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ABBA码是一种可用于3个以上发射天线系统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该方案虽然可以实现全速率传输,但是其译码复杂度高。针对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星座旋转的能够实现满分集增益、全速率传输的准正交空时分组码,给出了接收端最大似然译码的独立译码方案,简化了译码过程,降低了译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其误码性能与ABBA码相比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无线通信中的空时分组码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无线信道易受衰减和干扰影响的特点,介绍了用于瑞利衰落信道的空时分组码。给出了几种空时 分组码的编码和基于接收端线性处理的最大似然解码算法,建立了一个基站端和移动终端有若干个未线的系统模 型,分析其性能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通过空时分组码和多发射天线,可获得明显增益,且解码复杂度小。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矩阵旋转的正交空时分组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arokh等人(1999)运用正交设计理论证明了当发射天线数大于2时,不存在可以获得最大分集增益和最大传输速率的复正交空时分组码。而以牺牲正交性和部分分集增益为代价来获得更高传输速率的非正交空时分组码又会使误码性能降低。该文通过对非正交空时分组码信道相关矩阵采用矩阵旋转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可以获得最大传输速率、部分分集增益以及接收端线性解码的正交空时分组码。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与已有典型的空时分组码相比,具有较好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4.
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可以牺牲一定的分集增益和解码的简单性,来避免当天线数目大于2时正交空时分组码码率下降的缺点。基于准正交空时编码的优点,为了进一步提升性能,提出一种新的4天线准正交空时分组码,并与RS码进行级联编码。仿真表明这种新的编码方法可以保证在复杂度不是很高的前提下,相比Jafarkhani码、TBH码和该广义复正交码具有更低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5.
赵琰  何晨 《电讯技术》2005,45(3):101-104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采用空时分组码的CDMA系统上行链路的结构。发射端每个用户对发送信号先进行扩频,再对扩频后的信号进行空时分组编码后送至发射天线。同时本文还相应提出了接收端对接收信号的处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结合空时分组码的CDMA系统的误码率优于一般CDMA系统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颖而简单的空时分组码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铭  王勇  王涛  陈抗生 《通信学报》2004,25(3):33-40
引入了准正交方阵嵌入码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颖而简单的方阵嵌入空时分组码的设计方法。在生成同样性能码矩阵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构造公式与已有设计方法相比要简单得多。文章还给出了准正交方阵嵌入码的特性,并结合仿真结果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空时分组码和BLAST系统是两种利用多发多收传输的典型的空时编码系统.但由于空时分组码受正交条件限制,传输效率得不到提高,而BLAST系统存在差错传播制约着误码率的下降.综合了这两种系统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非正交空时分组编码设计,并将其描述为空时分组BLAST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新系统在不同信道环境、不同调制方式和天线数目的情况下部具有良好性能,可以显著改善空时分组码和BLAST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移动通信中,高速下行数据通信技术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由于手机终端体积的限制,以及电池容量和价格方面的限制,在下行链路采用发分集将是未来移动通信很自然的选择。文章从实用的角度,时结合MIMO的空时分组码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由于它的译码只有线性复杂度,在移动通信下行链路中,将有很大的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9.
空时分组码技术结合信道编码、调制和天线分集技术,当发送天线一定时,他的解码复杂度正比于发送速率,在3G标准中,该技术有着重要的地位。对空时分组码及相关知识进行了介绍,并对可变速率的空时分组码设计进行了探讨,最后展望了空时分组码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空时分组码能够实现MIMO系统的完全发射分集,但不能实现任何的编码增益。对此,提出了线性分组码与空时分组码级联的MIMO系统,该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完全发射分集和编码增益。仿真结果表明,在比特误码率为10^-5时,与未进行前向纠错的空时分组码系统相比,该系统能提供了大约2.7dB的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11.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分组编码的协同通信方案(WCC-STBC),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系统的误码率传输特性,并给出了Monte Carlo仿真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WCC-STBC方案通过临近用户之间的空时协同发送可获得分集增益,增益的大小与协同信道及各用户信道的传输特性有关。在误比特率为10-3,两用户间协同信道的传输特性优于各用户(假设各用户传输特性相同)5dB时可获得约3dB的分集增益;一个用户信道的传输特性(假设其与两用户间协同信道传输特性相同)优于另一用户5dB时,信道传输特性较差的用户可获得约5dB的性能提升,且较好信道用户的性能损失并不大,仅约0.5dB。  相似文献   

12.
时选衰落信道中的坐标交织空时分组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空时分组码在时选衰落信道下的性能,该文提出了坐标交织空时分组码(Coordinate Interleaved Space-Time Block Code, CISTBC)。和已有的空时分组码相比,CISTBC将各码元的虚部和实部分别从不同的天线发射,充分利用了信道系数的时变特性带来的多径传输,提高了码元的抗深度衰落能力。另外,该文分析了基于QR 分解和高斯近似的连续干扰消除算法对不同码元解码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循环连续干扰消除算法来减少误差传递,进一步提高了系统性能。分析和仿真表明,CISTBC有效地改善了分组码在时选信道下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无线通信领域中空时编码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天线系统是第三代甚至未来的第四代无线移动通信中极具前途的一种技术,本文在论述了无线移动通信中分集尤其发射分集技术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将发射分集与编码相结合而产生的空时编码技术,空时码分为空时格码和空时块码,然后就其性能准则和译码准则进行论述;并讨论一种属于空时块码且不需要信道信息的酉空时码及其编译码准则。文章最后给出空时码研究的最新动态及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该文针对应用于超宽带(UWB)通信中的模拟空时码, 提出了一种基于子空间的盲检测方法。在接收端不需要估计信道,利用信号子空间和噪声子空间正交的性质,建立了一个二次型,最小化该二次型就可得到发送信号的估计。平坦衰落信道环境中的仿真表明,子空间方法能够实现和相关接收相同的分集增益;当多个连续的空时码联合解码时,其性能优于现有的非相关解码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该文研究了级联空时编码系统在编码增益,分集增益和传输能量效率的限定下最大化传输速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保留TCM编码方法校验位冗余的同时,还可获得满速率串行级联空时分组TCM编码方法。新方法通过引入具有不同功率分集因子的正交发射码字矩阵,并给出新的译码算法,从而使得新的编码方法在获得满速率的同时还可以获得满分集增益。分析和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编码状态数下,新方法在编码增益上比现有的满速率超正交空时分组编码方法提高1dB左右。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无线通信系统中,采用正交空时分组码(STBC)的多天线发射技术是提高通信速率和可靠性,并且能够实现简单译码的关键技术。该文针对瑞利信道系统模型,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入单出正交空时分组码(OSTBC)的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排,将多入单出的系统模型转化为类似多入多出的系统模型,并且根据信源的特殊性用最大似然的思想实现调制类型的识别。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该文提出了两种新的适用于时变信道下空时分组编码多用户系统的解码器设计方案。空时分组编码多用户系统下,传统的迫零(Zero Forcing, ZF)和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d Error, MMSE)解码器设计均假定信道准静态衰落。信道时变时,这些传统解码器在解码某用户信号时引入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ISI),且这种干扰随信道时变增大而增加。基于此,该文设计了两种新的解码器,该解码器可显著降低信道时变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随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增加,两种传统解码器均出现误码率性能平层,而新解码器获得了显著的性能改善。  相似文献   

18.
该文对脉冲及非高斯噪声环境下空时分组码(STBC)性能进行了研究。采用脉冲和高斯加性混合噪声模型,利用矩母函数(MGF)分析方法,通过建立多发单收(MISO)近似等效模型,推导出Rayleigh衰落信道下MISO空时分组码误符号率(SER)闭式表达式的渐近解。在此基础上,对于不同脉冲噪声发生概率、脉冲噪声与高斯噪声功率比条件下STBC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高信噪比情况下,混合噪声也将会使STBC系统性能显著降低。蒙特卡洛仿真结果验证了SER闭式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High Resolution Wide Swath (HRWS)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often suffers from low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due to small transmitting antenna, especially in phased array antenna systems. Digital Beam Forming (DBF) based on Sing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SIMO) achieves receiving array gain at the cost of increasing data rate. This letter proposes a new HRWS SAR method, which employs intra-pulse null steering to get receiving gain in elevation and decrease the data rate, and 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 (MIMO) using Space-Time Block Coding (STBC) in azimuth to get transmitting gain and receiving array gain simultaneously. The feasibility is verified by deduction and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