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本世纪六十年工开始,各主权国家的刑法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跨国犯罪的挑战。其实,各国刑法规范所禁止的行为与跨国的犯罪行为是十分吻合的。但是,各国的刑法效力范围和疆界客观上使跨国犯罪分子逃避打击有了机会。跨国犯罪后来发展为有组织的国际犯罪,它的危害逐渐使国际社会不能坐视不理了,世界各国的司法界和法学界通过协商,在国际犯罪问题上达成了基本同识,初步议定了二十余种行为属于国际犯罪并以国际条款和章程加以禁止和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际社会为应对日益猖獗的跨国犯罪的威胁,不断制订国际公约来打击国际犯罪。我国也签署批准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刑法公约,因此负有通过国际立法和执法实施条约的国际义务。针对法人犯罪问题结合国际公约中法人责任的规定,评析我国立法中有关法人违法犯罪行为的责任体系,包括单位犯罪和行政违法行为责任的立法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国际公约规定的差距以及需要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3.
首先做出自己对国际刑法的应然构想,指出理想的国际刑法应该具有法典化,超国家机构的存在与适用的直接性三个特征。将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两分的法理模型分析法(尤其是强行法)的起源,得出国际刑法发展的肯綮之处在于共同利益的结论,并沿此进路得出从局部的领域与局部的地域入手等克服障碍的几个设想。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索马里海盗活动猖獗,袭击各国船只的事件屡有发生,由于索马里海盗组织的规模性、武装性以及对过往船舶实施袭击的隐蔽性、快速性,使船舶防范和应对海盗袭扰的难度加大。而且,海盗活动的海域范围越来越大,行动越来越频繁,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我们有必要结合现实情况,研究一下海盗罪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和国刑法》进行了修订,这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的重大举措。其中,修订后的刑法以较大的篇幅突出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保护,特别是对于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第一次作出了具体而明确法律规定,这对于严格依法治国,保护知识产权,维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环境定义的基础上,指出用法律手段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限度,分析了环境犯罪的概念和特征及其分类.  相似文献   

7.
国际犯罪严重危及国际社会的安全与发展,将惩治国际犯罪的国际刑法规范在国内法中加以规定和完善,可以更有效地打击国际犯罪。我国目前已将部分国际犯罪在国内立法中加以规定,但仍需增设相关国际公约中的其他罪名,进一步完善我国打击国际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8.
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重要部门法之一,是规定犯罪和刑罚及其罪刑关系的法律。因此,在界定刑法的时候,应当以犯罪和刑罚这两个基本范畴作为逻辑起点。有学者即从刑法逻辑上的不合理性包括犯罪、刑罚及刑事责任之间定义的逻辑矛盾,犯罪本质的不合理性及刑罚的不合理性采导出刑法的不合理性,进而得出绝对结论——刑法必将灭亡。笔者认为这一观点还需进一步商榷。以下作者就从犯罪的本质和刑罚的合理性来说明刑法存在的合理性,刑法应该是与人类共存亡的。  相似文献   

9.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性质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国际犯罪,而非纯正的政治犯罪。在国际实践中认定该罪,应当划清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与战争、武装冲突的界限。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关键是制定统一的反恐怖主义犯罪的国际公约以及在国际集体安全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国家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刑法适用技术是刑法应用理论中的一个新名词。属于刑法应用方法论范畴。刑法适用技术在认定犯罪过程中处于刑法理论应用的“间接活动”环节,离不开刑法方法论的指导;刑法方法论是研究认定犯罪方法的学问。  相似文献   

11.
环境与人类息息相关,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无果而终说明国际环境问题不能仅仅依靠谈判等方式解决,拯救全球环境需要新的解决手段和机制。追究国际环境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是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法律中,一直不存在"少年罪错"与"少年刑法"的称谓,用的往往是"青少年犯罪",而且不存在"青少年刑法",更不要说"少年刑法"了.实践证明,我们有必要确立"少年罪错"与"少年刑法"的概念,因为它们比其他概念都更能准确地概括这一特定阶段年龄的犯罪以及针对这一犯罪的单行刑事法律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杨彦文 《科技信息》2011,(15):404-404
当前毒品犯罪国际化的趋势,要求各个国家联合起来,加强各国之间的警务合作,才能有效遏止毒品犯罪的蔓延并最终铲除毒品对国际社会的危害。我国警方与周边国家警方和国际刑警组织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探索出了打击毒品犯罪有效的途径,有力地打击了日益猖獗的毒品犯罪活动,确保了我国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相似文献   

14.
对恐怖主义的刑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恐怖主义的国内立法和司法势在必行,打击恐怖主义是目前我国刑法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国刑法学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遗憾的是,当前国内对恐怖主义的研究甚少,而且往往把恐怖主义纳入政治学范畴探讨。应确立对恐怖主义的刑法理念的认识,从刑法学角度识别恐怖主义,把握恐怖主义之犯罪构成,以利于恐怖主义刑事立法的科学化,达到对恐怖主义最有效的刑事打击。  相似文献   

15.
国家工作人员是我国《刑法》对一类特殊犯罪主体的称谓。由于其职务的特殊性,国家工作人员可以实施一般主体所不能实施的职务犯罪。我国《刑法》对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职务犯罪,根据其身份的不同和罪刑相适应原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为了保障《刑法》的正确实施,应当根据法理学和刑法理论对《刑法》中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6.
犯罪客体之指称意义,实际是对"什么是犯罪客体"或"犯罪客体是什么"这一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而我国刑法学者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则形成了对犯罪客体自身涵义的不同界说.其中,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观点有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说与社会关系说、对象说、权利说、法益说.相较而言,法益说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犯罪客体就是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即法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由于利益的驱动,会计人员实施会计舞弊和会计欺诈行为不断增多,严重的损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侵犯了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但是由于我国的会计法及其相关法规和刑法规定的不协调,以及司法实践中对于会计犯罪的误解,使得会计犯罪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  相似文献   

18.
刑法客观主义强调行为及危害作为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的本质也是刑事责任的基础和裁量刑罚的根据。客观主义与法治观念更为契合,它追求正义。从刑法惩罚的是行为这一本质出发,对犯罪着手进行了再认定,并且也说明了在刑法客观主义的视野下对犯罪着手的认定因实行行为而异。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刑法》虽然规定了国家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但是,国家机关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存在着一系列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可能导致法律和社会双面的负效应。国家机关成为单位犯罪主体并不能有效地达到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应该取消国家机关作为单位犯罪主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20.
台湾刑法犯罪成立要件理论系典型的大陆法系的判断模式,即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阶段架构,但其本身的矛盾亦引起刑法理论界对该架构的反思。为了使内地的犯罪构成理论更加合理化,我们有必要对台湾的犯罪成立要件理论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