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左旋氧氟沙星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分子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旋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LX)为新一代喹诺酮类合成抗菌药物,是氧氟沙星的光学活性S-(-)异构体,控制并检测人体中的左旋氧氟沙星浓度在临床检测和药代动力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以左旋氧氟沙星为模板分子,乙腈为溶剂,α-甲基丙烯酸(MAA)和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分子模板技术合成了对左旋氧氟沙星具有特效选择性吸附的一种新型分子模板聚合物,并系统地研究了其吸附性质和分子识别功能。结果表明,模板聚合物比非模板聚合物对药物左旋氧氟沙星表现出较高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在合成单分子 B12 模型分子β-单腈 a,b,c,d,e,g-六甲基 -α- f- N - (3 -咪唑基 )丙酰胺钴啉酯高氯酸盐4f的基础上 [1~ 3 ] ,合成了双分子维生素 B12 模型分子 [4 ] ,为研究 B12 化学提供了一类新型的模型分子 ,并研究了 Co— N键的稳定性 .1 实验部分1 .1 仪器及原料  Pe  相似文献   

3.
分子器件具有尺寸小、设计合成可控、存储量大、反应速度快、人工智能等诸多优点,是当今化学、物理和材料等领域研究最为重要的一个交叉领域.综述了近些年来分子逻辑器件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各种类型的分子逻辑门、半(加)减法器、分子逻辑线路以及DNA分子和固态分子计算.最后提出了分子器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香豆素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香豆素为模板分子, α-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酰胺(MA)、2-乙烯基吡啶(2-VP)和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 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 利用分子模板技术分别在甲苯、甲醇、氯仿和乙腈溶剂中合成了一系列香豆素分子模板聚合物(MTP), 研究了聚合体系组成对模板聚合物吸附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所合成的模板聚合物中, 以MAA为功能单体, 乙腈为致孔溶剂, 以1∶4∶30的摩尔比加入模板分子、MAA及EGDMA时制备的模板聚合物吸附容量高、印迹效果和选择性好. 此模板聚合物有作为白芷样品中香豆素吸附分离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赤霉酸(GA3)为印迹分子,改变功能单体与致孔剂种类合成了四个分子印迹聚合物(MIP1-4)及两个分子印迹膜(MIM1-2).采用紫外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印迹分子分别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酸(MAA)间的结合常数和化学计量比(n=2).平衡结合实验研究表明,以AM为单体制备的MIP1对印迹分子GA3具有更高的结合量和良好的印迹效率.膜渗透及膜过滤实验表明,以AM为单体制备的MIM1对GA3分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6.
三唑酮分子印迹预组装体系的分子模拟与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唑酮为模板分子, 以丙烯酰胺(AM)、 丙烯酸(AA)、 甲基丙烯酸(MAA)和三氟甲基丙烯酸(TFMAA)为功能单体预组装了分子印迹聚合物体系, 采用半经验法和从头算法, 利用Hyperchem软件模拟了三唑酮与4种功能单体所组成的分子印迹预组装体系的构型、 能量、 反应配比及复合反应的结合能, 选择复合物结合能最高的功能单体用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模板与单体在不同致孔剂中的溶剂化能. 结果表明, 三唑酮与三氟甲基丙烯酸所形成复合物的作用力最强, 在非极性溶剂中溶剂化能最弱. 由预组装体系的差示紫外光谱法研究发现, 一分子三唑酮可与两分子三氟甲基丙烯酸在氯仿中形成氢键复合物, 与分子模拟的结果一致. 在最佳模拟条件下, 合成了三唑酮的印迹聚合物, 利用吸附等温线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研究了印迹聚合物的吸附行为及识别机理. 上述方法对于分子印迹体系的筛选及分子印迹聚合物性能的预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合成了高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性能,采用紫外光谱(UV)和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法研究了聚合物的识别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之间的作用为分子间氢键;红外(IR)光谱研究进一步表明,印迹聚合物通过非共价氢键作用特异性地识别模板分子。  相似文献   

8.
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 imprinting polymers,MIPs)是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的一种交联高聚物.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MIT)是在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科学技术.它结合了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学科,是模拟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一种新技术,具有选择性识别位点的性质,作为传感器的理想敏感材料的制备方法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原理和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传感器敏感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线形聚合物的合成不同,环状聚合物的合成通常需要特殊的催化剂设计且容易引入主体单体以外的其他化学结构.最近,吉林大学张越涛团队将两分子硼路易斯酸(LA)与一分子磷路易斯碱(LB)以共价键相连,合成出分子内受阻路易斯酸碱对B-P-B三官能催化剂,通过分子内和分子间的双重协同作用实现了1+1>>2的催化效果,进而成功以γ-甲基-α-亚甲基-γ-丁内酯(MMBL)为单体合成了完全由一种丙烯酸酯类单体构成的环状聚合物c-PMMBL.值得指出的是,与合成环状聚合物的传统策略不同,该催化剂可以在较高浓度下简单快速地合成环状聚合物,开创了环状聚合物宏量高效合成的新路线.  相似文献   

10.
合成双分子膜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类重要的超分子化学体系,它具有多方面模拟生物膜功能的性质,是目前国际上极引人注目的研究领域.含有Schiff碱基的双亲性分子(1)的稀水溶液在超声波作用下,可形成其壁为双分子膜结构的球形囊泡。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表明,该双分子膜从凝胶相到液晶相的相变温度T_c为32℃.由于Schiff碱基在膜内的质子化行为与视网膜中视色素的光化学过程密切相关,所以研究上述合成双分子膜的质子化过程有着重要的膜模拟化学意义.本文简要报导双分子膜(1)在不  相似文献   

11.
以莠去津(1)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在偶氮二异丁腈(AIBN)的引发下,于65℃聚合17 h合成了对1有特异识别性能的分子印迹聚合物(2)。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索了1与MAA的最佳比例,研究了2的吸附性能力,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的选择性进行了考察。用Scatchard法分析表明,2通过氢键作用力结合,存在两种结合位点,对1的吸附存在两种形态,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1)为130.9 nmol.g-1,平衡离解常数(Kd,1)为30.8 nmol.L-1,Qmax,2为540.5 nmol.g-1,Kd,2为450.5 nmol.L-1。与西玛津相比,2对1显示出一定的选择性。以2作为填料制备出具有莠去津分子印迹的固相萃取柱,可对水质中2×10-8mol.L-1以下的待测物进行富集和分离,回收率近90%。  相似文献   

12.
氨基硝基苯并二氧化呋咱 (ANBDF)可与二甲基甲酰胺 (DMF)形成稳定的分子加合物 (两者摩尔比为 1∶1) ,未见文献报道 .报道了该加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晶体学数据和结构参数 .该加合物为淡黄色透明晶体 ,其中ANBDF与DMF分子以氢键结合 ,属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 /n .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1~3代的嵌段树枝状分子聚苄醚-聚脂肪酯(Gx-PBE-b-Gx-PMPA, x=1,2,3)和两亲嵌段树枝状分子聚苄醚-周边含羟基的聚脂肪酯[Gx-PBE-b-Gx-PMPA(OH)x2, x=1,2,3]. PMPA(OH)x2-树枝片(Dendron)段周边的羟基数目分别是2, 4和8. 通过1H NMR, 13C NMR, FTIR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或场解析电离质谱)技术表征了Gx-PBE-b-Gx-PMPA和Gx-PBE-b-Gx-PMPA(OH)x2的结构. 同时, 采用变温FTIR光谱研究了在两亲嵌段树枝状分子中形成的氢键模式. 结果表明, 随着树枝片代数的增加, 两亲嵌段树枝状分子内趋向于形成作用较弱的分子内氢键, 说明形成3代两亲嵌段树枝状分子的三维结构削弱了羟基形成分子间氢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以三苯胺或硝基苯为端基, 合成了三个卟啉多枝分子: 5-(4-硝基苯甲酰氧基)苯基-10,15,20-三-(4-溴苯基)卟啉(TPP-NO2)、5-(4-硝基苯甲酰氧基)苯基-10,15,20-三-(4-二苯胺基-1-苯乙烯基)苯基卟啉(TPP-X3)和5,10,15,20-四-(4-二苯胺基-1-苯乙烯基)苯基卟啉(TPP-X4), 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表征. 比较研究了分子“枝”、“核”不同键合方式与不同对称结构对分子的线性光谱、非线性光谱以及分子内能量转移行为的影响. 在钛宝石激光器(800 nm)和Nd∶YAG倍频光(532 nm)泵浦下, 样品溶液均发出卟啉环特有的红色荧光——前者系双光子吸收机制“上转换”荧光, 后者则为双光子吸收与分子内能量转移机制“下转换”荧光. 飞秒Z-scan技术测得样品双光子吸收截面最大可达130 GM, 与四苯基卟啉(TPP)同等测试条件下的双光子吸收截面相比增大了两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功能分子在外界刺激(酸、碱、光等)的诱导下能发生分子构型、构象变化,并引起相应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或能实现特定的功能,例如具有方向性的电子、能量转移,对分子/离子的识别能力的调控,以及光/电开关功能.功能分子的设计是分子材料科学研究的基础.作者将就我们在分子机器,化学传感器等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作一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6.
张小兵  李敏籼 《有机化学》2009,29(4):528-535
棒-线(Rod-Coil)型分子的合成及其自组装行为研究是当前超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与传统的柔性(Coil-Coil)型嵌段聚合物和Rod-Coil型嵌段聚合物相比, Rod-Coil型分子表现出不同的相行为、自组织特性和微结构, 可以自组装形成多种纳米结构. 研究结果显示, 横向分子间氢键是Rod-Coil型分子自组装形成液晶相和(或)有机凝胶等自组装体的主要驱动力. 主要介绍目前文献报道的横向分子间氢键驱动下的Rod-Coil型分子自组装.  相似文献   

17.
间尼索地平分子模板聚合物的识别特性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年来基于分子识别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功能性聚合物合成技术.由于具有卓越的分子识别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在手性化合物分离、环境分析、生物模拟传感器、模拟酶催化、临床药物分析和膜分离技术等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1-2].间尼索地平药物为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首创、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新药.此药物为手性对映体结构,其(R)-和(S)-间尼索地平的药效、药理、毒理作用不甚明确.为了减少给药量和对人体产生的毒副作用,必须对其进行手性拆分.本论文对间尼索地平分子模板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识别进行了研究,旨在进一步探索分离间尼索地平的新方法.1 实验部分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乌尔曼缩合反应合成了新型的咔唑基树状分子;利用核磁共振谱仪(1HNMR,13CNMR)和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ass)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树状分子的荧光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咔唑基树状化合物在394nm处发蓝光,同时具有低的HOMO能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合成了以尼卡地平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运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聚合物的吸附特性和选择识别能力.通过Scatchard方程分析,结合位点的离解常数Kd=1.03 mmol·L-1,最大表观结合常数Qmax=18.76 μmol·g-1.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尼卡地平呈现出较高的吸附性和选择识别性,对尼卡地平药物的分离富集和检测具有实际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丙溴磷为模板分子,分别以α-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在乙腈溶液中合成了2种对丙溴磷具有选择性结合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紫外光度法研究表明,模板分子丙溴磷与α-甲基丙烯酸之间的作用强于其与丙烯酰胺之间的作用;扫描电镜的研究则表明以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呈微球形,粒径约为0.5 ~2 μm;利用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不同功能单体制备的聚合物对模板分子的结合能力及其对底物的选择性,经Scatchard模型分析,求出了聚合物的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和平衡离解常数(Kd)分别为49.44 μmol/g 和1.05 mmol/L.研究表明以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丙溴磷表现出更强的结合能力和更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