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段昌平 《化学教育》2006,27(6):59-60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编著,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加选修)《化学》第三册第26页[实验3—2]有这样一段实验描述:“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适量铁粉,再加入约5mL稀硫酸,观察发生的现象,证明所产生的气体是H2。待反应完成后(铁粉略过量),将上层清液分别装入2支试管中(图3—4),在其中一支试管中滴入溴水,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几滴浓硝酸,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分析上述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中演示吸附现象主要是用它来验证防毒面具中对有毒物质的吸收,这样不能得出吸附作用应用在工业上的完全概念。如:用以软化水,提净各种溶液,收集蒸气和气体等。加里宁城的某些学校(如第4,第11等)成功地演示了师范学院所创造的实验,这些实验很容易在课  相似文献   

3.
范青红 《化学教育》1996,17(11):26-27
笔者在教完选修教材第二章《电解质溶液》后,开展了一次课外活动,其中有一个活动课题是;将一块锌板插入lmol/L的硝酸铜溶液中,要求学生认真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对这些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本实验的宗旨是: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前一章“无机物的分类”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溶液对於化学反应的重要性和物质的溶解或不溶解的各种现象。因此根据这个基础和在初中所学过的溶液知识在讲元素自然分类以前,给予学生关於溶液的系统知识是能够为以后研究与溶液有密切联系的许多化学过程打好基础的。  相似文献   

5.
邵伟 《化学教育》2008,29(3):71-72
1问题的提出2007年高考北京理科综合第27(2)题是:“用石墨作电极,电解上述实验分离出的溶液(即AlCl3溶液——笔者注),两极产生气泡。持续电解,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解释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题目给出的答案是:“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逐渐溶解至消失Al3 3  相似文献   

6.
赵艳芳  徐鲁斌 《大学化学》2017,32(12):69-73
利用左氧氟沙星诱导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稳定的银纳米粒子(SDS-AgNPs)聚集变色现象建立了灵敏的测定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当左氧氟沙星加入到SDS-AgNPs溶液中时,SDS-AgNPs发生团聚导致其吸收峰发生红移并且吸收强度下降,溶液颜色也由黄色变为红色,利用溶液颜色变化可进行裸眼以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左氧氟沙星。该实验绿色环保、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成本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和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适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7.
氢氧化亚铁制备实验的再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峻峰 《化学教育》2010,31(9):82-82
《化学教育》2010 年第3 期第84 页载文《硫酸亚铁溶液的制备与性质实验的再改进》,实验装置的改进创造了实验的无氧环境,Fe2+ 溶液制备方法的改进解决了Fe2+ 溶液中溶解氧的干扰问题,使得实验现象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8.
浮选分离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浮选技术渗透到分析化学领域,已成为痕量元素分离富集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它装置简单,能迅速简便地处理大量试样溶液,易于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引起了分析工作者的注意。浮选作为分析化学的一种分离富集手段,是在溶液中通入气体,发生鼓泡现象,使其中存在的物质(离子、分子、胶体、固体微粒)吸附于  相似文献   

9.
林宜伸 《化学教育》1992,13(4):43-44
中学化学学生实验中要用到45种溶液,同种溶液(如NaOH溶液)在不同的实验中,浓度大小要求也不一样,浓度用大了浪费药品,浓度用小了实验现象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解答时不需运用计算的问题称为性质问题。例如:当硷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时,析出蓝色沉淀此现象是物理现象还是化学现象?学生利用关于物理现象与化学现象的区别本质及关于化学反应的标志等已知知识,不难解答此问题。学生的知识常带有形式的特征,因此,与已学知识相类似的事实,他们常不能理解.化学性质问题在防止知识的形式主义化,使知识具体化以及知识的加深与巩固方面,起着巨大作用。它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面,也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在某些现象的观察(生动的感觉的结果)及其叙述与解释(抽象的思维)后,学生在解答性质问题时转向已知知识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人教版)学生实验九“苯酚的性质”:4、在试管里滴2滴苯酚稀溶液再加4mL水,振荡,然后逐滴滴加饱和溴水,直到有白色浑浊现象出现为止。5、在试管里滴人几滴苯酚稀溶液,再加约3mL水,振荡,然后逐滴滴入FeCl3溶液观察现象。这两个反应都属于灵敏反应,如果溶液浓度合适,实验现象就很明显。但是,在我们指导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孟哲虹 《化学教育》2010,31(Z2):35-39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重要的化学原理,它具有较严密的逻辑性,是适用于几乎所有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这些原理需要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的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并灵活运用,需要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不断循环中进行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推理。  相似文献   

13.
陈鸿雁 《化学教育》2003,24(2):41-41
贵刊 2 0 0 1年第 9期刊登的《中学生化学实验设计初探》一文中 ,有这样一段文字 :在Fe2 + 和Fe3+ 相互转化试剂选择实验设计中 ,“我的学生用S2 - 来还原Fe3+ ,结果实验时发现有黑色的沉淀 ,还放出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同学们对现象特别感兴趣 ,在课堂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 ,最后有几个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解释原因 :黑色沉淀是FeS ,放出H2 S气体是因为溶液中发生了双水解”。诚然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是值得表扬的 ,但是得出来的结论是偏颇的。我不知道该篇文章的作者熊辉 ,在当时是怎样引导和评价学生的。笔者经过做Na2…  相似文献   

14.
赵玉泉 《化学教育》2006,27(8):52-52
1创设情境 发现问题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人教版)第四章“卤素”第一节“氯气”中,有关铜在氯气里燃烧实验(P65)是:实验4—1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图4—3)。观察发生的现象。然后把少量的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溶液的颜色。据此实验情境启发诱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装置.操作、现象等,发现该实验方案存在着一定的污染问题!那么,如何改进实验防止污染呢?  相似文献   

15.
引言讲授内容为第三章溶液——第三节溶解时吸热及放热现象。在前两节已讲过的溶液初步概念的基础上,通过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的讲解,使同学们更进一步地了解溶液的正确而科学的定义。一、先深入体会教材,再确定教学目的:1.看完教科书以后,体会到在这节里,主要的中心内容是如何使同学们理解溶液的更科学的定义:“溶质的分子和溶剂的分子,以及它们相互反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研究溶液最核心最基本的问题,首先是物质的溶解性,高中化学第三章“溶液”的前三节是将溶液的意义和范围等知识作了叙述,所以这三节是为讲第四节做准备的。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是为了进一步研究溶液在化学上的应用,这又需要熟悉有关溶液的浓度及其计算的知识,所以关于溶液浓度的讲解,我认为同样是本章教学重点之一,因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和浓度接触,这里弄不清  相似文献   

17.
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是溶液的重要性质之一,它导致了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是师专、医药专科、大一基础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未安排这个实验。过去我们在教学中通过课堂演示实验,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罗鹏 《化学教育》2015,36(13):69-70
通过简单的实验方法, 证实稀溶液蒸气压降低的现象。并从微观角度, 对此现象加以解释。理论解释与实验现象结合, 能使学生对溶液的相关性质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李少坤 《化学教育》2005,26(5):36-38
学生在做“碱和盐的性质”实验时,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到NaOH溶液中,溶液的颜色变红,但过了3min左右,溶液由红色变成了无色,而且有太阳光照射的溶液褪色更快,这一现象马上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教材已指明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为什么几分钟以后溶液的颜色却由红色变成了无色,而且褪色还有快慢之分?是教材有误?还是教材没表达完整?还是另有其因?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成为我们开展“酚酞试液遇NaOH溶液一定变红吗?”这一探究性课题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0.
宋志贵 《化学教育》2014,35(7):62-63
通过实验探究了铁棒在电解质溶液界面和液面下的腐蚀情况,结合实验现象从理论上对铁棒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的腐蚀反应进行了阐述分析,澄清了人们对所述铁棒腐蚀现象的错误看法,对两道高考试题中的电化学腐蚀问题进行了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