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体验成本差异角度出发,将消费者分为高低体验成本两类,利用Hotelling模型构建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分析两个竞争性制造商关于开设展厅的Bertrand博弈以及展厅开设后的价格与服务决策。结果表明,当低体验成本消费者较多且产品匹配度较高或者低体验成本消费者较少时,两个制造商均开设展厅,但双方都获得最低的利润,陷入囚徒的困境;当低体验成本消费者较多且产品匹配度较低时,两个制造商都不开设展厅,双方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2.
张琦  刘洋  樊治平  李爽 《运筹与管理》2022,31(1):99-106
本文针对制造商在传统零售渠道和线上网络渠道同时销售标准产品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开放线上定制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圆形市场模型完成市场划分;其次,在制造商不开放线上定制策略和开放线上定制策略两种情况下分别构建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最大化模型,得到了两种情况下的市场均衡结果。通过分析和比较两种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结果发现,当标准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较大且开放线上定制策略的成本较小时,制造商应该开放线上定制策略;制造商开放线上定制策略后,会使标准产品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增加,并削弱零售商的利润;定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越高,制造商开放定制产品的动机越小;消费者对标准产品的适应成本越高,制造商开放定制产品的动机越大。  相似文献   

3.
张梁梁  张盼 《运筹与管理》2022,31(9):128-134
在制造商进行流程创新和产品创新的供应链中,当需求预测信息不对称时,研究了零售商的需求信息分享策略以及制造商最优创新模式。利用精炼贝叶斯理论和Stackelberg博弈模型,首先求得了每一种创新模式下信息分享价值、促进需求信息分享的激励机制以及供应链均衡的信息分享策略,其次对两种创新模式下利润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两种创新供应链模型中,当创新效率较高和较低时,零售商自愿分享和不分享需求信息分别是均衡策略;当创新效率处于中间水平时,通过设计一个讨价还价机制可以使零售商分享需求信息成为一个均衡。此外,当消费者对质量(价格)更敏感时,制造商选择产品创新(流程创新)模式可以使供应链成员都获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共享经济的深入发展,共享市场从消费者间产品共享模式(C2C)逐渐增加了制造商提供共享产品的交易模式(B2C).通过构建一个C2C和B2C双模式共享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在产品共享市场中的最优进入策略、均衡结果及其进入共享市场的经济意义.结果显示:市场消费者可以简化为高使用型消费者和低使用型消费者;当高使用型消费者的比例小于一定的阈值且制造商加入共享市场的成本相对较低时,制造商产品分享和产品销售将共存,这时制造商应通过B2C模式提供足够数量的产品出租.此外,还分析了企业加入共享市场对销售价格、销售数量、共享价格以及产品拥有者和使用者数量的影响,并揭示了企业通过减少市场中的拥有者数量并自行提供共享产品而从共享中获益的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规模不经济对制造商直销渠道选择的影响。运用博弈论建立了单渠道和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到了Bertrand均衡的渠道价格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利润。研究发现当零售商潜在市场份额较小时,若制造商规模不经济不明显,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若制造商规模不经济明显,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当零售商潜在市场份额较大时,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此外,直销渠道总是侵蚀零售商利润。  相似文献   

6.
针对制造商存在产能约束以及需求市场中存在限制性价格上限的情形,研究了由多个相互竞争制造商与面临随机市场需求的多个相互竞争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运用变分不等式理论,分别刻画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需求市场的最优行为,建立了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利用求解变分不等式的对数二次逼近的预测校正法设计了网络均衡解的求解算法。结合算例分析了产能约束和限制性价格上限对网络均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将导致需求市场中的商品短缺,并造成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总利润减少;当存在产能限制时,将导致无价格限制的商品均衡价格更高以及需求市场中商品短缺量更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制造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时,竞争市场下供应链的均衡价格策略。通过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讨供应链成员的风险规避程度、竞争市场的需求波动性和竞争市场的需求相关性以及制造商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对供应链均衡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制造商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时,风险规避程度对价格策略的影响依赖于制造商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高低;竞争市场的需求波动性较大或竞争市场需求相关性较高时,制造商向下游风险规避型零售商提供较低的批发价格合约, 此时产品的市场价格降低,消费者福利增加;当制造商的生产成本较低时,承担越高的企业社会责任导致消费者福利增加;反之,当制造商的生产成本较高时,消费者福利总是减少。  相似文献   

8.
信息不对称是阻碍制造商积极参与碳市场交易及投入减排技术的主要原因,文章基于碳交易机制,在零售商隐匿消费者低碳偏好信息的情形下,研究制造商减排和零售商的信息共享策略选择问题.文章利用Stackelberg模型考察供应链各成员的最优决策,其中零售商拥有私有信息(消费者的低碳偏好)并决定是否与制造商共享该信息.利用博弈论与静态比较分析,发现零售商共享信息对供应链有益,且在信息不对称下,制造商与零售商制定收益共享契约可以提高自身收益.当制造商风险规避程度较低时,零售商愿意共享信息;当消费者低碳偏好较高且对产品价格不敏感时,制造商的减排率会增加;对于减排成本较大且消费者低碳偏好较低的产品,增加碳配额会降低产品的价格,进而削减制造商的减排动力.因此,制造商可以适当降低自身风险规避行为以吸引零售商共享信息,此外,制造商与零售商制定收益共享契约对供应链有利;为加强制造商减排技术的投入,零售商可以优先对非价敏用户做好低碳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在线评论作为一种产品信息传播载体,越来越受到网上电商及消费者的重视,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本文在多个竞争性制造商为在线零售商提供可替代性产品并通过零售商销售给网络消费者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研究在线评论信息如何影响网络消费者购买决策及在线零售商和制造商的定价策略。以neo-Hoteling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依赖零售渠道在线评论的消费者选择模型,并通过模型求解定量分析了二级供应链结构分散系统下在线评论对多个竞争性制造商及零售商最优决策的影响。得到当制造商基于评论制定最优定价策略时,在线评论对市场竞争强度没有影响,但决定潜在市场大小;各产品的均衡批发价及销售价按一定的比例随评论揭示的该产品与其他产品质量均值之差(正或负)增加或减少,评论信息通常会使制造商因好评而获利,由于评论增加了不同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性,零售商因而具有更大的调价空间,往往通过提高(降低)占据有利(不利)评论的产品价格获得更高的利润。  相似文献   

10.
王琇媚  李军 《运筹与管理》2022,31(11):213-218
在灰色市场的背景下,构建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两个独立市场的零售商构成的两阶段供应链模型。依据产品估值将市场分为高端和低端市场,基于价格差异,低端市场的零售商为了实现投机套利会在高端市场中销售原本属于低端市场的产品。研究了灰色市场与制造商广告激励策略对供应链的影响问题。研究表明:若低端市场消费者对产品评价较低,灰色市场可增加制造商的利润;而低端市场消费者对产品估值较高时,灰色市场会减少制造商利润。进一步引入了制造商广告激励策略,得出广告激励不仅可以抑制灰色市场,而且可以在不降低高端市场零售商利润的情况下,让制造商和低端市场零售商的收益增加。  相似文献   

11.
在顾客对产品的交货期敏感及敏感度信息私有的背景下,研究一个拥有网络零售平台电子零售商的一个产品渠道决策——自营(又称自主销售)或开放平台(又称外租平台给制造商直销)。求解了电子零售商自营时差别定价和统一定价策略下的最优激励策略(价格与交货期的设定),并分析了开放平台时收益分享比例对制造商定价及交货期策略的影响。通过比较自营和开放平台时电子零售商的最大收益,给出电子零售商最优的渠道决策流程图。研究结果表明,当产品采购成本高时,电子零售商将采取自营;当采购成本低且收益分享比例低时,电子零售商将开放平台。最后,借助数值实验分析了顾客类型和私有的延迟成本率对渠道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胡韩莉  曹裕  吴堪 《运筹与管理》2022,31(11):128-134
研究预售下由供应商与零售商构成的生鲜供应链的销售模式选择与定价策略,其中包括分散与集中两种销售模式,撇脂与渗透两种定价策略。结果表明,在网络消费者对实体渠道偏好较低时,分散与集中模式均会选择撇脂定价,反之选择渗透定价。撇脂定价下,集中模式中零售商可以通过调节两个渠道的价格占有更大的市场,获取高于分散模式下的利润。而分散模式中,由于两个零售商会存在竞争,因此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该模式下的定价会存在低价销售的情形。比较销售模式可知,在网络消费者占比少或占比多但对实体渠道偏好越小时,供应商在分散模式下能获得更高的利润,反之,集中模式对供应商更有利。但是,对零售商而言,分散模式更有利于实体渠道,而集中模式更有利于网络渠道。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a novel warranty policy named ‘full-service warranty’ (FSW) for repairable multi-component systems under which the fail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will be replaced, in addition, a (perfect) maintenance action will be performed to reduce the chance of future system failure, both free of charge to consumers. Such a policy is desirable for both consumers and manufacturers since consumers receive better warranty service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free repair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manufacturers may enjoy increase in sale as well as cost-saving due to improved product reliability by the maintenance action. Under the renewable FSW policy, from manufacturers’ point of view, cost models for complex systems with series, parallel, series–parallel (s–p) and parallel–series (p–s) structure are developed. Exact expressions for the first and second centered moments of warranty cost per product sold are obtained.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based on a numerical example.  相似文献   

14.
考察内生网络环境下局中人之间的局部策略互动, 网络中的局中人只与直接邻居进行协同对策. 网络生成的过程中, 建立连接的费用是异质的~(具有两种水平), 与采取有效行动的局中人建立连接时执行高水平费用, 与采取风险占优行动的局中人建立连接时执行低水平费用. 在异质连接费用的情形下, 首次较为完整地给出了均衡网络的结构特性和局中人的行动选择, 并分析了费用参数对均衡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刘咏梅  周笛 《运筹与管理》2018,27(2):168-177
针对企业线上线下渠道融合战略中提出的BOPS(buy-online-and-pick-up-in-store)模式,在集中式和分散式两情境下分别构建并对比了BOPS和传统双渠道模型,探讨了在传统双渠道基础之上引入BOPS服务是否对企业而言总是有好处的,并分析了传统型消费者占比和消费者的服务敏感性程度对企业实施BOPS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是否在传统双渠道模式基础上增设BOPS服务,取决于市场中传统型消费者占比规模(即偏好传统零售的消费者)以及各类型消费者对线下服务的敏感性程度;BOPS模式下,当消费者BOPS行为的真正动机是出于欲体验线下零售服务时,对实施BOPS的制造商企业而言更为有利;同时,企业的产品定价和线下服务水平不仅需要考量生产、服务成本,同样需对消费者的服务敏感性有准确的了解和定位。  相似文献   

16.
An extended warranty model that includes a free repair period and an extended warranty period will be discussed. Consumers have choices to renew or not to renew at the end of free repair period. Different choices will have different cost implications for consumers and manufacturers. The exact expressions of the total expected discounted cost, and the long-run average cost per unit time for a consumer and the manufacturer are derived. Then the optimal policies for the consumers are obtained. Under the assumption that a consumer has applied his/her optimal policy, an optimal policy or an ε-optimal policy for the manufacturer is then determined analytical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