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雷震子护康胶囊制剂抗氧化和对DNA损伤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震子护康胶囊以低聚原花青素、灵芝多糖、绞股蓝总皂甙及一定量的维生素C等为主要成分而制成,有多种保健功能。为研究该复方制剂的抗氧化作用,采用七种化学发光体系和一种比色体系研究了雷震子直接清除活性氧、活性氮和对^.OH引起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雷震子能有效清除O2^-.、^.OH、H2O2、ONOO^-和全血嗜中性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的活性氧,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DNA免受^.OH的氧化损伤。这些结果提示,雷震子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复方制剂,其强烈的抗氧化活性可能是其保健功能的重要药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2.
在碱性条件下,覆盆子总糖蛋白对鲁米诺-过氢化氢、鲁米诺-邻苯三酚-氢氧化钠和鲁米诺-硫酸铜-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基于这一特点,本文将微孔板与化学发光法结合,在优化条件下,建立了覆盆子总糖蛋白清除H2O2、O2-和.OH自由基能力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活性检测及筛选。  相似文献   

3.
颜秋萍  郑杰  郑扬  赵肃清  张焜 《光谱实验室》2012,29(5):2739-2742
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车前草60%乙醇提取物和不同极性部位的总多酚含量,应用DPPH法、ABTS法和邻苯三酚法,研究上述提取物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车前草正丁醇相的总多酚的含量最高,正丁醇相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显示了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各相的抗氧化活性大小与总多酚的含量高低顺序一致;而乙酸乙酯相对O2-·的清除能力最强.实验结果表明,车前草60%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部位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其活性部位为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  相似文献   

4.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H<,2>O<,2>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利用H<,2>O<,2>诱导的PC12细胞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的bFGF进行药物干预,CCK-8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ER...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和某种植物分泌液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筱莺  胡天喜 《发光学报》1994,15(4):348-353
利用发光测量法,研究了中药复方、植物分泌液(SL)和植物分泌液复方(SLIV)对Fe2+-亚麻油酸-BSA(牛血清白蛋白)和Fe2+-脑勺浆两个离体体系产生的脂质过氧化(LPO)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与用药浓度有关.将中药复方应用于辐照模型,结果表明7Gy的γ射线辐照后小白鼠全血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SH-Px)活性降低,恢复缓慢,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加剧,而事先喂饲中药复方能显著提高SeGSH-Px水平,加速其活力恢复,增强脑组织抗氧化能力;将SL和SLIV应用于脑缺血重灌模型,结果显示沙土鼠脑缺血重灌后全血SeGSH-Px活力下降,血浆MDA上升,SeGSH-Px/MDA值降低,脑组织抗氧化能力下降,而事先喂饲SL、SLIV上述结果正相反,能明显提高机体的抗LPO能力.  相似文献   

6.
论文采用旋光法测定复方薄荷脑滴鼻液中薄荷脑的含量,通过干扰试验证明复方薄荷滴鼻液中的樟脑和液状石蜡不干扰薄荷脑旋光度的测定。按照复方薄荷脑滴鼻液配方,配成2.0 g/L、5.0 g/L、10.0 g/L、15.0 g/L、20.0 g/L,5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制剂,依据《中国药典》2015版通则0621测定旋光度。以薄荷脑的质量浓度C(g/L)为横坐标,旋光度α为纵坐标回归,得回归方程α=0.037 6+0.038 1C(R~2=0.998 6)。试验结果表明:薄荷脑在2.0~20.0 g/L范围内质量浓度与旋光度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72%。此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为医药类大学物理旋光法实验提供了一个接触药品检验实际的较好选项。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钛纳米流体的固液相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步法”制备出不同浓度的TiO2-H2O纳米流体,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纳米流体的分散稳定性进行了评价,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纳米流体以及基液一去离子水的固液相变过程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分散稳定性随着TiO2粒子质量浓度的增大先增强后减弱;添加纳米颗粒可以促进去离子水的异质成核,减小其固液相变过冷度;...  相似文献   

8.
两种芳香植物非挥发性组分抗氧化和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6种化学发光体系和两种比色体系研究了芳香植物罗勒和香柠檬的非挥发性组分(简称罗勒、香柠檬)直接清除活性氧、活性氮和对^.OH引起的DNA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罗勒和香柠檬不仅能直接清除O2,而且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O2的产生。罗勒和香柠檬也能有效清除^.OH、H2O2、ONOO^.和DPPH^.,两者相比,香柠檬除对^.OH的清除作用弱于罗勒外,清除以上各种自由基的能力均强于罗勒。结果还显示,罗勒和香柠檬都能抑制脂质过氧化,明显地抑制和延缓DNA损伤,起到预防型抗氧化剂和断链型抗氧化剂的双重作用。这些结果表明,罗勒和香柠檬的非挥发性组分是有效的、多功能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9.
屈颖娟  张成宇 《光谱实验室》2011,28(6):3175-3178
基于Pb2+能置换出Co-EDTA络合物中的Co2+和鲁米诺-H2O2-Co2+化学发光体系相偶合,建立了简易、快速测定Pb2+的置换偶合反应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Pb2+的线性范围为1.0×10-7-1.0×10-5g/mL,检出限为5×10-8g/mL (3σ),对浓度为1.0×10-...  相似文献   

10.
两个品种猴腿蹄盖蕨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步建立两个品种猴腿蹄盖蕨不同部位总黄酮的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总黄酮含量,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采用RP-HPLC法,建立不同部位总黄酮的HPLC指纹图谱;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及对HO.和O2-.的清除率。两个品种猴腿蹄盖蕨总黄酮含量均较高,HPLC指纹图谱显示地上部分总黄酮成分类似,根总黄酮成分有差异;不同部位总黄酮粗提物对HO.和O2-.均有清除作用。猴腿蹄盖蕨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用化学发光法研究蜂胶对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曹炜  尉亚辉  郭斌 《光子学报》2002,31(2):162-164
应用化学发光法研究了蜂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蜂胶的乙醇提取液能有效地抑制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诱导的鲁米诺化学发光,随着发光体系中蜂胶浓度的升高,发光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该结果显示,蜂胶能显著地清除机体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呈现量效关系,蜂胶是一种制造抗氧化食品或药品的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分光光度法,通过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稀土镧,研究小鼠睾丸环磷腺苷(cAMP)和自由基水平的变化。在稀土镧作用下,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小鼠睾丸cAMP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GSH-PX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400mg·kg-1·d-1剂量组睾丸SOD活力显著降低(P<0.05)。腹腔注射稀土镧导致小鼠睾丸cAMP含量和SOD活力降低,可能是导致小鼠精子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王国卫  赵芳 《光谱实验室》2011,28(3):1545-1548
研究了肉苁蓉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抗坏血酸为对照,以类Fenton反应产生羟自由基,多巴胺自氧化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次氯酸钠与过氧化氢反应产生单线态氧、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为实验模型,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化学发光分析法,首次测定新疆肉苁蓉多糖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单线态氧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新疆肉苁蓉多糖对上述自由基均有明显清除作用,且清除作用与多糖浓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Fe2+-H2O2-亚甲基蓝化学发光新体系并用于测定保健品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实验发现,在酸性条件下,Fe2+和H2O2在线生成的羟自由基(·OH)能与亚甲基蓝产生极强的化学发光,加入保健品溶液后可部分清除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降低化学发光强度.据此,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高效测定保健品对羟自由基...  相似文献   

15.
在碱性介质中,发现血红蛋白对luminol-hydrazine弱化学发光体系有显著的增强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法提出了luminol-hydrazine化学发光(FI-CL)测定血红蛋白的新方法,优化了化学发光检测条件和FI-CL系统的运行参数,考察了实际样品中可能含有的共存物质对血红蛋白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红蛋白的线性范围为5.0×10-9~6.0×10-5 g·mL-1,检出限是5.8×10-10 g·mL-1 (9.0×10-12 mol·L-1),分别对5.0×10-7和3.0×10-6 g·mL-1的血红蛋白标准溶液平行八次测定所得RSDs分别为1.6%和1.5%。将提出的方法成功用于人血液和血清中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83.0%~101.0%范围。结合化学发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血红蛋白催化luminol-hydrazine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无需标记、操作简便、快速、易实现自动化操作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用12C6+离子束对小鼠进行一次性全身辐照, 检测不同剂量的酵母β-葡聚糖对12C6+辐射损伤小鼠免疫系统的防护作用。 辐照后观察小鼠的体重、 毛色及行为变化, 照后第2天和第7天检测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含量, 照后第8天检测小鼠胸腺和脾脏内SOD, GSH PX活性和MDA含量。 实验结果表明, 给予酵母β 葡聚糖能减缓辐照引起的小鼠体重急剧下降, 增加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含量,不同程度地恢复胸腺和脾脏SOD和GSH PX活性, 降低胸腺和脾脏MDA含量。 表明酵母β-葡聚糖对12C6+引起的小鼠辐射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To detect Yeast β-glucan’s protective effect on mice’s immune system after C ion beam radiation, mice were used as the test model. We observed the weight, hair color and behavior of mice everyday within a 7 d period of time after irradiation. Meanwhile, the content of white blood cell, on the 2nd and 7th day after irradiation was detected. We detected the thymus and spleen SOD, GSH PX activity and MDA content of the mice on the 8th da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yeast β glucan could reduce the rapid weight loss of mice, increase white blood cell content, increase thymus and spleen SOD, GSH PX activity, decrease MDA content of thymus and splee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yeast β glucan can protect mice’s immune system against C ion beam radiation damag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与分析实验动物血液RBC(RBC·O2,RBC·CO2),Hb(HbO2,HbCO2)和人体皮肤表面流动血液氧化·还原状态的成像与未成像可见光谱领域OD值特征,并为该技术对白癜风病表皮黑色素颗粒检测中的应用尊定基础。方法:利用不同光谱技术和invitro和invivo检测手段,统计分析血液不同状态下波长与位置的OD值信息。结果:invitro检测:动物血液Hb·O2和RBC·O2两者在可见领域均有367,414(Soret带)nm与541,576(Q带)nm的吸收峰位;血液Hb·CO2和RBC·CO2均有432(Soret带)与和553(Q带)nm的波长吸收峰位;血液RBC状态和Hb溶血状态波长吸收峰位无改变,只是在氧化与还原状态下有完全独立的吸收峰位,血液RBC状态和Hb溶血状态波长吸光度OD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浓度为1·5×107cell·mL-1的RBC·O2和Hb·O2在576nm的吸收峰位吸光度(y)与红细胞浓度(x)做成两条回归曲线:既,Hb·O2(b1)^y=0·05 0·983x;RBC·O2(b2)y^=0·127 1·934x,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invivo检测:在人手背皮肤表面ImSpector图像中RBC·O2状态在540,576nm,RBC·CO2状态在555和755nm处有吸收峰。选择(a:指甲,b:指,c:手背)三个点位分别进行波长检测,每点(n=10)545nm吸收峰的平均OD值,依次为0·83±0·001,0·73±0·001和0·62±0·001,其三处测定点的OD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nvitro检测的RBC与Hb两者波长吸收峰位不变,但吸光度OD值不同,认为RBC状态测定结果更接近于活体组织血管内原始状态。invivo检测对人体无任何侵袭与损伤,灵敏度高,测试时间短,并且同时获得被测样品的波长与位置信息画面等优势,有望表皮中黑素等有色颗粒的直接检测。  相似文献   

18.
以培养6周左右的拟南芥为材料,采用UV-B辐射(剂量1 KJ/m2/d)和He-Ne激光器(波长632.8 nm,输出功率5 mW·mm2,辐照时间60 s)对材料进行处理,分成CK(没有经过UV-B或激光辐照)组、B(UV-B辐射)组、BL(UV-B和激光复合处理)组和L(激光辐照)组4个不同处理组.结果表明:增强的UV-B辐射拟南芥幼苗导致MDA(Malondialdehyde)、超氧阴离子含量升高,GSH(Glutathione)含量降低,PAL(phenylalanine ammomia-lyase)、CAT(catalase)和APX(ascorbate peroxidase)活性升高,SOD(supemxide dismutas)活性降低.单独He-Ne激光处理使MDA、超氧阴离子含量降低,GSH的含量升高,SOD、APX、CAT的活性升高,PAL的活性降低.UV-B辐射后再用He-Ne激光进行后处理,发现与单独UV-B辐照处理相比,MDA、超氧阴离子含量降低,GSH含量升高,SOD、APX、CAT的活性升高了,PAL的活性降低了.因此激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拟南芥叶片抗氧化能力,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可能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丙酮敏化光泽精氧化发光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小虎  陆明刚 《发光学报》1992,13(3):256-261
本文研究了H2O2-ClO-氧化光泽精发光的特性及丙酮的敏化作用,对发光和敏化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还研究了丙酮敏化光泽精氧化发光反应的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