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吲唑脲类辣椒素受体通道拮抗剂的定量构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吲唑脲类辣椒素受体(TRPV1)通道拮抗剂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首先,采用1H-吲唑异构形式,对27个TRPV1通道拮抗剂分子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在优化结构上进行了5类拓扑指数和分子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这些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其分子结构参数进行了关联.对所有化合物采用另一异构形式重复上述过程,以探讨互变异构对QSAR建模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变异构对QSAR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采用1H-吲唑异构形式得到的模型,在质量上均高于采用2H-吲唑异构体,预示着1H-吲唑异构体更有可能是吲唑脲类分子的活性异构形式;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结合GETAWAY参数可以较好地用于描述TRPV1通道拮抗剂分子结构与其活性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2.
采用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parative molecular field analysis,CoMFA)和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parative similarity indices analysis,CoMSIA),系统研究了57个CDK4酶抑制剂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所建立CoMFA和CoMSIA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q^2值分别为0.656和0.811,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54和0.969,都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CoMFA和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值图直观地解释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化合物膜水分配系数的QSPR研究和分子三维参数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VolSurf参数与双十四酰基磷脂酰基胆碱(DMPC)-水分配系数之间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均得到较好的结果.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分析表明化合物分子表面上负的静电势越分散,越倾向于分配在水相中;与水分子的作用越强,越有利于分配在水相中.此外,具有较大体积和偶极密度的分子倾向于分配在弱极性相中.VolSurf参数分析表明大体积的分子易于分配在DMPC中;分子表面亲水区域较大的分子则倾向于分配在水相中.两个方程中的重要参数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且与DMPC-水分配系数相关性一致.  相似文献   

4.
采用易位体比较分子场(Topomer CoMFA)法研究2,6,9-三取代嘌呤类衍生物的三维定量构效(3D-QSAR)关系,将45个化合物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以电性参数和立体参数为自变量,pIC50为因变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进行模型拟合,抽一法交互验证检验模型的内部预测能力,测试集验证模型的外部预测能力,所得优化模型的F检验值、拟合、交互验证及外部验证系数分别为100.35,0.954,0.929,0.566。通过Surflex-dock分子对接研究嘌呤类衍生物与CDK2的作用模式,3D-QSAR模型和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嘌呤6位宜引入较大体积,2位宜引入负电性取代基,9位宜取代长碳链基团。  相似文献   

5.
诺氟沙星-Cu(Ⅱ)-DNA三元络合物的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诺氟沙星(NFA)是一种具有荧光活性并通过抑制促旋酶成为抗菌谱广的药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固定波长同步荧光光度法(CW-SFS)研究了NFA-Cu2 -DNA三元络合物体系,考查了各成分间的相互作用,并由测量数据计算得到结合常数.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个适合米氏酶促反应各类可逆性抑制的热动力学方程:Ω0=A[S0]-1+B根据方程中A/B,B与Km,Ωm的关系,给出了可逆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和反竞争性抑制的热动力学判据以及表观米氏常数Km,app、抑制常数Ki等酶促反应生化参数计算的热动力学公式,并实际应用于NaSCN对漆树漆酶催化氧化邻苯二胺抑制热动力学的微量热法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此反应为非竞争性抑制,Km,app为0.09919±0.00782mol·L-1,Ki为0.052±0.008mol·L-1.  相似文献   

7.
构建葡萄球菌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 B,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重组表达产物rSEB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采用高保真PCR从金黄色葡萄球菌FRIS6B株DNA中扩增全长SEB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构建SEB基因原核表达系统pET32α-SEB—E.coliBL2IDE3.采用SDS-PAGE检测rSEB表达产量,Ni—NTA亲和层析法提纯rSEB.采用TCID50法测定rSEB对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并计算TCID50值.采用MTT比色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rSEB体外对小鼠脾细胞、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促增殖作用以及对HepG2细胞(人肝腺癌细胞)、HeLa细胞(人宫颈癌上皮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与公布的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SEB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100%.rSEB表达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40%.rSEB对Vero细胞的TCIC50为3.02μg.5.0~20.0μg/ml的rSEB对小鼠脾细胞和人PBMC均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5.0~20.0μg/ml rSEB作用的人PBMC上清均能有效地抑制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生长(P〈0.05).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rSEB高效原核表达系统.rSEB仍然具有生物学活性.所建立的细胞毒性、促淋巴细胞增殖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的检测方法,为以后减毒rSEB突变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定位拓扑指数与多氯联苯溶解度、分配系数的定量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定义并计算多氯联苯(PCBs)及其原子的特征值,采用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了定位拓扑指数和基团对应指数.基于多元回归方法构建了对PCBs溶解度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进行估算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关系,得到了二元回归方程,估算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12和0.34.利用方程对另外7个PCBs分子的溶解度和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进行预测,预测值和实验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基于分子图论,计算21种三唑并嘧啶衍生物的电性距离矢量,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建立这些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抑菌活性的最佳三元定量构效关系模型.交叉验证和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分析显示,与三唑并嘧啶衍生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抑菌活性相关的5个结构碎片分别为—S—,—O—,X—,~CH~及—C—.  相似文献   

10.
Caco-2单细胞层用于模拟或预测体内小肠吸收均较剥离的小肠膜效果好.利用偏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VolSurf参数与药物透过Caco-2单细胞层的渗透系数之间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得到较好的结果(r^2—0.95,q^2=0.75).对其它类药物的预测结果表明,用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所建立的模型对肽类药物以及同系物分子均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但是当分子的求性键多,可能形成分子内氢键时,模型的预测能力大大下降.参数分析表明对Caco-2单细胞层渗透性高的药物分子必须具有合适的氢键给体和受体;分子内局部能量极小值越大,对渗透越有利;在一定范围内体积大且球形性高的分子对渗透有利.  相似文献   

11.
GDF-8是动物肌肉发育和生长过程中的负调控因子,对gdf-8的研究将有助于促进重要养殖鱼类大黄鱼的遗传育种.在已克隆大黄鱼gaf-8Ⅰ的基础上,采用同源克隆策略,首次克隆了2357bp的大黄鱼gdf-8Ⅱ开放阅读框序列(ORF),它由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359个氨基酸,其中外显子Ⅲ与大黄鱼gdf-8Ⅰ的外显子Ⅲ序列相似度较高,这提示外显子Ⅲ受到了高度的进化限制及其功能的重要性.基于gdf-8推导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鱼类的gdf-8Ⅱ是与gdf-8Ⅰ不同的基因,有必要对gdf-8Ⅱ基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用荧光光谱、等温滴定微量热(ITC)及分子模建3种方法研究了人尿胰蛋白酶抑制剂(UTI)与1-苯胺基-8-萘磺酸(ANS)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UTI上有4个以静电相互作用为主要作用力的特异性的ANS结合位点,分别命名为位点Ⅰ,Ⅱ,Ⅲ和Ⅳ;其中位点Ⅰ位于UTI上结构域Ⅱ的第98位色氨酸(Trp98)附近,位点Ⅱ位于结构域Ⅰ和结构域Ⅱ的相互作用区,位点Ⅲ与位点Ⅳ位于结构域Ⅰ;这4个特异性结合位点所处的区域疏水性较强.ITC实验测得另外5个非特异性结合位点,其主要相互作用力是以ANS的磺酸基与UTI分子表面的带正电的基团间形成的盐键,表明在中性缓冲液中,有5个带正电的氨基酸残基暴露在UTI分子表面.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计算了丙酮溴化反应中间体异丙醇正碳离子的静电势分布。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了静电势的分布图。从图中等电势曲线到C_1~+和-CH_3甲基的三氢正电集团中心的电势梯度,说明反应进攻的位置,是和丙酮溴化反应机理的论述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Fe3O4溶胶的正电荷特性,将络负离子PdCl 24-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Fe3O4胶体粒子表面,以抗坏血酸(Vc)进一步将其还原,即得到负载有Pd金属团簇的Fe3O4胶体粒子(Pd0@Fe3O4).该超顺磁性Fe3O4载体负载的纳米Pd对Heck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且反应完毕后可简单地通过永久磁铁将催化剂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循环使用.研究表明,该催化剂在循环使用5次后反应活性没有明显下降,并对多种卤代芳烃的Heck偶联反应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硝基芳烃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毒性的DF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FT-B3LYP方法,在较高基组6-311G**水平下,全优化计算了20种硝基芳烃化合物,从中获得分子最高占用和最低空轨道能(EHOMO和ELUMO)、前线轨道能级差、分子总能量(ET)、硝基净电荷(QNO2)、与硝基相连的苯环碳原子上的净电荷(QC-NO2)、分子偶极矩(μ)和分子体积(V).结合硝基芳烃化合物对沙门氏菌的致变毒性数据(lgNR),由线性回归方法建立QSAR模型,其复相关系数R2=0.916.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硝基芳烃化合物的毒性主要由ELUMO,QNO2和V决定.苯环上取代基的类型直接影响标题化合物的毒性大小,强吸电子基如硝基会降低ELUMO的大小,使化合物毒性增强;相反,给电子基团氨基的存在则会使化合物的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乙酸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治疗早老性痴呆病的主要药物,为了给合成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可以利用3D-QSAR中的CoMFA方法研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表明,从PLSA分析的rcv^2,r^2值看,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从立体与静电作用分数比看,立体因素占主要地位,对合成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核-壳型巯基胺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石英砂为核,合成了一类核-壳型巯基胺螯合树脂,研究了它们对Au(Ⅲ),Pd(Ⅱ),Ag(Ⅰ),Hg(Ⅱ),Cu(Ⅱ),Pb(Ⅱ)和Mg(Ⅱ)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类螯合树脂对Au(Ⅱ),Pd(Ⅱ),Ag(Ⅰ)等贵金属离子和Hg(Ⅱ)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在Cu(Ⅱ),Zn(Ⅱ),Mg(Ⅱ)或Cd(Ⅱ)离子共存情况下,该树脂能选择性吸附Au(Ⅲ)和Ag(Ⅰ),吸附容量分别可达5.42,5.26mmol/g.用4%硫脲的0.1mol/L盐酸溶液作解吸剂,Au(Ⅲ)和Pd(Ⅱ)的解吸率分别可达95%和98%.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滤纸为基质的7种喹诺酮类药物的固体表面室温磷光(SS-RTP)或延迟荧光(SS-DF)分析测定的新方法.对影响喹诺酮类药物发光强度的各种因素,包括介质pH条件、重原子种类、浓度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表明,除氧氟沙星在pH=6.5条件下有较强室温磷光发射外,其余6种药物均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RTP或DF发射,其适宜pH为1.6或1.8.方法的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7种喹诺酮类药物在尿样中的回收率最大为104.3%,最小为97.7%,能够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