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欧洲的历史进程中,最为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教会具有平衡皇帝的权威,这也是欧洲成长为多元化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环.作为实质意义上“异教”的基督教挤掉罗马人的多神教,反客为主,并逐步蔓延到欧洲人的血脉中影响至今,教权这个在君士坦丁堡之前完全无法想象的东西,却在313年米兰赦令之后一路走高直到教皇成为“普世牧首”.这个创造物究竟是如何从依附于皇权做到与皇帝们分庭抗礼的?这一段权力的更迭无疑是研究社会权力来源的最好实证.  相似文献   

2.
高校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惩戒权"和大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教权"并存是一个长期存在却深刻影响高校教育质量,进而影响学生教育利益、教师职业发展及师生身心健康的关键问题。高校教师惩戒权与学生评教权应是平等主体间享有的正当权利。教师惩戒权须在教学过程中行使,对违规离开教学活动场所、违反基本教学规范、扰乱教学正常秩序、行为有违基本道德等行为的学生有权采取训斥、写检讨、扣分等惩戒措施,但惩戒权的使用应适度且合理,行使时应当尊重学生人格权;学生评教内容不能任意拓展,且应当尊重教师人格,当发生学生放弃评教的情形时,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与评教,而不是利用其行政管理公权力强制学生参与评教。只有当这两种权利在冲突中不断寻求平衡时,才有利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向前。  相似文献   

3.
在封建专制社会条件下,皇帝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明代专制主义极端发展,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超过历代。皇帝不仅通过他所掌握的最高司法权控制着全国的司法,而且把这种权力不断地扩大,使其为强化政治和经济的皇权服务,从而导致司法的专横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没有过民主体制,也没有民主体制建设以及最高权力制衡方面的专门理论。但是在反映下层人民历史观和政治理想的历史演义小说、戏曲中,却塑造了一类能制约皇权的人物。此类演义剧对皇帝权威、皇权的合法性、最高权力的运行机制都有新的认识,反映了下层民众对不受约束的专制皇权正当性的怀疑与否定,以及对一个能监督皇权的,代表正义与民望之权力的期望与设计。历史演义剧中的这种朴素的皇权制约思想,是民众共同心理的产物、普通愿望的表露、集体理念的阐述。由此我们看到,西方政治理论极力宣扬的权力制衡思想,在古代中国民间也有朦胧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罗马天主教会在中世纪西欧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几乎每个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听从当地教会的指挥,同时也是世俗政权的臣民,又服从于国王。于是西欧社会一直存在着教权和王权两个中心,二者在相互合作的同时又各怀鬼胎,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政体:二元政体。教权和世俗政权均在社会领域中发挥着作用,这种政体对西欧近现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戴桂菊 《世界知识》2013,(12):42-43
5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京会见了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这也让中国人对俄罗斯东正教给予了多一些的关注。俄罗斯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大国,也是宗教派别最多的国家之一。旧俄时期,东正教长期作为俄国的国教而存在。苏联解体后,随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新俄罗斯的政教关系迅速"回暖"和升温。1991年末,东正教徒占俄罗斯国民总数的34%。2012年底至2013年初,俄罗斯的东正教徒已经占国民总数的75%~79%。此外,俄罗斯东正教会还是东正教世界15个牧首区中规模最大的宗教组织。  相似文献   

7.
明代自洪武后期至成化年间,内官渐涉朝玫。弘治一朝.怀恩、蒋琮等内官直接间接地干预朝政,但对政局的危害相对较弱。从弘治朝看明代内官干政,皇帝纵容及内外相制统治术的运用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严嵩是明代官僚士大夫中较有作为的一个。在专制皇权制度下,严嵩被迫与群臣一样献媚君上,对世宗的失德失政行为不敢大胆诛阻,甚至被迫代为推行,但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严嵩时常委婉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世宗沉迷声色不理朝政的情况下,严嵩并没有象其它许多官僚士大夫一样碌碌无为,甚至愤而辞官离去,而是恪守忠君之道,代行积极有为之政。他倡导节俭,与民休息,反对大兴土木,御虏抗倭,为明王朝惨淡经营了二十年。由于严嵩要有所作为,就必然要干预六部的事务,尽管他始终小心谨滇,仍不可避免地触犯了皇权,而遭到群臣的非议弹劾,当年老不济时,即被专制皇帝无情地抛弃。  相似文献   

9.
自钱穆先生发表论文以来,皇权与相权关系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有学者以皇权多受宰相限制而得出相权加强的结论,未免有失公允。表面上皇权确实受相权限制,但只要深入考察,就会发现真正限制皇权的是宋代的士大夫群体、祖宗家法、儒家礼法以及统治者自身的统治理念。宋代之相权较唐代而言,确有削弱之势,且一直持续至明、清,这与皇权不断加强的大趋势相一致。而南宋权相的出现,一是皇权的主动授予,二是皇权的被迫让渡,即权相所行使的并非实际的相权,而是部分皇权。因此,南宋相权增强乃是一种假象,且这种假象给后世学者研究这一问题增加了很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10.
在孔飞力的《叫魂》中,盛世下的皇帝、官僚集团粉墨登场,以权力为工具为了各自的利益而进行博弈,加强集权的背后预示着皇权的力不从心,盛世外衣下的社会动荡预示着清朝走向衰亡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文章扼要述评了德国中世纪骑士文学的兴衰,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德国骑士文学的三种主要体裁;英雄史诗、骑士传奇和宫廷情歌,并对这睦伤口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人的觉醒"是汉末士风变化的基本特点。然而,汉末"人的觉醒",并未完全回归到先秦之士"志于道"的政治超越的精神状态,而带有强烈的政治依附性,只不过这种依附由汉鼎盛时期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皇权依附逐步向集团依附转化。这种士风的变化,始于党锢集团对皇权依附意识的解构,从而形成汉灵帝中平元年以后至建安时期皇权依附意识与集团依附意识的互动,正是这两种意识的互动深刻地影响了汉末政治结构的变化———皇权逐渐傀儡化,皇权专制逐渐让位于集团专制,并最终导致旧皇权的消亡与新皇权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林安梧 《孝感学院学报》2006,26(1):5-11,128
中国传统政治社会共同体之建立与宗教、理性之诞生相伴而生,而这与“皇权”与“孝道”相应,皆与“血缘性的纵贯轴”密切相关。顺着历史与哲学两层面而展开分析,周公之制礼作乐代表由部落王权走向普遍王权,隐含一王权的虚化与孝道之落实。就政治文化史、思想观念史而言,此即是由“帝之令”转而为“天之命”,是由畏惧生仁敬,由威权转道德,血缘性纵贯轴亦由此得以确立。值得注意的是,儒家原先的政治理想──王权虚化、孝道落实,并未真正成功。随着帝皇专制、绝对皇权的建立,孝道亦因之而被异化了,因而专制性的纵贯轴与血缘性纵贯轴极奇诡地合为一体。然而,时至今日现代化的发展,孝道已逐渐由血缘性纵贯的专制皇权中解放开来,走向人际性的互动轴,孝道也有着崭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重回中世纪     
杨虹 《世界博览》2009,(3):85-85
一天,主管本州中部旅游的孩儿爸Michael突然问我想不想看中世纪真人秀。“真人秀?还是中世纪的?”我一时摸不着头脑,他笑了笑说:“这周六我们去弗瑞莎赫(Friesach)。”弗瑞莎赫建于1215年,是奥地利克恩顿州最古老的中世纪遗址,一座美丽而安静的小城,至今仍保留着完好的中世纪教堂和骑士的城堡。Michael曾经对我说,很多美国中学生愿意付50欧元一晚到弗瑞莎赫来过暑假。  相似文献   

15.
除名制是中国古代政权对罪吏的官爵进行免夺,并在一定期限后仍可听其叙官的一种刑罚制度。这种刑罚起于先秦时期,"除名"之称却始于汉。历魏晋南北朝,除名制始终是各朝对罪吏的常用处罚手段。隋朝除名制具有运用次数多、适用范围广、打击对象广、受专制皇权影响大等特征。除名制对隋朝政治、经济、军事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东汉的皇宫宿卫体系是在继承西汉皇宫宿卫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而形成的。东汉皇宫多层宿卫体系非常严密、宿卫军权高度集中,这利于东汉皇权的集中和强化。然而,东汉后期,随着外戚和宦官势力的不断膨胀,他们为把持国政,都争相把控制皇宫宿卫力量作为争夺权势的强力后盾,使东汉皇宫多层宿卫体系成了外戚和宦官削弱和控制皇权的凭借。  相似文献   

17.
卓一 《世界博览》2014,(9):74-75
正爱沙尼亚的穆胡岛(Muhu),这个曾经海盗出没的地方,现在却成了漫步者的天堂。也许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未受过外界影响,从而保持了神秘、独特的自然风光,迷住了每一位找寻世外桃源的人。坐船到达Muhu岛大概30分钟。下船之后便租了车,迫不及待地直奔帕达斯特庄园酒店(Padaste Manor)。因为一早就听过它的大名,所以在行程中,怎么也要安排一晚,感受一下中世纪的庄园生活。入口处有专人迎接,庄园也对普通游客卖票开放。空旷的绿茵中,一座粉红色与白色相间的  相似文献   

18.
何静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4):135-138
欧洲中世纪经文歌是复调音乐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音乐体裁之一,通过对经文歌产生的背景、形成过程及其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中世纪世俗音乐向宗教音乐渗透的过程及经文歌对西方音乐发展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世纪音乐教育主要表现在音乐教育思潮的形成、记线谱的发明、神职人员的培养等方面,其不仅体现了当时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而且为以后欧洲乃至世界的音乐教育的发展积累了成果与思想.  相似文献   

20.
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的成败原因比较一直是中日史学界的研究热点。本文试从旧利益集团的构筑态势、分化旧利益集团组合新利益集团过程中的策略运用和皇权在此过程中稳定凝聚功能的发挥三大角度探析二者成败原因,并从中得出相应的历史结论。对今天我国的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