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的活性中心被认为是14电子结构的金属阳离子配合物[Cp2MR] +(R为烷基 ),并且金属中心的Lewis酸性和周围茂配体的空间构型对其催化活性及聚合产物的结构有直接的影响[1,2].然而,茂金属须大量MAO存在下才能显示高活性,并且其稳定性较差,这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茂金属催化剂的实际应用.近几年来,将含非环戊二烯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应用于烯烃均相聚合的研究大量出现[3],其中非环戊二烯基配体有含氮化合物 [4~9]和含氧化合物[10~15]等,这些非茂配合物可催化乙烯或丙烯聚合,但活性一般较低 .  相似文献   

2.
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的活性中心被认为是14电子结构的金属阳离子配合物[Cp2MR] +(R为烷基 ),并且金属中心的Lewis酸性和周围茂配体的空间构型对其催化活性及聚合产物的结构有直接的影响[1,2].然而,茂金属须大量MAO存在下才能显示高活性,并且其稳定性较差,这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茂金属催化剂的实际应用.近几年来,将含非环戊二烯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应用于烯烃均相聚合的研究大量出现[3],其中非环戊二烯基配体有含氮化合物 [4~9]和含氧化合物[10~15]等,这些非茂配合物可催化乙烯或丙烯聚合,但活性一般较低 .  相似文献   

3.
含氮杂茂配体的类茂配合物NpCpTiCl_2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时不仅须大量甲基铝氧烷(MAO)作助催化剂,而且其稳定性较差,结构修饰困难,这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茂金属催化剂的发展.近几年来,将非环戊二烯类配体与IVB 族金属作用形成的配合物应用于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大量出现[1],其中非环戊二烯配体有脒化物[2,3]、酰胺基[4,5]、NFDA3唑啉[6]、卟啉[7 ]、烷氧基[8]、芳氧基[9~11]、和β-二酮[12,13]、8-羟基喹啉[14~16]等.这些非茂配合物均可催化乙烯或丙烯聚合,但活性都较低.我们曾制备了含配位原子为氧或氮的非环戊二烯基配体的半茂配合物,即茂金属中一个环戊二烯基配体被非环戊二烯基配体取代,使金属中心与一个茂和一个非茂配体配位而形成的桥连或非桥连型的配合物[17,18].这类配合物不仅稳定性好,而且消耗的助催化剂量较少,活性高,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构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桥连型半茂配合物以“限制几何构型”催化剂为代表[16,19~20 ],非桥连型半茂配合物的报道较少,如CpTi(OiPr)Me2和CpTi(OAr)X2 [21 ,22].我们选择氮杂茂类配体为非环戊二烯阴离子配体,氮杂茂环以一价阴离子的形式与金属中心钛配位,与另一个环戊二烯阴离子形成类茂型配合物.这种类茂配合物易于制备, 稳定性好,而且消耗的助催化剂量较小.  相似文献   

4.
非茂催化剂对烯烃聚合显示出优异的催化特性,是继ziegler—Natta催化剂及茂金属催化剂之后的新一代烯烃聚合催化剂^[1],其中非环戊二烯基配体有含氮化合物[2-8]和含氧化合物^[9-15]等,这些非茂配合物可催化乙烯或丙烯聚合.将金属中心与一个环戊二烯基和一个非环戊二烯基配体而  相似文献   

5.
茂钛催化剂聚1-丁烯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茂金属催化烯烃聚合以其高活性、定向性等特点受到广泛重视.Kaminsky[1~4]等用二茂基(Cp、Ind和Flu)过渡金属(Ti、Zr和Hf)化合物/MAO催化剂催化1丁烯聚合,可得到间规(sPB)、无规(aPB)或等规(iPB)聚1丁烯.Lin[5]和Wu[6]分别用单茂基的CpTi(OPr)3/MAO和CpTi(OBz)3/MAO催化剂进行丙烯聚合,都得到无规聚丙烯(aPP),并研究了催化体系中Ti氧化态分布,认为Ti+4有利于α烯烃聚合.有关用单茂钛化合物/MAO催化体系催化1丁烯聚合的研究目前较少文献报道.本文用新型茂钛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许多过渡金属的烷氧基配合物具有对酮和醛的催化加氢以及对醇的催化脱氢的均相催化作用[1,2 ].过渡金属烷氧基配合物同过渡金属烷基配合物一样可以发生 β H消去反应 ,生成氢基配合物和醛或酮[3].对于重过渡系单核烷氧基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已有很多报道[4],而对钼的单核烷氧基配合物的研究比较少 .有关一系列二茂钼烷氧基配合物的合成已有报道[5].本文合成了几种二茂钼烷氧基衍生物 ,并对其 β H消去反应进行了研究 .Cp2 MoOHMoCp2OH2 (OTs- ) 2ROH2PMe3Cp2 MoORPMe3 OTs- Δ Cp2 MoHPMe3 OT…  相似文献   

7.
二茂钛氨基酸配合物的合成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玲香  高子伟 《应用化学》2001,18(11):933-0
二茂钛衍生物在催化烯烃聚合、氢化、异构化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1] ,同时 ,因该类衍生物还具有良好的抗癌性能 ,且其毒性远远低于顺铂类化合物[2 ] ,使人们对这类配合物的研究一直非常重视 .有文献报道 [3] ,以具有生物活性的配体取代二氯二茂钛中的氯原子 ,可以改善其生物利用率 ,提高二茂钛的抗癌活性 .二茂钛配合物的合成绝大多数都是在无水无氧的有机相中进行的 ,在两相(水相 /有机相 ) [4 ,5] 中则很少 .我们曾经在有机相和水相中合成了一些新的二茂钛氨基酸配合物 [6] ,但操作繁杂 ,反应速度慢 ,影响因素多 ,产率低等是这两种体系…  相似文献   

8.
茂金属聚合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明亮  陈平平 《分子催化》2000,14(2):154-160
198 0年德国汉堡大学的化学家 Sinn等[1] 发现了烯烃聚合用的茂金属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为两个环戊二烯中间夹有过渡金属如 Zr、Hf、Ti等的具有三明治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 .茂金属催化剂与传统的多相 Ziegler- Natta催化剂相比 ,具有可溶且聚合活性物种单一 ,对乙烯等烯烃的聚合活性高 ,高分子产物的分子量及组成分布窄等特点 .选择不同的茂金属催化剂 ,可获得所需立构规整性的高分子物 ,除能获得全同立构的聚烯烃外 ,还可获得由 Ziegler- Natta催化剂不能合成的间规立构聚烯烃 ,如聚苯乙烯 [2 ]与聚丙烯 [3 ] .由 Ziegler- Natta催化…  相似文献   

9.
60年来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化学取得重要发展. 辅助配体从环戊二烯基,五甲基环戊二烯基,茚基发展到各种非茂配体,如双酚,β-二亚胺,胍基,脒基等. 配合物的种类从简单的三茂稀土配合物发展到各种形式的二茂稀土配合物和单茂稀土配合物. 非茂配体的应用不仅拓展了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结构种类,还极大推动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在高分子和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可有效催化烯烃均聚与共聚,共轭双烯烃以及极性单体的选择性聚合. 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还能催化氢化,氢胺化和膦氢化等重要有机反应. 本文对稀土金属有机配合物化学过去60年的发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茂金属催化剂 ( Kaminsky催化剂 )是 80年代发展起来的烯烃聚合高效催化剂 [1] ,有关其催化烯烃聚合的研究很多 [2~ 4 ] .近年来 ,Kaminsky型催化剂催化乙烯齐聚合成低碳α烯烃的研究已有报道 [5] .由乙烯齐聚得到的直链低碳α烯烃是生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 LL DPE)和高密度聚乙烯 ( HDPE)的共聚单体 .以茚基锆化合物与烷基铝组成的 Ziegler- Natta催化体系催化乙烯齐聚尚未见报道 .本文考察了Ind2 Zr( OC6H4 Me- p) 2 和各种乙基铝组成的二元催化体系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性能 .1 实验部分  二茚基锆配合物 Ind2 Zr Cl2 和 Ind2 …  相似文献   

11.
制备了含二元芳香酚类配体 [O ,O]的茂型钛配合物 [O ,O]CpTiCl,并通过元素分析、IR、1 H NMR表征了其组成与结构 .结果表明 ,二元芳香酚类配体中两个O原子同时与金属中心原子Ti相连 ,形成环状结构 .研究表明 ,茂型钛配合物 [O ,O]CpTiCl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 (MAO)作用下 ,于 30℃、1 0 1× 10 5 Pa乙烯压力下即可催化乙烯聚合 ,并显示较高的活性 ,远高于未引入配体 [O ,O]的CpTiCl3的活性 ,并且 [O ,O]CpTiCl的催化活性依非茂酚类配体中芳香环的增大而下降 (C6 H4O2 ) >(C1 2 H8O2 ) >(C2 0 H1 2 O2 ) .此外 ,[O ,O]CpTiCl MAO体系催化活性随铝 钛比的增加呈上升而后衰减型 ,当铝 钛比为 5 0 0到 30 0 0之间时活性最高 ,所得聚乙烯具有双峰分布特征 ,其重均分子量Mw =12 5× 10 4,分子量分布为Mw Mn =7 4  相似文献   

12.
β-二酮-茂基二氯化钛/MAO催化体系用于苯乙烯间规聚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备了 β 二酮类配体 [O ,O]的茂基二氯化钛配合物CpTi(dbm)Cl2 .实验证明 ,这类配合物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 ,可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 .显示较高的活性 (10 7× 10 5gPS molTi·h) .所得聚合物具有较高的间规度 .CpTi(dbm)Cl2 MAO体系催化活性随铝 钛比的增加呈上升而后衰减 ,当铝 钛比为 5 0 0左右时活性最高 ;聚合温度较高时会导致催化活性下降 .对聚合物进行了1 3C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3.
单茂钛催化剂的丙烯无规聚合反应及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比较了不同钛化合物/甲基铝氧烷(MAO)催化体系的丙烯无规聚合,催化活性次序为CpTi(OR)3>CpTi(OPh)3>CpTiCl3>Cp2TiCl2>Ti(OBu)4>TiCl4>Ti(OBu)2Cl2,所得聚丙烯用沸庚烷抽提8h,溶解95%以上,可溶部分经13C NMR、WADX、FTIR等分析证明为无规聚丙烯(aPP),是没有结晶性的弹性体.GPC测出其分子量Mw=8.0~10.0×104,Mw/Mn≈2.0.探索了催化体系CpTi(O n Pr)3/MAO中钛的浓度、[Al]/[Ti]摩尔比,丙烯聚合压力,聚合温度和时间对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了该催化体系丙烯聚合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聚合反应速率对催化剂浓度和单体压力(浓度)都呈一级反应关系,表观聚合速率常数KP=292×105mol/L·h(40℃).活化能ΔE=-7.88×103J·mol-1,碰撞因子A=1.41×10-4mol/L·h.  相似文献   

14.
由五甲基单茂钛化合物Cp TiL3 和甲基铝氧烷 (MAO)组成的催化体系进行丁二烯聚合 .考察具有不同辅助配体L的主催化剂Cp TiL3 及外加三异丁基铝 (TIBA)对聚合的选择性 ;讨论了聚合温度、AlMAO Ti摩尔比和催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发现外加适量TIBA有助于提高催化活性 ,而且随着TIBA用量的增加聚丁二烯分子量增加 .结合钛氧化态分析 ,说明催化体系中Ti(Ⅲ )活性中心更有利于丁二烯聚合  相似文献   

15.
杯[4]芳烃钛-Al(iBu)_3催化乙烯聚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众所周知 ,茂金属催化剂用于烯烃聚合 ,不仅具有高的催化活性 ,而且能制得高规整度聚合物 ,在理论研究和工业应用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际上已形成对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热潮 .人们在致力于研究茂金属催化剂的同时 ,并没有停止对非茂金属均相催化剂的研究 ,其中酚氧基钛、锆配合物的优良催化性能尤为引人注目 ,这类新型均相催化剂能高效地催化烯烃均聚[1 ] ,苯乙烯间规聚合[2 ] ,乙烯 苯乙烯共聚等[3] .杯芳烃是由若干个对叔丁基苯酚通过亚甲基经 2 ,6位连接而成的一类环状大分子 ,其结构与酚氧类配体相似 .李勇等曾发现杯芳烃钛化合物与…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3种新型的N取代基中含有O/N杂原子的1,3,5-三氮杂环己烷[NNN]型配体,利用氢核磁共振谱(1H NMR)、碳核磁共振谱(13C NMR)及电子轰击质谱(EI-MS)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将[NNN]型配体与Cr(Ⅲ)络合制备相应的均相铬催化剂,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及元素分析分别对其进行表征.以甲基烷氧铝(MAO)为助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及铝铬摩尔比等因素对催化乙烯齐聚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甲苯为溶剂,反应温度50℃,反应压力0.8 MPa,铝铬摩尔比为500∶1,Cr浓度为2.0×10-4mol/L的反应条件下,取代基为3-二甲氨基丙基的均相铬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能够达到15.71×105g/(mol Cr·h),对1-己烯和1-辛烯的选择性达到91.02%,而取代基为3-乙氧基丙基的均相铬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比较低,为11.54×105g/(mol Cr·h),但对1-己烯和1-辛烯的选择性较高,达到93.05%.  相似文献   

17.
A monocyclopentadienyl titanium complex containing 8-quinolinolato (QCpTiCl_2) was synthesized. Its activities in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at various Al/Ti molar ratios,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activation time were investigated. The activity with a Al/Ti molar ratio of 500 exhibited a maximum of 2.8×10~5 g/(mol.h) at 30℃. The activation time of QCpTiCl_2 with MAO before polymerization also plays a role on the activity.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produced polyethylene (molecular weight,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melting point) were discussed. Kinetic behaviors of ethylene polymerization with the QCpTiCl_2/MAO system at different Al/Ti molar ratios were studied. For the QCpTiMeCl/MAO system and the CpTiMe_2Cl/MAO system, binding energies of the examined intermediates were calculated by quantum-mechanical method based on ADF program, respectively.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chlorinebridged adduct formed by the reaction of QCpTiMeCl with MAO is thermodynamically steady. In the case of the QCp  相似文献   

18.
单茂钛化合物/MAO/AlR_3均相催化体系合成sPS与aPP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先考察部分水解三甲基铝(TMA)制备固体改性甲基铝氧烷(m MAO)时,反应物H2O和TMA的摩尔比对固体产物m MAO中TMA含量的影响;然后考察不同的钛化合物特别是茂钛化合物(LnTiXn′,n=1,2,n′=2,3)和m MAO组成的均相催化体系分别进行苯乙烯间规聚合和丙烯无规聚合的效果作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以茂基三正丙氧基钛[CpTi(OPrn)3]为主催化剂,不同TMA含量的m MAO为助催化剂,及外加各种烷基铝(AlR3)所组成的催化体系中钛的氧化数,同时对苯乙烯间规聚合和丙烯无规聚合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发现活性中心钛的氧化数以Ti(Ⅲ)为主时有利于苯乙烯间规聚合,不利于丙烯无规聚合;而氧化数以Ti(Ⅳ)为主时则对丙烯无规聚合有利.苯乙烯间规聚合时,外加烷基铝可节省MAO用量.  相似文献   

19.
MgCl_2负载(dbm)_2Ti(OPh)_2催化乙烯聚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烯烃聚合的新型非茂催化剂由于合成相对简便并具有一些新特点,近年来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1,2].IVB族金属的β二酮络合物与烷基铝或烷氧基铝形成的催化体系对烯烃聚合也显现出一定的聚合活性.在一定压力下,β二酮锆/MAO均相催化乙烯聚合时具有较高聚合活性[3].β二酮钛催化剂对于丙烯无规聚合和苯乙烯间规聚合均有较好结果[4~6].本文将报道用MgCl2负载的二苯氧基二(二苯甲酰甲烷)钛络合物((dbm)2Ti(OPh)2),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常压催化乙烯聚合的结果.1 原料MgCl2为抚顺301厂产品.MAO(1.4mol/L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