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4%的乙酸浸泡陶瓷样品24 h,应用同位镀汞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了陶瓷样品中微量重金属铅、镉的溶出量。以0.1 mol/L的硝酸溶液做底液,0.1 mol/L的KCl溶液做支持电解质,2 g/L的Hg2+溶液做镀汞液,测得铅的溶出峰电位为-0.5 V(vsSCE),镉的溶出峰电位为-0.7 V(vsSCE),两者含量在5×10-4~1 mg/L和5×10-4~0.5 mg/L范围内峰电流和其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2×10-4和4.3×10-3mg/L。  相似文献   

2.
采用滴涂法制备石墨烯(GR)修饰的玻碳电极(GCE),通过电化学富集Bi沉积在GR表面,得到GR/Bi-GCE修饰电极.用方波溶出伏安法研究了Cd2+和Pb2+在GR/Bi-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在0.1 mol/LpH 4.5的醋酸缓冲溶液中,在-1.1 V富集0.5 mg/L Bi(NO3)3溶液210 s后,溶出峰电流与Cd2+和Pb2+的浓度在0.01~85.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均为0.003 μmol/L.实验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对Cd2+和Pb2+均有较好的电化学活性,可对两种物质实现同时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将此电极用于板蓝根中Cd2+和Pb2+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羧基化的水溶性碳纳米管(CNT)作为增敏剂,经吸附富集,用方波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镉.讨论了吸附溶出的机理,对富集时间、富集电位、镉浓度、HCI加入量的影响及部分离子干扰等进行实验,并对含镉水样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发现:Cd2 在-0.65 V左右出现灵敏的溶出峰,峰电流在Cd2 浓度为2.0~10 nmol/L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 nmol/L,回收率为94%~103%.  相似文献   

4.
聚1,8-萘二胺修饰玻碳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化学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1,8-萘二胺修饰玻碳电极,建立了开路富集-阳极溶出测定痕量Ag~+的方法.优化了各种实验参数(如富集底液的pH,富集时间等),并考察了其它离子的干扰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银在0.0008~0.1 mg·L~(-1)浓度范围内与溶出峰电流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005 mg·L~(-1).该法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银的测定,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发现采用紫外光照射钛电极表面氧化钛层能够光催化还原Hg2+生成Hg微粒,在Ti基电极上光化学沉积Hg比电化学沉积Hg对磺胺嘧啶具有更强的吸附作用,基于光化学沉积Hg/Ti电极建立了一种吸附溶出伏安法测定磺胺嘧啶的方法.详细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富集时间、溶出起始电位、扫描速率等对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2.0 的B-R缓冲溶液中,磺胺嘧啶在0.48 V左右处产生1个灵敏的氧化峰,其峰电流与磺胺嘧啶的浓度在1.2×10-8~1×10-6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2),检出限达4.35 nmol/L.  相似文献   

6.
用铋膜电极代替汞膜电极,采用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何首乌中的锌含量.实验表明:在0.4mol/L的支持电解质KSCN中,于-1 700 mV下搅拌富集3 min后,得到一灵敏的阳极溶出峰.利用此法测定锌的检出限为4.694×10-7 mg/mL,线性范围在2.32×10-4~6.17×10-4 mg/mL内,线性方程为...  相似文献   

7.
采用后移植方法,将半胱氨酸键入到介孔材料SBA-15上,并对此材料的吸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其对重金属离子Hg2+的富集特性。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和材料用量等因素对Hg2+吸附率的影响。在pH 2.5,性质相近的金属离子Cu2+、Cr6+、Cr3+、Cd2+共存时,半胱氨酸改性的SBA-15介孔材料对Hg2+可进行选择性吸附富集,富集后可用含5%硫脲的1 mol/L HCl溶液快速洗脱。方法对Hg2+的检出限为0.07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2%(CHg2+=1.0 mg/L,n=11)。将本方法用于污水样品中Hg2+的测定,回收率为92%~101%。  相似文献   

8.
本文建立了在铋膜修饰电极上采用方波吸附溶出伏安法同时测定纺织品中痕量Co2+和Ni2+的方法.以NH3-NH4Cl作为缓冲液,在丁二酮肟浓度为10 μmol/L的体系中,Co2和Ni2+的还原峰电位分别为-1.13 V和-1.03 V.当缓冲溶液pH为9.2,富集电位为-0.7V,富集时间为200 s时,C02 +和Ni2+在0.5~50 μg/L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其检出限分别为0.79 μg/L和0.96 μg/L,其它金属离子的干扰较小.采用标准加入法测定纺织品中Co>和Ni2+,回收率在94.88%~104.14%之间.  相似文献   

9.
发展了种基于汞离子(Hg2+)适配体(Aptamer)免标记金纳米粒子的动态光散射(DLS)法,用于灵敏、选择性的检测溶液中的Hg2+。Aptamer 5’-TTTCTTCTTTCTTCCCCCCTTGTTTGTTGTTT-3’与Hg2+的特异性结合使金纳米粒子失去保护,在含有100 mmol/L NaCl的缓冲溶液中发生聚集,金纳米粒子的平均水合粒径变大。在pH=7.43,110 nmol/L Aptamer,100 mmol/L NaCl,Hg2+与Probe DNA孵育时间为30 min的实验条件下,金纳米粒子水合粒径的变化值("D)与Hg2+的浓度成正比。检出Hg2+的线性范围为0.1 nmol/L~5μmol/L,检出限达0.1 nmol/L。湖水及矿泉水两种水样加标实验表明本方法能够用于实际水样中Hg2+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铋的新方法,即利用掺杂硒碳糊电极作为工作电极的阳极溶出法.在0.1 mol/L的HCl底液中,Bi3+于+0.05V(vs.Ag/AgCl)出现灵敏的氧化溶出峰,铋离子的浓度在1.0×10-5~1.0×10-9 mol/L范围内其对数值lgc与铋的氧化峰电流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0×10 -10 ...  相似文献   

11.
聚对氨基苯磺酸/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伏安法测定痕量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制备了对氨基苯磺酸/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电极,研究了汞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在0.1 mol/L、pH=4.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以此修饰电极为工作电极,在-1.2 V搅拌富集5 min,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0.31 V处的溶出峰电流。 结果表明,该电极显著提高了汞离子的电化学响应信号。 在优化条件下,峰电流与Hg2+的浓度在1.0×10-6~5.0×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5。 方法的检出限为5.0×10-7 mol/L。 将该法用于水样中痕量汞的测定,回收率为92.2%~105.2%。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多壁碳纳米管分离富集-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痕量汞(Hg2+)的新方法,考察了Hg2+在碳纳米管填充固相萃取柱上的吸附行为,优化出了最佳吸附和洗脱条件。优化后的实验条件:pH4,流速2.0 mL/min,络合剂1gL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溶液用量1.0 mL;洗脱剂采用6 mol/LHNO3,流速...  相似文献   

13.
徐宁  樊静  贾录阳  张洁 《分析化学》2012,(2):257-262
利用两步反应法制备了溴联苯三酚红功能性硅胶(BPRSG),并通过静态平衡方法研究了该功能性硅胶对多种性质相近的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考察了溶液pH值和搅拌时间对Hg?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7.0时,该固相萃取剂对Hg(Ⅱ)有特异的选择性吸附,可以实现与Pb(Ⅱ),Co(Ⅱ),Mn(Ⅱ),Zn(Ⅱ),Cu(Ⅱ),Cd(Ⅱ),Ni(Ⅱ)等金属离子的选择性分离,对Hg?的吸附平衡时间为30 min;最大吸附容量为4.80 mg/g。将该吸附剂制成微型固相萃取柱,用动态平衡法研究了柱流速、洗脱剂种类、洗脱速度和各种干扰离子对分离富集Hg(Ⅱ)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微柱对Hg?的最低富集浓度为10μg/L,富集倍率为170倍,柱容量为0.65 mg/g。20种常见离子不干扰Hg?的吸附,用1.0 mol/L醋酸即可洗脱Hg(Ⅱ),柱子可重复使用。将微柱用于环境水样中Hg?的固相萃取,回收率在95.5%~98.0%之间。  相似文献   

14.
基于Hg~(2+)与DNA中胸腺嘧啶(T)结合的高度特异性和DNA铜纳米簇的荧光增强性质,构建了一种简便、灵敏检测汞离子的新方法.当Hg~(2+)存在时,聚T单链DNA(P1)通过T-Hg~(2+)-T特异性结合形成双链DNA,Cu~(2+)经抗坏血酸钠还原后生成的中间体Cu+与双链DNA螺旋结构间的氢键部分有强的结合力,促使Cu0附着聚集在双链DNA上形成铜纳米簇,导致体系荧光增强,从而实现对汞离子的高灵敏检测.体系荧光强度与Hg~(2+)浓度的对数值成正比,对Hg~(2+)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 nmol/L~10μmol/L,检出限达0.4 nmol/L,对湖水样品中Hg~(2+)检测的回收率达到97.2%~106.6%.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无需标记、检出限低及选择性好等优点,可用于环境水体中汞离子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胡鸿雨  张丽娜  陈江敏  曾延波  李蕾 《应用化学》2011,28(12):1436-1440
设计、合成了1-丁基-2-苯基硫脲吡啶溴化盐([C4ptpyr]Br)新型的水溶性Hg2+荧光探针,将其用于环境水样中Hg2+的检测。 结果表明,[C4ptpyr]Br对Hg2+识别专一性好,共存离子及pH值对测定影响小。 在pH=7的BR缓冲溶液中,检测线性范围为0.02~4 mg/L(r2=0.999 1),检出限为0.011 mg/L,回收率为95.2%~102.2%, RSD<5%。 方法具有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可满足各类水中微量汞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检出限高和金属离子在近红外区无信号响应的问题, 合成了巯基聚倍半硅氧烷微球(PMPSQ), 用以高效富集水溶液中的微量汞(Ⅱ)和银(Ⅰ)离子. 通过金属离子与巯基官能团螯合从而获得相应的近红外信号响应, 采集吸附了金属离子的PMPSQ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 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定量校正模型. 结果表明, 采用巯基微球富集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同时测定水中浓度分别为0.16~1.80 mg/L的汞(Ⅱ)离子和0.15~1.70 mg/L的银(Ⅰ)离子.  相似文献   

17.
A vermiculite modified carbon paste electrode (VMCPE) was employed for the in situ preconcentration of traces of Hg(II) and Ag(I) via an ion-exchange route. Heavy metal ions were accumulated in Britton-Robinson (BR) buffer pH 7 for Hg(II) and pH 6 for Ag(I), and afterwards reduced at –0.7 V vs. Ag/AgCl in the separate measurement solution (BR buffer pH 5 + 0.05 mol/L NaNO3) prior to the anodic stripping square-wave voltammetric (ASSWV) detection. For Hg(II) ions, at 15 min accumulation, a linear range from 1.0 × 10–7 to 8.0 × 10–6 mol/L was obtained, with a 5.7 × 10–8 mol/L limit of detection. The VMCPE response was linear for Ag(I) ions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from 2.0 × 10–7 to 8.0 × 10–6 mol/L, at 10 min accumulation with a corresponding limit of detection of 6.3 × 10–8 mol/L.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analytical procedure including accumulation from a 5 × 10–7 mol/L solution of Hg (15 min) or Ag(I) (10 min), electrolysis, ASSWV detection, regene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the VMCPE, was 4% (n = 6). The optimisation of the parameter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VMCPE in combination with ASSWV detection is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设计合成了结构简单的分子内电荷转移荧光传感分子1,3,4-噻二唑类衍生物(1), 实现了水-乙醇(体积比1∶9)混合溶剂中Hg2+的荧光猝灭型选择性灵敏传感, 荧光猝灭常数达5.5×105 mol-1·L, Hg2+线性响应范围为5.0×10-6~5.0×10-5mol/L. 基于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红外光谱和核磁滴定实验结果提出了传感分子1与Hg2+的1∶1型结合模式, 其中1-位S原子和2-位胺N原子为Hg2+配位原子; 结合光谱变化讨论了Hg2+结合显著增强分子内电荷转移的荧光猝灭机理.  相似文献   

19.
刘春萍  纪春暖  蒙延峰  吕菊波  孙琳 《应用化学》2009,26(10):1149-1153
以聚氯乙烯为原料依次与四乙烯五胺、CS2和ClCH2COONa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氮、氧、硫的弱酸性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功能化的聚氯乙烯螯合树脂,树脂的结构经红外分析和元素分析表征。探讨了在不同pH值、Hg2+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下合成树脂对Hg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螯合树脂对Hg2+有较快的吸附速率,pH=2.0左右时树脂对Hg2+的吸附效果最好,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逐渐增大,35 ℃时Hg2+起始浓度为0.01766 mol/L时,树脂对Hg2+的吸附量可达3.330 mmol/g。树脂对Hg2+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用0.2 mol/L硝酸-10%硫脲对吸附后的树脂进行洗脱,脱附率达99.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