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几个质点(或平动刚体)一起运动的题目,是运动学中最常见的综合问题,这类问题对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运动学各公式的本质和掌握联合使用这些公式的技巧有很大好处。本文将最常见的运动学综合问题归纳成几种类型,介绍几种解法,希望有助于同志们的教学工作。一、运动学综合问题的类型运动学综合问题大致有下面两种类型: 1.两个质点(或平动刚体)在同一直线上作相同或不同的运动。这类题目中最常见的是:两个质点都作匀  相似文献   

2.
力学的教学体系从运动学开始是很自然的.质点动力学的研究需要从质点运动学开始;刚体动力学的研究需要从刚体运动学开始,等等.因为我们要研究某一对象的运动.首先要解决对它的运动的描述问题和搞清应如何分析这些运动.因此运动学是为动力学作准备的. 质点运动学研究如何定量地描述质点的运动和分析质点的运动问题.为此,不仅需要建立必要的物理。概念,还需要发展相应的数学方法.力学作为一门精密的学科,需要借助于高等数学,因此质点运动学的内容将体现出数学与物理的密切结合. 虽然在普通物理力学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一些质点运动学的内容,但这…  相似文献   

3.
指出解质点运动学问题中运用的所谓“速度合成与分解方法”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只在一个参考系中求解,运用速度的矢量性,将速度矢量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和分解,最常用的是在直角坐标系或其它坐标系中合成和分解;第二种是借助两个有相对运动的参考系,运用相对运动中的速度定理求解.同时澄清了有关文献中某些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4.
转动参考系中质点在惯性力作用下的运动是力学教学的难点,本文分别在匀角速转动参考系、变角速转动参考系和惯性系下对该问题的动力学进行分析,得出质点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并基于欧拉法,利用Matlab软件对该问题的动力学微分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求解和模拟,直观地画出了质点的运动轨迹,基于程序数据对该问题的运动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将研究内容融入教学中,提高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海洋科学、大气科学等相关的专业的后续专业课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材《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以蜡块的运动为例,讲述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概念以及介绍一种处理复杂运动的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讨论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时,有些教师试图给出一个让学生信服的理由.但笔者认为其做法有些不妥,在此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抽象是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从研究一些个别现象出发,通过思维,排除非本质的东西,加以概括,形成概念.我们在物理教学中采用的思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 通过科学的抽象,建立模型化的概念(理想化模型).构成复杂的物理现象的因素是很多的,在研究复杂的物理现象时,需要摒弃无关因素,暂时抛开次要因素,集中精力就主要因素进行研究,经过抽象概括出合理的理想化模型,建立模型化概念.这是需要同学们学会的重要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比如“质点”这一理想化模型,物体都有形状和大小,在运动中物体上各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抛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质点运动学的任务在于描述质点空间位置的改变.本文通过对抛体运动的描述,总结出描述质点平面运动的一般方法及抛体运动在下面几种坐标系下的运动学方程、速度、加速度的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8.
从外表看,牛顿定律的叙述十分简单,其数学表示也极其简洁,但是,“由牛顿定律代表的经典力学是一个复杂的,并在许多方面是精微的事物。这定律的准确内容,在牛顿提出他的第一种说法之后近三个世纪,仍然是一个在辩论中的问题。”[1]本文拟用定义,实验 (相当于力学假定),定理,推论和说明的方式给出牛顿定律及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的一种说法。 1.质点的运动学定义 定义1 在运动学里,质点被定义为在空间的位置可以随时间变化的动点。它是在所考虑的问题中可忽略其体积大小的物体的数学抽象。 说明1质点概念的全部内容远非其运动学定义中所指。只有…  相似文献   

9.
在相对论运动学问题的求解中,引进一组作为质点速度函数的不同变数,可以使问题的求解变得简单.本文介绍了α-δ符号,并举了一维运动的例子来说明它对相对论运动学问题求解的有用性.  相似文献   

10.
李慧娟 《大学物理》2007,26(7):18-20
分析了质点在可自由移动的凹槽上运动的运动平面与凹槽的交线是一般曲线的情况,给出了质点在静止参考系中运动的轨迹方程和严格等时振动的条件,求出了质点沿几种常见曲线运动的周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某些工科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对波动中质点的位相和初位相进行了讨论说明,以利于学生对波动这部分内容概念上的掌握.  相似文献   

12.
陈余华 《物理实验》2004,24(9):41-42
惯性力是保守力.在保守力场中,有一种仅由质点的位置决定的能量,称之为势能.势能的增减与保守力做的功密切相关,保守力做了多少正功,质点的势能就减少多少;保守力做了多少负功,质点的势能就增加多少,并且保守力所做的功等于质点初始位置的势能减去末位置的势能.因此在非惯性参考系中,除重力势能外,  相似文献   

13.
1初高中教材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节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与速率的区别与联系.人教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本节教科书的重点是速度.比较初高中对速度的定义会发现,由于“位移”和“路程”不相同,高中与初中所学习的速度是不相同的.提醒学生注意这个不同点,有利于学生对矢量的学习.”如何“提醒学生注意”,这就对教师处理教材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4.
作者所得的某些结论是与狭义相对论的结论完全相反 (作者本人也这样认为 )。究其原因 ,作者实际上并没有弄清楚静质量m0 和动质量m的概念。当一个质点相对于某惯性参考系以速度v运动时 ,我们说它具有动质量m ,意思是 ,若质点此时的加速度为a ,所受作用力为f,则满足牛顿第二定律 :f=ma ,可见动质量m一般是依赖于质点相对于参考系的速度v ;m =m(v)。当v =0 ,即质点相对于参考系静止时 ,m =m(0 ) =m。此质量移为质点的静质量。作者举了一例 ,认为“丙一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我们实在找不出任何会使丙质量产生变化的理由 .…  相似文献   

15.
白禹 《物理实验》2004,(2):44-44
在解决一些运动学的习题时,我们常常习惯以地面为参考系,然而这样选择参考系在处理多个相对运动物体的有关问题时,往往很繁琐,如果恰当地选择参考系来分析问题,常常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相似文献   

16.
介绍作者编写《运动学》教材时的一些考虑 .说明如何应用大学物理观点分析高中物理质点运动的速度、加速度概念及运动独立性问题 .  相似文献   

17.
介绍作者编写<运动学>教材时的一些考虑.说明如何应用大学物理观点分析高中物理质点运动的速度、加速度概念及运动独立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魏华 《物理通报》2012,(10):58-59
1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电动势”是必修3—1“恒定电流”一章中的第2节,本节课是高中物理学中一节重要的物理概念课.  相似文献   

19.
尹海峰 《物理与工程》2015,(2):87-88,92
关于"一张错误的插图"问题,文献[1-3]对经典教材《理论力学教程》中描述刚体平面平行运动的公式(3.7.3)的理解有误.教材中公式(3.7.3)是刚体上任一点的速度在动坐标系中的分量形式.由于对坐标系与参考系概念的区分不清楚,参考文献[1-3]的作者以及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动坐标系是在转动参考系中建立的.本文作者认为研究刚体平面平行运动的3.7节没有选择转动参考系;为了研究的方便,以地面为参考系中建立了两个坐标系来描述刚体的平面平行运动.  相似文献   

20.
周誉蔼 《大学物理》2000,19(9):43-45
介绍作者编写《运动学》教材时的一些考虑。说明如何应用大学物理观点分析高中物理质点运动的速度、加速度概念及运动独立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