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长余辉发光玻璃SrAl2O4∶Dy, Eu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在低熔点破璃中掺杂一定量的长余辉发光粉制备了性能优良的长余辉发光玻璃。在保证发光玻璃均匀透明的基础上,发光性能随发光粉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强,尽量降低假烧温度和减少保温时间可以保持良好的发光性能,在还原气氛制备的发光玻璃性能优于在空气中制备的。煅烧工艺对发光玻璃的微观结构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共沉淀-熔盐焙烧法制备Y2O3:Eu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共沉淀-熔盐焙烧法制备了Y2O3:Eu红色荧光粉,研究分析了EDTA、柠檬酸+氨水、淀粉等3类络合剂、沉淀温度及熔盐对其发光性能、粒度及形貌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柠檬酸+氨水为络合剂、草酸为沉淀剂制备钇铕的草酸盐前驱体,然后加入(Na2CO3+S+NaCl)复合熔盐在1200 ℃下焙烧2 h即可制得发光强度高出商用粉5%的近球形Y2O3:Eu.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备了不同MgO添加量的Al2O3透明多晶陶瓷;研究了Al2O3透明陶瓷的光谱性能,发现在410和294 nm处有明显的发射峰.通过对其激发和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它们分别是由F+和F色心造成的.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这些色心是由于陶瓷中加入的添加剂MgO产生的氧空位所致.  相似文献   

4.
5.
白光LED用荧光材料Ba3 Gd( BO3 )3:Eu3+的发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 掺杂的三元稀土硼酸盐Ba3Gd(BO3)3发光材料, 通过X射线衍射 (XRD) 、荧光光谱和扫描电镜 (SEM) 等测试手段对Ba3Gd(BO3)3:Eu3+ 荧光粉的制备条件、发光性能以及形貌进行了研究. XRD结果表明, 在1000 ℃时可得到Ba3Gd(BO3)3 纯相. 扫描电镜照片显示颗粒基本为球形, 粒径约为200~400 nm. 发光光谱测试表明, Ba3Gd(BO3)3:Eu3+荧光粉在近紫外区(UV) (396 nm)和蓝光区(466 nm)可以被有效地激发, 分别用255和396 nm的紫外光激发样品时, 以Eu3+ 的 5D0-7F2 (611和616 nm) 超灵敏跃迁为主要发射峰. 当Eu3+的掺杂浓度为10%(摩尔分数)时, Ba3Gd(BO3)3:Eu3+ 在611和616 nm处的发光强度最大. 因此, 这种荧光粉是一种可能应用在白光LED上的红色荧光材料.  相似文献   

6.
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均匀球形的Gd2O3:Eu3+@Y2O3核壳结构纳米发光材料.XRD结果表明经过800℃焙烧后样品为立方晶系的Gd2O3,并且晶体发育良好,包覆Y2O3之后Gd2O3的衍射峰位置无明显变化,但随着包覆厚度的增加,出现了立方晶系Y2O3的衍射峰.FTIR谱图观测到了Gd-O,Y-O伸缩振动吸收峰,随着包覆厚度的减少吸收峰增强,认为当包覆层的厚度适当时,颗粒表面的悬空键(断键)变少,Gd(Eu,Y)-O键增多所致.SEM表明包覆前后样品为均匀分散的球形结构.XPS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表面包覆上了Y2O3.荧光光谱表明:纳米Gd2O3:Eu3+表面包覆不同厚度的基质Y2O3后,均观测到Eu3+离子的特征红光发射,当包覆厚度R=4:1时的发光强度比未包覆的Gd2O3:Eu3+增强,认为核-壳型样品降低了纳米Gd2O3:Eu3+的表面效应给发光强度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共沉淀法和燃烧法分别制备得到纳米和亚微米的Lu2O3∶Bi^3+的粉末晶体。立方结构,属Ia3^-[206]空间群,晶格常数a=1.039 nm,密度高达9.4 g·cm^-3。利用XRD,TEM,荧光光谱和阴极射线发光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方法和条件对制成样品的结构、形貌、发光亮度、光谱以及余辉的影响。两种方法制得的样品在紫外和阴极射线激发下,有亮度较高的兰青色的发光。余辉较短,衰减曲线是单指数型。  相似文献   

8.
La2O3对氧化铝透明陶瓷显微结构和透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传统无压烧结工艺在氢气氛下制备Al2O3透明陶瓷。实验结果表明:MgO和La2O3复合添加时,随着La2O3掺杂量的增加体积密度总体上保持上升的趋势。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陶瓷的致密化程度增大,残余气孔逐步排出,晶粒进一步长大。采用La2O3和MgO复合添加比单独掺入MgO陶瓷样品透过率更高,掺杂效果更好。在烧结温度为1750℃,保温时问为1h条件下,在波艮为300~800nm测试范围内,陶瓷样品的全透过率大于82%,最大值为86%。  相似文献   

9.
采用草酸沉淀法,通过填加表面活性剂四丁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金属离子K+,Mg2+,Ba2+,制备出稀土发光材料Y2O3Eu3+,利用XRD与激发和发射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与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同时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对Y2O3Eu3+的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对发光材料Y2O3Eu3+的发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以同时加入四丁基溴化铵和Ba2+以及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Mg2+对Y2O3Eu3+粉体的发光性能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物理法对商品化稀土荧光粉Y2O3:Eu^3+进行改性,考察了真空干燥温度、焙烧温度对其发光性能的影响。SEM和TEM观测结果表明,经过200℃真空干燥后,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荧光粉的分散性得到改善,且以纳米颗粒为主(5~85nm)。XRD测量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Y203:Eu^3+的结晶度逐渐增加。发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真空干燥温度为200℃,焙烧温度为1200℃时得到的样品的发光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Gd2O3:Eu3+ X射线溶胶-凝胶发光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辨率X射线成像系统要求其发光材料同时具有X射线截止本领强、光产额高、余辉短以及与光电器件波长匹配好等特性. Gd2O3:Eu3 因其优越的发光性能和Eu3 红光发射等优点而在高能射线激发发光材料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透明X射线薄膜发光材料具有更高的衬度和空间分辨率、热传导率、均匀性和附着力等优点[1], 因而有望成为取代传统荧光粉的新一代X射线成像材料. 在各种薄膜制备工艺中, 溶胶-凝胶法以其价格低廉、工艺简单、制备温度低、均匀性好、可实现微量掺杂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重视, 通过该方法并辅以适当的后处理工艺可制备出透明、致密的薄膜.  相似文献   

12.
用透射电镜拍摄球形CGd2O3∶Eu纳米晶,并研究了室温下它的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900℃制备的体材料和相应的纳米晶相比,其激发光谱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以基质激发带为主导,电荷转移带(CTB)很弱,而后者以CTB为主。在绝缘体稀土氧化物中,可以忽略纳米效应对Eu3+离子的4f4f能级跃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尿素为燃烧剂,乙二醇为分散剂采用燃烧法制备了Gd3Ga5O12∶Eu3+纳米晶。利用X射线衍射、电镜和荧光光谱对前驱体和热处理后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发光性能进行了表征。XRD结果表明:700℃热处理2 h即可获得立方结构Gd3Ga5O12∶Eu3+纳米晶。根据Scherrer公式估算经700℃和900℃热处理2 h获得的纳米晶的一次性粒径分别为28 nm和42 nm。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结果表明:特征发射峰来自于5D0-7FJ跃迁,而来自于Eu3+的5D0→7F1的磁偶极跃迁发射最强;宽激发带主要来自于Eu-O电荷迁移带和Gd3Ga5O12基质吸收。发射强度和激发强度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制备了Ce0.8Gd0.2O1.85(GDC82)阳极材料。用TGA-DSC对前驱体物料烧结过程进行分析。用XRD,SEM,直流四探针法,TPR等技术对材料的性能进行表征。前驱体物料经燃烧后,900℃下烧结4 h后,得到单一萤石结构的材料。在50~850℃范围内,GDC82材料在空气气氛下的电导率整体较小,且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在850℃为0.05 S.cm-1。GDC82在H2气氛下的总电导率整体增加,且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850℃达到0.4 S.cm-1。GDC82与电解质材料La1-xSrxGa1-yMgyO3-δ(LSGM)混合物在1200℃下烧结15 h后,有少量MgCe杂相生成。GDC82与La1-xSrxCr1-yMnyO3-δ(LSCM)阳极材料化学相容性较好。GDC82对氢气和甲烷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EXAFS)研究了不同掺杂浓度Nd3+:Lu2O3纳米粉体和透明陶瓷中Nd3+的局域结构.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Nd3+均以固溶取代Lu3+的方式进入Lu2O3基质晶格,掺杂Nd3+原子的第一配位键长约为0.225 nm,小于Nd2O3纳米粉中Nd-O第一近邻键长0.251 nm,而大于...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Fe3O4@Gd2O3:Eu3+核壳结构磁光双功能复合粒子,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分析表明:700℃煅烧后Fe3O4表面包覆上了结晶良好的立方晶系的Gd2O3:Eu3+.TEM照片表明:所得的复合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和完美的球形,构成核的Fe3O4颗粒的尺寸在200~300 nm之间,Fe3...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组装成的胶晶模板作为铸模,溶胶-凝胶法辅助获得大孔LiNi0.8Co0.1Mn0.1O2 (NCM811)正极材料.结果 表明,利用PMMA作为造孔剂,形成了由100nm的颗粒堆积而成的大孔结构,这种结构有效地提高了材料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大孔NCM811在0.1C的首次放电...  相似文献   

18.
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出Li+,Er3+共掺杂Gd2O3纳米粉体,将粉体压片成型后在1500℃真空条件下烧结10 h成功制备出Li+,Er3+共掺杂Gd2O3半透明陶瓷。对粉体和半透明陶瓷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显微结构和上转换发光特性等用XRD,TEM,SEM,FL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和研究。结果表明:Li+和Er3+均匀地溶解于Gd2O3晶格之中。粉体颗粒近似球形,粒径约20~30 nm。烧结后半透明陶瓷致密度高,未见气孔存在,透光率高;在980 nm LD激发下有两个峰值波长分别为561 nm(绿光)和658 nm(红光)上转换发光带,分别对应4S3/2/2H11/2→4I15/2和4F9/2→4I15/2跃迁;Li+的掺杂抑制了Gd2O3由立方到单斜的相变,且使陶瓷样品中Er3+的上转换发光强度显著增强,红绿光之比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以稀土氧化物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液,加入适量的聚乙烯醇做成膜物质,用浸渍拉提法在石英玻璃表面上得到均匀的薄膜,然后经过适当的干燥和热处理得到Y2O3∶Eu3+发光薄膜.讨论了Eu3+的掺杂浓度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发光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Eu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8%(摩尔分数),薄膜的发光性能随热处理温度提高而增强,当热处理温度达到700℃后,薄膜的发光性能基本上稳定.同时用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