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制与解调用于随机共振的微弱周期信号检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敏  黄咏梅 《物理学报》2006,55(7):3277-3282
提出了调制随机共振方法,实现了在大参数条件下从强噪声中检测微弱周期信号.将混于噪声中的较高频率的弱信号经调制变为一差频的低频信号作用于随机共振体系,该低频信号满足绝热近似理论,因而能产生随机共振;再经解调可获得埋于噪声中的原较高频率的弱信号.对埋于噪声中的未知频率,可采用连续改变调制振荡器的频率,以获得一个适当的差频信号输入到随机共振体系,根据输出信号共振谱峰的变化经解调而得待检弱信号的未知频率.该方法应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调制与解调 非线性双稳系统 随机共振 微弱信号检测  相似文献   

2.
林敏  毛谦敏  郑永军  李东升 《物理学报》2007,56(9):5021-5025
根据非线性双稳系统在噪声和弱周期信号作用下产生随机共振的随机同步条件,提出了随机共振控制的频率匹配方法.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随机共振是可控制的,通过控制输入信号的频率和噪声的统计特性,不仅能拓宽产生随机共振的频率范围,而且能增强共振的强度,从而实现有更多的噪声能量转换为信号能量. 关键词: 随机共振 非线性双稳系统 频率匹配 控制  相似文献   

3.
周丙常  徐伟 《物理学报》2007,56(10):5623-5628
研究了周期混合信号和关联的乘性和加性噪声联合激励下的非对称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运用两态理论,给出了基频和高阶谐频信噪比的理论结果.发现对于基频和高阶谐频情形下均出现随机共振,并且高阶谐频存在抑制现象.同时研究了非对称系数和噪声强度以及噪声之间关联强度对信噪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耦合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敏  黄咏梅  方利民 《物理学报》2008,57(4):2048-2052
两个双稳系统经非线性耦合而成为多稳态系统,该耦合系统与单一双稳系统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解析地分析了耦合系统在含噪弱周期信号作用下的响应特性,给出了耦合系数和双稳系统参数对随机共振的影响,表明耦合系统的随机共振是在带状的双势阱作用下产生的,还构建了反馈耦合控制原理框图.这为在双稳类系统中人为地产生随机共振或使共振效应更加强烈即随机共振的控制及其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符合. 关键词: 耦合双稳系统 随机共振 控制  相似文献   

5.
周丙常  徐伟 《物理学报》2008,57(4):2035-2040
运用统一色噪声近似理论和两态模型理论,研究了周期矩形信号和关联的乘性色噪声和加性白噪声驱动的非对称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得到了适合信号任意幅值的信噪比表达式.信噪比是乘性噪声强度、加性噪声强度、乘性噪声自关联时间、噪声耦合强度的非单调函数,所以该双稳系统中出现了随机共振.同时,调节加性噪声强度比调节乘性噪声强度更容易产生随机共振.势阱静态非对称性和噪声之间的耦合强度对信噪比的影响是不同的. 关键词: 非对称双稳系统 随机共振 信噪比 周期矩形信号  相似文献   

6.
张晓燕  徐伟  周丙常 《物理学报》2012,61(3):30501-030501
研究了周期矩形信号对时滞非对称单稳系统随机共振的影响,系统中加入的噪声均为Gauss白噪声.得到了信噪比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分析信噪比曲线发现系统存在随机共振现象.数值结果还表明乘性与加性噪声强度对信噪比的影响是不同的,在SNR-D参数平面上共振与抑制共存.在信噪比随着时滞量变化的曲线图上发现,当系统的非对称性|r|取值很大或者乘性与加性噪声强度比D/α小于1时,参数平面上的随机共振现象会消失.  相似文献   

7.
董小娟  晏爱君 《物理学报》2013,62(7):70501-070501
研究了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共同驱动的双稳态系统中的随机共振和相干共振现象. 针对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之间不存在关联性和存在关联性两种情形, 引入一种适当的能同时表征随机共振和相干共振的指标, 应用一阶欧拉方法, 通过数值模拟对系统的随机共振和相干共振现象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在弱噪声驱动下, 随着加性噪声强度的增加, 当系统出现相干共振时, 如果给系统外加一个弱周期驱动力, 几乎在同一时刻, 系统也出现了随机共振现象; 但随着乘性噪声强度的增加, 仅当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之间相关时, 此结论成立. 并且系统参数对相干共振和随机共振的影响是一致的. 关键词: 双稳态系统 随机共振 相干共振  相似文献   

8.
非对称双稳耦合网络系统的尺度随机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中奎  鲁捧菊  徐伟 《物理学报》2014,63(22):220503-220503
研究了不同周期信号调制下非对称双稳耦合网络系统的尺度随机共振问题. 针对该网络系统, 首先运用高斯近似和役使原理对其进行了降维, 推导了其简化模型. 在绝热近似条件下, 利用Fokker-Planck方程分别得到了余弦信号和矩形信号调制下信噪比的解析表达式. 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系统的尺度随机共振行为, 并讨论了非对称性、噪声强度、周期信号的振幅和耦合系数对系统尺度随机共振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两种情形下信噪比均是系统尺度的非单调函数, 说明在此网络系统中产生了共振现象. 关键词: 尺度随机共振 非对称双稳耦合网络系统 余弦信号 矩形信号  相似文献   

9.
焦尚彬  杨蓉  张青  谢国 《物理学报》2015,64(2):20502-020502
以微弱周期信号激励的非对称双稳系统为模型, 以信噪比增益为指标, 首先针对加性和乘性α 稳定噪声共同作用的随机共振现象展开了研究, 然后针对单独加性α 稳定噪声激励的随机共振现象进行了研究, 探究了α 稳定噪声特征指数α 和对称参数β 分别取不同值时, 系统结构参数a, b, 刻画双稳系统非对称性的偏度r以及α 稳定噪声强度放大系数QD对非对称双稳系统共振输出的作用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在加性和乘性α 稳定噪声共同作用下还是在单独加性α 稳定噪声作用下, 通过调节ab或者r均可诱导随机共振, 实现微弱信号的检测, 且有多个参数区间与之对应, 这些区间不随αβ 的变化而变化; 在研究噪声诱导的随机共振现象时发现, 调节噪声强度放大系数也可使系统产生随机共振现象, 且达到共振状态时D的区间也不随αβ 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结论为α 稳定噪声环境下参数诱导随机共振中系统参数以及噪声诱导随机共振中噪声强度的合理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级联双稳系统的随机共振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两个双稳系统级联的随机共振特性,由于第一级双稳系统的作用是将白噪声转变为色噪声,因此它是整个级联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以后各级系统近似按洛伦兹分布将噪声能量不断向低频区域集中,从而减弱高频抖动,突出波形的基本轮廓.频谱中信号谱峰随噪声强度的变化规律表明,级联双稳系统只在有限的低频范围内,通过一定量的噪声强度来增强信号频率处的谱峰高度,如果前一级系统未达到随机共振状态,那么其后一级并不能对前一级的输出进行“优化”而形成随机共振.级联双稳系统级数的增加,会使噪声能量集中的低频区域变窄,信号谱峰易被压缩和受到噪声干扰.虽然可以用二次采样方法进行改善,但其改善程度有限.因此对于信号检测而言,使用单级双稳系统即可. 关键词: 级联双稳系统 随机共振 频谱 噪声  相似文献   

11.
冷永刚  王太勇 《物理学报》2003,52(10):2432-2437
提出了二次采样的随机共振(SR)技术,并利用该技术,实现了绝热近似理论在大参数条件下,从强噪声中提取弱信号的目标.为便于应用,研究了二次采样随机共振方法在弱信号检测中相关参数之间的关联性.数值分析表明,该法在信号分析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有望将来应用于实测信号的数据处理. 关键词: 随机共振 弱信号检测 数值分析 非线性系统  相似文献   

12.
林敏  张美丽 《物理学报》2011,60(2):20501-020501
外界对系统作功的过程就是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根据Langevin方程的随机动力学特性,采用微观动力学和宏观热力学方法,建立了基于单一随机轨线的耦合双稳系统的热力学关系.通过力与耦合系统的功交互作用定量地刻画了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关系,揭示了耦合系统中存在着的随机能量共振现象.从作功与能量的关系进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随机共振产生的物理本质. 关键词: 耦合双稳系统 随机热力学 随机能量共振 功  相似文献   

13.
级联双稳Duffing系统的随机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赖志慧  冷永刚  范胜波 《物理学报》2013,62(7):70503-070503
研究了级联双稳Duffing系统的随机共振特性, 证明级联双稳Duffing系统变尺度系数、阻尼比和级数等参数的适当调节, 不仅可实现大参数信号的级联随机共振, 而且可优化单级双稳Duffing系统的随机共振特征, 即参数调节的级联双稳Duffing系统能实现比单级双稳Duffing系统更好的随机共振输出. 此外, 级联双稳Duffing系统对方波信号具有良好的滤波整形作用, 可用于实现含噪方波信号的波形恢复. 关键词: 级联双稳Duffing系统 随机共振 变尺度 参数调节  相似文献   

14.
基于随机共振进行弱信号探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光起  丁珂  张宇  赵远 《物理学报》2010,59(5):3001-3006
非线性随机共振系统可利用噪声增强微弱信号检测的能力,为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开创了新方法.基于随机共振的基本原理设计了硬件电路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检测单频和多频微弱信号;通过输入模拟工程实际的带噪信号,采样所得的输出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利用随机共振技术可从强噪声背景下有效地提取出单频和多频弱信号.多频弱信号的有效提取拓展了基于随机共振原理的弱信号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结合数字滤波处理技术有效地消除了低频噪声对信号识别的影响.基于随机共振的弱信号检测技术在信息识别与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类8次势函数并讨论了其分岔特性,得到由左、右2个小尺度双稳势和中间势垒构成的对称四稳系统.建立了在周期力和随机力共同作用下四稳系统输出响应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并从能量角度引入功这一过程量来刻画大、小不同尺度双稳势之间的作功能力,发现四稳势中存在着双重随机共振现象.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中间势垒高度大于左右...  相似文献   

16.
高仕龙  钟苏川  韦鹍  马洪 《物理学报》2012,61(18):180501-180501
推导了分数阶线性振子系统响应的一阶稳态矩的频率不变性和相移特性, 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 在随机共振机制下, 分数阶线性振子对系统响应一阶稳态矩的幅值具有放大作用. 构造Duffing混沌振子检测器, 利用混沌系统对参数摄动的敏感性以及对噪声的免疫能力实现弱信号检测. 数值模拟证实,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从噪声背景中将微弱正弦信号检测出来, 并且相对传统的混沌检测方法能显著降低信噪比检测门限.  相似文献   

17.
输入方波信号的过阻尼谐振子的随机共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志新  曹力 《物理学报》2011,60(11):110501-110501
计算了在输入方波信号情况下过阻尼谐振子的输出功率谱和信噪比,详细讨论了相应的随机共振现象,并与输入余弦信号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它们均出现随机共振现象,且均存在共振和抑制并存的现象.但这一并存现象,在两模型中分别出现于不同的共振曲线. 关键词: 过阻尼谐振子 随机共振 方波信号  相似文献   

18.
BaCl2中Eu2+的电子自旋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和用X射线分析BaCl2:Eu微晶的结构,并测量它的电子自旋共振(ESR)谱,结构分析和ESR谱都表明,替代Ba2+的Eu2+离子是处在轴对称的正交晶场中;并用抽对称的自旋哈密顿量和晶场哈密顿量对ESR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求得在正交对称的BaCl2中的Eu2+的自旋哈密顿参数;还发现Eu替代Ba2+的掺杂浓度的饱和值为0.34mol%。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大参数周期信号随机共振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定新  胡政  杨拥民 《物理学报》2012,61(8):80501-080501
通过调节双稳系统参数实现大参数频率范围内周期信号的随机共振, 在工程上具有重要意义. 推导了双稳系统参数的归一化变换, 利用归一化变换原理对大参数周期信号的随机共振进行了数值仿真, 阐明该原理适用于任意频率周期信号. 对大参数随机共振用电路模拟进行了实验验证, 揭示了通过调节双稳系统参数可以实现大参数频率范围内的随机共振. 分析了二次采样实现大参数周期信号随机共振的机理, 通过数值仿真与参数归一化变换方法进行了比较. 仿真结果表明, 在输入信号幅度变化的情况下, 二次采样方法易出现发散现象, 而归一化变换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与适应性.  相似文献   

20.
李强  王太勇  冷永刚  何改云  何慧龙 《物理学报》2007,56(12):6803-6808
变步长随机共振算法有效解决了绝热近似大参数条件下的弱信号检测问题.基于信号近似熵测度的自适应随机共振,实现了变步长随机共振最优输出的自适应求解.周期信号的近似熵不受其幅值和相位变化的影响,而只与其频率及信噪比有关.因此,按照原始数据的采样条件,构造待检测频率在预定信噪比下的标准信号,并以其近似熵为基准,通过自动调节非线性系统的结构参数和计算步长,求得系统输出的近似熵距离矩阵.该矩阵中的最小值所对应的即为自适应条件下非线性动力系统的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