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de)和大叶山杨(P.davidiana var.macrophylla G.L.Zhang)木材的解剖特征、纤维形态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测定与分析,对2种木材的气干密度、干缩系数、顺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抗震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冲击韧性、硬度、抗劈力强度等进行了对比研究;对2种木材的冷水抽出物、热水抽出物、质量分数为1%的NaOH抽出物、乙醚抽出物、苯醇抽出物、pH值、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素含量等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种木材解剖特征相近,大叶山杨的力学强度值略高于山杨,抽出物质量分数比山杨低,细胞壁物质质量分数比山杨高. 相似文献
2.
3.
为寻找枸骨叶与其易混淆品小果十大功劳叶的主要鉴别特征,建立LMVP(叶形态-脉序图谱鉴别法,结果显示:两者在叶形态和脉序方面的主要特征存在明显区别。枸骨叶的主要特征为:具短柄;类长方形、矩圆状长方形、椭圆形、卵形,偶近圆形;脉序类型为达缘-环结-半达缘混合羽状脉序、环结羽状脉序或环结-半达缘混合羽状脉序;基生二级脉≤2条;网眼多由一至三级脉围成,形状大小不一,较大,直径2~9mm。小果十大功劳小叶的主要特征:无小叶柄;长卵形、卵状披针形、卵形或近圆形;脉序类型为环结-半达缘混合羽状脉序或半达缘羽状脉序;基生二级脉≥3条;网眼由一至四级脉围成,形状为四至六边形或三角形,大小形状较规则,较小,直径0.4~0.8mm。以上述5组区别点为指标,鉴别结果的正确性ηac=98.2%~100%;重复性为符合率ηaro=98.2%~99.6%,一致性强度Kappa=0.96~0.99。可见,建立的"叶形态-脉序图谱鉴别法"可准确地区别枸骨叶与小果十大功劳叶以及它们的饮片(丝)。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价廉、可靠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大叶山杨优良无性系选择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叶山杨无性系进行的苗期和林期测定,初步选择了11个优良无性系,其中最优无性系为2830#,其树高和胸径遗传增益分别达到16.38%和18.85%.大叶山杨无性系采用多系混合并与针叶树混交造林,造林后修枝和病虫害防治是成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是北京地区重要的垂直绿化树种.本文在物候观测的基础上,对五叶地锦的形态、生长量、叶变色进程和园林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叶地锦展叶后新生枝条和叶柄有毛,果实成熟期后逐步消失.该植物适应性强,年生长量大;秋季叶片主要变为红色,有较强的观赏性.五叶地锦的生长期、叶幕期、绿色期和秋色期较长,适合与紫藤、美国凌霄等藤本植物混种营造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鉴别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与其变种多叶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var.polyphylla S.Z.Huang et Z.C.Zhou),对这两个物种的叶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性状鉴别法和显微鉴别法,对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的叶形态进行观察和比较,并利用扫描电镜和体式显微镜分别对叶脉和叶片表皮进行显微观察和微形态研究。【结果】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的叶形态可从叶片形状、叶片大小、叶片数目、叶被毛、叶脉的一级脉和二级脉、叶片表皮的蜡质和角质层等特征加以区别。【结论】叶片数目和叶被毛为首要分类性状,可快速鉴别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的成年植株;叶脉和叶表皮的微形态可以作为较好的分类和鉴别依据,再结合其他形态特征可准确鉴别包括幼年植株在内的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本文结果支持《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年版)及《全国中草药汇编》(1996年版)中对中药材山豆根基源种越南槐和多叶越南槐的划分。 相似文献
7.
甘肃贝母属植物花粉形态与叶表皮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分布于甘肃的贝母属10种(含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和叶表皮微型态特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并对其花粉形态结构,类型和叶表皮细胞形状,气孔器类型,气孔大小,气孔指数以及在分类学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大鳞鲃形态特征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乌兹别克斯坦引进的大鳞鲃鱼3^+龄,1^+龄,1-龄共11尾的形态性状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全长/体长为1.16~1.22,体长/体高为5.00-5.57,体长/头长为4.50~5.33,体长/尾柄长为4.69~6.15,头长/吻长为3.14~3.38,头长/眼径为4.64~12.5,头长/眼间距为2.43~2.82;背鳍Ⅱ为7~8,腹鳍Ⅰ-Ⅱ为8~9,胸鳍工为13~18,臀鳍Ⅰ-Ⅱ为5~6,尾鳍为20~24,侧线鳞为72~73,鳃耙为20-28,咽齿3行,脊柱数量44-45,无幽门盲囊,尾鳍形状正尾型,鳔2室。 相似文献
9.
金银花不同种质叶形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金银花13个种质叶的形态、表皮毛长短、密度和气孔器的大小、密度等特征,为不同种质金银花的划分与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用直尺测量叶片的长、宽,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叶表面非腺毛的长度、密度和气孔器的大小、密度等.结果:不同种质金银花叶片的长、宽及长宽比,非腺毛的长、密度和气孔器的大小、密度等存在差异.结论:金银花叶片的长、宽及长宽比,非腺毛的长、密度和气孔器的大小及密度等,可以作为金银花划分种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北京山区落叶阔叶林大叶白蜡蒸腾速率进行了一个生长季的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影响其蒸腾速率的因子主要是气孔阻力、叶面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层厚度、叶室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对大叶白蜡叶片气孔阻力和蒸腾速率相关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蒸腾速率和气孔阻力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其方程为:TR大叶白蜡=10.6-4.67ln(RT). 相似文献
11.
新疆杨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从培养基筛选、激素调控等方面探索建立新疆杨高效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细胞分裂素影响叶盘不定芽分化频率,其中较低浓度的TDZ(Thidiazuron)可显提高叶盘不定芽分化频率,生长素的种类与浓度对叶盘不定芽分化影响不显。较适合新疆杨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为:1/2MS TDZ0.005mg/L BA0.25mg/L IAA0.5mg/L;壮苗培养基为:MS BA0.2mg/L IAA0.2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在此条件下,不定芽分化频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2.
庄惠如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9(4):96-102
本文记述了冈村凹顶藻东山变种Laurencia okamurai Yamada var.dongshanicus var. nov.(CeramiaJes,Rhodomelaceae)的形态构造及其生殖器官的发生与发育,同时对变种的福建产的冈村凹顶藻L.okamurai Yamada进行了形态学比较。 相似文献
13.
用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产地不同的七珠小花草玉梅花粉形态,发现小花草玉梅花粉在萌发孔类型上存在着明显的变异,萌发孔类型有三沟、散沟和散孔三种,在花粉形状上也有一定的变异。通过讨论小花草玉梅花粉变异及其与系统演化的关系,最后总结出小花草玉梅花粉萌发孔类型的系统演化趋势,即三沟→散沟→散孔。 相似文献
14.
对He-Ne激光诱变分葱种子幼苗外部形态及生理指标影响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指导分葱激光诱变育种工作。实验采用He-Ne激光(功率为0.8mW,波长为632.8nm)分别照射分葱种子0、4、16、32、64、96、128和152min。待种子萌发实验后,移入放有腐质土的育苗盘育苗,45d后对分葱幼苗进行外部形态、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在He-Ne激光照射128min处理后,分葱的根长、株高和鲜重等外部形态指标,以及叶绿素a/b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在96min照射处理后分葱根系活力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也高于其余各组。相反,在4min剂量处理后,发芽率、发芽势、根长、株高和鲜重等外部形态指标,根系活力及叶绿素a/b、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总的来看,与较低剂量相比,较高剂量的激光诱变对分葱的生长与新陈代谢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在中国西藏地区严重危害藏川杨的未知潜叶蛾进行分类学、生物学、发生调查及危害研究,为藏川杨有害生物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在西藏12个区县设置样地131块,获得生物学、发生和危害数据,并采集含有幼虫的被害叶片,饲养得到成虫标本,保留蛹蜕、潜道,解剖成虫外生殖器、制成玻片标本片,分类鉴定,最终确定该虫分类学地位。【结果】根据潜叶害虫潜道、蛹、成虫及其外生殖器的形态特征,鉴定新发现害虫为柳潜细蛾[Phyllonorycter pastorella (Zeller, 1846)]。该种的形态学鉴别特征主要在雄性外生殖器上,包括抱器瓣基部稍狭,背缘中部膨大被短刚毛,至3/4处急剧变狭,抱器腹具1列短刚毛,末端呈钩状,有长刚毛;结合寄主和潜道特点可做准确鉴定。柳潜细蛾幼虫潜叶为害,使藏川杨叶下表皮与叶肉组织分离,被潜食部位叶背面鼓起泡囊,相应位置叶正面褪绿发黄。在131块样地中,柳潜细蛾危害严重的占比29.0%,分布在昌都、洛隆、尼木等县;危害中等的占比22.9%,危害较轻的占比48.1%,分布在南木林、江达、察雅等县,其中察雅县虽然受害较轻但点多面广。【结论】柳潜细蛾是西藏地区严重危害藏川杨的新害虫,是西藏新记录种。藏川杨是柳潜细蛾的新寄主。建议西藏察雅县密切关注虫情的发展变化,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利用MS培养基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进行银中杨微体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银中杨带芽枝条为外植体可以实现微体繁殖,适宜的表面消毒时间为8 min.MS培养基中6-BA含量较高时侧芽发生时间缩短、数量增加,侧芽增殖的培养基配方以MS+6-BA 1.5 mg/L+NAA 0.05 mg/L效果较好;银中杨试管苗在1/2 MS+1.0 NAA中生根率为86%,根系发达;银中杨试管苗在以珍珠岩+蛭石的基质中成活率最高(98%),在旱田土+珍珠岩(1 1)基质中成活率次之(76%),在旱田土+蛭石(1 1)基质中成活率最低(68%).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