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IPN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摩岩石刻保护材料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乳液的合成,讨论影响凝聚率,乳液稳定性和乳液胶膜耐水性、吸水率的因素,得到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聚有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IPN涂料的合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王镛先 《应用化学》1997,14(4):33-36
研究聚有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涂料的合成,并用IR、TG、SEM、GPC及性能测试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涂料可用作摩岩石刻防风化材料,具有无色透明、硬度高、附着力强、耐酸沉降、耐热老化性好及有优良的透水气性,可避免使用单一有机硅涂料或丙烯酸系涂料造成的“保护性”破坏  相似文献   

3.
采用一步法(Simultaneously)合成了双组分的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选择预溶胀方法制备了聚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两种组分网络.测定了各种组分比的IPN和不同溶胀度下的组分网络的动态力学性能,从橡胶态弹性理论出发讨论了IPN和预溶胀网络之间在橡胶态弹性模量上的关系,并据此指出互穿缠结增加了网络的有效“交联密度”,因此,它对IPN的橡胶态弹性模量有较大的贡献.密度测量的结果也提供了另一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以高交联性能的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等为聚合单体,通过延迟滴加氟单体的核壳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表面富含氟元素的含氟聚丙烯酸酯。采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原子力显微镜、X光电子能谱仪及接触角测定仪表征了其性能与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当G04质量为聚合单体总质量的20%时,聚合物干膜对水、油的接触角分别为94°和81°,表面能为31 J/m~2,交联单体4HBA的最佳用量为w(4HBA)=4%,该乳液在成膜过程中,氟元素优先向膜表面富集。  相似文献   

5.
氟聚合物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氟聚合物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氟改性;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酯乳液  相似文献   

6.
纳米SiO_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核壳乳液聚合理论,以经过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为种子,采用适当的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纳米SiO2/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并表征了其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经过改性后,硅烷偶联剂接枝在其表面;以其为种子制备的复合乳液具有核壳结构,其热稳定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刘瑞瑛王静媛韩庆国李玉玮汤心颐(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互穿聚合物网络,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阻尼性能,乳胶自1969年Sperling和Frisch分别发展了MilarIPN的...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一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封端的聚氨酯大分子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合成了以聚丙烯酸酯(PA)为主链、聚氨酯(PU)为侧链的接枝共聚物(PA-g-PU)乳液,用IR光谱和^1H NMR光谱对该聚氨酯大分子单体及PA-g-PU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并对影响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共聚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聚氨酯大分子单体的加入对乳液聚合的速率造成较大的影响。该体系的表观活化自由能为99.39KJ/mol,Rp∝[I]^0.87,Rp∝[S]^0.12。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主单体,采用过硫酸盐作引发剂,经预乳化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聚丙烯酸酯乳液.讨论了乳化剂种类、单体种类以及功能性单体、引发剂加入工艺对乳液聚合过程及乳液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体组成为m(MMA)∶m(EA)∶m(MAA)=45∶40∶15所得乳液聚合物能满足使用性能要求;种子引发剂加入质量控制在单体总质量的0.3%,而总的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质量的0.8%较适宜.用差热分析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乳液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臣  张力  李国明 《应用化学》2004,21(2):182-0
有机硅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硅氧烷  相似文献   

11.
新型耐腐蚀含氟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氟环氧树脂(F-EP)、丙烯酸(AA)和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用顺丁烯二酸(MA)进行改性,合成了含氟环氧乙烯基酯树脂(F-EVER)。用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力学性能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了树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当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催化剂,羧基与环氧基摩尔比为0.9,MA与...  相似文献   

12.
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PU/EPIPN)硬泡中异氰酸根的消耗速度较纯PU硬泡高,是由于环氧树脂的固化荆同时也是异氰酸根反应的催化荆。而PU/EP IPN硬泡中环氧基的反应速度和反应程度均较纯EP网络低,归因于互穿网络对基团扩散的阻碍。在互穿网络硬泡形成过程中,存在环氧开环中所新产生的羟基与异氰酸根的反应、大分子多元醇中羟基与环氧基的反应以及异氰酸根与环氧基形成嗯唑烷酮的反应三种形成网络间的化学键的途径。同时由于PU/EPIPN硬泡高度的交联,使得IPN硬泡中两个网络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动态力学性能表明所有IPN样品都只有一个玻璃化温度。透射电镜表明IPN样品无明显的相界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引入柔性环氧封端聚醚(ETPE)单体, 报道了一种温和且高效制备新型高冲击韧性的乙烯基酯树脂(EVER-2)的方法。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碳谱(13C NMR)等技术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对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只需少量的ETPE参与反应(约占树脂总质量的7.9%), EVER-2固化产物就具有很高的冲击韧性。 其SEM的冲击断面形貌表明, 新型高冲击韧性乙烯基酯树脂为均相结构, 其与玻璃纤维有很好的粘结能力。 提出了EVER-2及其与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EVERL-2可能的增韧机理。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二步法制备了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动态力学分析法研究了IPN的阻尼性能。结果表明,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出现宽温度阻尼范围。当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40/60时,材料的宽温度范围的阻尼性能最好。在体系中引入柔性链可改善低温阻尼性能,而引入刚性链则降低阻尼值、提高阻尼温度、阻尼温度范围变窄。在体系中引入大侧基能显著提高聚氨酯/乙烯基酯树脂互穿聚合物网络的阻尼性能,提高交  相似文献   

15.
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近年来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刚性粒子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新型酯类液晶环氧预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晶高分子作为高分子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 ,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热塑性液晶聚合物方面已经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 .随着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发展 ,热固性液晶聚合物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1].液晶环氧树脂是液晶热固体研究中颇引人注目的一种 .环氧化合物根据所含液晶基元不同可以分为酯类、联苯类、α 甲基二乙烯类和亚甲胺类等[2 8],其中酯类环氧化合物多采用过氧酸部分氧化法制得[2 4],虽然其产物结构比较明确 ,但是合成步骤较多 ,难度较大 ,产率低 .考虑到工业上使用环氧化合物大多为齐聚物的混合物 ,而不是结构单一的低分子化合物 ,本文…  相似文献   

17.
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采用环氧树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反应合成了反应型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将具有表面活性的分子链段引入到环氧树脂分子链中,用相反转技术制备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合成时表面活性剂分子量、环氧树脂分子量,乳化剂构型、乳化剂浓度和乳化剂合成的反应时间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乳化水性环氧树脂乳液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自乳化型水性环氧树脂乳液。采用二乙醇胺部分开环环氧树脂,并采用聚醚多胺进行扩链,制备可自分散的阳离子水性环氧树脂乳液。本文研究了乳液研制时共溶剂丙二醇甲醚、环氧树脂分子量、二乙醇胺用量、不同的聚醚多胺、聚醚多胺D-230用量、HAC用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乳液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乳液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VOC含量低,涂膜综合性能优良等特点,该乳液为环保型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