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硼掺杂多晶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中  许春芳 《分析化学》1995,23(7):824-827
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研究了硼掺杂多晶金刚石薄膜电极(DFE)的若干电化学特性。电极面积4×4mm^2。在0.1mol/L KCl,NaNO3,NaOH和KH2PO4+Na2HPO4(pH=6.86)电解质溶液中电势窗口均为-500 ̄+800mV;而在0.1mol/L HCl和H2SO4溶液中电势窗口为-200 ̄+1100mV.K3Fe(CN)6的氧化峰电位为+500mV,与Pt电极测量相同;校正  相似文献   

2.
影响苯胺电化学计量聚合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斌  肖跃武 《分析化学》1995,23(12):1414-1417
本文对影响苯胺电化学计量聚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这些因素包括:电化学聚合方法、电极电位(E)、电流密度(I),以及苯胺单体和酸溶液的浓度等,实验结果表明,最合适的聚合方法为恒电流法,其条件为:电极电位不大于0.70V(vs.SCE)聚合电流密度(I)约为0.05mA/cm^2,苯胺单体浓度为1.1mol/L,酸(HCl)的浓度则为2.2mol/L  相似文献   

3.
脱氧核糖核酸变性和损伤的吸附伏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宗鹏  卢莠芬 《分析化学》1996,24(4):463-466
本文用汞电极(HMDE)二次导数阴极吸附伏安(SD-AdCSV)和碳电极(GCE、CPE)导数循环伏安(FD-CV)法研究了核酸受热、紫外线、超声波和丝裂霉素C(MMC)作用下的变性作用。在0.1mol/L(K2HPO4+KH2PO4)-0.1mol.L NaCl(pH7.0)底液中,吸附的单股(ss-)和双螺旋(ds-)DNA分别在HMDE上得到特征还原峰P3和P2,和在碳电极上得到氧化峰A。物  相似文献   

4.
王桂芬  朴元哲 《分析化学》1998,26(12):1490-1493
应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对多菌灵在破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进行了研究。在pH=9.0的2mol/L NH3-NH4Cl底液中,对其进行循环伏安扫描,发现于0.61V(vs.Ag/AgCl)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微分脉冲伏安法殉菌灵的检测限为4×10^-8mol/L。多菌灵的浓度在5.0×10^-7 ̄1.0×10^-5mol/L间与微分脉冲伏安峰电流呈线性关系(r=0.9942)。对于1×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聚色氨酸修饰玻碳电极(Poly-Try/GC)的制备,用循环伏安法探讨了膜的电化学性质。在pH=6.6的PBS中,膜的循环伏安图上有两对氧化还原峰。掺杂金属离子Ni(Ⅱ)后的该聚合物膜修饰电极(Poly-Ni(Ⅱ) Try/GC)对甲醇的催化活性大大提高,在0.01 mol/L NaOH中甲醇的氧化峰电位在0.65 V,而同样条件下在空白玻璃电极(GC)和Poly-Try/GC上甲醇的氧化峰电位要正得多。在0.15 mol/L甲醇溶液中循环伏安扫描150 min后,峰电流密度由1060 μA/cm~2降低至885μA/cm~2,然后峰电流密度不再降低,说明在电催化氧化甲醇过程中电极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单宁的电化学氧化及伏安测定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玻碳电极(GCE)为工作电极,KH2PO4-Na2HPO4为支持电解质,通过循环伏安法首次观测到了单宁的不可逆氧化峰。在单宁浓度为1.0×10~(-7)~1.2 × 10~(-5)mol/L范围内与其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1.3×10~(-8)mol/L。在中药五倍子浸提液中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实验,其平均回收率为100.6%。该法简便、快速,用1.0×10~(-6)mol/L的单宁溶液重复测定11次,RSD为2.l%。对其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升富  杜丹  邹其超 《分析化学》2002,30(2):178-182
制备了磷钼杂多酸-L-半胱氨酸自组装超分子膜电极(P2Mo18-L-Cys/Au)。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ATR-FTIR)光谱表征了膜的组成。研究了该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发现它在1.0 mol/L H2SO4溶液中,于0.0~0.7V(vs.SCE)间CV扫描出现两对稳定、可逆的氧化还原峰,其中峰电位分别为Em1=0.334 V,Em2=0.188V,对应着P2Mo18O_(62)~(6-)的两步2电子-2质子反应;计时库仑法计算了薄膜内的电子传递系数D为5.01 × 10~(-8)cm2·s~(-1)。该膜电极对酸性溶液中的NO_2~-有明显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初步探讨了电催化机理。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其还原峰电流与NO_2~-的浓度在2.0 ×10~(-6)~2.0 × 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3,检测限5.0×10~(-7)mol/L。该电极用于模拟水样中NO_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苯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苯酚对I^-1催化Ce^4+-As(Ⅲ)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用催化动力这光度法测定痕量苯酚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0.001mol/LCe(SO4)2,0.00125mol/L,As2O3,0.01mg/L,KI,0.0125mol/L,H2SO4和0.13%(w/v)NaCl溶液中测定苯酚,其表面摩尔吸光系数为2.1×10^5L.mol^-1.cm^-1,线性范围  相似文献   

9.
在0.1mol/LNH4Ac(pH7.8)底液中,氯氮平(CLP)在汞电极上有一线性扫描还原峰,Epc=-1.34V(vs.Ag/AgCl).该峰具有明显的吸附性,吸附粒子为CLP中性分子.测得CLP在汞电极上的饱和吸附量为2.7×10-10mol/cm2,每个CLP分子所占电极面积为0.62nm2,CLP在悬汞电极上的吸附符合Frumkin等温式.测得吸附系数β=6.28×105,吸引因素γ=0.75,电子转移数n为2,不可逆吸附的转移系数α为0.53.探讨了CLP在汞电极上的还原机理,并建立了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CLP的最佳条件,检测限为8.0×10-9mol/L.  相似文献   

10.
杨运发  时莉 《分析化学》2000,28(8):974-977
用线性扫描伏安法(ISV)、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循环伏安法(CV)在玻碳电极 (GCE)上研究了麦地霉素(MD)在不同介质中的阳极伏安行为。发现在0.1mol/L Na_2HPO_4溶 液中于0.75V(υs. Ag/AgCl)左右产生一个阳极氧化峰,峰高与MD浓度5 × 10~(-5)~1×10~-1g/L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用本法不需分离直接测定了药物制剂和加标尿样。RSD为1.8%(n= 10)。尿样中MD的回收率为95%~115%。实验结果表明MD的电极氧化反应为不可逆过 程。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聚苯胺(PAn)膜电极在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溶液中电化学处理或浸泡后的循环伏安(CV)曲线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An膜电极在 DMcT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处理或浸泡过程可使DMcT进入PAn膜内部与PAn形成复合物。PAn对DMcT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可能和二者之间形成的电子给体-受体复合物有关。该复合物的电何尝氧化还原特性不同于PAn对DMcT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可能和得之间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聚苯胺(PAn)膜电极在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T)溶液中电化学处理或浸泡后的循环伏安(CV)曲线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PAn膜电极在DMcT溶液中进行电化学处理或浸泡过程可使DMcT进入PAn膜内部与PAn形成复合物.PAn对DMcT的电化学催化作用可能和二者之间形成的电子给体-受体复合物有关.该复合物的电化学氧化还原特性不同于PAn和DMcT,其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和可逆性均优于DMcT.  相似文献   

13.
《Analytical letters》2012,45(13):2545-2557
ABSTRACT

Polyaniline, which was electroactive in pH5.5 NaAc-HAc buffer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lectrochemistry of some heme proteins. The polyaniline was electropolymerized and deposited on a macro- and a micro- platinum electrode successfully. The optimum preparation method and conditions were that the polymer film was polymerized by a galvanostatic method with 35 μA/cm2 current density in a 2.0 mol/L HCl solution containing 1.0 mol/L monomer under nitrogen atmosphere. The deposit amount was about 7.0 mC/cm2 for the macro- and 8.5 mC/cm2 for the micro- electrod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commonly used heme proteins, myoglobin and hemoglobin, could exhibit useful current responses at the polymer coated electrode. Since polyaniline modified electrode have a lot of virtues such as stability, good longevity, reversibility, conductivity etc., they may be useful for protein studies in the future. Another application of the polymer is, therefore, report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4.
金根娣  胡效亚 《应用化学》2009,26(5):597-601
本文研究了在玻碳电极上修饰不同物质所制得的pH传感器,通过电位滴定的方法比较得出先修饰聚苯胺,再修饰钴-氧化钴膜的电极对pH有较好的响应,能代替玻璃电极应用在实际样品测定中。探究了最佳修饰条件为:先在0.1mol/L苯胺的盐酸(1mol/L)溶液中, 电位范围为-0.2~1.0V,以100 mV/s 的扫描速度循环伏安扫描 10圈修饰聚苯胺膜;接着在含2.0×10-4 mol/LCo2+的PBS (pH=7.5)缓冲溶液中, 电位范围为-1.2~1.2V,以100 mV/s 的扫描速度循环伏安扫描 5圈修饰钴-氧化钴膜。得到的修饰电极响应斜率为-61.60 mV/pH,响应范围pH 0.5~13。  相似文献   

15.
用在线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的方法对0.5mol/L硫酸水溶液中苯胺在ITO导电玻璃电极上的电化学聚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循环伏安条件下苯胺发生了电聚合,聚合速率与苯胺浓度成正关系;而且在线紫外-可见电化学光谱表明,在0.01mol/L苯胺溶液的电聚合过程的诱导期较长.恒电位条件下的在线紫外-可见电化学光谱显示苯胺浓度为0.05mol/L,电位为0.8V时,在ITO电极上苯胺低聚合物中间体可能产生于聚苯胺形成之前;而0.01mol/L苯胺在0.8V电位下不发生聚合,但在线紫外-可见光谱又显示此时在电极上可能存在小的苯胺低聚物的中间体;在线紫外-可见光谱表明这种中间体是可能产生并存在电极表面上的.  相似文献   

16.
2,2'-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及其聚合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的锂或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中 ,新型的聚有机二硫化物有可能成为最有应用前景的电池正极材料之一 [1] ,Visco等 [2 ]首次提出利用二硫化物中双硫键的断裂与再接 (即电聚合与电解聚 )化学性能应用于锂二次电池的充放电 .目前 ,对有代表性的有机二硫化物 2 ,5 -二巯基 -1 ,3 ,4-噻二唑(DMc T)进行了大量的研究[3~ 5] ,最近又提出通过合成新的聚有机二硫化物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6 ,7] .为了得到一种新型高电化学活性和高导电性的锂或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 ,本文通过化学方法合成2 ,2 -双氨基苯氧基二硫化物 (DAPD)单体 ,并通…  相似文献   

17.
尹斌  张祖训 《化学学报》1995,53(5):488-494
本文提出的循环伏安法理论, 它适用于不同厚度的聚苯胺膜电极, 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文中还列出了不同厚度的聚苯胺膜所得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8.
以石墨箔(GF)为工作电极, 采用循环伏安法(CV), 通过电化学聚合, 制备了聚苯胺(PANI)纳米纤维修饰GF电极(Nano-PANI/GF). 利用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Nano-PANI/GF修饰电极上聚合物的组成, 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Nano-PANI/GF修饰电极的表面形貌.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Nano-PANI/GF修饰电极在0.1 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H=6.9)中的电化学活性, 发现Nano-PANI/GF修饰电极在中性溶液中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 Nano-PANI/GF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AA)电化学氧化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 在0.2 V(vs. SCE)电位下, 在浓度范围1.7~2.0×103 μmol/L内, 抗坏血酸的氧化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 线性方程式为y=0.00013x+0.0031. 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的最低检测限为1.7 μmol/L(S/N=3).  相似文献   

19.
铂微粒修饰的聚苯胺薄膜电极对甲醛氧化的电催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电位扫描法把铂微粒沉积在聚苯胺(PAn)薄膜是上以制得铂微粒修饰的聚苯胺薄膜电极。该电极的催化活性以甲醛在0.5mol/L硫酸溶液中的电化学氧化测定。它集催化活性和电活性于一体,对甲醛在酸性介质中的电化学氧化显示了非常高的电催化活性。较之裸铂电极,PAn薄膜电极,其催化电流提高10倍。铂微粒的大小,分布和载量,甲醛的浓度,基体金属的种类等因素对电极材料的催化活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载铂微粒的聚苯胺薄膜电极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的载有金属铂微粒的聚苯胺(PAn)膜电极对甲醇在硫酸中的电化学氧化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电极材料中的铂微粒是沿着聚苯胺的纤维分布的,而且主要沉积在PAn膜的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