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三聚硫氰酸为原料,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增塑剂,聚氯乙烯为大分子骨架,在MgO的存在下,合成得到了三聚硫氰酸交联聚氯乙烯树脂.对交联树脂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性能研究表明,合成树脂对Cu2+的吸附容量及选择性最大,在实验条件下吸附量达到1.056mmol/g;对其他金属离子吸附量很小,甚至不吸附.  相似文献   

2.
陈宏浩  詹晖  朱先军  周运鸿 《化学学报》2005,63(11):1028-1032,i004
以一种新型的软化学方法——流变相法,成功地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5Co0.15O2.将在600~850℃氧气氛下处理6h后得到的LiNi1-yCoyO2(y=0.10,0.15,0.20,0.25),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D)与电化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流变相前体经过800℃烧结后合成的LiNi0.85Co0.15O2晶胞参数a=0.2866nm,c=1.4193nm及晶胞体积V=0.1010nm3,以0.1C倍率在3.0~4.3V(Vs.Li /Li)放电时,首次放电容量可以达到198.2mAh/g,20次循环后,其放电容量仍在174mAh/g以上.  相似文献   

3.
CdTe量子点的合成及其与Pb~(2+)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巯基乙酸和巯基丙酸混合配体修饰的水溶性Cd Te量子点(QDs)。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Cd Te QDs与Pb2+的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Pb2+可引起Cd Te QDs强烈的荧光淬灭。利用Stern-Volmer和双对数回归曲线方程,对Pb2+淬灭Cd Te QDs的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巯基羧酸修饰的Cd Te QDs与Pb2+之间有较强的淬灭作用,其淬灭机制为内源性静态荧光淬灭。  相似文献   

4.
以巯基丙酸为稳定剂,在乙二醇存在下合成了水溶性功能化Ag2S量子点。研究了该量子点的特性及其与常见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发现仅Hg2+能够猝灭该量子点体系的荧光并使溶液变色,基于该现象建立了裸眼-荧光双模式选择性识别水体中痕量Hg2+的新方法。实验数据显示,在裸眼模式下,常见金属离子中只有Hg2+使Ag2S量子点的颜色由黄色变为无色;在荧光模式下,常见金属离子中只有Hg2+对量子点荧光猝灭最大,并且随着Hg2+浓度的增大Ag2S量子点的荧光猝灭越来越显著。研究表明,Hg2+与Ag2S量子点的作用机制可能为电荷转移致使量子点聚集而发生荧光猝灭。在优化条件下,8.0×10-9~5.6×10-8 mol/L浓度的Hg2+与Ag2S量子点荧光的猝灭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3),检出限(S/N=3)为4.2×10-9 mol/L,裸眼可识别9.0×10-5 mol/L的Hg2+。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水样中超痕量Hg2+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利用液-液界面反应体系,使分别溶解在油相中的银前体和水相中的硫前体在液滴界面发生反应,在室温条件下成功制备出近红外荧光Ag_2S量子点。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此方法成功制得了粒径较均一的Ag_2S量子点,纯化后经加热熟化处理其量子产率可达2.68%。另外实验发现,通过改变投料比即可实现Ag_2S量子点的粒径控制及荧光发射峰波长调控(1 170nm至1 279nm)。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相合成法,在低温N2气保护条件下,以巯基化聚乙烯醇(PVA)为基体材料合成一种环境友好型PVA/CdS量子点纳米复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热重(TG)、荧光光谱(PL)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技术手段对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光学性能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复合物中CdS量子点为立方晶型结构,形状为球形,粒径小于5nm,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分散性及发光性质。此外,Cu~(2+)对PVA/CdS水溶液荧光具有良好的猝灭作用,其荧光猝灭程度与Cu~(2+)浓度在1~1000n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23,方法检出限为0.12nmol/L。该纳米复合物荧光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已应用于实际黄河水样中痕量Cu~(2+)的分析与检测。  相似文献   

7.
8.
以氧化剥离碳纤维法制备的石墨烯量子点(GQDs)为原料,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氮源和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氮掺杂的水溶性石墨烯量子点(N-GQDs)。当反应时间小于24h时,N-GQDs的氮掺杂量和发光量子效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同时其荧光颜色逐渐从黄色向绿、蓝转变。N-GQDs的发光量子效率最高可从GQDs的4.0%增加到30.1%。氮掺杂一方面增加了N-GQDs中C—N键含量,另一方面增强了N-GQDs的结构有序性,从而提高了其发光量子效率。作为荧光探针,N-GQDs对水溶液中的Pb~(2+)具有良好的识别作用。荧光滴定实验证明,在8.0×10-7 mol/L~1.5×10-4 mol/L的线性范围内,以NGQDs为荧光探针,可以有效测定水溶液中Pb~(2+)的浓度。与未掺杂的GQDs相比,氮掺杂显著提高了石墨烯量子点对Pb~(2+)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9.
在冰水浴条件下,用柠檬酸三钠和六偏磷酸钠为稳定剂,通过控制较低浓度的氯化镉溶液和硫化钠溶液缓慢反应,合成了荧光稳定性好、表面富硫的水溶性CdS量子点。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共振光散射光谱研究了CdS量子点与甲硝唑相互作用的光谱行为,发现甲硝唑与CdS富硫表面的过量S2-的结合引起量子点的荧光猝灭效应,甲硝唑对CdS荧光量子点的荧光猝灭为静态猝灭,它们主要以静电引力结合。  相似文献   

10.
光生载流子的快速复合制约着BiOBr的光催化性能,通过构建界面紧密结合的异质结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本研究中,通过采用简单的高温高压水热法,首次在二维(2D)BiOBr表面上成功复合了零维(0D)的g-C3N4量子点(CNQDs),并形成了具有紧密接触界面的0D/2D CNQDs/BiOBr S型异质结,主要原因是CNQDs杂环中的π电子与BiOBr产生了相互作用。CNQDs/BiOBr-1.50%复合材料在光照下降解四环素(TC)、环丙沙星(CIP)和产H2O2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k值分别是BiOBr的2.02、2.91和1.54倍。在循环测试中,CNQDs/BiOBr-1.50%显示出相对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结构稳定性。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明确CNQDs中的π电子与BiOBr具有相互作用,确认了异质结中光生电子的转移方向。CNQDs/BiOBrS型异质结的成功构建使其具有非凡的光催化稳定性和活性。更多活性物质的产生和稳定的催化活性归因于电子和空穴的独特转移机制。CNQDs/BiOBrS型异质结的特殊的电子-空穴转移机理实现...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Tb~(3+)配合物修饰的磁性纳米荧光探针cs124-DTPA-NH-PEGDBI-Fe3O4∶Tb。该复合荧光探针与Cu~(2+)有很强的结合能力,Cu~(2+)对Tb~(3+)配合物修饰的磁性纳米荧光探针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实验表明,该复合荧光探针稳定性良好且有很好的水溶性,可在较宽的pH范围(5.0~10.0)快速检测Cu~(2+)。此外,在竞争实验中发现,该纳米荧光探针能够实现对溶液中Cu~(2+)的超灵敏和选择性检测而对其他多种常见离子响应较小,对Cu~(2+)的检测限甚至可达到1nmol/L。  相似文献   

12.
以巯基辛烷为表面配体, 通过调控Ag前体和Te前体的比例, 制备了第二近红外窗口荧光Ag2Te量子点.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X射线衍射光谱(XRD)、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制得了粒径均一、 分散性好的油溶性Ag2Te量子点, 其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位于1320 nm, 荧光量子产率高达4.2%.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新型巯基化壳聚糖,并采用一步法合成了巯基化壳聚糖包覆的水溶性CdS量子点(QDs)。结果表明制备的巯基化壳聚糖包覆CdS QDs粒径均匀,该量子点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好并且Hg2+对其荧光具有明显的猝灭作用。在最佳测定条件下,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3.0×10-7~5.0×10-5 mol/L,检出限为5.3×10-8 mol/L,且方法抗干扰性好,日内及日间精密度在5.8%之内。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检测,回收率在86.4%~104.6%之间。  相似文献   

14.
陈宏浩  詹晖  朱先军  周运鸿 《化学学报》2005,63(11):1028-1032
以一种新型的软化学方法——流变相法, 成功地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5Co0.15O2. 将在600~850 ℃氧气氛下处理6 h后得到的LiNi1-yCoyO2 (y=0.10, 0.15, 0.20, 0.25), 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XRD)与电化学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流变相前体经过800 ℃烧结后合成的LiNi0.85Co0.15O2晶胞参数a=0.2866 nm, c=1.4193 nm及晶胞体积V=0.1010 nm3, 以0.1 C倍率在3.0~4.3 V (vs. Li/Li)放电时, 首次放电容量可以达到198.2 mAh/g, 20次循环后, 其放电容量仍在174 mAh/g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人宫颈癌细胞(SiHa)为模型,采用WST-1试剂法对实验室合成的水溶性CdTe量子点的细胞毒性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CdTe量子点毒性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且量子点表面状态对其毒性有较大影响.采用生物大分子变性牛血清白蛋白(dBSA)修饰量子点,其毒性与裸量子点无明显差异;经巯基聚乙二醇(thio...  相似文献   

16.
在Ag2Se量子点表面生长宽禁带无机壳层以消除表面缺陷是提高其光致发光性能的有效方法.与Ag2Se相比,Ag2S带隙更宽,晶格常数相似,是Ag2Se量子点的理想壳层.然而,室温下精确制备Ag2Se@Ag2S核壳量子点仍然是一个挑战.分别采用胶体原子层沉积(c-ALD)法和一锅水相法在室温下合成了油溶性和水溶性的Ag2Se@Ag2S核壳量子点,并通过调控配体链长优化了水溶性Ag2Se@Ag2S核壳量子点近红外荧光性能.在c-ALD法中,以1-十二硫醇(DDT)包裹的Ag2Se量子点作为种子,以油胺(OAM)配位的Ag(OAM-Ag)和Na2S作为壳层前驱体,制备的油溶性Ag2Se@Ag2S核壳结构量子点暂无荧光发射,随后尝试通过高温退火但仍无法恢复其荧光发射能力.接着,在一锅水相法中,...  相似文献   

17.
量子点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质, 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Ag2Te作为Ⅰ-Ⅵ族量子点中的一员, 因具有生物毒性小和带隙窄等优势而备受关注, 但是目前直接合成水溶性Ag2Te量子点的方法较少, 而且可调节的荧光发射波长范围有限. 本文提出了一种合成荧光发射波长位于近红外Ⅱ区窗口的水溶性Ag2Te量子点的新方法. 该方法以硝酸银为银前体, N-乙酰-L-半胱氨酸为配体, 碲前体利用硼氢化钠还原亚碲酸钠得到, 反应条件温和(室温、 大气氛围)且不涉及有毒的有机试剂, 绿色环保. 通过进一步的阳离子处理钝化其表面缺陷, 可以得到尺寸均一的超小粒径水溶性Ag2Te量子点, 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为1160 nm, 量子产率为8.0% (以IR26染料为参照). 该方法所合成的Ag2Te量子点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注入小鼠体内后能观察到明显的近红外荧光, 具有进一步生物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了一种近红外二区成像探针,能对脑部病变进行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利用脑靶向肽Angiopep-2对Ag2S量子点进行修饰,Ag2S量子点和Angiopep-2多肽经EDC和NHS介导,通过氨基和羧基的缩合反应进行连接,采用琼脂糖电泳、动态光散射及透射电镜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并观察了材料对脑胶质瘤细胞U87MG的细胞毒性、材料在该细胞中的分布、摄取以及在实体瘤荷瘤鼠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Ag2S量子点水合粒径约为6 nm,经肽修饰后粒径约为8 nm,表面zeta电位正电性增强,在琼脂糖电泳中,肽修饰后Ag2S迁移距离较Ag2S短,表明Angiopep-2多肽修饰到了量子点上.经过细胞实验发现,修饰后的Ag2S量子点在100 μg/mL以下没有细胞毒性,脑胶质瘤U87MG细胞对Angiopep-2多肽修饰的Ag2S较Ag2S具有更高的摄取.经过初步的实体瘤动物实验发现,Angiopep-2修饰的Ag2S能在皮下瘤模型中出现分布和聚集,说明修饰后的Ag2S量子点具有一定脑胶质瘤细胞的靶向性.  相似文献   

19.
镍硫配合物(Me3C+)2Ni(SCH2CH2S)2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iCl2,Bu4NBr,HSCH2CH2SH为原料合成了配合物(Me3C^ )2Ni(SCH2CH2S)2,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UV和^1H NMR确证,X-射线四圆衍射仪测其晶胞参数为:a=0.9127(1)nm,b=1.2424(0)nm,c=1.3906(2),v=1.57685(2)nm^3,z=4,晶体属正交晶系。晶体结构经块状矩阵最小二乘法修正后,最终偏离因子R=0.089。  相似文献   

20.
AgInSe2 (AISe)量子点具有带隙小、斯托克斯位移大、荧光寿命长且不含重金属有毒元素等特性, 使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同时, AISe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对尺寸和组成具有强烈的依赖关系, 然而传统的直接合成法很难实现对AISe量子点形貌和组分的精准调控, 从而极大限制了其发光效率. 对此, 作者提出了温和条件(75 ℃)下以In2Se3:Zn2+量子点为模板, 离子交换法控制合成AISe近红外荧光量子点的策略, 所合成的AISe量子点很好地维持了In2Se3:Zn2+模板的形貌, 进一步通过系统调节Ag/In投料物质的量比控制离子交换程度, AISe量子点的实际Ag/In组分比实现了从0.26~1.09宽范围调节; 最高绝对量子产率可达42.5%, 这一数值远高于通过直接合成法所得到的AISe量子点. 通过稳态、瞬态和低温光谱等手段对不同组分AISe量子点的发光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光谱学研究, 揭示了其发光机理. 另外, 利用AISe量子点高效的近红外发光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实现了基于AISe近红外量子点探针的肿瘤细胞靶向成像, 展示出AISe量子点在生物成像和疾病的早期诊疗等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