~-和2个水分子配位,形成长链状夹心式结构;配合物〔Er(NO_3)_3L_Ⅲ’(H_2O)〕·CH_3COCH_3的晶体为P2_1/n空间群,a=0.877 2(2),b=1.817 9(7),c=1.854 0(5)nm,β=103.50(3)°,Z=4,Er~(3+)与3个二齿NO_3~-、1个水分子及2个亚砜氧原子形成配位数为9的配合物.  相似文献   

7.
制备了四硫氰合钴(Ⅱ)酸钡的18—冠—6配合物,确定了它的组成,对它进行了红外光谱、质谱、热分析等多项物现性能的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结合已测定的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对结构类似的双核铜和锌配合物,Cu2(L1)2 (1)和[Zn2(L2)2(CH3OH)2] (2),其中L1和L2分别是2-溴-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1)和2-氯-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2)的二价阴离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配合物1以三斜晶系P1空间群结晶,其晶体学参数:a=0.914 11(6) nm,b=1.180 04(7) nm,c=1.359 36(9) nm,α=101.928(2)°,β=91.399(2)°,γ=107.873(2)°,V=1.359 3(2) nm3,Z=2,R1=0.054 0,wR2=0.118 9,GOF=0.970.配合 物2以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结晶,其晶体学参数:a=1.216 97(9) nm,b=1.214 96(9) nm,c=1.212 83(9) nm,β=110.939(1)°,V=1.674 8(2) nm3,Z=2,R1=0.034 1,wR2=0.068 9,GOF=1.024.X射线分析表明2个化合物都是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其中配合物1中的Cu原子是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配合物2中的Zn原子是四方锥配位构型.还通过MTT法研究了这两个配合物的抗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色假单胞菌)和抗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黑曲霉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对结构类似的双核铜和锌配合物,Cu2(L1)2(1)和[Zn2(L2)2(CH3OH)2] (2),其中L1和L2分别是2-溴-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1)和2-氯-N''-(2-羟基-5-甲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2)的二价阴离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表征了它们的结构。配合物1以三斜晶系P1空间群结晶,其晶体学参数:a=0.91411(6) nm,b=1.18004(7) nm,c=1.35936(9) nm,α=101.928(2)°,β=91.399(2)°,γ=107.873(2)°,V=1.3593(2) nm3,Z=2,R1=0.0540,wR2=0.1189,GOF=0.970。配合物2以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结晶,其晶体学参数:a=1.21697(9) nm,b=1.21496(9) nm,c=1.21283(9) nm,β=110.939(1)°,V=1.6748(2) nm3,Z=2,R1=0.0341,wR2=0.0689,GOF=1.024。X射线分析表明2个化合物都是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其中配合物1中的Cu原子是平面正方形配位构型,配合物2中的Zn原子是四方锥配位构型。还通过MTT法研究了这两个配合物的抗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色假单胞菌)和抗真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黑曲霉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晶体。经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确定该化合物晶体的化学结构式为[Zn(phen)2PAC]NO3·2HPAC(phen=1,10-二氮杂菲,HPAC=苯乙酸)。结构中Zn(Ⅱ)与一个苯乙酸和二个1,10-二氮杂菲形成不规则八面体配合物,苯乙酸为双齿配位。  相似文献   

11.
用直接合成法合成了一种新配体-1,7-N,N′-二(邻氨基苯基)-1,7-二氮杂-4,10-二氧杂环十二烷[L]。经元素分析~1H、~(13)C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等分析证实了其结构。并藉该配体合成了Cu(Ⅱ),Cd(Ⅱ),Ag(Ⅰ),Ni(Ⅱ)四种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uCl_2]_2·L,[CdCl_2]_2·2L·2H_2O_2[AgNO_3]_2·L,[NiCl_2]_2·L·H_2O.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和差热分析。配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均有明显位移或分裂;紫外特征吸收峰稍有位移。但摩尔吸光系数改变很大;摩尔电导表明配合物为1:1或接近2:1型电解质;差热分析表明配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Cd(Ⅱ)、Ni(Ⅱ)>Cu(Ⅱ)>Ag(Ⅰ)。对Cu(Ⅱ)配合物进行了ESR谱分析,并且对甲醇溶液中Cu(Ⅱ)与配体(L)的掺入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掺入反应为典型的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硫杂酞菁、含硫取代基的四氮杂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由于具有优异的光、电及催化性能而日益受到重视.据此,我们以自制的1-甲硫基-2-苯甲酰硫基马来二腈(MBM)为原料,合成了2,7,12,17-四(甲硫基)-3,8,13,18-四(苯甲酸硫基)四氮杂卟啉H_2T(mbm)TAP及其Mg(Ⅱ)、Cu(Ⅱ)、Ni(Ⅱ)配合物MT(mbm)TAP,经IR、UV-Vis和DTA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12种稀土金属硫氰酸盐与N-对氯苯基氮杂15-冠-5的固体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测定及热重-差热分析,并对Sm(SCN)3·L作了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Sm(Ⅲ)离子与冠醚上的5个杂原子及3个硫氰酸根上的氮原子配位,配位数为8.  相似文献   

14.
卜显和  曹希伟 《结构化学》1996,15(6):499-502
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与2-氯甲基吡啶反应获得新型八齿配体1,4,7,10-四(2-甲基吡啶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L)。该配体与Zn(ClO_4)_2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无色晶体ZnL(ClO_4)_2(1)。晶体结构测定表明:化合物1,C_32H_40-Cl_2N_8O_8Zn,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c,α=9.822(5),b=10.721(3),c=33.900(2)A,β=90.54(4)°,V=3570(4)A3,D_c=1.49g/cm ̄3,Z=4,F(000)=1664,Mr=801.0。1888个可观测衍射点参与修正,R=0.069,Rw=0.072。在化合物1中,Zn原子采取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构型,在4个吡啶侧臂之中,只有相对的两个参与配位,而另外的两个有一个远离配位中心,另一个吡啶上的氮原子与锌原子之间存在因二级化学键而引起的弱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合成了一组新的不对称的双核配合物,[Cu_2(C_2O_4)_2terp]和〔Cu Zn(C_2O_4)_2terp〕(图1),terp表示联三吡啶。配合物〔Cu_2(C_2O_4)2terp〕的变温磁化率已测,其数值已用最小二乘法与Bleaney-Bowers方程拟合,求得交换积分J=-47.20cm~(-1)。文中还用Kahn理论解释了这种较弱的反铁磁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含硫四氮杂卟啉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比金属卟啉、金属酞菁更为优异的光电功能和催化特性,故近十多年来颇受重视。我们对该类金属配合物和自由配体的合成、性质及其光-光、光-电转换,电化学、光电化学催化,光敏和气敏等功能正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简要报道标题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和电子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及顺磁共振波谱。  相似文献   

17.
用丙酮和乙二胺在高氯酸催化下合成了四氮杂十四元环席夫碱(1),并用1与碱式碳酸铜和叠氮化钠反应,生成铜的双核大环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93214(8)nm,b=2.03665(17)nm,c=2.6540(2)nm;β=99.6590(10)°;V=4.9670(7)nm3,Z=2,Dc=1.387mg/m3,Mr=2074.76,F(000)=2172,最终R=0.0557,wR=0.1241。该配合物包括2个不对称的双核结构、6个高氯酸根和1个水分子。每一个双核结构中的铜原子都是五配位,它们分别和大环配体上的4个氮原子及叠氮根两端的氮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四方锥构型。  相似文献   

18.
在合成模型化合物之前 ,有必要先了解合成的大环配体在溶液中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行为及其稳定性 ,以便选择不同结构的大环配体和控制反应的 p H值合成出结构和催化性能较好的模型化合物 [1~ 3] .本文报道了大环配体与 Cu( )和 Zn( )形成的配合物 ,对其结构和溶液中的配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仪器配体 L以 2 ,6-吡啶二甲醛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 ,按文献 [4]报道的方法经 2 + 2合成得到 .其纯度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鉴定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 p H滴定采用二次蒸馏水 .Perkin- Elmer 2 4 0型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丙酮和乙二胺在高氯酸催化下合成了四氮杂十四环席夫碱(1),并用此化合物(1)与氧化锌和叠氮化钠反应,生成锌的双核大环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2.4914(2)nm,b=1.4 9748(13)nm,c=1.26800(11)nm;β=102.1900(10)°;v=4.6240(7)nm3,Z=4,Dc=1.482Mg/m3,Mr=1032.03,F(000)=2160,最终R=0.0506,wR=0.1434。该配合物中锌原子是五配位,它们分别和大环配体上的4个氮原子及叠氮根负离子两端的氮原子配位形成畸变的三角双锥构型。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Cu2(cbba)4(phen)2(1)和Zn(cbba)2(bipy)(2)(Hcbba=2-(4′-氯-苯甲酰基)苯甲酸,phen=1,10-邻菲罗啉,bipy=2,2′-联吡啶),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这2个配合物通过π-π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2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