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从黔西南产野生姜味草中提取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水蒸汽蒸馏法出油率0.18%,超临界CO2萃取法出油率1.05%.从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物中分出22个色谱峰,确认了其中的13种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831%;从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物中分出28个色谱峰,确认了其中的19种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229%;两者有8个共有成分:芳樟醇、橙花醛、香叶醇、香叶醛、乙酸香叶酯、石竹烯、(1R,4R,6R,10S)-4,12,12-三甲基-9-亚甲基-5-氧杂三环[8.2.0.0 (4,6)]十二烷、石竹烯氧化物.水蒸汽蒸馏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所得挥发油的化学组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广西巴豆叶精油化学成份进行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出27个组份,鉴定其中的21种化合物,其含量占精油总量的94.75%.巴豆叶精油化学成份以2-甲基苯甲醛(24.75 %)、十六烷酸(17.77%)、叶绿醇(17.09%)、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6.54%)、十五烷醛(5.56%)、亚麻酸(4.95%)为主.  相似文献   

3.
应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松花江底泥中的硝基苯含量.该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0.0016mg/kg,底泥样品中添加硝基苯标准溶液浓度范围为0.502mg/kg~0.0192 mg/kg,测定底泥样品回收率的范围为80.0%~85.3%.实验证明,水蒸汽蒸馏萃取—气相色谱法作为土壤和生物体内硝基苯含量的测定方法,有较低的检出限和比较稳定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4.
光萼小蜡花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光萼小蜡花中提取精油,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对萃取产率的影响,并采用GC-MS技术对萃取物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组分为苯乙醇.通过对各组萃取精油中苯乙醇含量进行比较,初步确立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光萼小蜡花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55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水蒸气蒸馏鸡骨草精油的提取工艺,找出较好的提取条件.方法:用正交实验对鸡骨草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精油提取率为指标,以药材粉碎度(A)、加水量(B)、浸泡时间(C)、提取时间(D)为因素进行水平正交实验.结果:因素相关性RC>RB>RA>RD,药材的浸泡时间C为主要因素,提取时间为次要因素.结论:水蒸汽蒸馏提取鸡骨草精油的最佳条件为:粉碎度为原药材;加水量为700ml;浸泡时间为120min;提取时间为90min.  相似文献   

6.
荆芥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分离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超临界CO2萃取荆芥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GC-MS联用技术对荆芥挥发油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萃取荆芥挥发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00 min、CO2流量为30 kg/h.在最佳工艺条件时,荆芥挥发油得率为1.316 3%.荆芥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胡薄荷酮和薄荷酮.此外,还发现了荆芥挥发油中含有二氢茉莉酮、土曲霉酮等成分.为了提纯荆芥挥发油,首次采用了二级分离法.与一级分离法相比,二级分离法能够有效降低荆芥挥发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及其酯的含量,显著提高胡薄荷酮和薄荷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分析研究澳洲坚果花挥发性成分含量,探讨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坚果花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鉴定超临界CO2萃取与同时蒸馏萃取法分别提取的坚果花挥发性成分,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组分相对含量.从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分离出164个组分,鉴定出58种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85.55%.含量最高为亚麻酸(11.88%);从同时蒸馏萃取物中分离出142种成分,鉴定出53种成分,占化合物检出总量的71.06%.最主要成分为环氧芳樟醇(10.89%).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明显不同.通过对澳洲坚果花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为澳洲坚果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洋甘菊,并通过分子蒸馏进行分离纯化。以洋甘菊精油提取率为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获得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120 min、萃取温度50℃,经分子蒸馏分离后的洋甘菊精油提取率为4.13%。所获得的洋甘菊精油具有无溶剂残留、香气强度高、香型逼真等优点,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9.
10.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得到的粉枝莓精油收率为1.86%.利用气相色谱仪-质谱仪(GC-MS)对粉枝莓萃取物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并用面积归一法测得各成分的含量.共分离出42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31种化合物,占出峰物质总量的94.32%,主要成分为9,12-十八碳烯酸乙酯17.53%,碳酸二苯酯12.63%,3-(4-苯甲氧基)-2苯丙烯酸-2-乙基庚酯12.31%.其中有14种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萃取荞麦中芦丁最佳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荞麦为实验原材料,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在超临界状态下,样品含水量、萃取温度、压力、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流体对生油岩烃类抽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临界抽提是近年应用于有机地球化学和沉积岩中烃类抽提的一种新方法。笔者应用这一方法于东营凹陷沙四段卜部生油岩的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抽提能有效地革取生油岩中的烃类。已见的文献报道以CO2为超监界流体对生油岩抽提的结果,超监界抽提物总量较索氏(Soxhlct)溶剂抽提物总量要少、但是在笔者的实验中在CO2里加入1%的异丙醇,却得到超临界抽提物总量较索氏溶剂抽提物总量多若干倍的结果,表现在低成熟生油岩中更甚。这一实验结果在准确评价生油岩生烃能力和资源量计算上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挟带剂乙醇在超临界CO2萃取麦胚油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现有超临界CO2萃取麦胚油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作挟带剂,对乙醇及其加入量对萃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醇的加入量与萃取率的提高成正比;但随着乙醇加入量的增大,萃取率提高的幅度减小。乙醇的适宜用量为投料量的10%~15%(质量分数)。文中还就挟带剂对超临界CO2萃取麦胚油的作用机理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共沸蒸馏法制备ZrO_2纳米晶微粉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湿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超细微粉工艺过程中,团聚问题是一个常见也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湿凝胶表面的吸附水是团聚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文章采用非均相共沸蒸馏法以正丁醇为夹带剂对水合氢氧化锆凝胶进行脱水,克服了粉体硬团聚的形成。经干燥,煅烧后成功地制成了氧化锆纳米晶微粉(dTEM=20nm)。  相似文献   

15.
鸢尾根茎超临界CO2萃取产物的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从鸢尾中萃取鸢尾油,再利用GC-MS对鸢尾超临界CO2萃取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成分分析,鉴定了鸢尾超临界CO2萃取产物中的18种成分占总出峰面积的98%以上,鸢尾超临界CO2萃取产物的主要成分是十四酸、十六酸和9-十八烯酸。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十几年来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的研究情况,阐述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中应用的优越性展望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溶胶凝胶和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纳米TiO_2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丁酯 (Ti(OR) 4 )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及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了纳米TiO2 粉体。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筛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TEM检测表明 ,优化条件下制得的二氧化钛粉体粒径为 11~ 12 .3nm ,且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粒径变化不大 ,但团聚加重。XRD结果表明 ,当热处理温度为 5 0 0℃时晶粒为锐钛型 ;当煅烧温度为 80 0℃时晶粒转化为金红石型。BET结果表明 ,二氧化钛气凝胶颗粒的比表面积可高达5 5 6m2 /g ;但随煅烧温度的升高 ,比表面积下降迅速 ;在 5 0 0℃时 ,比表面积只有 94 .6m2 /g。  相似文献   

18.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ree oil samples extracted from Illicium verum Hook. f. by steam distillation (SD), solvent extraction (SE) and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were compared with one another and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The quality parameters of star anise essential oil from SFE were close to that of those came from SD and SE. Although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star anise by SFE (9.2 %) was close to the value from SE (9.3%), it was yet higher than that came from SD (8.2%). For sensory evaluation, however, three oil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e odor and taste of the products from SFE and SE were generally more natural and vivid than that came from distilled oil. The volatile compound revealed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composition existed in the distilled oil and the oleoresins prepared by SFE and SE.  相似文献   

19.
以压缩态CO2为溶剂提取除虫菊花中的除虫菊酯.选用L9(34)正交表,以除虫菊酯平均浓度为指标,分别考察有、无夹带剂存在时,温度、压力、CO2流体流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与温度是萃取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水作夹带剂可以提高除虫菊酯萃取效率.实验还表明,用现有小合成氨厂高压设备,开发除虫菊酯生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柑橘精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永春芦柑皮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时,原料粒度、投料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影响精油得率的规律.通过对精油的感官分析和溶解实验,得出了精油的主要成分.提出了利用精油处理发泡聚苯乙烯塑料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