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半导体物理学是半导体物理、微电子、集成电路等相关专业最为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半导体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课程.本文结合当下国家对高校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发挥半导体科技史与科学家精神易与学生产生共鸣的特点,创新性地提出将半导体科技史与科学家精神融入半导体物理学课程思政,通过“上好半导体物理课,讲好半导体物理故事,传递半导体科学家精神”,实现“润思政于无声”.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很大范围内物理实验教学仍然处于“讲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状态.实验教学因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在中学采取“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式大有人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离,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大量事实说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它在物理学中应有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3.
习题讲评是物理复习中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进入高三第二轮复习阶段,讲好习题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习题讲什么,如何讲效率高,是每位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本文从7个方面阐述高三物理习题讲评内容.1讲透知识知识是物理习题的载体.习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因为知识本身不变.讲透知识,举一反  相似文献   

4.
1993年8月在新疆石油学院召开的石油高校第八届物理学科教学研讨会上,几位青年教师,以气体分子运动速率分布为教学内容,进行了观摩性讲课,运用演示教具、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投影图片配台讲授、形象、直观、物理概念突出,受到会议特邀专家,清华大学夏学江教授,东南大学恽瑛教授的肯定。恽瑛教授认为几位青年讲澡颇有特色,  相似文献   

5.
搞好物理教学,涉及的方面很多,本文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1 注意培养学生的物理空间感 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大到日月星辰,小到分子、原子、电子等,都是物质.对于日月星辰桌椅等,人的视觉可以感受,好理解.但对分子、原子、电子及电场、磁场等,学生很难理解,这就需要给学生一个空间思维感.如讲分子运动论时,可举例:点着火  相似文献   

6.
浅谈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张思炜(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162650)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经多年实践发现,讲气体压强这一参量时,有的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初中物理课本上讲: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层的重量产生的;而在中专物理课本中却认为气体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频繁碰撞...  相似文献   

7.
物理学习的内容不包括能力,但培养能力却是物理教学的首要目标和任务.那么在物理教学中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呢?能力发展的主渠道是物理知识向能力转化.本文先简述物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然后提出由物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途径,分析其理论根据及内涵,为培养能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朱雪兰 《物理通报》2006,(12):18-20
通过选取适当的物理量微元,再求积分,即可得到该物理量的计算公式;这在物理问题求解时是司空见惯的程序,人们往往不太注意与选取微元相关的一些细节,现在我们通过气体分子麦克斯韦分布律,对这个问题做一些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产生、建立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是检验物理学理论的标准.同时,它也是帮助学生完成物理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学生通过物理实验探索,不仅可以获得生动具体的物理图景,而且可以受到科学方法论的训练,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思想与精神,并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的高考试卷,几乎都出现过与万有引力有关的物理问题.分析其原因,万有引力有关的物理问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可以考查学生的相关的空间想象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物理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科综合能力等等.本文谈谈运用好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天体运动必须要理清的几个概念.  相似文献   

11.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应适当引导学生动手,做一些小实验,启迪学生思维,将复杂、抽象的思维过程转化为简单、直观的思维过程,加深对相关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理解,以不断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类比等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用实验探究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已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定律和定义,我们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理解和掌握这些定理和定义的过程.物理定律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它们包含了许多物理术语和概念,而物理定律实际上就是描述这些物理概念之间的某种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不少学生反映物理学难学,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重视物理概念的掌握,因此,教师必须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可从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3.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3,(收录汇总):I0002-I0002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1.开设栏目1.1研究论文:透彻、完整、清晰地报导具有学术价值的新的实验、理论结果和进展.研究论文一般分引言、理论或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不超过8000字.要求在引言及相关部分对该研究内容相关的背景及现状、本工作所解决的问题及意义有清楚、简洁和客观的叙述.  相似文献   

14.
《电源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理》是物理教材的重点,同时又是我校“粮仓电器设备”、“粮仓应用电工学”两门专业课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设法讲精、讲深、讲透,务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相似文献   

15.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2):386-386
第三届全国高能量密度物理(HEDP-2011)会议暨第十五届中国空气动力学物理气体动力学学术交流会拟定于2011年7月22日至25日在美丽的塞上明珠宁夏银川举行。会议由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宁夏大学、国家惯约实施管理中心、国家高技术惯性约束聚变技术专题组协办。热忱欢迎从事高能量密度物理、物理气体动力学和相关领域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参加。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教学中 ,我们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 ,十分重视实验教学 ,对中专物理实验教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1 重视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展现物理教学魅力的有效手段 ,它有化枯燥为生动 ,化抽象为具体 ,化平淡为神奇的功能 .在激发学生兴趣 ,建立概念 ,验证规律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1 .1 由演示实验引新课讲授新课时 ,教师应想办法引入一个能使学生产生疑问和兴趣的演示实验 ,由实验引入新课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电场中的导体”一课 ,教师可把正在收听的收音机用金属罩罩住 ,声音立即减弱 ,为…  相似文献   

17.
本刊2004年开辟“物理与文化”专栏以来,得到读者、作者的关怀与支持;大家希望“物理与文化”栏目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沟通与融合多作贡献;同时,也为物理教学改革,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提供参考素材.为此决定拓展“物理与文化”专栏的内容及形式,设想如下.1.继续办好“物理与艺术”、“物理与体育”……文化技术层面的专题.2.内容扩展(1)精神层面:物理学工作者(不仅包括物理学家,也包括一般物理学工作者,还包括有志于物理学的青年学子)的人生追求,思想风貌,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2)教育层面:物理教学中的文化视角,“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性、爱护人才”的文化气氛,学派、名校与校园文化,在物理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与融合等.(3)理论层面:有关物理文化或物理与文化关系的理论研究、阐述、学术争论等.3.形式可多种多样,包括论文、散文、杂文、诗词、通信、格言、对话、书评……作为“拓展”的开端,本期发表了郭雅生等同志呈陈佳洱院士的信和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先生的诗选.  相似文献   

18.
正《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1.开设栏目1.1研究论文:透彻、完整、清晰地报导具有学术价值的新的实验、理论结果和进展.研究论文一般分引言、理论或实验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不超过8000字.要求在引言及相关部分对该研究内容相关的背景及现状、本工作所解决的问题及意义有清楚、简洁和客  相似文献   

19.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24(4):F0003-F0003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专业性学术刊物,主要报导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包括:凝聚态物理、激光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光学、化学物理、非线性动力学等)的理论、实验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浅谈物理课的形象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作为中学课程的主要学科,要让学生学好它,教师不仅要讲好抽象的理论知识,更要把这些“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通过实验、类比、推理和举例等),在教学中给学生建立起“形象”的“物理模型”,使学生在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的同时,能“形象”地观察和理解好有关的物理现象,培养其形象的思维能力,以此引起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仅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下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