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香豆素席夫碱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席夫碱结构的香豆素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ESI-MS和元素分析确证.体外对人口腔鳞癌细胞KB及多药耐药株KBv200的初步毒性试验表明,化合物4a,4b,5b,3d和4d具有中等的抗肿瘤活性,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5-氯水杨醛与3-氨基-7-羟基香豆素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香豆素席夫碱化合物3-[(5-氯-2-羟基-苯亚甲基)-氨基]-7-羟基香豆素(CHB),并采用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在CHB的DMF溶液中加入Zn~(2+)后,溶液颜色由无色迅速变为橙黄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最大吸收峰从380nm红移至480nm,而且该分子探针在580nm处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可通过肉眼观察到其在365nm紫外灯下发出的荧光,而其它离子加入后荧光变化微弱或没有变化,表明该分子探针对Zn~(2+)的选择性较高。吸收光谱的变化表明CHB与Zn~(2+)形成了新的配合物,采用Benesi-Hilderbrand方程计算出两者之间以1∶1配位。  相似文献   

3.
邱玮玮  王庆华  张晓蕾 《化学通报》2014,77(12):1233-1235
以香兰素和邻苯二胺为原料合成了席夫碱,以质谱和核磁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化合物有较好的光致变色性,其分子结构在紫外-热或者酸-碱作用下,可发生可逆循环变化过程。文中探讨了紫外、热、酸碱度对化合物结构的影响,及其引起的光谱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它有望应用于信息存储材料领域。  相似文献   

4.
通过5,17-二氨基杯[4]芳烃衍生物与7-羟基-8-甲酰基-4-甲基香豆素缩合,得到了一种以亚胺基团为离子载体、香豆素为荧光基团的新型杯芳烃荧光识别试剂。 采用IR、1H NMR、13C NMR和MS测试技术表征了合成化合物的结构。 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过渡金属和重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 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Fe3+和Cr3+离子具有选择识别能力,与Fe3+和Cr3+配合的化学计量比为1∶1,配合生成常数分别为4.1×105和1.07×105 L/mol。  相似文献   

5.
以4-卤代间苯二酚为原料经甲酰化反应合成了2,4-二羟基-5-卤代苯甲醛,再通过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了5种香豆素衍生物,最后经Mannich反应获得了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香豆素类荧光功能化合物.所得的荧光化合物的结构均用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并且对该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对金属离子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于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的作用,在Mannich反应后,目标产物的荧光强度弱于反应前,而当该产物与金属离子配合后,PET作用减弱,荧光强度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6.
从中药陈皮中提取橙皮苷,通过酸水解制备橙皮素,再分别与苯肼类、苯甲酰肼类、苯氨基脲类、苯氨基硫脲类、苯乙酰肼类、苯氧乙酰肼类和苯氨基乙酰肼类化合物缩合得到相应的橙皮素席夫碱类化合物。 用紫外、红外、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定并比较了橙皮苷、橙皮素及其席夫碱新化合物清除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和2,2-二苯基-1-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活性及总还原能力。 结果表明,在1.0 g/L时,这些化合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部分橙皮素席夫碱化合作用强于橙皮苷和橙皮素。  相似文献   

7.
郭媛  宋丹梅  魏永锋  史真 《应用化学》2009,26(6):681-685
合成了两种香豆素类荧光化合物6,8-二氯-7-羟基香豆素-3-羧酸(DClC)和6-氯-7-羟基香豆素-3-羧酸(MClC),其中DClC未见文献报道,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等手段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首次研究了这两种香豆素衍生物的紫外、荧光性质,以及不同极性溶剂、pH值、表面活性剂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性质测定影响较大,当pH=10时,DClC和MClC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9,10-二(2-苄硒基)乙氧基蒽,并通过1H NMR、13C NMR、IR和M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及1H NMR滴定法研究了其对汞离子的识别。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汞离子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识别性能,在识别过程中亚甲基的峰位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荧光明显增强,呈现出典型"关-开"荧光化学传感器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4,4,4-三氟-1-(2-噻吩基)-1,3-丁二酮与一系列氨基化合物缩合合成了一类新型含噻吩环的西夫碱。其组成与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RNMR和MS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设计合成了四个含有氢蒽基团的新型有机硒化合物1,8-二-(2-苄硒基)丙氧基-9,10-二氢蒽(L_1)、1,8-氧双(亚乙硒基丙氧基)-9,10-二氢蒽(L_2)、1,8-二-(2-苄硒基)乙氧基-9,10-二氢蒽(L_3)、1,8-氧双(亚乙硒基亚乙氧基)-9,10-二氢蒽(L_4),利用~1H NMR、~(13)C NMR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法测定了主体对客体阳离子的识别性能。研究结果发现只有化合物L_1对Ag~+具有选择识别能力,且对Ag~+表现出"off-on"开关性能。化合物L_2与Ag~+和K~+络合后荧光略有增强。  相似文献   

11.
以对硝基氯苯为起始原料,经取代和还原反应制得4-氨基-N,N-二羟乙基苯胺(3);3与芳香醛经缩合反应合成了4个新型的席夫碱衍生物(5a~5d),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ALDI-TOF MS,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5a)表征。利用FL研究了5a~5c的荧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5a在210 nm波长激发下,在232 nm,283 nm和338 nm出现发射峰;在230 nm波长激发下,5b和5c的发射峰分别位于253 nm和324 nm,258 nm和323 nm。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以香豆素并查尔酮结构为发光团、共轭的C=C键为反应位点构筑新型氰离子荧光探针1.在DMSO-H2O(v:v=7:3)的溶液体系中,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探究了荧光探针1对CN-的刺激响应,当体系中加入CN-后,探针溶液显示出明显的颜色变化,裸眼观察到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为黄色,而加入ACO-、H2 PO4-...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Pechmann法使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发生脱水缩合反应,合成了4-甲基-7-羟基香豆素,再与六次甲基四胺反应,生成7-羟基-4-甲基-8-甲酰基香豆素,最终与吲哚酰肼发生席夫碱反应合成一种香豆素类荧光探针L。通过核磁共振波谱仪(NMR)、质谱(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荧光发射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技术手段研究该探针L的结构及其荧光性能。结果表明,探针L与Zn~(2+)的配合比为1∶1,对Zn~(2+)的检测限达到3.6×10~(-8)mol/L,降低了对Zn~(2+)的检测浓度,同时探针L对锌离子具有高选择性,可应用于在生物体内Zn~(2+)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王少静  李长伟  李锦  陈邦  郭媛 《化学学报》2017,75(4):383-390
设计合成了一类基于分子内电荷转移(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ICT)的香豆素类F-荧光探针CS1,CS2和CS3,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表征了相应探针的结构,并解析了探针CS3的晶体结构.通过核磁和质谱实验验证了探针与F-的作用机理是氟化物脱硅基.光谱分析实验结果显示,CS1,CS2和CS3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且均能成功实现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F-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含乙酰丙酮类大环Schiff碱化合物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荧光活性.采用模板合成法,用对苯二胺与乙酰丙酮反应合成得到的Schiff碱配体(H2L)与烷基二胺(即1,2-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反应合成了3种新型大环Schiff碱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1H NMR,IR,MS,UV,摩尔电导等手段对合成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组成和结构表征,同时在DMF溶液中对大环Schiff碱锌(Ⅱ)配合物的荧光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庞宏伟  张云黔  朱必学 《有机化学》2009,29(11):1832-1835
以间苯二酚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 经缩合成环作用得到一新型Schiff 碱大环化合物1. 单晶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 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0.81977(9) nm, b=1.27817(14) nm, c=1.60193(17) nm, α=90°, β=93.34(3)°, γ=90°, V=1.6757(3) nm3, Z=4, R1=0.0553, wR2=0.1603. 在分子的大环结构中形成了四个N+—H…O-离子型氢键, 化合物分子呈现为一四边形结构框架, 两个相互平行的苯环间存在较强p-p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设计合成了有机硒化合物1,4-二(2-苄硒基)乙氧基蒽,利用1H NMR、13C NMR、红外光谱和质谱对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其对金属阳离子的识别。结果表明,其对汞离子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且对汞离子表现出开关性能。最后,初步讨论了其的识别机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有机共轭化合物作为光电发光材料,已经呈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1-3]。而设计合成红、绿和蓝三色发光性稳定且有效的有机共轭发光材料是制造彩色有机发光器件(OLED)的基本条件。类似均二苯乙烯型的发射蓝光的有机共轭化合物通常都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空穴和电子两种载流子双极平衡注入效率低,发光强度和发光效率不尽人意。因此,近年来各国学者都积极在改进均二苯乙烯类发光材料性能方面进行了系列研究,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三苯胺基和噁二唑环分别是此类发光材料的良好的空穴传输基团和电子传输基团[4-7],所以有理由相信:同时将三苯胺基和1,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