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轉動”這個課题從教學法方面來說是最困難的課题之一。困難首先在於作匀速圓周運動的質點的向心加速度的論證。教師一般是用下列的方案來講述這個問題的: (1) 速度是一個矢量,因此只有在它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的情形下才是一個定值。例如,在匀速直线運動中速度就是一個定值。 (2) 在質點的匀速圓周運動中,速度只是大小保持一定,方向則在不断变化着,因此,匀速圓周運動是一個变速運動。 (3) 任何變速的運動,都是有加速度的運動,這就是說,質點的匀速圆周運動是有加速度的運動。 (4) 質點在匀速圓周運動中的加速度在任何時刻都是指向圆心並可用下述公式來計算:  相似文献   

2.
在一九五四年發佈的“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精简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草案)和課本的指示”里,規定着從高一課本第九章“萬有引力定律”中删去叙述哥白尼宇宙構造学說和开普勒定律等內容的起道五节,但同時又提出“教師在講解這個定律(指萬有引力定律)以前,應該簡短地告訴学生关于天体運動的兩種學說、新世界觀與教會勢力的鬥爭以及太陽和行星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這樣,在教師面前就出現了兩個問頤:(一)既然删去了前五節,為什么又要介紹上述一些內容?(二)怎樣來按照指示完成这一项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在學生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常常表現出許多對於物理知識的形式主義的了解。例如,學生在回答問题時能够很熟練的背誦出教科書中的關於物理概念和定律的詞句,但是對它們的意義的了解却非常不够,或者很不透澈。學生能够寫出物理定律的公式,但不能很好地運用它們來解決實際問題。讓我們舉幾個例子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吧。高中一年級的學生當學完了牛頓第三運動律後,由於教師的强調,都知道作用和反作用是分別作用在不同的物體上,可是,在他們碰到實際問題時卻忘掉了這一點。例如,當回答‘人為什麼能够跳高’這一問題時,有不少學生是按照如下的理解回答的:‘當人在地面上站着  相似文献   

4.
在这里謹就这一課題的教学提出一些意見,不恰当的地方还希望同志們指正。 1.在这一課题中,学生將知道什么是匀加速運动和匀减速運動,将要認識平均速度、即時速度和加速度等重要概念,將要掌握匀變速度運動的規律並用來解决一些实際問题。这一課题的系統是这樣安排的,在一般地複習了前一章所學的變速運動以後,介紹平均速度,即時速度和加速度三個概念,然後在这個基礎上仔細研究勻加速運動的规律,把自由落体運動作為勻加速度運動的具体例子列在勻加速運動之末。然後再研究勻减速度並歸納出勻變速運動的概念,把竖直上拋物体的運動作為勻减速運動的具体例子列在它的後面。  相似文献   

5.
学校中佈置的家庭作業,是学生实践他在课堂上所學得的知識和方法的重要環節。通過作業中理論题的思考、計算題的運算等實踐過程,不僅能够使学生鞏固所学的知識,而且能够培养他們獨立工作的能力。 學生從學會理論到能獨立應用理論解决問題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因為学生獲得知識後,必須經過這樣一個過程才能鞏固知識,才能從掌握了理論逐步達到具備獨立应用理論的能力。既然家庭作業是学生的重要环節,因此檢查家庭作業就是教師的主要工作之一,在物理课上尤其是一個重要的工作。幾年來,我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努力和尝試,但也走了一些彎路。以前我們對於家庭作業的處理有以下幾種: 1.全面批改——这样我們常常帶回大批作业在堂下來改,整個時間多為批改作業所佔據。如学生習題為計算题,尚可節省一部分時間。如為問答题,则长篇累积難於批改,結果不是  相似文献   

6.
在中等學校物理教学中,牛頓运動定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题。通過這個定律的學習,可以使学生明确力的概念和機械運動的基本规律,同時也可以說明在直線運動中物體為什么能作匀迹運動或變速运動。因為這個定律是分散在幾堂課中講授的,學生所得關於這個定律的知識可能很零碎,因此有必要用一堂綜合課來進行系统的複習。下面是我在進行這一工作時的一些體會,介紹出來希望获得同志們的指教。在复習開始時,首先向學生說明複習的主要內容,以及通過這次複習我們對牛頓運动定律将得到什么樣的認識,這樣可以使学生的注  相似文献   

7.
檢查物理作業是普遍檢查學生知識的方法。這種工作能幫助教師查明每個學生怎樣明確而具體地瞭解某一個問題,能不能正確地解答習题,並且把已獲得的知識应用到實踐中去。但是,在实践中能够遇到的問題,並不總是和教科書中的所謂典型的問題一樣。人們在实踐中所常常遇到的各種具體的問題,是需要找出一些必要的材料才能解决的。在這篇文章中提出的幾種檢查作業(只是想到的一部分),能增進學生的實際知識。一、讓学生看物理現象,同時加以简短說明。要根據觀察進行一些計算。例1(六年級):教師將水平放置的米尺的一端放在固定的支持物上(图1)。尺上放一個  相似文献   

8.
基留斯金編的七年級化學課本中第12頁里寫道:“如果在有灰尘的房間里通過窄孔放入一束日光,就可以在光路中看到灰尘的無規則的運動。分子運動論是這樣解釋這個現象的:組成空氣的不可見的氣體分子,不規則地運動着並從各方面碰撞灰尘。” 對灰尘運動的這個解釋是不正確的。當然,同其他任何物體一樣,灰尘在空氣中受到各方面來的很多空氣分子的打击,但是像灰塵那樣用肉眼就可以看出的比分子大得很多的物體,從各方面來的分子打擊的總衝量,或者等於零,或者是小到不會給它以明顯的作用。由分子的布朗運動的打擊能引起運動的,只有非常小的微粒。在這種微粒的微小表面上的打擊数是很小的,因此這些打擊在一定時刻的总衝量不致為零,其量值對這樣小的微  相似文献   

9.
在本文中,僅就個人講授普通物理(物理專業)分子物理学部分的經驗,提出对於幾個问题的意見供參考,並希望得到批評和指正。一.什么是分子物理学这是講授这一部分的教師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課程一開始,教師就必須针对这問题向学生做適当的說明。当然,更為重要的是,对於这問題的認識正是教師組織这一部分講授內容的基礎。在分子物理学中所討論的具体問題已經清楚地列在教学大綱之中;主要的內容大致包括:  相似文献   

10.
復習所学過的教材的過程,在学習任何一門科學的基礎時,都起着很大的作用。物理教師計劃自己的工作時,應該留出時間來復習每一個大的單元,特别是在學年末復習全年的課程。復習時,教師要把学生理解不够和掌握不鞏固的地方加以闡明,從而消除這些缺欠。根摟学生在一年內究竟得到了什么樣的知識,教師也可以評定自己的工作:過去講得生動直觀的,一般都是很好地掌握;相反,講得形式主義、不跟實際相聯系的教材,將會被忘記。在復習教材時,一般要提出新的、補充的問題,以新的、另外的觀點說明現象和物理定律;因而教材的掌握就深入了。並且還可以時  相似文献   

11.
大家知道,中學畢業生在必須獨立使用物理教科書的時候,常常表現得完全束手無策。情形是這樣的,通常當初教師在佈置課外作業時只指出了該閱讀的章節,對這個問題沒有予以應有的注意鋵?学生使用教科書的問题是很不簡單的澞敲羲够㈤_里茲和切留斯特金在“中学物理教学法”(1938年版)里寫過: “教會学生使用教科書——這個任務是重大的和困難的;由於在物理教學法的書籍里沒有關於這個問題的任何指示,因而這個任務就  相似文献   

12.
今年暑假,我来北京參加中学教学參考資料物理組的編修工作,見到从1955—1956年度起即將採用的新編高中物理課本一年級第一分册(以下簡称新課本)。这個新課本是以苏联1954—1955年度開始採用的八年級物理課本為藍本而編寫的,無論在系統性、理論联系实際以及对幾個問題的处理等方面,比起1954年度的高中物理課本第一册(以下簡称舊課本)來,我以為都有着顯著的改進。今將我在编寫參考资料的过程中,对新課本的初步体会简述如下: (一)教材的系统性 舊課本对於講授運動学和動力的系统是:直线運動、牛頓運動定律、運動的合成、机械能、力的合成和分解和物体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集中在第二章一章內講授,而在第五章才  相似文献   

13.
計時振動器     
在驗證第二運動定律的實驗裝置和研究自由落體所用的落棍裝置中,以及其他類似的地方,都需要有一個振動機構,使它在我們所要研究的運動物體上作出記號來,以便看出在某幾個相等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從而研究它的速度或速度變更的情形。 這個計時振動器是利用交流電通過電磁鐵線圈時吸引和推動彈片,因而產生等幅振動做成的。它的優點是: 1.一按電鈕立刻發生振動,用不到像音叉或彈片那樣要事先去撥動它;不需要幫手,一個人就能單獨做實驗。 2.所發生的是等幅振動,沒有衰落現象。 3.振幅很大,所得曲線整齊清楚,容易計數。  相似文献   

14.
物理通報1954年9月号,刊载了“路程合成器的制法及其使用”一文,適用於兩個匀速直线運動速度相等的情况。若能表出兩個不同速度的匀速直线運動的合成路程,当更可使学生得到明確廣泛的观念。我就是这樣做的: 器材:蹄形木框一個,在里面裝置着兩個不同大小但嵌合为一,並绕同一軸轉动的木滑輪(圖1);米尺一丈;細绳一條,一端繫有長方形木塊,木塊侧旁開一孔,可插入一支粉筆尖。方法:將米尺刚小钉固定在黑板上(可与水平面成任何角度),把繫有木塊的細绳的他  相似文献   

15.
一、大一同學學習方法上存在的問題 就我們所看到的來說,大一同學剛從中學升入大學,不論他們原來學習的基礎怎樣,一般地在学習方法上都有一些缺點,只不過程度上有所差異而已。 (1) 依賴性。具體表現在同學接受知識時,不敢離開教師與課本的講法,甚至於講解  相似文献   

16.
光的波動性是物理光学中的一個重點內容,伹由于光波不像机械振動中所發生的波那样容易觀察,因此成為教學中感覺困難的課题。要想使这一課题的內容容易地為學生接受,固然有赖於教師在理論上的系统講解,但主要關键还在於用实际的演示實驗和對自然现象觀察的实例,來證明光的波動性。波的干涉和衍射是波動的重要表征,因此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演示和观察也就成為光的波動性這一課題的教学的重要环節。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物理》1955,(5)
问:牛頓运動第一定律应如何解釋才不致引到“物质世界像是由什么‘神’推一下才运动起来”的錯誤見解? 答:宇宙间萬物都處在普遍的聯系中。絕對孤立的事物是沒有的。任何事物都免不了和別的事物發生聯系,受它們的影響,同時影響它們。由於這種普遍聯系和相互作用的存在,就必然要產生運動。牛頓的第一定律假定物體不受外力的影響。这样的情况可能个別地、暫時地存在,决不可能永久存在。在物理現象中随处都可以看到聯系和相互作用,例如:萬有引力、電磁力、原子核力等等。完全不需要再來一個“神力”推動一下,才能產生物理運動。物質是由於自己固有的普遍聯系而自行運動的。  相似文献   

18.
教師的講述     
1.教師的口述是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某些课堂教学里,教師的口述是主要的方式,而在另外一些課堂教学里,則是教師的談話跟学生的回答、發言和報告穿插在一起的。甚至在下述情况下,即是在教師的演示、公式的推導、習題的解答、学生实驗室作業和參观的時候,教師的口述也起着指導和領導的作用。巴甫洛夫說过:“对於人來說,詞,也像人与動物所共有的其他一切條件刺激物一樣,乃是一种現实的條件刺激物,但同時这种詞的刺激物,却是那樣的广阔丰富,以至沒有任何其他刺激物所能及,就这一點來说,無論在量上  相似文献   

19.
讀了“物理通報”9月號葉、姜二同志合著“我們是怎樣進行彈性振動的傳播——波的教學的”一文後,對個人有很大的啓發,同時在某些方面自己也有些点滴的體會,這些體會不見得正確,願意在這里提出來談談,請同志們指正。“波”的這一部份教材是位於“振動”的後面,聲波的前面;而整個是屬於力學的系統範圍内的覀冊谶M行教学时,當然首先要使学生明瞭波是振動在彈性介質内的連續傳播,指出它是能量傳播的一種形式;但除此而外,我們还應該提出波是物質運動的一種形態,並且這種運動形態是比較複雜的。在力學部份中同學  相似文献   

20.
運動的合成是高中物理課本第一册第三章的教材。關於這一章的講課時數和教材計劃,本通報在今年8月號和去年9月號已分別有所刊載。本文只就教材的組織、系統和有關教學方法的問題提出一些初步意見,供大家參考並請指正。在開始講到這一章時,和開始講其他任何一章同樣,教師有必要向學生們說明:在什麽基礎上講這一章,這一章主要的將討論和解决什麼問題。在以後一系列的講課中,則還需要隨時注意並貫徹這些說明的主旨,教學的目的性才能很明確。因此,在備課中需要注意到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