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聚氨酯-高氯酸锂固态离子导体的低频交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聚氨酯-高氨酸及固态离子导体的交流阻抗谱,分析了离子导体的温度依赖性和低频介电特性.结果表明,聚氨酯-高氨酸锂固态离子导体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率,导电率的温度依赖性服从经验的VTF方程,离子导体表现出非Debye型介电行为.  相似文献   

2.
聚甲基硅氧烷与极性物质、锂盐共混体系的离子传导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柔顺性和成膜性,以及极性物质溶解无机盐的性能,制得了有较高离子传导率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膜.极性物质的种类与含量,高氯酸锂的含量及温度对膜的离子传导性有影响。由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二醇双锂及高氯酸锂组成的共混体系其离子传导率室温达2.63×10-5Scm-1.当此体系不含高氯酸锂且醇锂含量较高时.随醇锂含量增加膜离子传导率增加较快,室温下最高可达2.24×10-6cm-1,有可能得到性能较好的含聚乙二醇锂的单离子导体。  相似文献   

3.
锂单离子导电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是一类锂离子迁移数接近1的锂离子导体,可以有效避免阴离子移动产生浓差极化,从而提高锂电池的容量以及循环性能,成为近年来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锂单离子导电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数较高的体系,并简要评述了锂单离子导电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高分子凝胶电解质高氯酸锂-碳酸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LiClO4-PC-PMMA)的离子导电性、导电机理以及在电色Smart窗中的应用.其离子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Vogel-Tammann-Fulcher方程,并与体系的PMMA质量百分数、玻璃化温度(Tg)、碱金属盐的浓度等有关.当LiClO4浓度为0.5mol/L,PMMA=35%时,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光学透明度及较高的室温离子电导率(σ=8.75×10-4S/cm).由其组装成的全固态电色Smart窗具有良好的光谱特性,可见光调制范围为40%~60%;具有良好的光开关特性,响应时间仅为5s.  相似文献   

5.
固态离子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产生,是由于发现了一类具有高电导率的离子导电的固体(称为快离子导体、超离子导体或固体电解质)。这类导体和电子导体不同,在传递电荷的同时还伴随有物质迁移。这种特性赋予它们多方面应用的可能性。例如,作为各种燃料电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分子凝胶电解质高氯酸锂 碳酸乙二醇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体系(LiClO4 EC PMMA)的离子导电性、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该体系的离子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服从VTF方程.当LiClO4的浓度CLiClO4=15mol/L、PMMAwt%(质量百分数)=35时,其离子电导率达极大值δ=192×10-3S/cm,光学透明度高,在空气中的稳定性较好,且具有一定的粘附性.该体系在102℃以下的热稳定性较高(失重率为328%);电化学稳定性窗口为45V,可满足固态电致变色“Smart”窗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脂肪族聚丁二酸酯,对他们的结构和性能作了表征。发现聚酯存在多晶现象,其熔点有奇偶性变化规律。探索了由此系列聚酯与高氯酸锂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的结构和离子导电性。无机盐的加入提高了电解质的玻璃化温度但降低了聚酯的熔点及结晶度。聚酯电解质的晶体类似于聚酯,其无机盐主要溶解于聚酯的无定形区域。聚酯系列电解质的导电率也有偶奇效应,与熔点变化相反;熔点高的电解质导电率低,熔点低的电解质导电率高。电解质的导电率随温度改变而变化,在室温下电解质的导电率可达10^-6s/cm。高分子链上侧基的引入将大大降低电解质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8.
多嵌段聚醚氨酯脲为基质的新型高分子固态离子导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聚乙二醇型多嵌段聚醚氨酯脲,而且用这类聚醚氨酯甩与高氯酸锂制得了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固态离子导体复合物。在室温和50℃之间,其电导率比聚环氧乙烷为基质的固体电解质的高一到二个数量级,它还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因此,对于室温薄膜蓄电池来说,这种新型的固体电解质是一类良好的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酯交换反应合成了一系列脂肪族聚丁二酸酯,对他们的结构和性能作了表征。发现聚酯存在多晶现象,其熔点有奇偶性变化规律。探索了由此系列聚酯与高氯酸锂形成的固体电解质的结构和离子导电性。无机盐的加入提高了电解质的玻璃化温度但降低了聚酯的熔点及结晶度。聚酯电解质的晶体类似于聚酯,其无机盐主要溶解于聚酯的无定形区域。聚酯系列电解质的导电率也有偶奇效应,与熔点变化相反;熔点高的电解质导电率低,熔点低的电解质导电率高。电解质的导电率随温度改变而变化,在室温下电解质的导电率可达10~(-6)s/cm。高分子链上侧基的引入将大大降低电解质的导电性。  相似文献   

10.
双离子AB交联型聚醚类固体电解质及其电流变液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α,ω-双甲基丙烯酰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与高氯酸锂络合,分别用溶液聚合和反相悬浮聚合合成了双离子AB交联型聚醚类高分子固体电解质(ABCPE2)及其组成的无水电流变(ER)液.研究了ABCPE2本身的离子导电性和含ABCPE2的ER液的活性和电性能,并用扫描电镜表征了ER液中的粒子.获得了离子导电率高达8.0×10-5S/cm(25℃)的高分子固体电解质和活性较高的无水ER液.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固相反应法制备出固态质子导体SrCe0.95Yb0.05O3-α,并使用X射线衍射分析法及低频阻抗测量法对其电子结构和导电特性进行了研究.X射线分析结果表明,该物质为钙钛矿晶体结构,具有p型电子空穴和氧离子空穴.在低温下主要为电子导电,且电子导电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含氢气环境中,当温度高于550 K时, SrCe0.95Yb0.05O3-α具有明显的质子导电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质子导电性增强.当温度高于800 K时,质子是导体中的主要载流子,质子电导率可达4.5 mS/cm.  相似文献   

12.
低聚醚磺酸锂/梳形聚醚复合物的单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聚醚磺酸锂/梳形聚醚复合物的单离子导电性郑云贵,万国祥(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成都610041)关键词低聚醚磺酸锂,单离子导体,阳离子迁移数聚合物阳离子导体一般采用单体盐与能促进离子迁移的单体通过共聚或将其均聚物共混的方式制备’‘-‘’.由于...  相似文献   

13.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中的离子状态与导电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备得到了一种新颖的聚氨酯和丙烯酸酯复合梳形交联聚合物 (Combcross linkedpolymer) ,并以此聚合物为基体加入不同含量的高氯酸锂盐制得一系列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其室温电导率可以达到 3 4× 10 - 5S·cm- 1 .通过Raman、DSC、SEM及电性能等研究了电解质中的盐浓度与离子存在状态及离子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随着盐浓度的增加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中离子对的比例和电导率都迅速增加 ,说明离子对 (由多个醚氧原子、阴离子和阳离子组成 )对体系导电起着积极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制备Na5YSi4O12及其离子导电性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钠快离子导体Na5YSi4O12(简称NYS)的纯相,应用交流阻抗谱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离子导电活化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用不同制备的样品烧结体表面进行了观察,与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的NYS离子导体相比,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NYS烧结体具有较好的界面效应。  相似文献   

15.
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钠快离子导体Na_5YSi_4O_(12)(简称NYS)的纯相,应用交流阻抗谱技术测定了样品的离子电导和离子导电活化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用不同方法制备的样品烧结体表面进行了观察。与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的NYS离子导体相比,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的NYS烧结体具有较好的界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步点击聚合反应制备了软硬段交联共聚物基锂盐离子导电弹性体,其可作为柔性应变传感器用于监测手指弯曲和摩尔斯电码传输信息.硬段组分采用液晶基元,使膜在拉伸过程中分子趋于有序排列,增强弹性体的力学性能.软段组分采用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Mn=750 g/mol),不仅能增加离子导电弹性体的断裂伸长率和透明度,而且所含的醚氧链段能解离锂盐和传输锂离子,提高离子导电弹性体的导电率.通过优化组分间的比例能得到高应变灵敏度和循环稳定的离子导电弹性体.  相似文献   

17.
BaCe1—xRExO3—0.5x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离子导电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志奇  蒋凯 《应用化学》1998,15(3):22-25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钙钛矿结构的BaCe1-xRExO3-0.5x(RE=La,Nd,Sm,Eu,Gd,Dy,Ho,Er和Y)复合氧化物,通过XRD和热分析对样品结构及生成过程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交流阻抗谱,讨论了稀土离子掺杂对BaCeO3电性质的影响.溶胶-凝胶法比固相反应法合成温度降低了600~800℃,稀土掺杂使BaCeO3离子导电率提高了10~40倍.  相似文献   

18.
以聚醚聚氨酯和硬段模型化合物为聚合物基体,高氯酸钠为掺杂盐,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聚氨酯/硬段模型化合物/高氯酸钠复合物,利用FR-IR,DSC,AFM和复阻抗谱等表征手段对其形态和性能进行了基团和羰基都可与钠离子进行络合,温度变化可以导致不同程度的络合,在低盐浓度下,复合物的Tk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上升,而在一定的浓度之上,玻璃化转变温度又明显下降;通过调整盐的含量可以得到不同的表面形态。随着温度的升高,该体系的离子电导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多相高分子快离子导体阻抗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LiClO4掺杂的聚乙二醇聚氨酯双离子导体及磺酸型聚乙二醇聚氨酯离聚物单一离子导体的阻抗谱,给出了多相快离子导体交流阻抗测试系统的等效电路.通过阻抗谱计算机解析,计算得出了样品的基本电学参数.通过讨论界面阻抗的色散现象,计算出样品的离子电导率,和阻抗谱解析法得到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0.
电化学的前沿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电化学是物理化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电子导体-离子导体、离子导体-离子导体的界面现象、结构和化学过程,以及与此相关的现象和过程.电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电解质的研究,即电解质学(或离子学),包括电解质的导电性质、离子的传输特性、参与反应的离子的平衡性质等,其中电解质溶液的物理化学研究常称电解质溶液理论;(2)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