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感式磨粒监测传感器的磁场均匀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介绍电感式磨粒监测传感器结构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可采用检测线圈内部磁场均匀性的方法来弥补颗粒运动轨迹和流型变化带来的检测误差 ,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通过分析不同几何尺寸的线圈中轴线上磁场的变化情况 ,并借助直螺线管的径向和轴向公式 ,对轴外磁场均匀性进行了探讨 .数学模型和优化结果表明 :在检测传感器线圈中部范围内为非匀强磁场 ,且呈非线性变化 ,细长管磁场相对均匀 ;当选取 R/ L <0 .2 ,磁场在线圈轴向长度范围内 ,径向在90 %范围内可近似看作均匀磁场 .所得结果可以确定传感器检测区域的磁场均匀性范围 ,为设计电感式磨粒监测传感器提供依据 .  相似文献   

2.
新型磨粒在线监测传感器及其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润滑油中磨粒与电感线圈之间耦合关系,设计了1种新型的电感式磨粒传感器,并建立了相应的在线磨粒测试系统.利用在线磨粒监测试验台,对传感器的磨粒检出能力、测试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测试系统输出与磨粒通过速度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在线磨粒监测传感器对粒度大于500μm的铜磨粒和粒度大于100μm的铁磨粒具有较好的检测能力;磁性磨粒收集装置能显著提高传感器对小尺寸铁磁质磨粒的检测能力;在磨粒速度一定情况下,传感器对不同类别不同粒度的磨粒输出一致性好;磨粒速度对测试系统输出影响较大,磨粒速度越快,测试系统输出越小;提高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的频响范围,将改善测试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对高速磨粒的检出能力.本研究结论证明该传感器能较好地满足在线磨粒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种新型超声磨粒传感器,对传感器的输出一致性以及油液温度、黏度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该超声磨粒传感器能够有效检测润滑油中小至45μm的磨粒并且具有良好的输出一致性;传感器的输出随着油液温度与黏度的增加而减小;高温时,因温度升高导致的换能器性能下降明显;低温时,高黏度油液对声波的吸收衰减作用显著.提出了磨粒在检测区域中的轴向位置及油液温度、黏度影响因素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磁辅助导航中的潜艇干扰磁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实现高精度的地磁辅助导航,必须从磁场传感器的测量数据中补偿潜艇干扰磁场,分离出准确的地磁场.分析了潜艇干扰磁场的来源,针对最主要的磁化磁场进行研究.建立了潜艇磁化磁场的方程和边界条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仿真计算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地磁场作用下,潜艇下方距轴线1.25倍艇身半径处,磁化磁场强度为104nT;距轴线20倍艇身半径处,磁化磁场已减弱至50 nT左右.重点分析了潜艇下方距轴线1.5倍艇身半径处,磁化磁场的分布特性.分析表明,潜艇磁化场与地磁场之间存在线性转换关系;建立了线性转换矩阵,其中转换矩阵各元素只与空间点坐标、潜艇几何结构、材料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球形磨粒和切削磨粒轮廓分形维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 FAENA法作为计算磨粒分形维数方法 ,用试验法、现场收集和磨粒相片 3种方法收集了球形磨粒和切削磨粒各 5 0 0个样本 ,并进行了轮廓分形维数计算 .结果表明 ,这 2种磨粒在 80 0倍放大倍数时具有最好的统计分形 ,轮廓分形维数分布为正态分布 ,球形磨粒分形维数为 D(μD,σ2 )~ D(1.0 2 5 ,0 .36 89× 10 - 4) ,切削磨粒分形维数为 D(μD,σ2 )~ D(1.10 2 ,3.5 79× 10 - 4) ,这 2种典型磨粒轮廓分形维数分布参数的确定对磨粒的自动识别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磁场状态、流体速度分布等因素的综合考虑,提出了在磁分离技术中捕捉顺磁颗粒 机理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捕捉机理的物理解释;通过考察用高梯度磁选对精煤 进行的脱硫降灰试验结果,发现由于介质被磁化, 磁化场与背景磁场相叠加, 磁场 分布不具有轴对称性, 对顺磁颗粒的捕捉半径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不准确的. 根 据J.E.Nesset 和J.A. Finch静态聚集模型,提出了捕捉范围的概念,其捕捉区和排 斥区的分界线为一简单双曲线, 并因此得到捕捉横断面积的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基于背景色彩识别的磨粒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谱图像背景色彩相对单一的特点,设计了1种基于背景色彩识别的磨粒图像分割方法,采用该方法对轴尖-宝石轴承的润滑油铁谱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并用所得磨粒覆盖面积推算轴尖磨损量.通过大量磨粒图像分割实践表明,所设计的方法具有精度高、计算速度快及适应性强等优点.定量磨损分析表明,该摩擦副的磨损进程极为缓慢.  相似文献   

8.
磁流变弹性体若干物理量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方法,考虑了颗粒的磁化饱和过程与非线性磁化过程,计算得到了磁流变弹性体中的磁场分布,进而研究了在不同磁场大小、不同颗粒体积比浓度下磁流变弹性体在成链方向的相对磁导率,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取得了一致。利用Maxwell应力张量,计算了磁场引起的磁流变弹性体的附加剪切模量。分析了颗粒体积比浓度、外加磁场对磁流变弹性体的磁致剪切模量的影响。研究了颗粒为旋转椭球形状时,颗粒的放置方式与其长短轴之比对磁流变弹性体的磁致剪切模量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磁流变弹性体的相对磁导率随颗粒体积比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颗粒的形状和放置方式对磁流变效应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磨粒在线监测系统开发要求,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基于显微图像分析和微泵进样的磨粒在线监测系统,给出了图像检测子系统和微流控分析芯片的详细设计原理和方法;利用粗糙集理论对磨粒特征参数进行了优化;根据系统光路特点,对磨粒图像进行了基于彩色特征的转换,并通过与背景图像的差值处理来快速提取磨粒目标.最后,利用颗粒计数器和铁谱分析技术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本系统磨粒统计与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0%和95%,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满足磨粒在线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10.
磨损磨粒的主成分聚类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理论对正常磨粒、滑动磨粒、切削磨粒和疲劳磨粒等4种不同磨粒表面纹理灰度共生矩阵进行分析,得到4个不同纹理方向的能量、熵、惯性矩、局部平稳性、相关、最大概率和方差7个参量.利用主成分理论求解,构造主成分方程,得到磨粒纹理参量主成分的二维分布,最后,通过聚类分析,将4种磨粒纹理参量的主成分划分为不同的聚类区域.结果表明:主成分聚类分类方法可以对磨粒的多参量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聚类分类方法对冗余数据具有较强地处理能力;多组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具有互补性,特别适合多参量磨粒分类的信息融合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的磨损颗粒定量分析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进传统的直读式铁谱仪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金属磨粒分析仪,利用该仪器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的铁磁性颗粒油液,弱磁性颗粒油液及其颗粒混合液在沉积管内的沉积特性,并重新定义了磨损颗粒定量分析,总磨损量指标Qa,给出了确定其报警值插足 方法。  相似文献   

12.
无润滑条件下聚醚醚酮的磨损机制及其磨屑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将分形几何引入摩擦学研究,在考察无润滑条件下聚醚醚酮磨损机制的同时,研究了这种材料的磨屑形态.结果表明,对应于不同的磨损率,磨屑呈现出不同的几何形态,磨屑的分形维数与载荷的关系同材料磨损状况的改变相对应.以此为基础,有可能根据磨屑的分形特征发展一种实时原位监测高分子材料摩擦部件磨损状态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硬度对碳钢微动磨损行为和磨屑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绪寿  刘洪 《摩擦学学报》1995,15(4):300-305
人们已经研究过诸多因素对金属和合金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但对试样硬度与磨屑组分、微动磨损表面形貌及压实氧化物层的形成之间的关系却还很少有人研究。因此,利用SDV微动磨损试验机在室温下于大气中就硬度对45^#钢微动磨损行为和磨屑组分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关节长期磨损或离解产生的磨屑将引起一系列生物学反应,使关节假体产生无菌性松动进而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研究人工关节假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磨屑形态、数量及其产生机理,对提高人工关节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重点阐述人工关节材料磨屑分离与表征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磁流体在铁谱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某矿井提升机滑动轴承工况的实际监测 ,考察了磁流体对铁谱仪中非铁磁性颗粒沉积的影响 .结果表明 :磁流体可以使非铁磁性颗粒有效地沉积在铁谱仪的谱片上 ,使谱片携带更加全面的信息 ;磁流体对非铁磁性颗粒的“磁化”作用具有选择性 .磁流体可以用于监测非铁磁性颗粒  相似文献   

16.
针对几种常用金属摩擦副,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金属表面膜及其磨粒对其摩擦行为和表面自生电势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自身的表面膜对其摩擦行为及表面自生电势(SGV)均有明显的影响;而金属磨粒对摩擦行为及自生电势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磨粒性质及摩擦副的粘附特性。  相似文献   

17.
作者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对3种典型磨粒磨损磨屑的形成特点和典型试验条件下材料的磨粒磨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粒磨损条件下,典型的磨屑形态主要是切屑和块状屑,同时还有极少量的球状屑和花状屑。作者指出,切屑和块状屑分别是磨粒与被磨材料表面一次和多次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三体磨粒磨损条件下,切削是造成编号为2M和3M等硬质材料磨损的主要原因,也是4M和几种奥氏体锰钢在高载荷下磨损的重要形式;块状屑的形成是塑性较好的材料在各种磨损条件下磨损的主要形式。球状屑的形成是磨粒与被磨材料表面的接触点产生高温致使材料熔化的结果。球状屑一般是中空且表面有很多孔洞的球壳,其形成与气体有关。  相似文献   

18.
沟槽对界面振动及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球-面/面-面两种不同的接触模式,分别探究了摩擦界面沟槽的存在对界面振动及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槽具有捕获磨屑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减轻磨屑对界面磨损的影响,但接触模式的不同,沟槽棱边上的振动及摩擦磨损特性差异显著.在球-面接触模式下,沟槽的存在打断了界面的连续接触,导致界面摩擦信号产生突变,此外,球试样滑过沟槽时与沟槽棱边产生的撞击加剧了棱边的磨损,进而影响了沟槽收集磨屑的效率.在面-面接触中,沟槽的存在实时改变了界面的接触状态,从而导致了界面上接触压力的分布发生了转移,从而改变了界面力信号,此外,块试样与沟槽棱边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撞击作用,因此沟槽的棱边保存得较为完好.  相似文献   

19.
钢—铜摩损过程中磨粒积聚的分形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45^#钢-铜合金摩擦副的磨损性能,按一定时间间隔收集磨损过程中积聚的金属磨粒,然后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粒径范围内的磨粒进行计数和分形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的金属磨粒所对应的积聚数呈现明显的分形特征,小磨粒积聚和大磨粒积聚表现出不同的分形特征,并具有双重分形现象;磨损过程中的磨粒积聚分形特征对应于某一粒径尺度的分形转折点,该分形转折点的坐标位置与磨损状态相关,因此确定分形转折点有助于甄别磨损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