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塑料产品除了在自然环境中可降解为微塑料污染环境之外,还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同样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和危害,因此对塑料挥发物的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传统挥发物的测量方法,如环境质谱法和色谱法等,存在测量过程复杂,成本高,无法实时测量等缺点,因而需要一种快速有效的针对塑料挥发物的测量方法。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meter,FTIR Spectrometer)结合怀特池对塑料挥发物进行测量,但是由于抽取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本身灵敏度有限,很难实现微量的塑料挥发物的测量,所以针对这一问题,尝试通过长光程气体池提高常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灵敏度从而实现不同种类塑料挥发物的测量。选取了5种塑料产品,分别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利用光程长为20 m的怀特池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实现了其中一些挥发物的光谱特征观测,实验观察到所有种类的塑料在2个光谱波数段具有明显的光谱特征,分别为800~850和1 050~1 150 cm-1。除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外,其余4种塑料挥发物在2 800~3 000 cm-1还存在明显的光谱吸收波段。进一步又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塑料产生的挥发物,通过分析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塑料产生的挥发物的红外光谱,发现除低密度聚乙烯(LDPE)在两种温度条件下光谱差异较大外,其他种类的塑料挥发物红外光谱差异较小。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长光程FTIR的塑料挥发物的测量方法,证实了其在塑料挥发物测量方面的有效性,这种方法具有测量成本低,可连续观测,实时在线等优点,为实现连续在线的塑料挥发物排放通量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其中生物可降解聚酯由于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及优良的机械性能备受关注。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对聚酯的生物活性及生物相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传统聚酯的改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例如,将一些具有生物活性或可生物可降解的成分如磷脂、维他命、荷尔蒙、氨基酸等引入聚合物链,:来增强聚酯的生物医用性能,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胆固醇(Chol)是哺乳动物细胞膜中的一种基本组分,与细胞接触表现出优良的亲和性,在组织工程中,常应用于细胞附着及细胞增殖。利用胆固醇上的羟基引发己内酯开环,得到了一系列功能化的聚己内酯Chol-(CL)n。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塑料透镜在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塑料透镜与玻璃透镜进行了比较。着重介绍了非球面塑料透镜在各种光学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它所显示出的优越性。同时对塑料透镜的原材料、塑料透镜的设计、金属模具的设计和加工、塑料透镜的成型工艺和表面处理进行了介绍。最后还介绍了克服塑料透镜各种缺点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血管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IVOCT)影像中,使用动态规划(DP)算法进行可降解支架轮廓分割时,分割结果容易受到血液伪影和支架内部断裂的影响,而导致支架轮廓分割准确度不高的问题,利用IVOCT影像中可降解支架具有四边形外观的先验信息,提出一种使用支架的4个角点得到支架轮廓的算法。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支架轮廓分割算法的平均Dice系数可达到0.88,相较于DP算法提高了0.08;所提出的支架自动分割算法能够实现IVOCT影像中可降解支架的准确分割,且具有较好的稳健性,能更好地在临床应用中辅助医生进行支架贴壁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5.
塑料透镜应用技术及其发展动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大量的资料总结了各种塑料透镜材料及其特性,并阐述了塑料透镜的种类及其应用。文章还介绍了各种塑料光学零件的加工工艺,并指出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及塑料光学元件的开发情况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利用注射器探究大气压强大小的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为此,采用塑料吸盘吸附玻璃板上并在吸盘下附加重物的方法来探究大气压强的大小。改进后的实验能够直观地演示出大气压强的大小,操作简便、易行,便于计算。  相似文献   

7.
光学塑料真空镀膜附着力机理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光学塑料的基本特性,研究光学塑料真空镀膜过程中附着力的有关问题。论述薄膜生长过程中影响薄膜附着力的各种因素,针对其相关因素作了具体的理论分析。在真空镀膜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提高真空镀膜附着力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8.
PMMA基底CdSe量子点光纤材料的制备及其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料光纤在成本、光纤到户和短距离通信等方面与石英光纤相比具有优越性.在塑料光纤基底中掺人某些光放大介质(如量子点),可以制备出塑料光纤放大器.目前,对于量子点掺杂的塑料光纤材料的光学性能的研究还很少.报导了一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底的CdSe量子点光纤材料CdSe/PMMA.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谱以及荧...  相似文献   

9.
为了测量溶液折射率变化,对塑料光纤纤芯表面的纤芯-金层-液体的3层膜结构进行研究,制作了一种使用U型结构并结合侧边抛磨方法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将截取的一段塑料光纤弯曲成为U型,并在烘箱中通过较高温度使这段光纤的曲率固定,对弯曲部分的外表面进行抛光,暴露该位置塑料光纤芯层并在其上溅射金纳米薄膜层,将制备好的传感器浸入不同折射率的液体中,使用光谱分析仪观察光谱的移动。实验结果表明:当塑料光纤SPR传感器测量折射率变化范围在1.333~1.406的液体时,可以通过光谱观察到随着液体折射率的增大,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位置也不断地向波长增大的方向移动,并且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其灵敏度为7.5×10-4 RIU/nm。该传感器探头具有灵敏度高、小型化、易制备、低成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多像素光子计数器(Multi Pixel Photo Counter,简称MPPC)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信号读出设备.为了对这种设备制作的闪烁探测器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本文配合塑料闪烁体,与MPPC制成塑料闪烁探测器,对利用这种新型的光子计数器做成的探测器进行了研究.利用它测试了塑料闪烁体的时间和位置分辨率,将这方面数据与之前常用的配有光电倍增管的闪烁探测器的数据进行了比较,能够了解到用MPPC与塑料闪烁体做成的闪烁探测器在时间分辨和位置分辨方面能够达到实验的要求.在信价比和几何大小方面,MPPC优于光电倍增管,因此利用MPPC将在实验方面带来很大的优越性,为实验研究提供更大的方便.  相似文献   

11.
耿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19(6):1008-1010
 介绍了一种用于等离子体焦点装置(DPF装置)中子波形测量的塑料闪烁体探测器,该探测器由ST401型塑料闪烁体、XP2262B型光电倍增管构成。利用银活化中子探测器和DPF装置对该塑料闪烁体探测器进行标定,确定其中子灵敏度为0.022 5 pC每中子,,中子产额测量范围达到109~1011每脉冲,可以满足DPF装置中子参数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塑料牌号是塑料生产公司根据原料性质、用途的差异而内部制定的编号。通过检测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能间接识别其牌号,但速度慢且具有破坏性。因此,利用了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技术对不同牌号的聚乳酸(polylactic acid), PLA)进行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PCA)分别与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 MD)、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结合的模型进行分析预测。在900~1 700 nm的波长范围,采用三种不同牌号的聚乳酸共90个样本的光谱进行建模,另取这3种牌号共90个样本进行识别,比较三种预测模型对PLA牌号的识别能力。结果表明,在对样品的光谱数据做主成分分析后,以验证集的前两个主成分做散点图,发现明显的聚类现象,以前9个主成分得分作为输入变量所建立的马氏距离判别、人工神经网络判别、支持向量机判别均能够对不同牌号的聚乳酸有效识别。最好的判别方法——马氏距离判别正确率能够达到98.9%。因此,近红外光谱能够对不同牌号的PLA进行无损、快速、准确的识别。  相似文献   

13.
ICF塑料靶丸典型结构由3层组成:内层起支撑作用的聚苯乙烯(PS),中间起阻气作用的聚乙烯醇(PVA)和外部的烧蚀层碳氢(CH)。作为靶丸,空心塑料微球内的气体由燃料气体和诊断气体组成。燃料气体目前使用的主要是D2。塑料微球采用热扩散法充气,D2在塑料球壳中扩散很快,而Ar却渗透很慢,因此,塑料靶丸充气的核心工艺是如何充Ar和如何保D2。利用充Ar条件充D2或利用保D2技术保Ar都是很容易实现的。塑料微球充气在自行研制的充气系统中完成,球内气体采用四极质谱或X射线荧光谱仪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4.
李逢坤 《应用声学》1992,11(5):46-47
智能超声波塑料焊接机 据报导:日本股份有限公司研制成功了新一代超声波塑料焊接机,这种焊接机内装设有16彼特,11MHz的微处理机。其频率有20kHz和40kHz两种,在1ms之内最多可以同时操作23个焊接项目,最少也能处理操作20个项目。它与一般的焊接机不同之处在于:(1)利用超声波进行焊接的制品几乎无破损、成品率高;(2)可产生大的、复杂的喇叭形振荡;(3)该机的电路全部采用固体电路;(4)用微机操作能够同时指令多种焊接条件。  相似文献   

15.
国外点滴     
<正> △光学塑料的发展光学塑料在工业上的应用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当时的塑料镜片质量低,品种少,制造工艺落后,故战后生产量很快下降。六十年代后,人们又重新开始从光学塑料寻求出路。二十年来,由于合成技术的发展,加工工艺的改善,光学塑料品种的增加,镀膜技术的提高及其它科学技术发展等原因,光学塑料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和应用领域。目前光学塑料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光学塑料零件的设计者和制作者正在采用各种方法来有效地抑制光学塑料的弱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点。光学塑料在光学仪器,光学电子仪  相似文献   

16.
塑料光纤(POF)的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阶跃型塑料光纤和渐变型塑料光纤的发展过程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塑料光纤在局域网、汽车工业、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通过对石英光纤、金属电缆与塑料光纤的性能进行比较,得到了塑料光纤具有芯径大、柔韧性好、价格低廉、制作简单等特点.就塑料光纤在局域网、汽车工业、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表明降低塑料光纤的传输损耗可以进一步扩大其应用领域.最后分析了我国塑料光纤的研究、生产现状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并提出了提高国产塑料光纤技术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光学塑料开发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回顾了光学塑料研制、应用的历史,叙述了国内外光学塑料开发、应用的现状及最新动态,分析了光学塑料的市场需求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新型1×4塑料光纤功率耦合器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塑料光纤功率耦合器 ,该耦合器与传统的拉锥型和混合棒塑料光纤耦合器不同。理论分析了它的损耗特性。该耦合器基于塑料光纤本身的热特性 ,分别将塑料光纤进行拉锥和热缩构成耦合器的两端 ,结构简单 ,制作容易 ,实验结果表明其性能也可满足塑料光纤短距离通信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塑料光纤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光纤顾名思义,即构成光纤的纤芯与包层都是塑料材料。与石英光纤相比,塑料光纤(POF)价格便宜、制造简单、接续容易、抗冲击强度高和抗辐射等优点,被认为是将取代金属电缆而成为短距离高速传输媒介的核心。1.塑料光纤的发展历程塑料光纤已有30多年的历史,最初用于传光、照明和传像等,其后在汽车、医疗和工业控制等方面也取得了成熟的应用和推广,最近在宽带通信领域中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早的塑料光纤是美国杜邦公司于1964年开发的以聚甲苯丙烯酸甲酯(PMMA)为纤芯的塑料光纤,其传输损耗大约为1000dB/km。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折射率加和性原理,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出了光学塑料的折射率与其组成的线性方程,由此可以设计在光学系统的设计中所需折射率的光学塑料配方。该方法的折射率误差小于5‰,而且有较好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