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3,6-二氯-2-氨基吡啶的两种新合成方法。第一种方法:以3,6-二氯-2-吡啶甲酸为原料,经过酰氯、酰胺中间体,再霍夫曼降解得到3,6-二氯-2-氨基吡啶;第二种方法:以戊二酰亚胺为原料,采用三氯氧磷进行氯化反应,合成中间体2,3,6-三氯吡啶,经过氨化反应得到3,6-二氯-2-氨基吡啶。并对两种合成方法进行了简单对比。最后以合成的3,6-二氯-2-氨基吡啶为原料进一步合成了3,6-二氯-2-氟吡啶。  相似文献   

2.
张杰  李国贤  乔萍  罗宏军  梁文  薛涛 《合成化学》2017,25(9):779-783
(S)-1-(2,6-二氯-3-氟苯基)乙醇(2)是合成抗癌药物克唑替尼的关键手性前体。本文以1-(2,6-二氯-3-氟苯基)乙酮为起始原料,利用二异松莰基氯化硼[(-)-Ipc2BCl]不对称还原制得光学纯的2;并将中间体2经Mitsunobu反应、还原、溴代、 Suzuki偶联及脱除Boc保护合成克唑替尼,其结构1H NMR,13C NMR和HR-MS(ESI)确证。对关键中间体2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  相似文献   

3.
4-(3,4-二氯苯基)-1-萘满酮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萘酚和邻二氯苯为原料,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经一步Friedel- Crafts反应合成了抗抑郁药盐酸舍曲林的重要中间体4-(3,4-二氯苯基)-1-萘满酮,通过探讨其反应机理优化了合成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元素分析等手段确认了产物结构。经改进后的合成产率达72.8%。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邻氯苯基甲烷(DAoCM),二安替比林-间氯苯基甲烷(DAmCM),二安替比林-2,4-二氯苯基甲烷(DADCM)三个新试剂。研究了它们与钒(V)的显色反应,得到了一些取代基位置对试剂性能影响的规律。建立了三个光度法测定微量钒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以鸟嘌呤为核苷为原料,经酯化、再在缩合剂4-氯苯磷酰二氯和1,2,4-三氮唑存在下与吡啶反应,得鸟嘌呤核苷N-6吡啶盐中间体(2),该中间体2分别与NH~3/CH~3OH、Et~3N/CH~3OH、Et~EN/CH~3CH~2OH在室温反应,可方便的合成6-NH~2、6-OCH~3和6-OCH~2CH~3-9-(β-D-呋喃核糖)鸟嘌呤衍生物。  相似文献   

6.
1 前言 2,4-二氯-5-异丙氧基苯胺是重要的染料、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特别是合成1,2,4,5- 四取代苯类含氮杂环除草剂如口恶草酮、2-[2,4-二氯-5 -(1-甲基乙氧基)苯基]-4-(2-氟乙基)-1,2,4-三嗪-3,5(2H,4H)-二酮等.该中间体合成未见国内文献报道.专利WO 8600072中报道路线是采用间氨基苯酚经酰化、氯化、水解、醚化制得产品(见方程1).  相似文献   

7.
杨桂秋  孙挺  于秀兰 《化学通报》2006,69(12):921-925
以Baylis-Hillman加成物为起始原料,设计并合成了5个结构新颖的4,4-二甲基异唑-3-酮衍生物。所合成的化合物经IR、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目标产物在2000gai/ha的剂量下均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中间体1-(2,4-二氯苯基)-2-溴甲基丙烯酸乙酯具有杀虫活性,在600gai/ha的剂量下对朱砂叶螨防效为100%。  相似文献   

8.
裴文  陈霁 《化学通报》1989,(12):25-25
氟代哒嗪类化合物与有一定生理活性的氟代嘧啶类化合物有着同分异构的关系。而4-氟-3,6-二氯哒嗪又是合成其它药物的重要中间体。1984年田官荣报道了4-氟-3,6-二氯哒嗪的合成及同亲核试剂的反应性能和同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夏然  孙莉萍  杨西宁  渠桂荣 《应用化学》2015,32(12):1398-1401
提出了合成2,6-二氯嘌呤核苷和2-氯腺苷的新方法。 以商品化的2,6-二氯嘌呤和四乙酰核糖为原料,在5%(摩尔分数)三氟甲磺酸催化下,得到缩合物2',3',5'-三-O-乙酰基-2,6-二氯嘌呤核苷。 缩合物在浓H2SO4催化下,以89%的收率得到2,6-二氯嘌呤核苷;在NH3/CH3OH体系中氨解和脱除乙酰基,以92%的收率得到2-氯腺苷。 反应规模可以扩大到100 g,收率未降低。 该方法原料价格低廉,避免使用重金属催化剂,操作简便,中间体及产物可以通过结晶的方法纯化得到,显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2,4-二氯苯甲酸改性饱和聚酯的合成及其聚氨酯阻燃涂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4-二氯苯甲酸改性三羟甲基丙烷制得含氯的多元醇中间体(NHDB),用改性的中间体合成含氯的聚酯。用红外、核磁表征了中间体和聚醇的结构,TGA分析表明,含氯量增高,聚酯热稳性下降。将聚酯同异氰酸酯预聚体常温固化,各种性能良好。阻燃测试表明:含30%的2,4-二氯苯甲酸的聚酯具有自熄功能。提出了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11.
孙莉  杨振平  郭罕奇  裴文 《有机化学》2012,32(3):624-62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MoO3/Al2O3催化剂,讨论了MoO3,Al2O3和MoO3/Al2O3负载的催化剂作用下,利用H2O2进行硫醚氧化制亚砜的反应.结果显示MoO3/Al2O3催化剂负载量为20%时催化活性最高,原料转化率达100%,且没有副产物生成.将该方法应用到兰索拉唑前体的氧化反应中,收率达到80%.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不失活.  相似文献   

12.
含氨基的金刚烷桥头二取代化合物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金刚烷甲酸为原料,经溴代、叠氮化、库尔提斯重排、水解等四步反应合成了3-氨基-1-金刚烷醇(糖尿病药物中间体),总收率为34%;以金刚烷甲酸为原料,在无需卤素取代下,通过里特反应、水解反应合成了3-氨基-1-金刚烷甲酸盐酸盐(抗肿瘤药物中间体),总收率为73%.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两种产物的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3.
3,4-己二酮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4-己二酮是一种黄色油状液体,具有奶油似香味,熔点-10℃,沸点130℃,它本身可作为香料广泛应用于软饮料、冰冻食品、糖果、胶冻、布丁等食品中,已被列入美国食品香料与萃取物制造协会制订的“一般认为安全”食品香料列表中[1],使用限量为10.0mg/kg。此外,它还可以作为反应中间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碳还原法制备磷酸铁锂—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赟华  杨勇 《电化学》2008,14(4):388
由CO还原FePO4和LiOH前驱体合成LiFePO4正极材料,应用XRD、SEM表征材料结构和形貌、充放电曲线测试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OH过量5%合成的LiFePO4样品颗粒度约200 nm,包覆碳后LiFePO4电极0.1C放电容量可达158 mAh/g.高温现场XRD对该合成反应作实时监控,借助时间分辨图谱分析,检测出Li3Fe2(PO4)3中间物.动力学研究表明成核与生长是该合成过程的速控步骤,反应活化能为89.44 kJ/mol.  相似文献   

15.
1,4-二氢吡啶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应用,普遍用于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以3-氰基吡啶和含不同取代基的溴化苄为原料在加热回流15h的条件下合成中间体盐;以硼氢化钾(KBH_4)作为还原剂,在冰水浴搅拌的情况下,与中间体盐反应,合成了15个结构新颖的1,4-二氢吡啶衍生物(a~o),产率可达85%~90%,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质谱进行表征。该方法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操作简单、产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程纯儒  丁杰  杨义  柯鸿 《化学通报》2014,77(5):467-470
通过两条路线合成了生产新型农药乙螨唑的关键中间体间叔丁基苯乙醚。其一以叔丁基苯为原料,通过溴代、硝化、还原(脱卤素)、重氮化和乙醚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另一采用对氨基叔丁基苯为原料,通过乙酰化、溴代、脱乙酰化、重氮化去氨基和乙醚化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两条路线的总收率都较高,分别为45%和63%。所得产品中未检测到异构体对叔丁基苯乙醚,质量好,纯度高。其中路线一原料便宜,操作简单,更适合进一步工业化放大生产。合成路线中的有机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结构通过MS和NMR进行确证。  相似文献   

17.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一种新合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也可用作香料、阻凝剂和三线态光敏剂。用 Meldrum 酸合成该类化合物,已有一些报道。我们在研究 Meldrum 酸系列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合成2-硝亚胺基-5-硝基-六氢化-1,3,5一三嗪(NNHT)的新方法.该方法以硝基胍、乌洛托品、浓盐酸为原料,第一步通过成环反应生成中间产物NIHT·HCI,第二步通过硝化中间产物生成目标产物NNHT;中间产物的收率可达到78.3%,目标产物的总收率可达到64.3%以上.同时对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硝化条件等.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FT-IR),氢核磁(1H NMR)、碳核磁(13C NMR)、高效液相色谱(HPLC)、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9.
2-(3-苄基苯基)丙醛合成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琦  程秀华  李美琴 《合成化学》2002,10(5):468-470
以3-苄基苯乙酮、异丙醇钠和氯乙酸异丙酯为起始原料,采用“一锅煮”方法合成了消炎镇痛药酮洛芬的重要中间体2-(3-苄基苯基)丙醛,总收率82%。  相似文献   

20.
Enantioselective preference in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where cyclohexene oxide is transformed enantioselectively to chiral (S)- or (R)-2-cyclohexen-1-ol by the reaction with the appropriate chiral lithium amide reagent has been evaluated theoretically using the MM3 force field. The plausible possible structures for each precursor (reaction intermediate complex) leading to a (S)- or (R)-2-cyclohexen-1-ol have been optimized with the extended MM3 force field applicable to the lithium amide functional group, and the populations of their (S)- or (R)-reaction intermediate complexes at an ambient temperature (298 K) were calculated. The initial structure for evaluating the reaction intermediates of this asymmetric synthesis wa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the optimized ab initio transition state structure (MP2/6-31+G) comprising lithium amide LiNH2 and propene oxide. To the thus obtained transition state structure composed of LiNH2 and propene oxide, the other remaining Cartesian coordinates for the actual reaction intermediates composed of the chiral lithium amides and cyclohexene oxide were added to make the reaction intermediate structure. The conformational search for the reaction intermediate has been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Stochastic search Algorithm, and the optimized geometries and their conformational energies (steric energies)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the MM3 force field. The populations calculated from the conformational energies of the reaction intermediate leading to the (S)- or (R)-2-cyclohexen-1-ol were shown to be linearly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 experimentally reported enantiomer excess (% ee) values. The critical factors to control the enantioselectivity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he optimized structures of the reaction intermediate complexes. The MM3 force field approach was shown to be applicable to the theoretical evaluation of the enantioselectivity and be useful for designing a new functional chiral lithium amide reagent for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