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探讨提取玉米粕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g·mL-1)、温度、NaoH浓度为响应因子,玉米粕蛋白质的提取率为响应值,实施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粕蛋白质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6.89(g·mL-1)、温度44.92℃、NaoH浓度0.078mol·L-1,在此工艺条件下玉米粕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到40.57%。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通过热回流法优化金银花绿原酸提取条件并进行正交试验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中绿原酸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提取温度100 ℃、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2 h时,绿原酸提取率为7.1%. 方法分析准确、操作简便、设备要求低,可用作金银花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邓祥  黄小梅 《化学研究》2020,31(1):40-45
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川贝母中的黄酮类物质.考察了超声功率、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各因素对黄酮类物质提取效率的影响.在超声功率800 W条件下,通过L_9(3~4)正交试验,确定了川贝母黄酮类物质的超声波最佳提取工艺参数:超声功率为800 W,乙醇体积分数为80%,料液比为1 g∶45 mL,超声时间为2.0 h,超声温度为45℃.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试验,川贝母黄酮类物质的提取率达到77.13 mg/g,RSD值为0.39%.  相似文献   

4.
利用响应面法研究了翻白草总黄酮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温度、微波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的得率为响应值,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提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55%、液固比32 m L/g、温度82℃、微波时间10 min.此条件下,翻白草中黄酮的提取率为6.96 mg/g,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何首乌中蒽醌类物质.讨论了甲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功率5个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何首乌中蒽醌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甲醇体积分数为80%,提取时间为1.0h,提取温度为45℃,料液比为1∶15(g∶mL),提取功率为700W.此条件下蒽醌类物质的最大提取率为1.472 9%.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和超声波提取技术,实现了川佛手中多酚类物质的有效提取.在微波功率800 W和微波提取时间40 min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实验条件优化,考察了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和提取料液比对提取效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参数,即超声功率800 W、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55℃、超声时间1.0 h和提取料液比1∶20 g/m L;通过验证实验,得到川佛手多酚的提取率约为20.79 mg/g.  相似文献   

7.
蔡玲  陈晓青  余俊  童星 《广州化学》2007,32(4):25-29
研究了水蓼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最佳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微波功率、乙醇浓度、微波辐射时间、料液比对水蓼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选提取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为520W,乙醇浓度为60%,微波辐射60s,间歇辐射3次,料液比为1g∶20mL。结果表明,微波提取具有提取率高、提取速度快等特点,用于中草药的提取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8.
对提取鸡血藤中黄酮类物质的工艺条件进行优选。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选用4个实验因素(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进行3水平正交试验优选,确定提取鸡血藤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4种因素对鸡血藤中总黄酮提取结果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为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总黄酮最佳工艺条件:料液比1∶30、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 h,在此工艺条件下,鸡血藤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7.75%。该提取工艺合理,总黄酮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藜根黄酮的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体积分数、微波提取时间、液料比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藜根黄酮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微波提取藜根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料比16:1、微波功率500W、微波时间6min.在此优化工艺下藜根黄酮的得率为0.80%,即8.0mg/g.  相似文献   

10.
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菊花黄酮的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并研究了所提菊花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菊花黄酮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6%,料液比为1∶52(g/mL),超声功率为200 W,超声时间为43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菊花黄酮提取率为10.623%.菊花黄酮对DPPH·和·OH清除能力明显强于BHT,表明菊花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昆仑雪菊为研究对象,以绿原酸为考察指标,以甲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比为考察单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超声提取工艺,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雪菊中绿原酸的含量。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80%甲醇溶液,超声时间为60min,超声功率为300 W,料液比为1∶25,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量为9.9810mg/g。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150×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乙酸溶液(40∶60,V/V),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326nm。结果表明,绿原酸在0.01728~0.1210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8.1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0%(n=5)。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法结合,以提取剂浓度、固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熊果酸提取率作为评价指标,优化了熊果酸的微波提取工艺。最优微波提取条件为:90 % 乙醇作为提取剂、料液比1∶20 g/mL、微波功率250 W、微波提取时间120 s。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辅助法提取香根净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香根净油,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液中乙醇体积分数为80%,固液比1∶10(g/mL),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1190W,微波时间5min。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香根净油提取率为6.41%。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法提取紫甘薯叶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法对影响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紫甘薯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表明,影响紫甘薯叶总黄酮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溶剂pH值溶剂的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紫甘薯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40(W/V),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溶剂pH 9。在此条件下甘薯叶中总黄酮提取率为8.22%。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面法以油菜籽饼粕缓蚀剂(RMI)的提取率Y和200 mg·L-1 RMI在H2SO4溶液中对冷轧钢的缓蚀率ηw为响应值,优化RMI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液料比、提取剂浓度、回流温度3个因素对RMI的Y和ηw有显著的影响。通过分析预测得到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为41.59:1、提取剂浓度为43.61%、回流温度为76.89℃时,7与ηw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7.40%、88.50%。验证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液料比40:1、提取剂浓度40%、回流温度75℃),得到RMI的Y=17.09%和ηw=88.35%,与模型预测值高度接近。则采用响应面法对RMI的提取制备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的结果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6.
利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提取茶叶废料中的茶多酚,以茶多酚得率作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60(g/m L)、提取温度为40℃、固定化酶用量为4 mg/g、丙酮体积分数为80%,在此条件下茶多酚得率可达17.79%。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地区柚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对重庆地区柚皮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提取时间为1 h,固液比为1∶20(g·m L-1),乙醇体积分数为65%,溶液p H值为7.0,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达0.598%。  相似文献   

18.
对杨梅树叶中杨梅素的提取有影响的有机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进行正交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95%,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15,在此工艺条件下杨梅素提取率达到0.088%。  相似文献   

19.
以绿原酸和芦丁的提取率为指标,选用L9(34)正交试验对新疆罗布麻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超声工艺进行优化,并建立同时测定绿原酸和芦丁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结果表明,甲醇浓度是影响绿原酸和芦丁提取的显著因素;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60%甲醇溶液,超声时间为40 min,超声功率为400 W,料液比为1∶25,在此条件下罗布麻茶中绿原酸和芦丁的提取率分别为0.71%和0.49%。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5%冰乙酸溶液(体积比40∶6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326nm,柱温30℃。绿原酸在0.356~2.495μg(r=0.99993)和芦丁在0.317~2.218μg(r=0.99992)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绿原酸和芦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3.41%和99.68%,其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0.79%和0.69%;精密度实验RSD(n=5)分别为0.27%和0.73%。  相似文献   

20.
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辣木籽中多酚含量,并确定福林酚法测定辣木籽多酚的适宜条件为:20%Na_2CO_3溶液1 mL、1 moL/L的福林酚试剂0.4 m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0 min。通过响应曲面试验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木籽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4%、液料比19∶1(m L/g)、提取温度67℃、超声时间25 min。此条件下,辣木籽多酚的平均提取量为4.867 mg/g,该值与理论预测值4.889 mg/g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