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以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菲咯啉为配体与AgNO3反应,合成出2种银配合物[Ag(H2mptc)(phen)]·2H2O(1)和[Ag(H2mptc)(phen)](2)(H3mptc=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phen=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配合物1中的Ag(Ⅰ)采取三配位的配位方式与配体H2mptc-及phen中的N原子结合,在2中,除了3个N原子配位外,邻位羧基的O原子也参与了配位。通过计算得知配合物2是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结构。固体荧光光谱表明,1和2在475 nm左右有最大吸收,相对配体有75 nm左右的红移,均可归属于配体到金属间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3.
以6-甲基-2,3,5-吡啶三酸,菲咯啉为配体与AgNO3反应,合成出2种银配合物[Ag(H2mptc)(phen)]·2H2O(1)和[Ag(H2mptc)(phen)](2)(H3mptc=6-甲基-2,3,5-吡啶三酸,phen=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配合物1中的Ag(Ⅰ)采取三配位的配位方式与配体H2mptc-及phen中的N原子结合,在2中,除了3个N原子配位外,邻位羧基的O原子也参与了配位。通过计算得知配合物2是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结构。固体荧光光谱表明,1和2在475nm左右有最大吸收,相对配体有75nm左右的红移,均可归属于配体到金属间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4.
5.
6.
2,3,5-吡啶三酸在水热条件下分别与Mn(CH3COO)2·4H2O和Co(CH3COO)2·4H2O反应,得到了2种金属有机骨架(MOFs)配合物[Mn1.5(2,3,5-pta)(H2O)4]n(1)和[Co1.5(2,3,5-pta)(H2O)4]n(2),其中2,3,5-H3pta=2,3,5-吡啶三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属于同构晶体:晶系为单斜,空间群为P21/c,其中,吡啶三酸配体完全脱去3个质子,并分别与4个六配位的金属离子相连,在空间形成一种三维网络状结构。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的稳定性要高于配合物2。 相似文献
7.
8.
采用水热方法,用吡啶-三羧酸配体(H_3L)和2,2′-联咪唑(H_2biim 2,2′-biimidazole)、菲咯啉(phen)、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ZnCl_2和MnCl_2·4H_2O反应,合成了1个零维配合物[Zn(H_2biim)2(H_2O)_2][Zn(HL)(Hbiim)(H_2O)]_2·8H_2O(1)和2个具有一维链结构的配合物[Mn(μ-HL)(phen)(H_2O)]_n(2)、{[Mn(μ-HL)(2,2′-bipy)(H_2O)]·0.5(2,2′-bipy)}_n(3),并对其结构、荧光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3个配合物分别属于单斜晶系的P21/n和P21/c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3个单核Zn单元组成的零维结构,这些单核单元通过O-H…O/N和N-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框架。配合物2和3具有一维链结构,而且这些链通过O-H…O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网络。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室温下能发出蓝色荧光,聚合物2中相邻Mn髤离子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将1,6-双(4-吡啶基)-1,3,5-己三烯(bphte)和镉盐分别与2种羧酸配体(2,5-二呋喃二甲酸(2,5-H2FDC)及1,3,5-均苯三甲酸(1,3,5-H3BTC))进行溶剂热反应,得到2个配位聚合物:[Cd (2,5-FDC)(bphte)(H2O)]n (1)和[Cd (1,3,5-HBTC)(bphte)]n (2)。对配合物1和2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表征。配位聚合物1具有spl拓扑结构的三维互穿超分子框架,而配合物2是由bphte配体交叉连接一维链[Cd2(1,3,5-HBTC)2]n形成的三维结构。配合物1和2在固态时表现出不同的荧光性质。配合物2遇到水溶液中Fe3+会发生荧光猝灭,因此以其作为荧光探针对水溶液中Fe3+进行了选择性荧光检测,它对Fe3+的检测限可达到0.013 μmol·L-1。这种荧光猝灭过程可归因于Fe3+离子的吸收带与配合物2的激发带之间存在部分重叠。 相似文献
10.
11.
以2-甲基-4-噻唑甲酸(HMTZA,C5H5NO2S)为配体合成了3种新型过渡金属配合物[Co(MTZA)2(H2O)2]·3H2O(1),[Cu(MTZA)2(H2O)]·2H2O(2)和[Zn(MTZA)2(H2O)2]·3H2O(3)。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中心金属Co(Ⅱ)离子的配位数为6,配位构型为略为变形的八面体;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Cu(Ⅱ)离子的配位构型是一个畸变的四方锥;配合物3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中心金属Zn(Ⅱ)离子的配位构型为畸变的八面体。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结果显示无论配体还是配合物均能使EB-DNA复合体系发生不同程度的荧光猝灭,且配合物的作用强度远大于配体。 相似文献
12.
以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C_4H_4N_2O_2S,HL)分别与硫酸钴(CoSO_4·7H_2O)、氯化铜(CuCl_2·2H_2O)、硝酸银(AgNO_3)反应合成了3个配合物[Co(L)_2(H_2O)_4]·2H_2O(1)、[CuNa(L)_3]_n(2)和[AgL]_n(3),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进行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产物的结构。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Co~(2+)的配位数为6,形成一个略为拉长的CoN_2O_4八面体,与理想的正八面体非常接近。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Cu~(2+)离子的配位数为4,构成变形的平面四边形结构,Na~+离子的配位数为6,构成一个略微变形的八面体结构,最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3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银离子为三配位,构成变形的平面三角形构型,具有二维网状结构。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3.
以4-甲基-1,2,3-噻二唑-5-甲酸(C4H4N2O2S, HL)分别与硫酸钴(CoSO4·7H2O)、氯化铜(CuCl2·2H2O)、硝酸银(AgNO3)反应合成了3个配合物[Co(L)2(H2O)4] ·2H2O (1)、[CuNa(L)3] n (2)和[AgL] n (3),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进行表征,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产物的结构。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Co2+的配位数为6,形成一个略为拉长的CoN2O4八面体,与理想的正八面体非常接近。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Cu2+离子的配位数为4,构成变形的平面四边形结构,Na+离子的配位数为6,构成一个略微变形的八面体结构,最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配合物3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银离子为三配位,构成变形的平面三角形构型,具有二维网状结构。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物与DNA作用的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14.
Two transition metal dinuclear complexes of [Mn2(OOCC6H4SSC6H4COO)- (Phen)2(H20)]n 1 and [CuE(OOCC6H4S)2(Phen)2] 2 were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by the reaction of equivalent metal dichloride with 2,2'-dithiobis(benzoic acid) (HE-DTBB). Structur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each Mn2+ ion in I is coordinated by one chelate phen ligand, one bridging water molecule and three DTBB ligands forming Mn2+ dinuclear units which are further linked into one-dimensional chain by DTBB ligand. Under similar reaction conditions, the 2,2'-dithio- his(benzoic acid) ligand undergoes thiol reduction to form 2-mercaptobenzoic (H-2-MBA) in 2 where two Cu2+ ions are coordinated by phen and MBA ligands only constructing a dinuclear unit.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4种过渡金属配合物{[Mn(2,4-Hoba)_2(bipy)(H_2O)_2]·2H_2O}_n(1),[Mn(2,4-oba)(phen)]n(2),[Co (2,4-oba)(bimyb)_(0.5)]n(3)和[Ni(2,4-oba)(bimyb)_(0.5)]_n(4)(2,4-H2oba=2,4-氧基双(苯甲酸),bipy=4,4′-联吡啶,phen=1,10-菲咯啉,bimyb=1,4-双(咪唑-1-甲基)苯),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表明:配合物1是一维链状结构,通过O-H…O氢键扩展为二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是一维波浪链状结构,通过芳香环π-π堆积作用扩展为二维波状网络结构。配合物3和4是由配体桥联双核桨轮单元产生的二维层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2~4的磁性进行了研究,磁交换耦合常数分别为-0.79、-8.97和-11.42 cm-1。根据配合物2~4的晶体结构,利用DFT-BS方法对配合物2~4的磁耦合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计算的交换耦合常数J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17.
18.
2,3,5-吡啶三酸在水热条件下分别与Mn(CH3COO)2·4H2O和Co(CH3COO)2·4H2O反应,得到了2种金属有机骨架(MOFs)配合物[Mn1.5(2,3,5-pta)(H2O)4]n(1)和[Co1.5(2,3,5-pta)(H2O)4]n(2),其中2,3,5-H3pta=2,3,5-吡啶三酸。利用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属于同构晶体:晶系为单斜,空间群为P21/c,其中,吡啶三酸配体完全脱去3个质子,并分别与4个六配位的金属离子相连,在空间形成一种三维网络状结构。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的稳定性要高于配合物2。 相似文献
19.
在溶剂热条件下,利用Cd(Ⅱ)、Co(Ⅱ)在混配体体系下合成出3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d3(pic)4(H2bmimb)]n(1),[Co3(pic)4(H2bmimb)]n(2)和[Cd2(1,2-mbix)(pic)2(H2O)2]n(3)(pic=5-苯基间苯二甲酸;H2bmimb=1,4-二((2-甲基咪唑)亚甲基)苯;1,2-mbix=1,2-二((2-甲基咪唑)亚甲基)苯),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粉末X射线衍射和荧光光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中金属离子Cd2+、Co2+均与pic配体形成了三维阴离子骨架,双质子化的双咪唑配体位于骨架中平衡骨架电荷。配合物3中,Cd2+金属中心与pic、1,2-mbix配体配位形成一维链,链与链之间通过苯环间的π…π堆积形成二维层,进而通过氢键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1和3表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