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叶绿素—稀土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植物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分子是重要的色素分子。它参与构成捕光天线和作用中心,在植物高效吸收和传递光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的研究对于了解稀土元素对光合作用过程的影响和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促进农业增产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稀土农用已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已发现稀土元素对植物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的活性有明显促进作用。然而,稀土元素对叶绿素作用机理尚未充分认识。本文进行了叶绿素-稀土的光谱研究。试图证明稀土元素的存在,特别是轻稀土对叶绿素分子捕获光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的绿色植物与光合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可利用能量为38000卡与40000卡的光量子,在常温常压下轻而易举地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贮存于碳水化合物中。光合作用整个过程的反应机理是极其复杂的。当叶绿素分子与一个光量子相互作用时.它的分子中必定有电子从较低的能级跃迁到较高的能级,成为亚稳态的中间产物,将日光能暂时固定下来。这段过程所需时间极短,在绿色植物中只须几十  相似文献   

3.
今后我国光合作用研究既要全面开展又要重点突出。现拟就光合作用机制的研究作一些展望,并对重点工作作两点建议。光合作用原初反应的研究原初反应,即光能通过叶绿素转变为化学能的最初步骤,是光合作用的核心问题。自本世纪20年代Warburg将光化学的两个原则运用到光合作用研究开始,物理学家们即着手研究光量子对叶绿素分子激发的状态。和从固体物理学方面研究光对叶绿素的激发。  相似文献   

4.
恽勤  阎作琨 《应用化学》1983,(1):108-111
叶绿素吸收光能后,在光合作用能量传递的途径中,质醌被认为是原初光反应中叶绿素光能转换的原初受体。因此研究能量转移的模拟光合作用原初反应体系,用醌类化合物做光激发叶绿素的电子受体,为研究电子传递途径、方式和可能的机理,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在这类相当广泛的研究中,虽然提出了各说不一的机理,但其结果都得到了叶绿素阳离子((chl+)和半醒阴离子(Q-)自由基,肯定了光激发的叶绿素能量首先传递给醒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膜的电子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体系的基本特点是它具有捕获、转换和贮存各种形式能量的功能,其中大部分的能量转换是发生在生物膜上。例如,质膜、类囊体膜、线粒体内膜、视网膜和神经膜就分别可将电化学能转为内能,光能转为化学能,内能转为化学能,光能转为电能以及化学能转为电能。在  相似文献   

6.
叶绿素是绿色植物中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它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很好的吸收特性[1]。人们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为人类造福开始了光合作用模拟,70年代后以叶绿素为光敏剂的研究成了科学家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7.
光捕获系统在自然界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模拟自然界的光捕获体系,在生物成像、发光器件、光催化以及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问题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在水相中构筑高效的人工光捕获系统已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2].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并模拟自然界中以多通道信息通讯为特征的捕光天线系统[3],构筑具有多步连续能量转移特征并能实现光能到化学能转化的人工光捕获体系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叶绿素α(Chl α)是光合作用光量子的接受器和光能最初传递体。早期研究表明,在光合器官中,Chlα长波主吸收带位于红区。1969年Krasnovsky指出,Chlα受光照射时有可过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9.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日光下吸收碳的过程。碳是有机物质的主要成分,约占生物体内干重的一半。植物能利用许多简单的无机化合物来大量合成这些有机物质,而这些简单的化合物是从周围环境里获得的。碳来自空气中的或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还原二氧化碳所需用的氢来源於水,合成反应所需的能量则来自叶绿素所吸收的日光。这些原料广布各处,因此绿色植物就成为世界生物中的一大类。千万年来,它在地球上储存了对它本身生活所必需及对所有其他生物所必需的有机物质和化学能  相似文献   

10.
在植物细胞内,光合作用的功能,如光能吸收、传递、转化、水光解、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等功能均是在叶绿体内具有一定分子排列的膜结构中进行的,因而将膜的结构与功能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最终阐明光会作用的机理有很大意义。光合膜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光合作用研究中极为活跃的领域。预计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从细胞器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也就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膜的结构在光能转化中的作用,以便人工重组具有光合功能(或部分功能)的复合体及膜,这将标志着对这一领域的了解达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同步荧光分析法同时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众所周知,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别用Chla和Chlb表示)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它们的测定通常用于不同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或在不同激发-发射波长下测量荧光强度,而后解联立方程的光度法。  相似文献   

12.
在光合作用原初过程中,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的关键步骤为:在光引发下,电子从一个叶绿素给体 D 转移到泛醌受体 A,从而产生D~ 和 A~-。光合作用原初过程及其人工模拟是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研究领域。特别是近年来。卟啉(D)-醌(A)类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其中三块板式化合物是目前最接近  相似文献   

13.
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叶绿素总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引言叶绿素存在于所有植物和部分微生物中,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高等植物中依结构不同又可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其基本结构都是镁结合的卟啉环。分子式分别为和其中的镁可被氢离子置换形成去镁叶绿素,因此从植物中分离出叶绿素,然后用酸置换出镁离子,测镁即可推测叶绿素含量。2试剂与仪器条件95%乙醇、石油醚、盐酸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去离子水。PE-303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空气-乙炔火焰,波长285.2nm,狭缝0.7nm,灯电流15mA。3实验方法称取1.000g样品(本实验采用新鲜马蹄莲叶…  相似文献   

14.
立成   《物理化学学报》2016,32(6):1297-1298
正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是地球上最大规模的能量和物质转换基础~(1,2)。光合作用起始于光捕获体系中叶绿素分子对光子的吸收,光合系统II利用吸收光子产生的空穴将水氧化  相似文献   

15.
<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效率最高的光能转化过程,人工模拟光合作用是实现太阳能利用的最理想的方法,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1-3]。光合作用的反应中心包括PSI(Photosystem I)和PSII(Photosystem II)。其中PSII是物质还原过程,首  相似文献   

16.
叶绿素α(Chl α)是光合作用光量子的接受器和光能最初传递体。早期研究表明,在光合器官中,Chlα长波主吸收带位于红区。1969年Krasnovsky指出,Chlα受光照射时有可过氧化还原反应。继而Politzer提出Chlα作为光敏化剂,可使三线态分子氧敏化生成单线态分子氧。为模拟研究植物体内Chlα分子的存在状态,Katz指出Chlα  相似文献   

17.
允许误差是广泛应用于分析检验工作中的一种管理界限,它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是,由于大家对“允许误差”的理解不同,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各行业、各部门的分析人员根据各自的习惯和需要,又分别给“允许误差”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因而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在使用中,都存在着一定的混乱。诸如在概念上,有的把它理解为精密度指标,有的却认为是准确度指标;有的说它既是精密度指标,又是准确度指标;还有的则把它看成是与分析方法无关的质量管理指标等等……。概念上不统一,在使用中必然会产生混乱。像在同一实验室内进行抽查时所用的允许误差,在不同实验室间进行结果复核时也用它;在  相似文献   

18.
易荣楠  何卫民 《有机化学》2022,(5):1565-1566
<正>近年来,利用光作为绿色能源促进有机合成取得了十分可喜的进展,其在有机小分子合成及功能有机材料开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光催化有机合成反应中,光催化剂吸收光能通过和底物间的电子转移或者能量转移途径,最终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2].目前所发展的一些使用较多的光催化剂,其最大吸收波长大多位于蓝光区域.而另一方面,由于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波长易于调节,  相似文献   

19.
<正> 前言当今,光合作用和太阳能转换已成为两个极为流行的问题。卟啉类络合物由于其具有稳定性和吸收可见光,并且是叶绿素分子的骨架,起着各种重要的作用,因而研究者日益增多。众所周知,卟啉金属络合物与以金属为基底所组成的电极,在可见光区域内具有光电势,并为许多人所研究。同时亦为许多人在研究光合作用时作为模型物。Tomoji KAWAI等和Takashi KATSO等分别在以金属铂为基底的四苯基卟啉  相似文献   

20.
在光合作用中,叶绿素的光系统Ⅱ经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协同作用,可利用光能来分解水和放出氧气,现已证实光系统Ⅱ(PSⅡ)中的水分解中心(WOC)与高价锰有关,一个由氧架桥的四核簇状锰的活化中心模型已被广泛地接受。本文主要介绍关于WOC和模型配合物研究的最近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