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合成了新席夫碱试剂2,4 二羟基苯甲醛缩甘氨酸(DHBZGC),并测定了其结构,基于Zn(Ⅱ)与DHBZGC OP形成配合物,导致体系荧光增敏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测定痕量锌的荧光方法。在pH6.5~8.0,NaH2PO4 Na2HPO4缓冲溶液和OP存在时,Zn(Ⅱ)与DHBZGC形成1∶1的配合物。在λex为330nm,λem为445nm处产生的荧光增敏最大,Zn(Ⅱ)在0~100μg·L-1范围内符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4μg·L-1。方法应用于粮食中痕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存在下,锌(Ⅱ)邻羟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显色反应,在pH 10.3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锌(Ⅱ)与试剂形成1∶2的暗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530 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5×105L.mol-1.cm-1。锌(Ⅱ)质量浓度在0~40μg/25 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铝合金、粮食、人发及水中微量锌的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2%,回收率在97.5%~105.0%之间。  相似文献   

3.
应用分光光度法及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DOABS与Al、Fe(Ⅱ)、Zr(Hf)的配合物组成及反应机理,制定了光度测定这些元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新显色剂5-(4-苯乙酮基偶氮)-8-羟基喹啉(P-AAHQ)与Zn(Ⅱ)的显色反应条件,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pH 4.0~5.5缓冲介质中,形成稳定的1:2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ε=1.01×10~5,含Zn(Ⅱ)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采用氟化钾—磷酸盐混合掩蔽剂,方法用于人发、面食和黄连中微量锌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Be(Ⅱ)的光度法测定已有研究,但在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Be(Ⅱ)与铬天青B(CAB)显色体系尚未见报导。本文研究了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存在下,Be(Ⅱ)与CAB络合反应的条件和光谱性能,拟定了微量铍的分析方法,用合成样和标样进行本法考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pH=9.33的NH3.H2O-NH4Cl缓冲介质中,于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利用Mn(Ⅱ)与2,3,7-三羟基-9-(2,4-二羟基)苯基荧光酮(DHPF)形成Mn(Ⅱ)-DHPF-CTMAB三元配合物可产生荧光猝灭,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痕量Mn(Ⅱ)的新方法。该体系激发波长λex=520nm,发射波长λem=540nm,荧光猝灭值与Mn(Ⅱ)的含量在0~0.36μg/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2μg/25mL,在CTMAB存在下,配合物摩尔比Mn(Ⅱ)∶DHPF=1∶2。拟定方法用于测定尿样中微量锰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 1 偶氮苯 3 (5 溴 2 吡啶 ) 三氮烯 (ABBPDT) ,研究了ABBPDT与锌 (Ⅱ )的显色反应。在pH =11.0的Na2 B4O7-NaOH缓冲溶液中 ,TritonTX - 10 0表面活性剂存在下 ,ABBPDT与锌 (Ⅱ )生成 4∶1的红色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5 3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36× 10 5L/ (mol·cm)。锌 (Ⅱ )的浓度在 0~ 15 .0 μ犂/ (2 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用该方法测定人发中的微量锌 ,平均回收率 (n =6 )为 98.8%~ 99.5 % ,RSD为 1.6 %~ 1.9%。  相似文献   

8.
在pH 9.80的硼砂-氢氧化钠缓冲溶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存在下,铜(Ⅱ)、镉(Ⅱ)、镍(Ⅱ)和锌(Ⅱ)与二甲酚橙(XO)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所形成的络合物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各组分间相互干扰。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分光光度法,设计不经分离同时测定铜(Ⅱ)、镉(Ⅱ)、镍(Ⅱ)和锌(Ⅱ)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
Cu(Ⅱ)-茜素红S-甲基紫-聚乙烯醇体系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 Cu(Ⅱ)-茜素红 S-甲基紫-聚乙烯醇三元配合物体系光度法测定 Cu(Ⅱ)的新方法,在聚乙烯醇存在下,Cu(Ⅱ)-茜素红 S-甲基紫形成稳定的有色配合物,通过测定该化合物的吸光度而测定Cu(Ⅱ)含量。测定了天然水样。试验表明,方法有较好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精密度可靠,适用于水样中痕量Cu(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硫酸铵存在下丙醇 亚硝基R盐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体系萃取钴 (Ⅱ )的行为及丙醇水溶液的分相条件 ,结果表明 ,在pH 6 .2的NaOH KH2 PO4 缓冲溶液中 ,在硫酸铵存在下 ,钴 (Ⅱ ) 亚硝基R盐 CTMAB的离子缔合配合物可被丙醇相完全萃取 ,而Fe3 + 、Al3 + 、Cu2 + 、Ni2 + 、Cd2 + 、Zn2 + 、Mn2 + 等基本不被萃取。丙醇相中 ,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4 2 0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5 .15× 10 4 L·mol- 1·cm- 1,钴含量在 0~ 10 μg/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经测定 ,配合物中钴与亚硝基R盐组成比为钴 (Ⅱ )∶R =1∶3。讨论了反应体系的萃取机理 ,方法已用于人发等生物样品中微量钴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对GB 11892 - 1989《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中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测定水中高锰酸盐指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通过对测量重复性、滴定管、移液管、标准溶液浓度等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量化 ,求得水中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结果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1.10× 10 -2 。  相似文献   

12.
对铕测定方法的近期进展作了评述,涉及的测定方法有荧光光度法、吸光光度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质谱法及伏安法等。还对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作了简要讨论(引述文献59篇)。  相似文献   

13.
对生物探针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结合模式及有机染料分光光度法测定DNA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71篇。  相似文献   

14.
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测定生活饮用水总硬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分析了测量重复性、标准溶液的浓度、滴定管、取样等因素对总硬度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求得生活饮用水总硬度测定结果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2.74×10-3。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家兔肺泡巨噬细胞(AM)体外培养法,以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_i)、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为指标,观察了卵磷脂、脑磷脂及现用防治硅肺药物克矽平(PVPNO)、柠檬酸铝等抗石英毒效果。结果表明:卵磷脂在所试各药物中效果最佳.初步探讨了卵磷脂拮抗石英细胞毒性的机理.卵磷脂有成为防治硅肺药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为例讨论了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依据JJF 1059-1999对熔体流动速率测试过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评定。7149型聚乙烯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96 g/(10 m in)。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共聚物的熔融指数,抗张强度和耐应力开裂之间,以及端基和热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发现:(1)在一定的共聚物组成和分子量分布情形下,共聚物的熔融指数和抗张强度的关系可表示为经验式:F=350—18.3(M_I);(2)熔融指数大于4的共聚物不耐热应力开裂;(3)共聚物经380℃热处理,其端基转变为-CF=CF_2后,已具有挤出成型所要求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家兔肺泡巨噬细胞体外培养法,以AR-CM阳离子测定系统和荧光试剂Fura-2,研究了石英细胞毒性与肺泡巨噬细胞胞胞浆游离Ca^2+浓度([Ca^2+]i)的关系,并以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表征了由石英引起的AM毒性及硒酸酯多糖对其毒性的拮抗效应,初步讨论了硒酸酯多糖拮抗石英细胞毒性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9.
铽与吡啶-2,6-二羧酸(以下简称DPA)形成螯合物的萤光有人从生物化学角度作过一些研究[1],但对测定稀土氧化物中微量铽的研究未见报导。本文系统地研究了Tb3+-DPA螯合物萤光产生的条件,拟订了测定稀土氧化物中微量铽的萤光光度法,探讨了螯合物萤光强度与其组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氧、温度和4-甲基-4-苯基-2-戊酮(Mpp)对乙醇辐解的影响。Mpp在实验使用的浓度范围内对乙醛的G值没有影响, G(2,3-丁二醇)值随Mpp浓度增加而下降, 最后达0.9恒值。使用Mpp求得原初过程形成的G_(H_2)=1.9, 动力学处理求得G_H=2.4, k_(12)/k_(11)=(11.9±1.8)×10~3。实验证明Mpp清除了体系中的H原子, 抑制了CH_3CHOH自由基的形成, 从而抑制了2,3-丁二醇的生成, 但不影响乙醛的产额。这一研究否定了传统文献所述的在γ辐解乙醇时相当量的羟乙基自由基歧化反应生成乙醛。本文还对乙醇γ辐解机理进行了讨论, 并求得了乙醇辐解的物料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