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网络控制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攻防控制模型.该模型围绕网络的脆弱性信息,运用网络控制论中通过反馈与决策实现对网络系统的开环和闭环控制方法来构建.模型中,攻防双方在攻击和防御过程中,利用各自获知的网络脆弱性信息不断调整和实施控制与反控制行为,克服了一般攻防策略模型不能规避网络背景等因素变化而增加风险的不足,并应用于设计网络入侵检测与防护控制系统.结果表明,应用网络控制论构建网络攻防控制模型能够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提供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种基于IPSec安全体系的安全通信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IPSec安全体系及IKE密钥交换机制的研究,引人可信第三方的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IPSec安全协议通过第三方可信服务器对分布于互联网的若干节点组成的网络进行安全通信管理的安全通信网络模型,该模型通过可信第三方来建立节点间的认证和安全连接的安全策略,从而提高了建立IPSec安全关联的安全性。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3.
鉴于传输丢包会严重影响视频重建质量,甚至大范围传播错误,因此通过研究视频通信质量与传输丢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适合网络丢包特性的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该失真模型结合了快速宏块级失真估计方法及帧间宏块拷贝和视点间宏块拷贝的错误隐藏方法,可在丢包信道下快速估计宏块级的立体视频传输失真.实验对比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宏块级立体视频传输失真模型准确度较好,可为立体视频传输失真估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借鉴,对立体视频通信质量的保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无线网络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会受到多种网络攻击的威胁,目前的广播、代理、洋葱路由和包混淆等匿名通信模型都无法完全适应链路开放、拓扑结构动态变化、资源有限的无线网络.本文在比较分析了抗流量分析的匿名技术基础上,根据网络编码具有混淆与伪装数据的功能,提出了一种新型编码混淆匿名通信模型.该模型通过链路层编码混淆、网络层数据包拆分与多径路由等方法相结合,使路由节点数据包出入的对应关系和信息表现形式发生变化,提高匿名通信的抗攻击能力;新模型可以实现通信的保密性与匿名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流量监测是网络性能分析和通信网络规划设计的基础.本文在分析传统网络流量监测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源地址与目的地址的网络流量监测方案及实现方法,能够较好根据不同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对数据流量分别统计,以确定单个主机产生的流量数据,发现网络的异常.本文在标准MIB的基础上,又以CISCO的两个私有MIB为例,采用J2EE模型架构,并通过JDBC-ODBC接口完成了服务端数据库操作.  相似文献   

6.
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智能小区管理服务系统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由485网络构成的智能小区数据采集、控制及管理服务系统,该系统能实现抄表、安防和物业管理等功能,对该系统的整体结构做了介绍,并讨论了中心主机管理服务系统软件的两大模块——通信引擎和管理平台,其中详细分析了多线程技术在通信引擎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FEC/ARQ的流媒体可靠实时通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可靠组播通信中差错控制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流媒体通信的特点尤其是其通信协议,提出了一个基于FEC和ARQ混合纠错技术的可靠实时流媒体通信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并初步实现了想关协议算法,经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明该模型在实时性,带宽利用率和拥塞控制等方面都达到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完善的网上教学平台使开发能客观反映教学质量的网络教学评估系统成为可能.文章介绍了网络教学评估的一般过程和基本方法,并结合多指标主成分分析法,从网络教学评估系统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系统结构的设计和具体实现等方面提出了3层结构的网络教学评估系统的构建方案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控制命令是僵尸网络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将控制命令信息拟自然语言方式进行隐写,保证僵尸网络命令的有效推送和良好的隐蔽性。经过对照实验,和基于无上下文内容相关的N元语言隐写模型相比,该模型基于样本的三重替换规则,加强了隐写句子的自然性和连贯性,结合可变单词仓库,进一步提升了隐写的编码效率和保密性,特别适合控制命令类数据量较小的场景。  相似文献   

10.
随着嵌入式系统处理器核数的增加,映射与调度成为软件开发的关键.为了提升系统性能,需要格外关注映射与调度过程中的通信开销.现有的粗粒度系统级或细粒度线程级通信优化虽然能提升性能,但都各有缺陷.为此,提出了基于整数线性规划的用于Simulink模型的多粒度通信优化映射与调度策略,将不同粒度的通信优化方法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一种通用的Beyond 3G Multi-Radio接入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一代移动通信网(Beyond 3G)是多种无线接入(Multi-Radio)共存的融合网络.如何有效集成异构无线网络,优化使用全部的无线资源是B3G研究领域内关键课题之一.在分析目前多种异构无线网络整合方案的基础上,借鉴欧洲IST 6th框架中Multi-Radio接入架构的基本思想,考虑在链路层实现异构无线网络之间的整合,从而提出一种通用B3G Multi-Radio接入架构模型,该模型可以无缝融合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有效利用全网无线资源.  相似文献   

12.
应用控制科学理论离散事件动态系统摄动分析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无时钟事件追踪法进行并行仿真的快速算法.根据被模拟网络在一组参数下的仿真样本轨迹,同时并行构造一簇不同参数集合下的网络系统样本轨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提高了通信网随机模拟与性能评估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与多层感知神经网络的调制识别方法,运用改进遗传算法优化的多层感知神经网络分类器对各种调制信号的特征矢量进行分类识别.利用遗传算法的高效全局特性,克服了传统BP算法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的缺点,同时在遗传算法基础上增加梯度下降算子,加快了收敛速度,使得分类器的识别率、收敛速度和鲁棒性得到明显改善,仿真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在线社交网络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电子生态系统,其应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在线社交网络特性复杂,分析在线社交网络形成和变化中的规律成为当前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和物理学的一项挑战。传统上,在线社交网络实证研究主要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被动数据获取和分析方式。近年来,在真实大规模在线社交网络上直接进行控制实验从而主动获取数据并开展分析研究的方式广受关注。评述了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社交网络控制实验的主要研究模式;控制实验方法在社交网络结构、信息传播、行为和心理学等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主要实验工具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最后,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交网络控制实验中的应用潜力,分析了智能算法对降低实验成本和提高实验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具有变系数和无穷时滞的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通过引入相空间G(R_)×G(R_)和Lyapunov泛函方法,建立了一系列关于解的有界性和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判别准则.对于具有变系数和无穷时滞周期的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通过应用周期解存在定理,建立了该系统周期解存在和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将上述结果应用于自治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得到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唯一性和全局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描述和构造通讯设备或通讯介质的Petri网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给出了一个设计网络的Petri网模型的方法,并且给出了一个使用该方法构造的Petri网模型的性能测试实例,为网络设计和网络性能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混沌神经网络的混沌控制方法,延时反馈控制方法,其目的是将混沌神经网络的丰富动力学特性应用于联想记忆、信息检索、组合优化、模式识别、数据压缩等智能信息处理中.利用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对混沌神经网络进行控制,被控网络能收敛于与初始状态相关的记忆模式和反相模式的二周期状态上,从而实现了记忆搜索、模式识别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为了克服信道畸变引起的码间干扰,在接收端必须采用信道均衡技术。在本文中,我们将RBF网络用作均衡器。采用最近邻聚类和直接判决算法来调整隐藏层中心,然后再用LMS算法调整输出层的系数。该算法可以实现在线学习,根据相应的准则增加,删除隐藏层节点。算法事先不必确定隐藏层的节点个数。模拟结果显示,RBF网络均衡器能够正确地将信号从有噪信道中恢复出来,在计算机模拟仿真中其性能与理想贝叶斯均衡器相当。  相似文献   

19.
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 (HFC)网络的主要工作原理 ,给出了 HFC网络的基本结构模型 .对 HFC网络媒体存取控制 (MAC)层中的 3个重要问题 ,即上行通道访问模式、同步问题、碰撞解决方案及其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 ,并对 HFC技术中存在的噪声干扰问题以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相似文献   

20.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s)通信的不可靠性为网络协议的设计带来很大的挑战.准确而高效的链路质量评估则是保证上层协议性能的基础.针对传统的LQI (Link Quality Indication)均值评估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LQI窗口均值(window mean-LQI,WM-LQI)评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是合理的,且与传统的均值评估法相比,提高了评估的精度,从而更加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