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均相电解Mn^2+的电极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万里  苏彤 《电化学》1998,4(3):273-279
选择Pb-Sb-As合金为研究电极,通过阳极极化曲线确定了非均相电解氧化Mn62+电极过程机理,即为在阳极上存在液相和固相两个反应;并确定了40%H2SO4介质中Mn/Mn体系的条件电极电势为0.886V。采用旋转圆盘电极研究得到在非均相电解MnSO4过程中电极过程控制步骤为电荷传递-浓度极化混合控制步骤,并确定了电极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2.
酸性溶液中铂电极表面生成的Ag(Ⅱ)能氧化溶液中的Mn(Ⅱ)为Mn(Ⅲ).甲苯氧化反应的速率对Ag(Ⅰ)与Mn(Ⅲ)皆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3.
甲苯间接电氧化作用──铅电极上Mn(Ⅱ)的阳极氧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硫酸介质中(2~8mol·L-1Mn(Ⅱ)电化学氧化为Mn(Ⅱ)的反应过程。铅电极表面阳极氧化生成的PbO_2与Mn(Ⅱ)进行化学反应生成Mn(Ⅱ),Mn(Ⅱ)并不直接与电极完成电荷交换。设计的流动式电解池一般情况都能达到>90%的电流效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Cr(Ⅵ)在纳米TiO2-有机物体系中的光催化还原效果,考察了起始浓度,pH值,催化剂投加量、温度,共存有机物等因素对Cr(Ⅵ)光解速率的影响,揭示了Cr(Ⅵ)多相光催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酸性条件最有利于Cr(Ⅵ)的还原,在低光强下增加温度可以适当提高Cr(Ⅵ)的还原速率,催化剂的投加量存在一最佳值,溶液中有机物的存在可以作为光生空穴的捕获剂而提高Cr(Ⅵ)的光催化还原效率。  相似文献   

5.
固定化酶不对称合成(S)+—(+)—布洛芬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金松  李仁宝 《分子催化》1997,11(6):417-420
能够不对称水解布洛芬乙酯的酵母菌T158固定化在壳聚糖珠中,固定化酵母菌的活力回收达60%,最适温度为45℃,半衰期为75d以上。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锰中Mn^2+Mn^3+Mn4^+测定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选择性溶解法和计算法测定二氧化锰中Mn^2+、Mn^3+、Mn^4+,进而求得二氧化锰中的氧锰摩尔比,并且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选择性溶解法能方便地测定Mn^2+、Mn^3+和Mn^4+,但需要严格控制其溶解条件,计算法则通过乙酰丙酮碘量法测定Mn^3+存在下的Mn^4+,有效地消除了Mn^3+的干扰,经过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两者结果均与X射线衍射法谱图相吻合,对电容器阴极材料二氧化  相似文献   

7.
分子磁体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新兴前沿领域[1 ,2 ] ,它涉及化学、物理、材料等诸多领域 ,多核配合物体系是分子磁体化合物中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类体系。在多核金属配合物中 ,异多核体系的分子磁性研究尤为引人注目。有关草胺酸类、草酰胺类、草酸根类、二肟类和氰根类多原子桥异多核配合物分子磁体的设计合成已有综述报道[3] 。硫氰酸根可以将多个顺磁性金属离子桥联成一维、二维或三维分子 ,但有关硫氰酸根桥异多核配合物磁性研究的报道比较少[4,5] ,本文报道二个硫氰酸根桥联异三核配合物的合成与磁性研究。1 实…  相似文献   

8.
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锰(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氢氧化钠介质中 ,痕量锰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桑色素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Mn (Ⅱ )的测定线性范围为 0 0 0 5~ 0 0 60 μg/2 5mL ,检出限为 7 8× 1 0 - 10 g·mL- 1。用于大米中痕量Mn (Ⅱ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25~40℃区间用分光光度法在碱性介质中研究了二(过碘酸根)合铜(Ⅲ)酸根配离子(DPC)氧化二乙醇胺(DE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DPC为一级,对二乙醇胺是1.7~1.9级。准一级速率常数kobs随[OH-]增大而增大,随[IO-4]ex(外加的IO-4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也随[KNO3]增大而减小,有负盐效应。在氮气保护下,反应体系能引发丙烯腈聚合。提出了含有自由基过程的反应机理。经此导出的速率方程圆满地解释了全部实验事实,并计算出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相应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0.
脱硫脱硝一体化催化剂SnO2-TiO2的程序升温还原及脱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CO为还原剂同时还原SO2,NO为S和N2的反应。SnO2和TiO2(锐钛矿)没有催化活性。但它们组合成固溶体后,显示出很高的活性,说明它们之间存在协同效应.我们采用CO—TPR和NO—TPD证实SnO2和TiO2之间的协同效应表现为几何效应即TiO2使SnO2良好分散在TiO2的内孔表面和电子效应即TiO2促进SnO2表面晶格氧的还原和削弱NO的吸附能力.CO—TPR研究证明SnO2或SnO2-TiO2中被CO还原的晶格氧数只是总晶格氧数的10^-5,说明这部分晶格氧为表面晶格氧。这是在CO存在下SnO2或SnO2-TiO具有催化氧化还原活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11.
BaLaB_9O_(16)中Ce~(3+)敏化Dy~(3+)发光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紫外光激发下,研究了BaLaB9O(16)中Dy(3+)、Ce(3+)的发光光谱、激发光谱、发光强度及荧光寿命随着组成变化的规律性.结果表明:De(3+)对Dy(3+)的发光有相当强的敏化作用,Ce(3+)→Dy(3+)的能量传递效率可高达93%,能量传递的机理为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的共振传递.根据349nm激发下Dy(3+)发光强度与浓度的关系,证明了Dy(3+)发光的自身浓度猝灭机理也为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Mn(OH)2空气氧化反应实验与产物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锰属于B族元素,其价电子构型为3d54s2,具有d区元素多种氧化太的特征,它的氧化态表现有+2,+3,+4,+6,+7,锰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4.
铬(Ⅲ)离子的阴极还原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铬(Ⅲ)离子在水溶液中以稳定的d~2sp~3型配位铬离子的形式存在,氧化和还原惰性都高,配体阴离子对其阴极还原行为的影响明显,曾引起不少研究者的兴趣。当前由于人们对环保问题的注意,对三价铬电镀已引起重视并开展一定的研究。此种镀液多为硫酸盐、氯化物和硫氰酸盐等溶液,故用现代电化学方法对三价铬离子在这类溶液中的阴极还原行为进行研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用分光光度法在293.2~308.2K区间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高碘酸根)合镍(Ⅳ)酸根(DPN)氧化α-丙二醇(α-PG)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N为准一级,对α-PG为正分数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α-PG]0 [DPN]0)下,表观速率常数随着[OH-]的增加而增大,随着[IO4-]的增加而减小;无明显的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α-PG和MPN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很好地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了速控步的活化参数.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在pH5.2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Mn(Ⅱ)对过氧化氢氧化3-(4′-氯基苯基)-5-(2′-羧基偶氮)若丹宁的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并导致荧光强度的增加。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方法,荧光强度的增加(△F)与Mn(Ⅱ)的质量浓度在o.014mg·L^-1以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4.47+1038.75C,相关系数为0.9886,检出限为1.78×10^-6g·L^-1。用于自来水和污水样品中痕量锰的测定,测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的结果相符。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5%,用标准加入法测得的回收率在95.6%~103.4%之间。  相似文献   

17.
Ce~(4+)-Ce~(3+)循环体系引发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张连生,王玉芹,杨巍(黑龙江大学化学系,哈尔滨,150080)(黑龙江商学院商管系,哈尔滨,150076)关键词Ce~(4+)-Ce~(3+)循环引发、Ce~(4+)复合引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与耦合簇(CCSD)方法,研究了气相中四重态和六重态势能面上Fe+催化N2O和CH4制取甲醇的微观机理.运用分子轨道理论和自然键轨道理论(NBO)对反应势能面进行分析,并通过自旋-轨道耦合(SOC)计算,讨论了势能面的交叉情况和自旋翻转的可能性.对Kozuch提出的能量跨度模型引入系间窜越几率加以修正,使其适用于非绝热两态反应.用修正后的能量跨度模型计算了催化剂的转化频率(TOF),同时确定了整个反应的决速态.  相似文献   

19.
利用Se(Ⅳ ) ,Te(Ⅳ )对盐酸肼与KBrO3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效应 ,反应产物与甲基橙褪色变化来度量反应速率。分别在 2 0和 2 5℃的条件下 ,在波长 5 2 5nm处测定反应速率。其速率与Se(Ⅳ )和Te(Ⅳ )浓度呈线性关系。用PLS方法拟合试验数据 ,获得了反应速率与Se(Ⅳ )、Te(Ⅳ )浓度间的关系式 ,从而求出结果。硒和碲的检出限分别为 1.5和 3 .0ng·ml- 1;线性范围分别为 0 40和 0 75ng·ml- 1;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 3 .0 %和 3 .2 %。用此法检测国家标准样品结果基本一致。方法简便快速 ,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铜(Ⅱ)催化铍试剂Ⅲ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2,2'-联吡啶的存在下,铜(Ⅱ)催化抗坏血酸还原铍试剂Ⅲ的反应.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讨论了反应机理,建立了测定超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的检出限是1.27×10-11g/mL,测定范围是0.00~1.00ng/mL.本法已用于自来水和矿泉水中痕量铜(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