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联苯甲酰、对硝基苯甲醛和乙酸铵在冰乙酸介质中经缩合反应制得2-(4-硝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1); 1经铁粉还原制得2-(4-氨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2); 2与4-二甲氨基苯甲醛经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D-π-A结构的新型三苯基咪唑Schiff碱(3),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 IR和MS(ESI)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3在不同溶剂中的光物理行为。结果表明:3的最大吸收峰位于311~332 nm和378~380 nm,荧光发射峰位于433~436 nm和457~461 nm。由于具有D-π-A结构,3表现出明显的扭曲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2.
联苯甲酰、对溴苯甲醛和乙酸铵缩合得到2-(4-溴苯基)-4,5-二苯基咪唑,再与4-(9H-咔唑-9-基)苯硼酸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一种蓝色荧光材料4,5-二苯基-2-[4-(4-(9H-咔唑-9-基)苯基)苯基]-1H-咪唑,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MS表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循环伏安法、TGA、DSC和理论计算研究了化合物的光学、电化学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41 nm,荧光发射波长为416 nm,HOMO和LUMO轨道能级分别为5.29 eV和2.11 eV。TGA和DSC测试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3.
彭化南  林娜  吴丽丹  肖琳  叶红德  郑劼 《合成化学》2018,26(10):753-756
以联苯甲酰、对溴苯甲醛和乙酸铵为原料,经缩合反应制得2-(4-溴苯基)-4,5-二苯基咪唑(1); 1与N-苯基-3-咔唑硼酸经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D-π-A结构的新型咪唑衍生物4,5-苯基-2-(9-苯基-9H-3-咔唑基)-1H-咪唑(2),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 IR和MS(EI)表征。采用FL, UV-Vis,循环伏安法(CV)和理论计算对2的光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的最大吸收波长为302 nm和326 nm,荧光发射波长为395 nm和412 nm, HOMO和LUMO轨道能级分别为5.35 eV和2.14 eV。  相似文献   

4.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6-31G*方法,对4种洛汾碱类化合物的几何构型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计算分子的电子结构,并结合有限场FF方法研究了二阶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上述化合物分子进行吸收光谱的研究.研究表明在4,5-二-苯基-2-对甲酰苯基咪唑生色团中4,5苯环上引入硝基和3位N原子引入苄基改变分子的共轭平面,使二阶非线性极化率总有效值(βtot)减小,吸收峰总体蓝移.同时还发现,在CH2Cl2溶剂中a和c分子的λmax主要来源于HOMO→LUMO的π一π*跃迁,b和d分子的λmax主要来源于HOMO→LUMO+2的π→π*跃迁.  相似文献   

5.
彭化南  郑大贵  张勇  谢国豪  曾贤华 《合成化学》2012,20(4):479-481,489
以联苯甲酰、对硝基苯甲醛和乙酸铵为原料,经缩合和还原反应制得2-(4-氨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2);2再与芳香醛缩合制得三个新型的2,4,5-三苯基咪唑Schiff碱衍生物(3a~3c),其结构经1H NMR,IR和MS表征。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a~3c对大肠杆菌,苏云金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酰腙类[ONO]三齿Schiff碱5-溴水杨醛缩噻吩-2-甲酰腙(H_2Brsth),并以菲咯啉(Phen)为第二配体通过水热反应制备了两种金属配合物[Cd_2(μ-Brsth)_2(Phen)_2](1)和[Cu(Brsth)(Phen)](2),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热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对它们进行了表征。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116 36(13)nm,b=1.163 35(7)nm,c=1.872 43(12)nm,β=100.981(2)°,V=4.525 6(5)nm~3,Z=4;2的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11 7(2)nm,b=1.089 4(3)nm,c=1.272 9(3)nm,α=64.923(4)°,β=82.006(5)°,γ=67.768(5)°,V=1.059 6(5)nm~3,Z=2。1是一种双核配合物,Cd髤的配位环境为畸变的八体构型;2是一种单核配合物,Cu髤则处于四方锥配位环境。配合物1在443 nm激发光作用下可发射很强的绿色荧光,最大发射波长525 nm,而配体的荧光发射峰则位于475 nm。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热法合成得到了一个包含四核镉(Ⅱ)的基于2-丙基-4,5-二甲酸咪唑和4,4-联吡啶的配位聚合物[Cd2(HPIDC)2(bpy)(H2O)2](1)。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单斜晶系,结晶在c2/c空间群中,晶胞参数为:a=1.936 6(4)nm,b=1.504 1(3)nm,c=2.200 4(5)nm,β=94.990(4)°,V=6.385(2)nm3,Z=8,1.393 mm-1,F(000)=3 216,Dc=1.684 g.cm-3,R1=0.045 8,wR2=0.108 9。通过链间的O-H…O氢键作用,形成了三维的超分子结构。固体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1在427 nm处发射出较强的荧光。  相似文献   

8.
双香豆素-3-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和紫外、荧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合成了5个新的双香豆素-3-酰胺衍生物,并用IR,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结构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N,N'-1,3-苯基二-(7-二乙氨基-3-甲酰胺)香豆素(4)的晶体结构,化合物4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8269(14) nm,b=1.4301(3) nm,c=2.5533(4) nm,α=82.55(4)°,β=86.09(5)°,γ=79.05(1)°,V=2.9367(3) nm3,Dc=1.345 g·cm-3,Z=2,F(000)=1256,μ=0.093 mm-1,最终偏离因子R1=0.0622,wR2=0.1410.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和荧光性质,结果表明:紫外吸收光谱均呈双峰结构,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418~441nm的可见光区域,化合物的荧光发射峰在450~460nm之间;化合物具有高的荧光量子产率,荧光量子产率为0.56~0.65.  相似文献   

9.
以2,3-丁二酮和4-氯苯甲醛为原料,在哌啶催化下合成了1,6-二(4-氯苯基)-1,5-己二烯-3,4-二酮(MTCl),再以MTCl、4-取代苯甲醛及醋酸铵经Debus反应合成了7个2-(4-取代苯基)-4,5-二(4-氯苯乙烯基)咪唑化合物(1a-1g).采用FT-IR、1H NMR、13C NMR以及质谱(MS)表征了MTCl和1a-1g的结构.荧光分析表明1a-1g的DMF稀溶液(1×10-5mol/L)荧光发射波长在439~554 nm的蓝绿区,与2-苯基-4,5-二(4-氯苯乙烯基)咪唑(1e)相比,2-苯环上有取代基时使1a-1g的荧光发射波长红移,但相对量子产率随着2-苯环上取代基给电子能力增大而降低,值得注意的是致钝基团氰基不影响相对量子产率.酸碱影响实验结果表明:2-(4-二甲氨基苯基)-4,5-二(4-氯苯乙烯基)咪唑(1a)对酸最敏感,1a的DMF稀溶液加入5μL的硫酸溶液(0.03 mol/L)后荧光强度迅速达到最小; 2-(4-氰基苯基)-4,5-二(4-氯苯乙烯基)咪唑(1g)对碱较敏感,1g的DMF稀溶液加入5μL的四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TBAH,2.0%)后荧光几乎消失,加酸后荧光性能恢复,具有酸/碱开关效应; 2-(4-甲氧基苯基)、2-(4-羟基苯基)、2-(4-甲基苯基)和2-苯基取代咪唑衍生物的DMF稀溶液加入少量的TBAH后,它们的"双"荧光发射峰强度同时减弱,加酸能恢复荧光性能,而加入少量稀硫酸时其中一个峰的强度减弱,另外一个增强,加碱能恢复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2-(4-二甲氨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IPDB)为配体,Cd Cl_2·2.5H_2O为镉源,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型的镉配合物[Cd(IPDB)_2Cl_2,(1)],其结构和性能经FL,FT-IR,元素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和TG表征。1属斜方晶系,空间群Pbcn,晶胞参数a=14.933(12),b=8.349(7),c=31.93(3),α=γ=90°,β=90(4)°,V=3 981(6)~3,Dc=1.438 g·cm~(-3),Z=4,R_1=0.048 0,ωR_2=0.109 8。每个Cd分别与2个双齿螯合的IPDB中的一个N和2个Cl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几何构型。在490 nm波长激发下,1的最大荧光发射峰位于569 nm。1的初始分解温度为495℃,失重为72.24%。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用3-甲酰基色酮、5,5-二甲基-1,3-环己二酮、乙酰乙酸乙酯与醋酸铵一步法合成4-(色酮-3-基)-3-乙氧羰基-1,4,5,6,7,8-六氢-5-氧代-2,7,7-三甲基喹啉类化合物,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分析了代表性化合物2f的晶体结构. 2f晶体属于单斜晶系, P2/c空间群, 所得晶胞参数为: a=2.0255(4) nm, b=0.9132(2) nm, c=1.4066(3) nm, β=121.60(3)°, V=2.2159(8) nm3, Z=4, Dc=1.335 g/cm3, μ=0.209 mm-1, F(000)=736, R1=0.0556, wR2=0.1248.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含大量氢键的层状超分子化合物[C4H12N2](HL)2 (I)和[YL(HL)(H2O)3]2•2H2O (II) (H2L=O2NC6H3- (CO2H)2, 3-硝基邻苯二甲酸), 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分析和单晶X衍射表征了组成与结构. 化合物I为双质子化哌嗪阳离子和3-硝基邻苯二甲酸氢根阴离子组成的加合物, 阴离子之间靠强烈的O—H…O氢键形成无限链状结构, 同时阴离子链通过N—H…O氢键与阳离子扩展成网状结构, 相邻的网状结构再由分子间弱作用力构筑成层状超分子. 化合物II则是在双核稀土配合物结构单元通过O—H…O氢键构成的网状结构基础上再进一步由层间弱作用力构筑成的层状超分子化合物. 化合物II的网格结构中, 菱形单元空隙里填充的两个结晶水通过氢键将结点上的双核单元更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化合物I为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a=1.3176(3) nm, b=1.1096(2) nm, c=0.75950(15) nm, b=97.14(3)°, V=1.1017(4) nm3, Z=4, μ=0.129 mm-1, Dc=1.533 Mg/m3. 化合物II为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a=0.81262(16) nm, b=0.86942(18) nm, c=1.5011(3) nm, α=99.84(3)°, β=91.26(3)°, γ=104.55(3)°, V=1.0091(4) nm3, Z=1, μ=2.983 mm-1, Dc=1.910 Mg/m3.  相似文献   

13.
取代吡唑-5-酰基杂环衍生物的合成、结构与生物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谭成侠  沈德隆  翁建全  欧晓明 《有机化学》2005,25(10):1268-1273
为了寻求新的含吡唑双杂环先导化合物. 用4-取代-1-甲基-3-乙基-5-吡唑甲酰氯与2-噻唑烷酮、2-噻唑硫酮、2-噁唑烷酮等含氮杂环反应得到了12个含吡唑环的双杂环化合物. 化合物结构用IR, 1H NMR, 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3-(1-甲基-3-乙基-4-硝基-5-吡唑甲酰基)-噁唑烷-2-酮(3k)的晶体结构. 晶体为单斜晶系, P21/n (#14)空间群, a=1.52175(3) nm, b=0.52970(1) nm, c=1.58185(3) nm, β=104.893(4), V=1.2323(4) nm3, Z=4, Dc=1.45 g/cm3, F(000)=560.00, R1=0.064, wR2=0.193. 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在25 mg/L浓度下, 3-(1-甲基-3-乙基-4-硝基-5-吡唑甲酰基)-噻唑烷-2-酮(3c), 3-(1-甲基-3-乙基-4-硝基-5-吡唑甲酰基)-噻唑烷-2-硫酮(3g)对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的抑制活性达到40%. 在500 mg/L浓度下, 3-(1-甲基-3-乙基-4-溴-5-吡唑甲酰基)-噻唑烷-2-酮(3d), 3-(1-甲基-3-乙基-4-溴-5-吡唑甲酰基)-噁唑烷-2-酮(3l)对稻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的抑制活性达到53.37%.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一种用5-硝基-2-胺基苯甲腈为原料, 在二氯化锌催化下与环酮反应环化合成3,1-苯并噁嗪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并用此方法合成了6-硝基-1,2-二氢-2,2-(1,5-亚戊基)-4-亚胺-4H-3,1-苯并噁嗪(4a). 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进行了表征, 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晶体属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a=0.66339(13) nm, b=2.5329(5) nm, c=0.73756(15) nm, β=91.85(3)°, V=1.2387(4) nm3, Z=4, Dc=1.401 g/cm3, F(000)=552, µ=0.102 mm-1, R=0.0994, wR=0.3001.  相似文献   

15.
1,3,5-苯三乙酸-钬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柔性三脚架配体1,3,5-苯三乙酸(H3bta)与Ho(NO3)3•6H2O在水热条件下组装得到了一个具有三维孔道结构的配位聚合物: {[Ho(bta)(H2O)]•1.26H2O}n (1).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 a=0.7621(4) nm, b=0.9634(4) nm, c=1.0500(5) nm, α=106.409(18)°, β=105.273(18)°, γ=100.88(2)°, Z=2, V=0.6839(6) nm3, Dc=2.208 g/cm3, μ=5.824 mm-1, F(000)=437, R1=0.0224, wR2=0.0462. 在1.8~300 K的温度范围内研究了该配合物固体样品的磁性质.  相似文献   

16.
4-氨基-1,2,4-三唑-5-酮(ATO)与硫氰酸钾、氯甲酸乙酯在乙酸乙酯中反应, 合成了4-(1,2,4-三唑-5-酮-4-基)-3-硫代脲酸乙酯, 在室温下采用缓慢蒸发溶剂二甲基甲酰胺得到合适的可用于X射线衍射的单晶. 晶体属六方系, 空间群为R-3, 晶体结构参数为a=2.60524(7) nm, b=2.60524(7) nm, c=0.82579(6) nm, γ=120°, V=4.8540(4) nm3, Dc=1.442 g/cm3, μ=0.300 mm-1, F(000)=2190, Z=18, R1=0.0569, wR2=0.1424. 选取标题化合物的一个结构单元作为初始模型, 运用Gaussian 03程序对化合物进行了HF/6-311G, MP2/6-311G和B3LYP/6-311G水平的几何全优化,并对其原子电荷及自然键轨道(NBO)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邓玉恒  刘娟  李宁  杨永丽  马宏伟 《化学学报》2007,65(24):2868-2874
在甲醇溶液中合成了一系列IIB过渡金属Zn(II), Cd(II)的二羟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EtOH)2dtc]的配合物, 并对配合物M[(EtOH)2dtc]2L [M=Zn (1), Cd (2), L=2,2'-联吡啶; M=Zn (3), Cd (4), L=邻菲啰啉]进行了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表征工作. 热重分析表明配合物14中DTC配体比中性配体更易失去, 热分解最终产物为相应的氧化物. 对化合物1, 2做了X-ray单晶衍射分析, 1为单斜晶系, P21/c空间群, 晶胞参数a=0.72146(5) nm, b=2.61720(18) nm, c=1.59438(11) nm,b=97.899(2)°, V=2.9820(4) nm3, Z=4, m=1.133 mm-1, Dc=1.297 Mg•m-3; 2为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a=1.0075(2) nm, b=1.1580(2) nm, c=1.1777(2) nm, a=70.92(3)°, b=85.71(3)°, γ=81.02(3)°, V=1.2822(4) nm3, Z=2, m=2.118 mm-1, Dc=1.630 Mg•m-3.  相似文献   

18.
从L-α-脯氨酸出发,经过酯化、N-烷基化、与格氏试剂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S)-(+)-N-取代吡咯烷甲醇衍生物3a~3f,其结构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测定确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S)-(+)-1-[N-(5-氯-2-噻唑甲基)-2-吡咯烷基]-1,1-二苯基甲醇(3e)的晶体结构.晶体为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a=0.8737(14)nm,b=0.9098(14)nm,c=1.2180(17)nm,α=90.00°,β=92.55(3)°,γ=90.00°,V=0.9671(3)nm3,Z=2,Dc=1.3217g/cm3,F(000)=404,R=0.0584,wR=0.1335.  相似文献   

19.
新型含吡唑基的查尔酮的合成、表征及晶体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种1-苯基-3-甲基-5-对甲苯氧基-吡唑-4-甲醛为原料, 在强碱条件下与苯乙酮(取代苯乙酮)发生羟醛缩合, 高产率地合成出10种新型含吡唑基的查尔酮. 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 IR和1H NMR确认. 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化合物4c的晶体结构. 化合物4c属三斜晶系, 空间群P-1, 晶胞参数: a=1.0225(2) nm, b=1.4263(3) nm, c=1.6718(3) nm, α=110.32(3)°, β=106.30(3)°, γ=98.11(3)°, Mr=428.90, V=2.1159(7) nm3, Dc=1.346 Mg/m3, Z=2, F(000)=896.  相似文献   

20.
配合物[Pd(phen)Cl2]与腺嘌呤的键合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恩君  刘祁涛 《化学学报》2005,63(8):725-728
合成并表征了固体三元配合物[Pd(phen)Cl2] 1. 以1和DNA的组成小分子腺嘌呤(ade)反应, 获得双核配合物单晶[Pd2(phen)2(ade)2]Cl2•4.5H2O (2). 配合物2为正交晶系, 空间群为Pnma, 晶胞参数a=2.1709(9) nm, b=1.4378(6) nm, c=1.2274(5) nm, αβγ=90°, V=3.8311(3) nm3, Dc=1.729 g/cm3, Z=4, F(000)=2004, R1=0.0766, wR2=0.1526. phen配体以两个氮原子与钯(II)离子配位, 按生物学原子规范标号, ade以N(3), N(9)原子与钯(II)离子桥联配位, 形成双核混配型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