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以乙醇为抽提剂抽提润滑油中的N-甲基吡咯烷酮,并且研究了几个不同较低压力下的润滑油-N-甲基吡咯烷酮的汽液平衡,用计算机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拟合后所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2.
荧光光谱PLS法同时测定氨基酸混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酪氨酸,色氮酸和苯氨酸具有荧光,且荧光光谱相互重叠的性质,本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解析3种氨基酸的荧光光谱,克服了组分之间的重叠及非线性干扰,建立了一种新的同时测定了3种氨基酸分析方法,用于混合样中色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模拟人体生理条件(pH=7.4),用荧光光谱法结合多元曲线分辨-交替最小二乘法(MCR-ALS)研究盐酸克伦特罗(Clen)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采用同一滴加模式及荧光和紫外光谱方法研究盐酸克伦特罗与BSA的相互作用,对经典的荧光和紫外光谱数据矩阵加以扩展,增加实验数据的信息量;由渐进因子分析法(EFA)得到的因子数和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初值后,应用MCR-ALS对该扩展的2种光谱矩阵进行迭代计算,较好地分辨出传统方法无法得到的动态作用中各种物质的光谱图和浓度变化趋势图,并根据浓度趋势图计算出Clen与BSA的表观结合常数和结合比,结果与用双对数方程得到的结合常数和作用位点数吻合。通过同步荧光光谱法进一步发现克伦特罗对BSA的构象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芦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芦氟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反应,发现芦氟沙星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处理荧光猝灭数据.得到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热力学性质和结合位置等参数.  相似文献   

5.
盐酸多西环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盐酸多西环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特征,发现盐酸多西环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且盐酸多西环素的紫外吸收光谱和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发射光谱有一定程度的重叠,由此得出了其结合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作用距离.并根据其同步荧光光谱可以推断盐酸多西环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盐酸多西环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色氨酸残基结合所致.  相似文献   

6.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白杨素与人免疫球蛋白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结果表明,白杨素与人免疫球蛋白的相互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根据Frster的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白杨素在蛋白质中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锌(Ⅱ)没食子酸的配位行为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没食子酸(GA)、Zn^2-在接近生理条件下的配位行为及其与DNA的作用.探讨了溶液的pH值对配位行为的影响.计算了GA和Zn^2-在溶液中的配位数,推测了二元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以及DNA对GA-Zn^2-体系的荧光淬灭常数.结果表明GA单独存在时,几乎不与DNA发生作用.当GA与Zn^2-按1:1形成配合物后.可以与DNA发生作用.三元复合物的形成,使体系的吸收光谱红移,荧光强度降低.HPLC的保留时间改变.GA任Zn^2-介导下与DNA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1-芘基丁酸和L-苯丙氨酸通过酯化、偶合、酰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乙烯基荧光功能单体N-丙烯酰胺乙基-2-(1-芘基丁酰胺摹)苯丙酰胺(Py-Phe-DA),产率71.2%.经1^H NMR(核磁共振氢谱),MS(质谱)和FT-IR(红外光谱)等证实了它的结构和组成,并对中间体及产物的合成和分离纯化进行了讨论.该单体与牛血清白蛋白反应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可发生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用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态的线型共轭化合物4,4’-(2,5-二溴-1,4-苯乙炔)4,4’-双(N,N-二甲基苯胺),研究了其在不同溶剂、质子和不同金属离子存在时紫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中存在从供电子基团-N(CH3)2到吸电子基-Br的ICT光谱: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其荧光光谱从正已烷中415nm红移到DMSO中525nm。对质子及一些过渡金属离子如Hg2+、Cr3+、Cu2+有明显响应,在乙腈溶液中,当化合物中滴加H+、Hg2+与Cr3+时,其荧光光谱表现为蓝移,而Cu2+的加入则使化合物的荧光淬灭。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双氨基硫脲侧链结构的荧光阴离子受体2,6 二(萘硫脲基氨甲酰基)吡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红外光谱等进行了结构表征,并用荧光光谱滴定法测定了该阴离子受体与不同阴离子的络合选择性.结果表明,该阴离子受体对AcO-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荧光响应,对不同阴离子的络合选择性次序为:AcO->p NO2C6H4OPO2-4 Cl-.3,H2PO-  相似文献   

11.
利用Cole-Cole方程的数值计算大鼠血液细胞介电谱,并进行曲线拟合分析,确立正常大鼠血液细胞射频电生理特性.结果显示:在射频段大鼠血液细胞介电谱满足Cole-Cole数学方程,曲线拟合误差<3%.  相似文献   

12.
荧光光谱法研究罗丹明B与DNA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7.4的三羟甲基胺基甲烷-盐酸(Tris-HCl)的缓冲溶液中,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小分子染料罗丹明B(RB)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实验考察了离子强度、阴离子猝灭剂KI对RB-DNA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DNA的存在使得RB的荧光强度显著降低,RB以沟槽模式与DNA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CPLD器件的FIR滤波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适合于用CPLD器件实现有限冲击响应(FIR)滤波器的补码算法.用Lattice公司的ispLS18840器件设计了8阶、11位的线性相位FIR滤波器,并提出了用多片CPLD器件进行扩展设计的方法,实现了更高阶的线性相位FIR滤波器.通过小型乘法查找表和具有超前进位的流水线加法器实现FIR滤波器的设计,提高了工作速度,节约了器件资源,其最高工作频率可达60MHz.在计算机上进行了硬件仿真分析,并将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该滤波器工作可靠,精度高,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潜艇充电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在转换开关不完全可靠的情况下给出了潜艇充电1次及n次充电系统可靠性的表达式,并利用计算机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给出的可靠性表达式的准确性,为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获得了不同人群尿液的指纹图谱,对24个胃癌病人以及27个健康人的尿样进行了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的投影判别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尿样三维荧光谱的特征参数进行了模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病人和健康人的尿样存在一定的差异,且主成分分析投影判别法和聚类分析法均能对样品进行较好的分离识别,从而建立了识别癌症病人以及健康人的尿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槐定碱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荧光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生理酸度(pH 7.4)条件下槐定碱与溶菌酶(LYS)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荧光猝灭光谱、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实验显示,槐定碱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生成新的复合物引起的静态猝灭是导致溶菌酶内源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求得不同温度下槐定碱与溶  相似文献   

17.
讨论了离散事件系统多随机顾客流后进先出的串并联多服务台混合排队系统模型的计算机模拟,在串并联多服务台混合情形下建立了4类模拟模型,并给出模拟实验例子.  相似文献   

18.
以1,8-萘酰亚胺为基本结构单元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胺类荧光分子探针,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谱(1H NMR)、质谱(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荧光光谱滴定法考察了该化合物对5种羧酸分子的识别性能,并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计算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研究结果表明它对对甲苯磺酰丙氨酸有很好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采用对二个物体进行位相编码的迂回位相计算全息图对该两物体实现二重位相匹配滤波。文中还进一步讨论了二元位相计算全息图的二重位相匹配滤波,并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